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09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docx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

关于Zimmermann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的分析

内容提要:

20世纪作曲家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或多或少地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同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从而对古典音乐进行破例后再创造。

而德国音乐,从贝多芬到瓦格纳,一直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威望。

到了20世纪,它的地位大不如前。

但战后的德国新音乐发展迅速,齐默尔曼就是这期间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B.A.齐默尔曼是一位值得关注的20世纪现代作曲家,因为他是一位最早使用“拼贴”(coIIage)技术的作曲家。

本文将对他的一部具有八个乐章的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字:

20世纪;12音序列;音色造型;拼贴技术;音响效果

 

名词解释:

Konfiguration——(德)造像、外形、轮廓

拼贴——来自视觉艺术的术语

正文内容:

无疑,真正的创新总是首先产生在一个寂静的房子里,撞击视网膜上的盲点。

——B.A.齐默尔曼

这是德国作曲家齐默尔曼(BerndAloisZimmermann,1918—1970)1960年创作歌剧《士兵们》(DieSoIdaten,1958—1960,rev.1963—1964)时对自己的音乐思想所做的概括。

其实齐默尔曼对序列音乐并不感兴趣,认为序列技术具有教条感,但他却是一个强调音响材质的构成而非音像类型构成的作曲家。

他的钢琴作品《Konfiguration》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特征。

《Konfiguration》创作于1954——1956年。

名为《造型》,并不仅仅是从听觉和演奏技术上造型,而是强调在音乐构思和音色结构上的造型。

全曲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是12音序列及其各种变形,共分为八个乐章。

全曲主要由以下四个音列写作而成,但除此之外,作者在这些音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省略或重复后的音列在作品中频频出现,并有机的与完整音列或其它非音列材料结合,使得序列音乐脱离了“教条主义”特点,音色结构上多元化。

作品采用的序列为:

O

   R

   

 

 

U

   KU

I乐章

节奏为4/8拍,每分钟54拍。

此曲为开篇乐章,同时也是个慢板乐章。

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引子      A       B        A’       C       A2     尾声

1—3小节 4小节  5—7小节  8小节   9小节 10—11小节 12小节

引子左手以无声共鸣和弦引入。

右手则以大跳似的旋律材料开始呈示出此曲所用的12音序列顺序。

A段  为回旋曲的叠部。

主要由核心材料a大跳的与核心材料b二度音程构成。

力度上两个动机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使叠部富有个性,在往后的出现中也比较显眼。

B段    对比部分。

音乐性格与A段有很大的不同。

此处音乐较为舒缓。

在右手延长音的持续下左手用相同两个音奏出mp与pp力度,在接着的小连接中力度也有pp过度到了f。

左手同音重复也有单音变为双音,即动机b的模仿。

小连接的材料也源于动机a的大跳音程。

A’段 叠部再现

C段 此处对比比B段的更大。

采用了新的12音序列。

上声部的6个音与下声部的6个音正好是十二平均律半音阶的两个对半音阶。

而右手的材料和力度与左手的材料和力度正好是一个移位后的逆行关系。

最后都以相同的省略三连音结束。

A2段可以说是个动力再现。

从力度上可以看出这两小节的镜像关系mf—f—ffz—ffz—f—mf.材料也是如此,只是在轴心处使用了新的因素纵向和弦奏出ffz效果。

最后以ppp的二分音符作尾声,安静的结束此乐章。

II乐章

此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

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主部(1—6小节)连接部(7小节)副部(8—9小节)  (10—12小节) 

 

再现部                            Coda

 

 

主部(13—15小节)副部(16小节)          (17小节)

   

II乐章比起I乐章来说,乐曲结构、内容材料、音色处理安排等各方面都更为复杂丰富了,速度也比I乐章稍快一些。

呈示部 主部主要由动机a、b、c构成。

动机a是主题材料b3,2,#4;动机b是大跳的,每个音都有强烈的力度对比,此处音程不像I乐章用二度,而是改为三度音程;动机c是变化了的三连音。

主部结构是带变化重复的三小节材料,连接部使用新的音列,左右手材料与力度互为逆行关系,副部主要由动机b与动机c构成。

为带变化重复的一小节材料。

展开部 使用动机b材料加以连续展开,并以ff的动机c结束。

再现部 右手平静的出现动机a的主题材料,副部则是缩小一倍节奏速度的变化再现。

Coda   以三个强劲的纵向和弦结束全曲。

 

