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53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docx

最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一透镜的基本概念及对光的作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BCD

2.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C.透镜是有一个或多个面是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4.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

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

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cm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

5.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任一点

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6.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的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由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7.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8.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9.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砖内铁饼形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变为会聚光束

B.仍为平行光束

C.变为发散光束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A.一定是凹透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

11.如图所示,平行光(未画出)经凸透镜后能在M处的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光屏移到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在凸透镜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下列选项中的()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平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1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 

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1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A.dB.d/2

C.3d/2D.2d/3

16.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A.f

B.L

C.f+L

D.f-L

17.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0.7m

B.0.3m

C.0.4m

D.0.1m

 

二、非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已经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19.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第19题图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补画两条光线:

光线AB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CD对应的入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21.小强用红光和紫光分别做实验,请在图中画出红光、紫光折射后的光路图:

 

专题二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

30cm

B.

20cm

C.

10cm

D.

5cm

3.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5.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8.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光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光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

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

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

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

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

9.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1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箭头水平向右;

B.图中Ⅱ区域,箭头水平向右;

C.图中Ⅱ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D.图中Ⅰ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

二、非选择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5)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6)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1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

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

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

(4)在归纳实验结论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

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__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