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31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docx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

张维迎:

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

2009-12-0409:

06:

59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249条手机看股票

张维迎(博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每个人的生活或事业,有高峰也有低潮。

低潮时人们容易过度悲观,高峰时却往往得意忘形。

一个国家或社会也是这样。

今天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低潮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何看待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

最好把它放到更长的历史视野中。

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五千多年。

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间里,各国(地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或者说,人口规模决定经济规模。

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分离,是近200多年发生的。

以人均GDP衡量,过去国与国之间相差不大,例如公元1500年,最富国家的人均GDP是最穷国家的3倍;而现在,像美国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落后国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基于麦迪森的数据,可以算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在1500年为0.9972,1700年为0.964,1820年仍然高达0.9423,但之后急剧下降:

1870年为0.6393,1913年为0.3404,1950年为0.1554,1973年为0.148——也就是说,到1973年的时候,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已没什么关系,如占世界人口54.6%亚洲(不包括日本),GDP只占世界的16.4%;而占世界人口18.4%的发达国家,GDP占世界的58.7%。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30年里开始发生逆转:

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2003年上升到0.5185,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0.733。

人口数与GDP规模的相关系数(1000-2003)

为什么过去250年里各国人均GDP差距拉大,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再有大致的对等关系?

简单地说,是因为不同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制度之路——有些国家率先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而有些国家没有。

尽管还有各种细节上的争论,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改进民生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经济制度不再有市场经济与否的差异,就是说全世界都实行市场经济,人均GDP的差异就会逐渐消失。

这正是过去30年发生的情况。

中国等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逆转过去200年里出现的世界范围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背离。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50年、100年之后,人类可能又回归到19世纪之前的状态,即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相当,人口大国也是经济大国。

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印度人口最多,亚洲人口占世界的近60%。

所谓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也就是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的回归,或者说,是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预测的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的均等化(equalization)。

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

主要经济体GDP占世界GDP比重(点击看清晰大图)

上图是麦迪森估计的的比重。

大致来说,按照购买力平价算,公元0年中国西汉时,印度的GDP占世界比重1/3左右,到了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1/3左右,再到了二战时期之后的1950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1/4强(27.3%)。

未来的状态会是怎样?

他推测,公元2030年,也就是再过20年,中国的GDP可能达到世界总量的23%,印度为10%,美国为17%,西欧国家合计达世界的13%左右。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过去30年里的巨变。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话语权,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

近几年,世界真的离不开中国,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原来是人家不带你玩,G7、G8、OECD等等,都没有中国的份;现在是做什么事都得跟你商量,都得带上你。

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世纪”真的会到来吗?

答案取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如何?

我想三个转变最为关键:

一是从主要依靠出口推动的增长,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更为平衡的增长;二是从低成本、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增长,到基于创新、更高附加值式的增长;三是从企业的自然型增长,到产业整合型增长。

而这些转变进展如何,又依赖于中国的体制改革,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全球化则是这些转变的背景。

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发生在1870年到1913年之间的40多年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50年则是“去全球化”时代。

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世界平均水平1870年是4.6%,1913年上升到7.9%。

一战爆发后,主要交战国的贸易几乎中断,尽管非交战国的贸易还在增加。

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贸易保护主义流行起来,加上二战的影响,到1950年,世界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到5.5%,仅比1870年高0.9个百分点(如下图)。

全世界及主要经济体商品出口值占其GDP比重(点击看清晰大图)

1950年后,全球化出现新的浪潮,特别1980年代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速。

2007年时,世界平均出口占GDP的比重是25.6%。

同样重要的是,这次全球化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就是从简单的产品贸易到价值链分工的全球化。

原来是你生产苹果、我生产桃,你把苹果卖给我、我把桃卖给你,现在是有人专门育苗,有人专门施肥,有人专门采摘,分工越来越细致。

重点不是最终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价值链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做出优势,企业就可能成功。

这是当前全球化的一个特征。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

如果说第一次全球化时,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么这次的全球化,中国则是最大受益者——虽然总体而言,各国都是这次的全球化的受益者。

没有这次的全球化,中国经济不可能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也不会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这次全球化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分割开来,以非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实现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国正是抓住这一机遇,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

100年多年前全球化和100多年后的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会不会重蹈1929年危机后去全球化的覆辙?

