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746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案例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案例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案例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案例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作业.docx

《案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作业.docx

案例作业

大气案例

案例一

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形平坦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

热电厂现有5×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发电机,SO2现状排放量1093.6t/a。

拟淘汰现有锅炉,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发电机,年运行5500小时,煤含硫0.9%,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90%,180米烟囱直径6.5米,标态烟气量424.6m3/s,出口温度45度,SO2排放浓度200mg/m3,NOx排放浓度400mg/m3。

关闭市内小锅炉减少SO2排放362.6t/a。

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新建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米,NOx的D10%为37000米。

在停用检修期,某敏感点X处SO2小时监测0.021~0.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X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0.065mg/m3。

SO2二级小时国标是0.5mg/m3,NO2二级小时国标是0.2mg/m3,本项目外派NOx全部转化为NO2。

问题:

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1)SO2排放量:

G=C×Q×T=200mg/m3×426.4m3/s×5500h/a×3600s/h=1681.4t/a

(2)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G=建成后全厂SO2排放量-原有SO2排放量-区域消减SO2排放量=1681.4t/a-1093.6t/a-362.6t/a=225.2t/a

2、判定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

SO2:

PSO2=新建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SO2二级小时国标×100%=0.1057mg/m3/0.5mg/m3×100%=21.14%

NO2:

NO2最大小时地面浓=NO2排放浓度×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SO2排放浓度

=400mg/m3×0.1057mg/m3÷200mg/m3=0.2114mg/m3

因为估算模式的理论基础采用高斯模式,在排放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下风向浓度和源强成正比,所以对于同一个污染源,预测结果可以直接根据源强折算。

PNO2=0.2114/0.24×100%=88.1%;D10%=37km

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为:

Pmax(NO2)=88.1%D10%=37km

3、确定大气评价等级范围。

①确定大气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表1评价工作等级规定,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判定依据见下表:

(HJ2.2-2008)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本工程:

Pmax=88.1%>80%,D10%=37km>5km,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

②确定大气评价范围:

本工程D10%=37km>25km,因此本工程大气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判定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规定“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4、计算X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

答: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C=0.065mg/m3+0.031mg/m3=0.096mg/m3

PSO2=0.096/0.5=19.2%,未超标。

判定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规定“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5、本项目大气监测点应布设几个?

答:

由于该项目地处西北某市干旱地区,该项目供水水源优先选用污水厂的中水,将水库的水作为备用水源,禁止开采地下水。

理由: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的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

6、火电厂脱硝措施有哪些?

1、烟气处理法

方法

原理

技术特点

催化分解法

在催化剂作用下,使NO直接分解为N2和O2。

主要的催化剂有过渡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催化剂和离子交换分子筛等。

不需耗费氨,无二次污染。

催化活性易被抑制,二氧化硫存在时催化剂中毒问题严重,还未工业化。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用氨或尿素类物质使NOx还原为N2和H2O。

效率较高,操作费用较低,技术已工业化。

温度控制较难,氨气泄漏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用氨或其它还原剂选择性地将NOx还原为N2和H2O。

脱除率高,被认为是最好的烟气脱硝技术。

投资和操作费用大,也存在NH3的泄漏。

固体吸附法

吸附

对于小规模排放源可行,具有耗资少,设备简单,易于再生。

但受到吸附容量的限制,不能用于大排放源。

电子束法

用电子束照射烟气,生成强氧化性OH基、O原子和NO2,这些强氧化基团氧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生成硫酸和硝酸,加入氨气,则生成硫硝铵复合盐。

技术能耗高,并且有待实际工程应用检验。

湿法脱硝

先用氧化剂将难溶的NO氧化为易于被吸收的NO2,再用液体吸收剂吸收。

脱除率较高,但要消耗大量的氧化剂和吸收剂,吸收产物造成二次污染。

 

 

2、SCR法技术

SCR技术是还原剂(NH3、尿素)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

 

案例6

精铜矿冶炼,有制酸工艺,年工作7500h;精铜矿含硫30%,年用量410000t/a,混合煤一起,煤含硫0.5%,用量15400t/a。

产生的含硫废气通过一系列回收后用于制酸,制酸前的烟气量为160000m2/h,硫的浓度为100g/m3,制酸的回收率为99.7%,制酸后尾气排放量为150000m2/h。

干燥工序尾气量为200000m3/h,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800mg/m3。

废水中和,产生硫酸钙(干重)8500t/a(题目告知各元素原子量),淬火渣中含硫425t/a。

环保局给的二氧化硫的总量为1500t/a。

题目给了两个二氧化硫的标准,一个是使用的,一个是指硫酸的。

问题:

1.硫元素回用率为多少?