III乐章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欢快的乐章,乐曲速度较上个乐章更加快了些。

作者主要采用的协作手法是以装饰音为主要材料的近现代作品惯用的点描法。

甚至在乐曲开始处标着“近似于拨弦”的音乐术语,力求像弦乐演奏的音色。

这正符合了作者强调音响材质的构成而非音像类型构成特点。

此乐章音响听上去也较为轻松,仿佛一幅具有各种色点的丰富多彩的画卷。

而左手的无声共鸣和弦与右手跳跃的旋律,结合出淡淡的背景音色,似乎给这画卷增添了一层朦胧的雾色,而这雾色到了后面的绿色(本人所画,以下相同)色块则转到后手和弦持续音与踏板的结合,很好的是全曲都统一在一个背景音色中。

也许为了音乐的流畅性,此乐章多采用不完整的音列写作,打破了序列音乐的教条化。

但各乐句之间仍有联系。

如第6小节的,这个材料来于第2小节的材料,但是以倒影的方式出现。

这个乐章是乐曲在整体音色构造上开始出现变化。

 

IV乐章

此乐章的结构为20世纪近现代音乐作品惯用的一种曲式结构——镜像结构。

以左右手大跳音程的交替音色互相呼应为主要音色造型。

以第14小节粉红色音柱为轴心,分别向两边扩张音列为:

原型O与倒影U的结合;而轴心之后的镜像音列分别是逆行R和逆反行KU。

其中O和R为右手旋律部分,U和KU为左手旋律部分,分别都是横向旋律。

再向外扩张的音列是省略了[1,5,7]的逆行R,接着是紫色音块的和弦(由[2,11,3]组成),与之前出现过的R加起来正好形成一个有12个音的带重复的序列;在轴心之后相应位置上也是R的逆行音列O,同样也是省略了三个音[7,5,1],并与由[2,11,3]组成一个带重复的12音序列。

此乐章不仅在音列上形成镜像结构,连音的力度、表情术语、时值、节奏以及踏板等其它方面都是镜像形态。

足以可见作者的“对称完美主义”,这也是现代乐所具备的特质之一。

 

V乐章

这个乐章运用的音列都是完整的12音序列及其各种变形,音色结构上似乎更为完整。

此乐章为无再现的二段式曲式结构:

无再现二段式

 

 

A(1—8小节)              B(9—20小节)              Coda(21—24小节)

 

 

4 + 4                  6 + 6                           4

A段为4+4的结构。

上下句互为倒影关系,这从材料和音列上可以看出来。

而音乐力度和每小 节的节奏变化则使用相同。

B段为6+6的结构。

主要由带连线的旋律、纵向和弦、以及不完整的三连音构成。

而这些材料来源于前面几个乐章,同时在连线处采用同等时值的踏板,加上与后面半踏板的结合,很好的表现了连线处句头和句尾的感觉。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作品的乐章之间的严密联系。

B段的下句与上句是同头变尾的关系,在模仿了前3小节之后开始模进,但仍在相应位置上模仿上句的材料。

如ppp的自下向上的音程大跳、以及缺省的三连音等。

Coda 从21小节的低音持续音开始,与传统曲式中的Coda相似,音乐是静止的,并逐渐走向结束。

 

VI乐章

这个乐章除了最后两处使用了完整或不完整的12音序列外,主要采用的写作手法是音程的结合。

大致结构为三句式结构:

三句式结构

 

 

A(1—4小节)              B(5—9小节)            C(10—13小节)

 

 

4                         5                           4

A段  以一个很巧妙的四、五度音程结合开始,为“五度—四度—五度”结构。

音乐力度同样为三部性结构pppp—sfzsfz—pppp。

两个两个交错的音高组织为一队,接着则是采用了点描法写作的音乐材料,并逐渐引出下个乐段。

B段   开头与A段相似。

但每一对音高组织出现的顺序颠倒了过来。

如:

原来的pppp的6-11、4-9(纵向)变为4-9先出现,在出现6-11(同样为纵向)。

但音程安排、音乐力度仍保持原样。

接下去的材料是以三度叠置的琶音与持续在a上的旋律构成,踏板也加上了弱音踏板以及延音的半踏板,这一音响效果像极了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作品风格,色彩清亮且朦胧。

C段  也仿佛是此乐章的尾声。

二度音程来源于I乐章中的材料。

接着也是I乐章中的材料:

同音重复。

以fff——pp的力度记号在每个音上的标记作人工减弱,最后引用II乐章中的琶音材料,然后以耳语般的音色结束整个乐章。

这个乐章是最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最大特征——拼贴艺术。

在这个乐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音程结合、点描法、德彪西似的印象主义风格、序列音乐以及综合前面几个乐章的材料等内容。

而作者却聪明的把这些不同风格的材料完美的拼贴在一起,这不仅获得了奇妙的音色效果,且更突出了作者本人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使这个乐章有机地统一在全曲之中。

实为妙笔!