我个人判断,出口占GDP比重的增长会停滞,甚至下降,但不会出现大规模倒退。

上一次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国于1931年公布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试图保护美国企业,由此导致全球贸易的倒退,反而延续了那次危机。

多数的贸易保护政策,都是一部分人打着国家的旗号争取私利。

这是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启示。

如果世界各国再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我们在萧条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而不是更短。

以出口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

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率都是高于GDP的增长率。

大致来说,中国的实际GDP年增长率在10%左右,出口实际年增长率在15%左右。

按照名义值算,2008年的出口是1978年的553倍,GDP是1978年的83倍,前者是后者的6.7倍。

结果是,贸易占GDP的比重大幅攀升。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出口与GDP的比例1978年为4.6%,1990年是16.1%,2000年是20.8%,2007年是37.5%。

这一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的8%,而美国逆差是其GDP的8%。

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率(点击看清晰大图)

2001年之后,中国的出口增长有一个飞跃。

有好多原因,包括加入WTO和中国竞争力的提升,不可否认,也与人民币汇率有关。

因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对企业而言,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有利可图。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对出口继续补贴,但没有考虑这个出口补贴多大是好,好像只是为了出口而出口。

今年上半年出口达到8000亿,相当于GDP的5%。

这里面有多少出口补贴?

付出这些补贴值不值?

需要认真研究。

这次危机后,中国的出口受到阻碍,我认为它不是一两年的短期危机,而是个长期的调整过程。

为什么?

一般而言,经济规模越大,贸易占GDP的比重越小(极端而言,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这一比重就是0)。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世界十大经济体里,只有德国的出口占GDP比重(39.9%)高于中国(37.5%)。

其他的国家,美国8.4%,日本16.3%,英国15.7%,法国21.6%,意大利23.4%,西班牙7.4%,加拿大29.2%,巴西12.2%,包括世界平均的25.6%,都低于中国(见下图)。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一种可能是我们的GDP被低估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出口依存度确实太高了。

各主要经济体出口占GDP比重((2007,按经济规模排序)(点击看清晰大图)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国的官方统计,全国人口的55%都是农业人口,这种情况下,出口占GDP比重不应该这么高,至少不能跟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因为农民有很多产品是自给自足的。

现在,中国的出口占GDP比重那么高,同时又有那么多农民,说明其中存在问题。

如果此次金融危机与贸易失衡有关,那说明我们的出口增长不能再维持下去。

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未来中国要以出口来带动GDP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下一步怎么办?

就需要两个市场的均衡,尤其是开发国内市场。

这里说的开发国内市场,不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扩大内需”,不是搞货币扩张或者政府投资刺激经济,而是扩大市场自由,激发企业家精神,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去满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

这是中国经济本身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更深程度的“改革开放”。

问题是这个市场的潜力有多大?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全球”

首先看一下经济规模。

中国大陆有31个省级经济区,如果我们把每个经济区当作一个独立的“国家”排名,然后把它们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规模做个比较,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中国经济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

广东如果被当作独立的经济体,其经济规模2008年可以排在世界的第18位(按照汇率换算的GDP总量,下同),在土耳其之后(相当于土耳其的67%),超过波兰、印度尼西亚(世界第4大人口国)、比利时、瑞士、瑞典、沙特阿拉伯;

——排名第2和第3位的山东和江苏,经济规模都超过挪威、奥地利、伊朗、希腊、丹麦、阿根廷;

——排名第4位的浙江,经济规模超过委内瑞拉、爱尔兰、南非;

——排名第5位的河南,经济规模超过芬兰、泰国、葡萄牙,哥伦比亚;

——排名第6位的河北,经济规模超过捷克、香港、尼日利亚;

——排名第7位的上海和第8位的辽宁,经济规模都超过罗马尼亚、以色列、马来西亚;

