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156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docx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

 

报告编号: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

 

用能单位

组织审查单位(盖章)

审查日期

审查组组长(签字)

签发日期年月日

 

1用能单位信息

用能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单位生产地址

营业执照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B-mail

2用能单位概况

管理体系获证

□已通过测量/检测体系认证(ISO)□曾获计量保证确认证书

年取得计量保证确认证书

产品结构

主要产品:

1产量:

产值:

2产量:

产值:

辅助产品:

1产量:

产值:

2产量:

产值:

年度销售额:

年度利税:

年度万元增加值能耗(当量):

(吨标准煤/万元)

年度综合能耗当量值:

(吨标准煤)

年度

主要消耗能源及数量

序号

消耗能源名称

实物量(单位)

折标煤(吨)

占标煤的百分比(%)

1

2

3

4

5

合计

100

注:

1.按当量值折算成标准煤;

2消耗能源实物量以年度财务发票为准。

3审查依据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其他文件编号及名称:

4审查组成员分工

审查组职务

姓名

审查项目

组长

成员

5审查过程概述

 

6审查报告汇总

6.1现场审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共页)

6.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项报告(见附件2)。

(共页)

7审查原始记录汇总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共页)

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8.1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能源种类及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数量(台)

实际配备率(%)

配备率要求(%)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

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电能

100

固体能源

煤炭

100

焦炭

100

液态能源

原油

100

成品油

100

重油

100

渣油

100

气态能源

天然气

100

液化气

100

煤气

100

载能工质

蒸汽

100

100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

90

合计

 

8.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能源种类及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数量(台)

实际配备率(%)

配备率要求(%)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

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电能

100

固体能源

煤炭

100

焦炭

100

液态能源

原油

100

成品油

100

重油

100

渣油

100

气态能源

天然气

100

液化气

100

煤气

90

载能工质

蒸汽

80

95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

80

合计

8.3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

能源种类及名称

应配

数量

(台)

实际配数量(台)

实际配备率(%)

配备率要求(%)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

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电能

95

固体能源

煤炭

90

焦炭

90

液态能源

原油

90

成品油

95

重油

90

渣油

90

气态能源

天然气

90

液化气

90

煤气

80

载能工质

蒸汽

70

80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

合计

9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9.1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

具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等级要求

实际准确度等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衡器

燃料的静态计量

0.1

燃料的动态计量

0.5

电能表

有功交流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

0.5S

Ⅱ类用户

0.5

Ⅲ类用户

1.0

Ⅳ类用户

2.0

Ⅴ类用户

2.0

直流电能计量

2.0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成品油0.5

重油、渣油1.0

气体流量表

(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煤气2.0

天然气2.0

蒸汽2.5

水流量表

(装置)

水流量计量

管径不大于250mm

2.5

管径大于250mm

1.5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2.0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1.0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2.0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1.0

9.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

具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等级要求

实际准确度等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衡器

燃料的静态计量

燃料的动态计量

电能表

有功交流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

Ⅱ类用户

Ⅲ类用户

Ⅳ类用户

Ⅴ类用户

直流电能计量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气体流量表

(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水流量表

(装置)

水流量计量

管径不大于250mm

管径大于250mm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9.3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审查结果:

计量器

具类别

计量目的

准确度等级要求

实际准确度等级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衡器

燃料的静态计量

燃料的动态计量

电能表

有功交流电能计量

Ⅰ类用户

Ⅱ类用户

Ⅲ类用户

Ⅳ类用户

Ⅴ类用户

直流电能计量

油流量表

(装置)

液体能源计量

气体流量表

(装置)

气体能源计量

水流量表

(装置)

水流量计量

管径不大于250mm

管径大于250mm

温度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压力仪表

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10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审查结果

序号

人员姓名

工作部门

岗位及职务

技术职称

岗位培训

考核情况

岗位资

格证号

备注

11审查结论

审查组依据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和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于年月日至年月

日对该用能单位进行了审查:

审查项目数:

项;符合项:

项;不适用项:

项;不符合项:

项。

根据该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及整改后的情况,本次审查结论为:

□“符合规范要求”;

□“基本符合规范要求,需要整改”;

□“不符合规范要求”。

12不符合项汇总

不符合项

报告编号

不符合情况概要

整改要求

13审查组成员签字

审查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签字

组长

成员

 

14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经办人:

审批单位

名称

(盖章)

审批人

(签章)

年月日

 

附件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不符合项报告(格式)

编号

用能单位:

审查人员在□文件审查时完成

□现场审查时完成日期:

被审查部门/岗位:

陪同人:

不符合事实描述:

不符合评定依据:

依据的标准/审查规范/管理文件名称:

上述文件条款号:

整改要求:

不符合项的整改工作将通过下列方式确认:

□提供必要的见证材料

□现场跟踪访问

□其他

□完成整改期限

审查人员:

被审查方确认意见:

□确认□不确认

被审查方代表:

审查组组长确认意见:

□确认□不确认

审查组组长:

被审查方的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

 

被审查方代表:

日期:

整改措施有效性确认:

 

审查组组长:

日期:

附件2

审查情况汇总表

序号

审查规范条款号

评定结论

说明(指出原始记录编号或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1

4.1,4.2.1

2

4.2.2.1

3

4.2.2.2

4

4.2.2.3

5

4.2.2.4

6

4.3.1

7

4.3.2

8

4.4.1

9

4.4.2

10

4.4.3

11

5.1.1

12

5.1.2

13

5.1.3

14

5.2.1

15

5.2.2

16

5.2.3

17

6.1.1.1

18

6.1.1.2

19

6.1.2.1

20

6.1.2.2

21

6.1.3.1

22

6.1.3.2

23

6.1.3.3

24

6.1.3.4

25

6.2.1

26

6.2.2

27

6.2.3

 

表(续)

序号

审查规范条款号

评定结论

说明

(指出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28

6.2.4

29

6.3.1

30

6.3.2

31

6.3.3

32

6.4.1

33

6.4.2

34

6.4.3

35

6.4.4

36

6.4.5

37

7.1.1

38

7.1.2

39

7.1.3

40

7.1.4

41

7.1.5

42

7.2.1

43

7.2.2

44

7.2.3

45

7.3.1

46

7.3.2

47

7.3.3

48

7.3.4

49

8.1.1

50

8.1.2

51

8.1.3

52

8.2

附件3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

表C.1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

序号

JJF1356条款

能源计量要求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审查记录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1

4能源计量管理

4.1总则

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

1核查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它文件,是否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岗位。

2依据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它文件,是否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的能源计量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

4.2组织与管理

4.2.1组织机构

重点用能单位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

表C.1(续)

序号

JJF1356条款

能源计量要求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审查记录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2

4.2.2管理职责4.2.2.1最高管理者

1)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

2)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

3)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

4)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

5)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最高管理者:

1)是否将满足本规范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有关部门,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

2)是否组织制定和审定能源计量目标。

3)能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计量器具、环境条件等资源或条件,已有效实施能源计量和管理。

3

4.2.2.2分管负责人

1)确保按JJF1356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2)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3)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

1)是否按本规范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

2)是否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

3)是否在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表C.1(续)

序号

JJF1356条款

能源计量要求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审查记录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

4.2.2.3主管部门

1)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2)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3)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

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是否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是否利用某种形式,如自查活动等,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分析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过程,确定各环节和过程的能源计量需求,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5

4.2.2.4能源计量岗位

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岗位并明确其职责。

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有关文件,是否根据能源计量的实际情况,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岗位。

2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各类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否齐全,并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现状相吻合。

6

4.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4.3.1

重点用能单位应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传达至有关人员,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并覆盖JJF1356规定的要求。

2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必要时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来证实有关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理解、获取和执行状况。

表C.1(续)

序号

JJF1356条款

能源计量要求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审查记录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7

4.3.2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

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

1检查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包括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检测和数据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等六个方面。

2检查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符合用能单位现实状况,并具有可操作性。

8

4.4能源计量目标4.4.1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成文件。

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

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能源政策及有关标准,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文件,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制定了能源计量管理目标。

2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全面、确切。

3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的。

4通过检查有关能源计量目标的贯彻、实施、考核等文件和记录,确认能源计量目标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是否得到了沟通和理解,并能贯彻执行。

表C.1(续)

序号

JJF1356条款

能源计量要求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审查记录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9

4.4.2

能源计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

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

3)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

4)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

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能源计量目标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

2检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确认其内容:

1)能否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

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

3)能否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

4)能否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

10

4.4.3

重点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并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是否对每一项能源计量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2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记录,是否按制定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注:

1“审查记录”栏应注明审查方式“资料审查”或“现场审查”。

2“审查记录”栏应逐个条款进行审查情况的描述。

3当发现和符合项的应在“审查记录”栏中注明“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号。

4审查评定中“□”标记为评定结果选项,选择中的在框内打“√”;“■”标记是指不能评定“不适用”。

审查人员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