119640t/a/123077t/a×100%=97.2%。

2.制酸废气和原料干燥废气的排放速率、排放浓度计算。

 制酸废气中含硫360t/a,合SO2720t/a,合96kg/h, 排放浓度为500mg/m3

干燥废气:

同理SO2排放速率为 160kg/h,浓度为 800mg/m3

3.硫平衡(ABCDEFGH代表的8个数据计算)(说明:

给定表格,进入物料为精铜矿中含硫,煤中含硫;出物料为:

硫酸中含硫、制酸尾气含硫、干燥尾气含硫、硫酸钙含硫、淬火渣含硫、其他损失的硫)。

  详细的硫平衡表见表1。

表1详细的硫平衡表

项目

硫输入(t/a)

硫输出(t/a)

精铜矿中含硫

123000

煤含硫

77

硫酸中含硫

119640

制酸尾气含硫

360

干燥尾气含硫

600

碳酸钙含硫

2000

淬火渣

425

其它损失硫

52

A=410000×30%=123000t/a

B=15400×0.5%=77t/a

C=160000×100×7500×99.7%/10-6=119640t/a  

D=120000-119640=360t/a

E=200000×800×7500×10-9×0.5=600t/a

F=8500×32/136=2000t/a

G=425t/a

4.制酸废气和原料干燥废气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是否达标(给出标准)并提出建议(注意总量指标)。

1.制酸废气中含硫360t/a,合SO2720t/a,合96kg/h, 排放浓度为500mg/m3标准为110kg/h,960mg/m3,达标。

2.干燥废气:

同理SO2排放速率为 160kg/h,浓度为 800mg/m3

标准为 170kg/h,550mg/m3,排放浓度不达标

3.总量为96+160=256kg/h,合 1920t/a超过总量 1500t/a标准。

 建议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处理效率按 80%-90%计,采用脱硫措施后总量不超过384t/a,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案例1

某项目地处低丘地带,山坡普遍为缓坡,一般在20℃以下,丘与丘之间距离宽阔,连接亦无陡坡。

据调查,纳污水体全长约65km,流域面积526.2km2,年平均流量6.8m3/s,河流20-30m,枯水期1m3/s,环境容量很小。

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

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约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且下游15km范围内无饮用水水源取水点。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

废水42048m3/d,其中含CODcr为2323.6kg/d,BOD5为680.3kg/d,NH3-N为63.62kg/d。

【问题】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大气等级三级(烟尘Pi=1.8×108m3/h,二氧化硫Pi=0.02×108m3/h,复杂地形),评价因子为烟尘、二氧化硫。

(计算方法:

将kg/d换算成t/h,代入公式计算。

TSP的C0i值取0.3;SO2取0.5). 

污水排放量大(42048>20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属简单(污染物类型=1,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水质参数数目<7),地面水域规模属小河(流量6.8<15m3/s),地面水水质要求为IV-V类水体(娱乐用水及农业用水),故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

评价因子为CODCr,BOD5,NH3-N.