——排名第9位的四川,经济规模超过新加坡、乌克兰、阿尔及利亚、智利;

——排名第10位的湖北,经济规模超过巴基斯坦、菲律宾;

——排名第11位的湖南,经济规模超过阿联酋、埃及;

——排名第12位的福建和第13位的北京,经济规模都超过匈牙利;

——排名第14位的安徽,经济规模超过哈萨克、新西兰、秘鲁;

——排名第15位的黑龙江和第16位的内蒙古,经济规模都超过科威特;

——排名第17位的广西、第18位的山西、第19位的陕西,经济规模都超过利比亚;

——排名第20位江西,经济规模超过斯洛伐克;

——排名第21位的天津和第22位的吉林,经济规模都超过越南和摩洛哥;

——排名第23位的云南,经济规模超过安哥拉和孟加拉国;

——排名第24位的重庆,经济规模超过克罗地亚;

——排名第25位的新疆,经济规模超过白俄罗斯、苏丹、卢森堡、卡塔尔、塞尔维亚、保加利亚;

——排名第26位贵州和27位的甘肃,经济规模超过立陶宛、多米尼加、斯里兰卡、乌拉圭、巴拿马等;

——排名第28位的海南,经济规模超过塞浦路斯、坦桑尼亚、约旦、玻利维亚、冰岛;

——排名第29位的宁夏,经济规模超过加纳、牙买加、乌干达;

——排名第30位的青海,经济规模超过赞比亚、洪都拉斯、尼泊尔、缅甸;

——排在最后面的西藏,经济规模也超过蒙古等国家。

再看看人口。

人口规模是市场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

中国移动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讯公司,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大。

200年前英国崛起时,世界总人口不过10亿,英国人口占2%左右,英国搞殖民地原因就是本土人口规模太小;100年前美国崛起时,世界总人口不过16亿,美国人口占5%左右。

今天中国的人口已超过13亿,几乎等于100年前全世界的总人口,比当今发达国家总人口还高出1/4。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市场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的原因。

分省来看,中国不少省的人口已超过世界上许多大国的人口总量。

中国人口最大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人口超过菲律宾、越南、德国(当今世界第4大经济体);宁夏、青海超过新加坡、新西兰;西藏也超过蒙古。

上述两方面的比较是想说明中国本身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中国各省之间千差万别,互利的贸易和分工非常有潜力。

如果能把中国各省之间的贸易做好,中国本身就能创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市场。

二百多年前,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就惊叹到:

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不亚于欧洲所有国家加在一起的市场规模。

现在到真正开发这个巨大的市场的时候了!

开发国内市场,离不开中西部的发展。

过去沿海地区主导的经济增长是与出口主导的增长相配合的。

今后,中西部地区将变得更为重要。

可喜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结构已经开始向有利于中西部的转移。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东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中部和西部,但在第三个10年,特别是过去的5、6年,西部和中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

第一个10年增长率排在前4位的是:

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全是东部省份;第二个10年,前4位分别是福建、广东、浙江、山东,仍然是沿海省份;但第三个10年,前4位是内蒙、陕西、天津、宁夏,中西部占3个。

过去6年,2003年到2008年,第一是内蒙,第二是河南,接下来是陕西、山东、山西。

这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正在发生转移,也说明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中国地区差异越来越大的说法。

国内市场的开发,一定会导致东部、中部、西部人均收入的均等化,中国东西部的差距有望在下一轮30年中大幅收缩,并逐渐消除。

靠什么开发国内市场?

