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9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第一章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

选修二第一章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1.十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旅游考察,他对于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

A.对西欧的落后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评B.对统一西欧的强大政权印象深刻

C.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D.对西欧的大学林立感到惊讶不止

2.17世纪中叶英国的思想家哈林顿说道:

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

这种观点根源于英国()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宗教迫害的加剧

3.在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主要得益于都铎王朝()

①推行宗教改革 ②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③积极对外扩张 ④削弱封建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人物的思想受洛克影响较大的有()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④斯宾诺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洛克在《政府论》中曾经指出:

“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这说明他主张(  )

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一切人都应服从法律

④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6.在中世纪西欧,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这能说明()

A.教会和君主并不反对大学的创立

B.最初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政治服务的

C.最初的高等教育都具有宗教教育的性质

D.最初的大学教师都享有贵族和神职人员待遇

7.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分立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8.下列各项符合15世纪前欧洲封建社会的是()

①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都是分散的②教会拥有精神的权力和世俗权力

③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不受教皇的制约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⑤自治城市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系统,内部管理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

⑥“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种信仰”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

9.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中存在的“三种权力”分别是()

A.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B.立法权、司法权、对外权

C.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D.行政权、司法权、对外权

10.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11.“(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

A.封建国王是愿意市民阶级重获自由的B.市民阶级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市民阶级争取自由的道路是曲折的D.民阶级要定期向封建国王赠送礼品

12.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是()

A.自然权利说B.政治自由论C.社会契约论D.主权在民论

13.法国路易十四改革期间,推行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列对此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盛行的经济思想B.主张应该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市场

C.客观上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4.下列关于托马斯·阿奎那与詹姆士一世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披着神学外衣

B.都认为君主制是最好政体

C.都认为教权大于君权

D.都认为神权高于世俗权力

15.1787年美国制定的《合众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源自于()

A.伏尔泰B.卢梭C.洛克D.孟德斯鸠

16.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如下图)这种新现象的特征包括()

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7.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

“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

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

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B.中世纪初期的东欧

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D.中世纪后期的东欧

18.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的思想家黄宗羲和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君主和法治有过以下论述: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所以“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明夷待访录·原君》

“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

其人 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

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二:

洛克认为“国王和暴君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这一点上:

国王以法律为他的权力的范围,以公众的福利为他的政府的目的,而暴君则使一切都服从于他自己的意志和欲望。

——《政府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和洛克的政治主张。

分别说明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1871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联邦制政体。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德国是一个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城市”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

帝国皇帝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只对皇帝负责。

宪法还规定:

每个德国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自年满20岁至28岁前应在常备军中服役7年。

(2)根据材料三,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材料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为了建立和维护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思想任选一个方面说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是如何向近代民主转变的。

毛泽东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4)简要指出从筹备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的期间,我国在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

19.观察以下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AB

(1)以上两幅示意图分别表达了西欧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图A是制,图B是制。

判断的理由是。

(2)概述从图A表示的结构向图B表示的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20.中世纪城市

材料:

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成人了;但是,任何成人的最初形态都是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结合,并在母体的子宫上着床。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端,就是资本主义这个“成人”的最初形态——一颗精子和母体里的卵子结合并着床的过程。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化等方面分析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

21.

材料一专制权力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人的一种绝对的专断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

这不是一种自然所授予的权力,因为自然在人们彼此之间并未作出这种差别。

它也不是以契约所能让予的权力,因为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既没有这种专断的权力,自不能给予另一个人以这样的权力来支配他的生命。

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设置在自身上面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即规定这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事实上,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君主制国家之间的不同。

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

归根到底,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为了要使他们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Q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反对专制权力的理由。

洛克是如何看待政府权力的来源和职责的?

(2)根据材料二,比较君主制国家和自由国家的不同,分析说明君主专制的本质。

22.近代以来,民主思想和以民主为目标的政治实践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

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洛克《政府论》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1)分别说明上述两个历史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

(2)比较上述两个文献,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原则是否相同?

请依据材料说明。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主要就是因为它从实质上贯彻了卢梭主义的人民主权观念,而这种民主实践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对‘平等’原则的落实。

……以至于到后来连反民主的独裁者都不得不通过公民投票之类的程式来攫取权力……”。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主政治实践与英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23.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

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参考答案

1.A

【解析】略

2.A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崩溃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3.A

【解析】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大力加强王权,因此含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4.A

【解析】斯宾诺莎生活的时期在洛克之前。

【答案】B

【解析】①属于君主专制统治的表现之一,与洛克的民主思想不符;④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故B项符合题意。

6.A

【解析】略

7.A

【解析】略

8.D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宾诺莎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思想家。

他将自由看作是政治的目的,既是他一生政治实践的总价,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达。

因此选B.

考点:

近代民主思想

点评: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所以人物类选择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

要想做好人物类选择题除了要掌握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外,还要了解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特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正确认识他们。

人物类选择题一般有这些特点:

1.形式变化多样:

有考查某个历史人物的重要历史活动的类型,也有考查比较多个历史人物的类型。

2.有的题型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大,有的时间纵跨古今,有的范围横跨中外。

3.命题灵活,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