2、请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监测水期:

应该监测二期,时间不充足情况下可以监测一期,一般在枯水期监测。

监测项目:

NH3-N、COD、BOD5、pH。

同步观测水文参数。

 

监测断面:

1#排污口上游500m,2#排污口所在河流断面,3#森林公园处一个,4#小河入口处、5#与下游大河交汇处,共5个。

监测3-4天,每天各断面采一次混合样。

3、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原因。

二级评价选择COD、BOD5、NH3-N作为预测因子。

 

原因:

1.COD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2.BOD5应用S-P模式,因为属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

 

3.NH3-N应考虑3N转化

 

案例3

某化学原料药项目选址在某市化工工业区建设,该化工区地处平原地区,主要规划为化工和医药工业区,属于大气环境功能二类区。

区内污水进入一城镇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出水排往R河道,该河道执行地表水Ⅵ类水体功能,属于淮河流域。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环己酮、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酯化、溴化、还原、缩合、精致等工序合成生产降血糖和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44t/a,年工作300天7200h。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

生产车间一座,占地900m2,冷冻站,循环水站,处理能力100m3/d污水处理站以及废水污染物治理设施等。

项目供热由工业区集中供应。

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环己酮、草酸二乙酯、甲苯、氯仿、盐酸、液氨、冰醋酸、锌粉等。

项目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有:

氨、甲苯以及HCl等,其等标排放量见表1。

废水排放量90t/d,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甲苯等。

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工艺中的釜残和废中间产物等。

工业区内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区内分配给该项目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t/a和1.6t/a。

【问题】

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本项目为医药原料药项目。

污染排放比较复杂。

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氨、甲苯、HCl等,如控制治理不当,有可能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或造成异味影响;废水中有机物、氨氮浓度高,如不处理达标排放会给地表水造成影响;固体废物多属于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环境空气产生严重的影响。

项目噪声源不大,可控制到厂界,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使用较多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泄露和事故废水排放,造成环境空气和有关地表水的严重影响,存在环境风险。

2.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

其中COD标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

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

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类污染物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其中COD的医药原料药工业的排放标准值为1000mg/L。

同时,项目废水排放应满足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要求。

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地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应执行一级A标准。

3.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COD和氨氮分别应达到多少浓度才能满足工业区对其的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年生产废水90×300=27000t,工业区分配给该项目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t/a和1.6t/a,因此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其COD平均浓度应小于740mg/L,氨氮平均浓度应小于60mg/L,方能满足上述总量控制指标。

4.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

简述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措施。

本项目主要有机废气排放是甲苯溶剂产生的无组织排放。

降低本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两个:

一个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提高回收率;二是有效收集有机废气进行净化治理。

 

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方法有:

 

(1)燃烧法。

将废气中的有机物作为燃料烧掉或使其高温氧化,适用于中、高浓度范围的废气净化。

 

(2)催化燃烧法。

在催化氧化剂的作用下,将碳氢化合物氧化分解,适用于各种浓度、连续排放的烃类废气净化。

 

(3)吸附法。

常温下用适当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物理吸附,如活性炭吸附,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净化。

 

(4)吸收法。

常温下用适当的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组分进行物理吸收,如碱液吸收等,对废气浓度限制较小,适用于含有颗粒物的废气净化。

 

(5)冷凝法。

采用低温,使有机物组分冷却至其露点以下,液化回收,适用于高浓度而露点相对较高的废气净化。

 

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案例1

拟对某一现在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事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

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II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

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答:

(1)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

 

       

(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eq,dB(A))Ld和Ln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

(1)A村应搬迁。

因为该村超标较高,且处于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宜搬迁; 

(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

a、调整线路方案 

b、设臵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 

c、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因为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化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设臵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3)B小学。

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因为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3、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答:

建设防撞护栏、桥面径流导排系统及事故池。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答:

(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源地及取水口; 

(2)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要求等;

(3)调查河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 

(4)调查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II类水体水质; 

(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

案例6

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现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形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m2,临时建筑19344m2,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

答:

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

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途经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

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

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

建筑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3.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

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

介绍项目名称、工程项目设计等。

(2)施工规划:

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

(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数据。

如占地、植被破坏量、水土流失量等。

注意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时要考虑区分临时影响和永久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荐方案对比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以及其他风险问题。

建设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据施工人数和施工人员每天的用水定额来计算;施工扬尘与施工噪声可采用类比法来计算。

运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内容包括公路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考虑公路车辆泄漏和事故风险影响源强。

4.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答:

本项目竣工后需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调查的重点为水土流失危害、景观影响、水源区水环境影响、土地资源占用量、生物多样性损失、声环境影响。

调查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