一般而言,支撑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有几大要素:

第一是产权保护;第二是科学、理性的思维;第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第四是交通和通讯。

过去30年,中国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1988年中国才有第一条高速公路(100公里),1995年中国的高速公路是2100公里,到2008年,已经是6万多公里,并且每年以4、5千公里速度在增加。

粗略估计,与 20年相比,两点之间的运输时间大概减少了50%到三分之二(当然城市内部除外)。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比如20年前觉得不划算的两地间的生意,现在就划算了。

这次经济危机后,中国的道路建设(包括公路和高铁)投入非常大,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

简单地说,运输成本降低,必然使分工和交换更为发达。

如果没有蒸汽机、铁路、轮船,世界经济就不可能一体化。

中国交通的迅速发展,将为中国经济一体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开发国内市场的主要障碍,不是交通和通信这样的硬件基础设施,而是制度性成本。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区别,是主权分割导致的交易成本不同。

由于国际贸易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出现了货币兑换、海关检验、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等事务,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高于国内贸易的成本。

所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比如欧盟的成立,就是要使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变成“国内贸易”。

现在讨论的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也就是如何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变成像国内贸易一样容易。

遗憾的是,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和政府主导经济的制度,使得许多情况下国内贸易的交易成本比国际贸易还高。

这样,各地区的相对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开发。

这是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中国的行政区域调整、划分,应该尊重区域本身的市场属性,弱化行政功能,否则,人为的行政划分会割断区域之间合理的市场分工。

另外,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政策必须废除。

当中国在国际上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时候,不要忘了国内市场更需要自由贸易。

另一个阻碍国内市场开发的因素是商业文化和诚信。

如果问中国的出口厂商,为什么70—80%的产品都在出口,而不做国内市场?

他很可能回答:

国内市场难做。

难就难在签完合同,也交了货,但很长时间拿不到钱;而出口,只要签了合同,就能在合同期限内收到货款。

所以有些企业宁愿低价出口,也不愿意高价卖给国内客户,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可见,如果不加强法治,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又有地方保护主义横行的话,中国的企业家就没有信心开拓国内市场。

当然,不要以为对外开放已经不重要了。

以出口占各省GDP的比重而言,中国各省差异非常大,2007年的情况依次是:

广东91%,上海85.6%,江苏61.3%,天津57.4%,浙江55.4%,福建40%,然后其他省份都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几。

很多省份的国际贸易比重非常低,内蒙古只有4.7%,河南是中国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出口占GDP的比重只有4.6%,这说明,中西部地区还有发展国际贸易的巨大空间。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将伴随着城市化。

中国现有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5%,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比例是18%,未来30年可能上升75%。

这不是不可能的,应该说是必须的。

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

过去30年,中国100万人口的城市大致增加了200个;未来30年,中国有4亿人口要从农村转入城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按100万计算,中国要增加400个这样的城市。

企业作市场预测,包括房地产开发,应该看到这一点。

国家的发展战略,包括新农村建设,也应考虑这一点。

既然有那么多人要到城市来,还花那么多钱在农村,是否合理和划算?

那些设施建完之后,谁来使用?

花大量的资源,究竟有没有价值?

如果帮助农村人口进城是不是更好?

都值得思考。

产业创新与整合

除了开发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转变,是从低成本优势到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过去30年,中国产品能打开国际市场,原因就在价格。

问题是,低成本还能维持多久?

过去三四年,北京保姆的工资几乎增加了一倍;在沿海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这样的趋势,本来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何维持?

这就需要创新,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

在中国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全部专利中,大致分三类: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另外两类专利多少有点“花拳绣腿”。

从企业被授予的全部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来看,2006年,外国企业的这个比重是74%多,中国企业的只有11%多;从整个时间序列来看,外国企业的这个比重远远高于中国。

中国的很多专利完全是为了评比、评奖而设立的,技术含量和商业价值微乎其微。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容乐观。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崛起时,一定伴随着革命性的技术、产业的出现,比如英国的蒸汽机和纺织业,德国的化学工业,美国的汽车、电子通讯、IT业,这些技术改变了经济格局,从而改变了世界。

不创立新产业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

但新产业的创立不能靠政府投资。

把握市场趋势不是政府官员的特长。

曾经有地方政府花费巨资引进录像机生产线,结果产品还没下线,市场上已经把录像机淘汰了。

更别说政府投资里隐藏着大量的贪污、浪费、造假的机会。

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要靠企业家去发现。

市场的好处在于,总能挑选出能够预见未来趋势的企业家,使他们成为新产业的领导者。

中国企业家需要努力看清,什么样的技术能对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什么样的产业能在未来引领经济的发展。

