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44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13•漳州)漳州九龙江水对沿岸气温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水的(  )

 

A.

比热容大

B.

密度大

C.

比热容小

D.

密度小

考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专题:

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

解:

江水面大、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气温.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应用好“m、Q相同时,c大的△t小”是本题的关键,可以借助Q=cm△t帮助记忆.

 

2.(2分)(2013•漳州)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1.6m

B.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m

 

C.

漳州5月的平均气温约50℃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考点:

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漳州5月的气温在40℃以下,不可能达到5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3.(2分)(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双手互搓发热

 

C.

晒太阳取暖

D.

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改变了.

解答:

解: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B、双手互搓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C、晒太阳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区别来分析解答.同时还要知道,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2分)(2013•漳州)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

陶瓷

B.

半导体

C.

超导体

D.

橡胶

考点:

半导体的作用.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

制作二极管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有:

硅、锗等材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由什么材料制成,考查方式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5.(2分)(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

用声呐探测海深

 

C.

用B超做体检

D.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特点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6.(2分)(2013•漳州)人体内的杠杆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组成的.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咬东西

B.

抬起手臂

C.

踮起脚尖

D.

抬起头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A、咬东西时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抬手臂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错误;

C、踮起脚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正确;

D、抬头时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7.(2分)(2013•漳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

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

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

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液体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

(2)沸腾的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答:

解:

A、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因此水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沸点以及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8.(2分)(2013•漳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

地上的“树影”

 

C.

沙漠蜃景

D.

日食现象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

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斜射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的例子.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解答:

解: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地上的“树影”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树挡住,在光照不到地面上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C、沙漠蜃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符合题意;

D、日食现象是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是一道基础题.

要会区分三种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镜子、倒影、潜望镜;

光的折射:

看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光的直线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9.(2分)(2013•漳州)人们对事物进行比较,经常要引入相应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做功快慢的比较,引入“功率”

 

B.

进行物体软硬的比较,引入“质量”

 

C.

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

 

D.

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明确功率、质量、压强、速度四个物理量的概念与含义,对照选项中的说法,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

A、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进行做功快慢的比较,引入“功率”的说法是正确的;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是进行物体软硬的比较而引入的,故说法错误;

C、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的说法是正确的;

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功率、质量、压强、速度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理解它们的概念与含义,才能在学习中正确加以运用.

 

10.(2分)(2013•漳州)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

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C.

山间形成的浓雾

D.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霜、雪、雾凇等都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解答:

解:

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C、山间形成的浓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1.(2分)(2013•漳州)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

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考点:

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使用任何机械都存在摩擦,额外功不能为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机械效率高低,跟机械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摩擦、绳重等有关,在这些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机械效率的高低.

解答:

解:

AB、科技无论怎么发展,机械元件之间摩擦都不能消除,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更不会大于100%.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C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机械效率高低,跟机械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摩擦、绳重等有关,在这些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哪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更大一些.选项CD都错误.

故选A.

点评:

无论科学如如何发展,机械效率都不会等于100%,更不会大于100%,机械效率的高低跟机械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摩擦、绳重等有关.

 

12.(2分)(2013•漳州)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活塞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动能.

解答:

解:

在做功冲程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转动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

C.

点评:

内燃机属于热机,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引起注意.

 

13.(2分)(2013•漳州)下列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解答:

即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答:

解:

A、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两个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

B、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

C、很显然,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故不是平衡力;

D、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4.(2分)(2013•漳州)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拉力F做功为W1;用同样的力F拉物体A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做功为W2,则(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考点:

功的大小比较.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直接作出判断.可知力做功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无关,只与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解答:

解:

由公式W=FS可知,力F大小相等,两次物体通过的距离s相等,因此W1=W2.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功的计算,重点是知道总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5.(2分)(2013•漳州)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B.

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

 

C.

滑片P移到a端时,R1消耗的功率为0.2W

 

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图像综合题.

分析:

(1)当滑片P移到b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压;

(2)滑片P移到a端时,R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根据图象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根据P=

求出滑片P移到a端时R1消耗的功率;

(3)根据图象得出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

解答:

解:

(1)当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两端的电压为0,故B不正确;

由图象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6V即电源的电压U=6V;

(2)滑片P移到a端时,R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由图象可知,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压表的示数U1=2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U﹣U1=6V﹣2V=4V,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

,即

=

解得:

R1=10Ω,故A不正确;

R1消耗的功率:

P1=

=

=0.4W,故C不正确;

(3)由图象可知,当滑片P移到中点即R2′=10Ω时,U1′=3V,

通过R1的电流:

I1=

=

=0.3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滑片接入电路中不同电阻时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二、填空、作图题(共23分)

16.(3分)(2013•漳州)图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压强 ;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摩擦 ,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解答:

解:

雪地自行车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后轮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故答案为:

压强;摩擦.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利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掌握增大、减小摩擦和压强的方法.

 

17.(3分)(2013•漳州)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振动 产生的,钟声通过 空气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

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故答案为:

振动;空气.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声现象重要的知识点,但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18.(3分)(2013•漳州)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4 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解:

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婷婷的像距离平面镜2m,所以婷婷和婷婷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的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她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4;不变.

点评:

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

 

19.(3分)(2013•漳州)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像.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解:

(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

(2)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

折射;反射.

点评:

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物像分布在反射面的两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

 

20.(3分)(2013•漳州)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50 Ω.

考点:

电阻的串联.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1)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有“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理想推理法”等.

(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阻值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以求出串联的总阻值.

解答:

(1)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中,采取的是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与一个电阻对电路产生的效果相同时,从而引入“总电阻”概念的;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

(2)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10Ω+40Ω=50Ω;

故答案为:

等效替代;50.

点评:

本题考查等效替代法,它是物理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这种方法;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即可正确解题

 

21.(3分)(2013•漳州)风暴来临前,海边的渔民会发现,原来还在海边悠闲自得地悬浮的水母,纷纷远离海岸,潜入较深的海水中.当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等于 重力;水母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增大(或变大) .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沉的应用.

分析:

(1)物体在液体中悬浮的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水母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要从海水的密度和深度变化入手.

解答:

解:

(1)当水母在海水中某一深度悬浮定位时,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水母在下潜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所处的深度在不断的增加,根据P=ρgh可知,水母受到的水的压强在不断地增大(或变大).

故答案为:

等于;增大(或变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确定水母继续下潜深度增大是解答第二问的突破口.

 

22.(3分)(2013•漳州)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考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

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轻小物体;异种电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