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9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钠及其氧化物学案12新人教版

第三章 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案12钠及其氧化物

[考纲要求] 1.了解金属钠及其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2.以实验探究、框图推断考查钠及其重要氧化物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一 钠

1.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熔点

比水__,比煤油__

____100℃

2.化学性质

Na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问题思考

1.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什么?

 

 

 

2.钠分别与水和酸反应时,哪一个更剧烈些?

钠与稀酸反应时是先与H2O反应还是先与酸电离出的H+反应?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制备:

电解熔融氯化钠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的保存

实验室中通常把少量钠保存在________中,目的是防止Na与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发生反应。

5.钠的用途

①制__________用于原子反应堆里的导热剂。

②作________剂来制取稀有金属。

③制作高压钠灯。

知识点二 钠的氧化物

请完成下列表格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色态

类别

电子式

氧的价态

生成条件

热稳定性

与水反应

的方程式

与CO2反应

的方程式

与酸反应的

方程式(HCl)

主要用途

问题思考

4.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多少?

它是碱性氧化物吗?

 

 

 

一、钠及其氧化物与溶于水的有关问题

探究点一 Na2O、Na2O2与H2O的反应

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什么关系?

二者溶液的质量差是否相等?

 

 

                   

典例导悟1 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的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听课记录:

 

 

二、过氧化钠性质的有关问题

探究点二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比较下列两组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一组:

①Na2O2+CO2    ②Na2O2+SO2

二组:

③Na2O2+FeCl3(溶液)④Na2O2+FeCl2(溶液)

问题:

(1)写出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③、④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

(3)Na2O2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强氧化性?

 

 

 

典例导悟2 

(1)写出C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

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无法断定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选填序号)________。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听课记录:

 

 

探究点三 Na2O2与CO2、H2O的反应

1.写出Na2O2分别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以上两个反应,探究反应中存在的定量关系。

(1)物质的量关系

 

(2)气体体积关系

 

 

(3)电子转移关系

 

(4)固体质量关系

 

 

(5)先后顺序关系

 

 

题组一 钠的性质

                

1.判断正误

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Mg(  )

(2009·重庆理综-6B)

2.(2009·上海,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mol中子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D.0.4mol分子

3.(2007·江苏,2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

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题组二 过氧化钠

4.判断正误

(1)Na2O2的电子式为(  )

(2010·课标全国卷-7A)

(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为(  )

(2009·北京理综-12C)

5.(2008·北京理综,7)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6.

(1)[2010·四川理综-26(5)]H(Na2S2)与Na2O2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水溶液显黄色,写出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足量的Na2O2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

NO、S2-、HCO、CO、Na+,设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析出,则数目减少的离子有__________,数目增多的离子有________,数目不变的离子是________。

题组一 钠的性质

1、(2011·菏泽模拟)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3.(2010·郑州联考)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D.Ca(HCO3)2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钠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

B.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a+2H2O===Na++OH-+H2↑

C.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D.为测定熔融NaOH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NaOH固体后进行测量

题组二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5.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的pH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中的Na+数目减小,有O2放出

D.溶液中的pH增大,有O2放出

7.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B.Na2O2

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8.(2011·武汉调研)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得残留固体40.8g,残留固体恰好与1L1mol·L-1的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8g固体物质为Na2CO3

B.40.8g固体物质为NaOH和Na2O2混合物

C.40.8g固体物质为0.2molNaOH和0.4molNa2CO3混合物

D.40.8g固体物质为0.1molNaOH、0.2molNa2CO3、0.2molNa2O2混合物

9.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