 

VII乐章

这个乐章最有特色的材料就是“近似于跳弓”的四个同音重复。

而全曲的力度则普遍保持在mf以下。

音乐速度也放大了一倍,虽然时值放大了,但律动仍很密集且安排精确。

这个乐章仿佛前面几个乐章的即将走向结束的预示乐章。

在写作技法上采用了完整或不完整的12音序列及其变形,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加上作者对这个乐章的演奏要求——“近似于跳弓”,整个乐章似乎是一个拉弦乐器的独奏小品。

 

VIII乐章

与I乐章相呼应,为慢板乐章。

此乐章除了头和尾使用了不完整的逆行序列R外,其他的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前面几个乐章出现过的材料。

如第2小节的二度音程,来源于I乐章的材料;第3小节的纵向琶音似和弦来源于II乐章的Coda材料等等。

这个乐章为A—B—B’三段式结构:

三段式结构

 

 

A(1—2小节)              B(3—5小节)            B’(6—9小节)

A段  由在高音区的不同力度的材料和低音区pppp二度音程的材料构成,这两小节之间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

B段  由纵向的琶音和弦开始,左手和踏板有序的错开节奏,获得立体丰富的音响效果。

三个和弦力度上逐渐增强,在往后两小节中达到sffz的力度。

B’段与B段一样由三个纵向琶音和弦开始,但是在不同的音高上。

在往后的发展中则与B段不一样,运用了A段中的材料,似乎有一种再现的感觉,然后在无声共鸣和弦中用F—mp的力度奏出两个同音,并慢慢结束在了c上。

齐默尔曼是个基督徒,喜欢在每一个作品的结尾处重复他的基督教观念。

而这个VIII乐章则体现了他这个特点。

在这个乐章中频繁使用纵向和弦,这在现代的序列音乐中是较少使用的。

而纵向和声又是宗教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作者在作品的末乐章中使用,足可见他的用意所在。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八个乐章的总体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I—II)——(III)——(IV—V)——(VI)——(VII—VIII)

 

 齐默尔曼是最早使用拼贴技术的作曲家,而他曾在舞蹈乐队演奏的经历也促成他常采用混合媒介的多元化风格。

之所以把III乐章和VI乐章单独各分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是因为这两个乐章无论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乐曲结构上都与其它乐章都有很大的不同,且音色结构上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III乐章主要以装饰音为材料,模仿拉弦乐器的拨奏,加上零碎不完整的音列以及贯穿全曲的无声共鸣和弦,使得这个乐章的音响效果不同于其它乐章;VI乐章在对它的单独分析中提过,除了最后出现两处音列外,其它都是各种现代作曲技法的拼贴,音响效果同样别具一格。

通过分析,还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作品特点:

1、无声共鸣和弦的使用(谱例中用菱形音符标记的和弦)。

此和弦与其它行走的旋律形成一静一动的对比,结合出奇妙的背景音响效果。

虽然无声却有着微妙且丰富的共鸣声响。

2、曾在舞台乐队表演的经历使作者有了更多探索乐器的机会,其中作品里踏板的使用与安排的精确更是看出作者想极力开发出钢琴这一乐器的其它可用特性。

3、作品名为《造型》(《Konfiguration》),作者旨在强调音乐构思与音色结构的造型,而不仅仅从听觉、演奏技术上的造型,所以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力度、节奏、表情术语、材料安排等的精确程度。

而从整体来看这个作品也是安排的疏密有致的。

4、微型作品。

这是20世纪近现代音乐作品惯用的作品结构规模,所以齐默尔曼这个钢琴作品能够包含八个乐章,且每个乐章的信息量都很大,而作者也是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创作此作品(作于1954——1956年)

5、拼贴技术。

之前已详细说明,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