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56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

2.结合教材图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3.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4.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难点击]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属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

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才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是由什么物质起作用,而在亲子代之间连续传递的呢?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双球菌类型

种类

项目   

S型细菌

R型细菌

菌落

表面光滑

表面粗糙

菌体

有无毒性

3.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4.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

(1)实验结果及现象

(2)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型菌,请分析:

1.已知在80~10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左右时,DNA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应该是哪种物质?

答案 是DNA。

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

(2)S型活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S型细菌是有毒性的,据此推测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有毒的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都增加。

知识整合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时,开始时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数量下降,随着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逐渐增多,毒性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都增加。

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较DNA差,且不能复制,故选C项。

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可作为判断为遗传物质的理由。

2.艾弗里及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

细菌的物质

培养皿

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S型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第①②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无关,A、B项错误。

第③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有关。

第④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项正确。

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易错提醒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几个易错点

(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

(2)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3)体内转化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者:

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材料:

T2噬菌体(如图所示)

4.实验过程

(1)标记T2噬菌体

(2)侵染细菌

5.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6.实验结论: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

1.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

答案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

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答案 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离心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

答案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1)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2)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知识整合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搅拌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经过离心,噬菌体颗粒到了上清液中,大肠杆菌留在沉淀物中;如果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会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保温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3.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则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二者为相互对照实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大肠杆菌裂解导致的,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的DNA未侵入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

4.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在外壳中找到15N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答案 B

解析 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由于DNA复制,故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和15N标记的蛋白质。

方法链接 “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三、生物的遗传物质

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

烟草花叶病毒,只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2)实验过程

(3)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案 分别是DNA、DNA、RNA、DNA。

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①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②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 ②④。

3.蚕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哪些?

答案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知识整合 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含有DNA(如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含有RNA(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的,RNA是遗传物质。

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具有侵染作用

C.c、d两过程表示用TMV的外壳和HRV的RNA组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烟叶感染车前草病毒的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D

解析 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叶,因此无法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3和4B.1、3和4

C.2、3和4D.1、2、3和4

答案 D

解析 2、3、4三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