但很遗憾,中国企业家还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在非市场、非技术方面,外国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的是行业、产业未来格局,而中国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政治或政策问题。

所以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领导人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教育体制尤其重要。

我们要培养科学、理性的思维。

没有文艺复兴后的启蒙运动形成的科学、理性思维,就不会有西方世界的崛起。

中国的教育已经有不少进步,但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是太大,对人的思维控制太多,而且教育体制效率太低,一定要大变革。

最后一个转变,是从企业数量增长到产业整合。

大致上,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中小新企业的不断增加。

这次危机后,中国可能要经历从企业数量增长到企业规模扩大的转变,行业并购(包括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会形成新浪潮,产业集中度也会大大提升。

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跨地区、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出现多是在危机之后。

危机也有积极的一面。

人死了是彻底没了;企业死了,实际上是资产重组,使资产变得更有效。

国家要在这方面调整政策,靠贷款救企业不是办法,该破产的就让它破产,只有这样,真正优秀的企业才能成长起来,成为经济的推动力量。

警惕“国进民退”,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过去30年的成就,归根到底还是靠改革开放。

未来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取决于是不是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价格自由化、企业民营化、地方分权化、开放和全球化。

中国的改革不是精心设计或深思熟虑得来的,好多是被逼出来的。

日子好过的时候没人想改革,日子过不下去才想到改革。

不要忘了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以价格自由化改革为例,1978年,100%的工业品是国家定价,大致15年后,工业品市场定价的比重占到81%,到2004年,已经接近90%。

还有国有企业改革。

前15年,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没有变,但通过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发展,国有经济的相对比重在降低;后15年,转向了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变革,包括上市、拍卖等。

结果,以城镇人口就业为例,1978年,有78.3%的城镇人口在国有企业就业,到了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22.7%。

这次危机前后,出现了一个现象,即“国进民退”,大量贷款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强迫性收购民营企业,这是需要警惕的。

从长远看,这次危机中拿钱越容易的国有企业,越容易破产。

按过去的经验,过几年这些国有企业的呆坏帐就会增加,银行就会进行债务重组。

199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要钱就找银行,积累了大量呆坏账,最后只能卖掉。

已经重组过一次了,中国这次没有大危机,是因为几年前已经花了几万亿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国家许诺的福利越来越高,未来正常的财政收入不可能支撑,解决经费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变卖国企股份。

国有经济的比重现在是36%左右,到2040年应该是10%以下,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结果可能只能这样。

国企改革的基本任务已完成,不需要再开党代会讨论方向性问题了。

最大的那些国企也已经上市,以后只剩下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即以多快的速度减持国有股。

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机构,未来也很可能走民营化。

由于网络、地方台的竞争,它的优势会不断降低,到最后就可能没人看了。

台湾就是这样,原来有份《中央日报》,官方地位很高,但现在没人看了。

我相信,尽管会有短期波折,但由于过去30年的改革成果,市场化改革的大势已不会改变。

现在活得好的国有企业,基本是靠垄断赚钱,效率很低;国企占据着社会三分之二的金融资源,但创造的价值只是三分之一,他们都民营化后,可以想象中国经济会焕发出怎样的潜力。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在新兴发展国家中,中国改革最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先搞市场化,再搞民主化。

这是邓小平的英明之处。

民主化走在市场化之前的国家,效果都不太好,包括印度。

为什么市场化一定要走在民主化之前?

因为民主是政治制度的一种,用政治制度解决问题都是迫不得已的,不该是第一选择。

市场决策和政治决策有什么不同?

比如在一个团体中,有300人想去吃饭,市场决策是每个人自己选择,每个人的偏好都能满足。

民主政治就好比大家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吃肉还是吃素;如果50%以上的说吃肉,所有人就必须吃肉。

民主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如果一个国家在确立好的产权制度之前、在政府还控制大量资源时,以为民主能解决好问题,就搞选举民主,很容易把原本应该交给市场解决的决策交给政府,不仅导致效率损失,而且会滋生严重的腐败。

所以,应该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