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530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0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docx

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讲座4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

高考地理_必考题突破讲座4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

(见学生用书P125)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

一是直接评价某地或某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工业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工业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多方面展开论证;二是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图形也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分析和掌握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

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的类型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1)直接评价某地或某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

(3)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

2.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角度一 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评价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答题思路:

3.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自然条件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燃料

接近燃料地(煤矿、水电站等),能源充足

水源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

土地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经济条件

市场

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交通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

产业基础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社会协作

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

环境因素

大气

不污染城区大气

远离河流上游或水源地

1.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模板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原料 燃料

水源 土地

××等原料丰富(缺乏);××等能源丰富(缺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

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农业基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农业基础好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

环境要求

政策支持;环境优美(污染严重)

2.根据主导因素建立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

市场导向型

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

动力导向型

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厂等能源较丰富的地区

技术导向型

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3.开放性题目建立模板

开放性类型,是结合工业区位选择而进行的工业区位评价。

一般作答方式:

①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注意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产生×××效益(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②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结合工业的区位条件),将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关注生态效益)。

[例1](2016·浙江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区略图。

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图1

图2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解析 第

(1)题,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可以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从工业基础、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方面回答。

(2)题,成都和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可从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生产协作方面分析;其意义可以从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2)思路:

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

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二、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读可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来判断。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

1.柱状图(或饼状图)

(1)判断方法: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实例分析:

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1)判断方法: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实例分析:

如上图中,乙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3.多维坐标图

(1)判断方法: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实例分析:

图1中,甲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玫瑰图

(1)判断方法:

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实例分析:

如上图中,甲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5.曲线图

(1)判断方法:

读准横、纵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及其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实例分析:

上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第一步:

结合图例,分清图类

按题目设计,据文字(图像名称及辅助文字材料)和图像确定题目设定的图像的类型。

第二步:

依类定法,找准方向

不同类型区位图思维方法有一定差异。

区位模式图要依据图像特征确定工业主导因素,再围绕主导因素拓展思维。

工业分布图主要呈现区域内与工业有关的地物,是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位因素知识在图外。

第三步:

紧扣题目,依图作答

无论哪一种工业区位因素图,都需要读图判定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并和某种工业生产部门结合在—起,一般侧重于理论。

工业分布图涉及的工业部门侧重于区位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需要结合题目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影响区内工业发展的因素。

[例2]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中部分要素所占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

(1)~

(2)题。

(1)四个工业部门中最有可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是( B )

A.甲B.乙

C.丙D.丁

(2)能源价格上扬,受影响较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 D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解析 第

(1)题,四幅图中,乙图显示投入的原料、动力、劳动力和运输要素都较低,则可能投入要素中知识与技术比重较大,即可能是技术密集型。

(2)题,动力指向型工业和资源指向型工业,需要能源量较大,因此,能源价格上扬,甲和丁两工业的成本上升,故选D。

1.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C )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解析 结合选项和图示分析,图a技术比重高,为飞机制造业;图b劳动力比重高,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为制鞋厂;图c市场为主导因素,为汽水厂;图d能源比重高,为电解铜厂。

下图示意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劳动力、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D )

A.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

B.炼铜、制糖工业、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工业、水泥生产

D.炼铜、奶制品加工、服装加工

3.能以①为主要优势工业发展经济的城市是( D )

A.广州B.温州

C.北京D.攀枝花

解析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属于动力导向型、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①②③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炼铜、奶制品加工、服装加工。

第3题,①是以能源为主导的工业部门,该工业部门附近应有丰富的能源分布。

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攀枝花能源最丰富。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

据此回答4~6题。

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C )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D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D )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中、西部地区

解析 第4题,由图中可以分析出:

甲类工厂中原料占主要地位,是主要投入因素,因此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第5题,乙类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因此运费在成本中占有的比例低,由于生产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故最不可能的原因是D项。

第6题,丙类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我国中、西部有大量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在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 第

(1)题,磷酸盐工业属于资金、资源密集型工业,工业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资源等;结合图文信息可分析出答案。

(2)题,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内陆沙漠地区,水资源短缺;材料中又告知“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则甲地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工业基础设施较差。

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质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