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059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docx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10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010年单元测试10

©2011菁优网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2008•兰州)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2、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纯净的氧气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3、(2002•上海)现代入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线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毎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说法,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  )

A、O2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B、O2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活泼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都放热D、潮湿空气中O2能使铁生锈,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

6、保护环境己成为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性重大课题之一,下列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破坏而带来的后果是(  )

①士地沙漠化②水资源危机③酸雨④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⑤沙尘暴.

A、①②⑤B、①②④⑤

C、②⑤D、全部

7、下列各组变化,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C、水的蒸发、化学变化D、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后者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

A、硫粉、红磷B、镁带、红磷

C、蜡烛、木炭D、纸张、铁丝

9、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

10、(2007•烟台)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2007•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高锰酸钾B、氯化镁

C、水蒸气D、洁净空气

12、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要除去其中的O2又不增加其它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B、石蜡

C、硫粉D、红磷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B、②和④

C、②④和⑤D、②和③

14、在实验室用分解H2O2溶液的方法制取O2,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使产生氧气量增多B、提高氧气的纯度

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D、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1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检测项目不包括(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D、总悬浮颗粒物(TSP)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47分)

16、已知六种气体: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其中(都写化学式)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_________ ;导致酸雨形成的气体是 _________ .

17、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_________ .

(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_________ .

(3)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推论出氮气 ________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_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_________ .

18、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 _________  _________ 等仪器和药品.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 _________ ,然后再 _________ .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_________ .C操作,为了使 _________ 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 .(4)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_________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 .

19、指出下列物质里,哪些是混合物 _________ ,哪些是纯净物 _________ .(填序号)

①净化后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澄清的石灰水;④液态氧;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食用碘盐;⑧蒸馏水;⑨冰和水的混合物.

20、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如右图).装食品的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袋内充满的是什么气体呢?

(1)甲同学有两种猜想: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请判断哪种猜想合理. _________ ,充气包装食品理由是 _________ .

(2)乙同学也有两种猜想:

①氮气,②二氧化碳.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②正确所需的仪器有 _________ (填序号).

A.量筒B.小试管C.注射器D.小烧杯.

21、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铜能生成铜绿,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胆矾成蓝色块状,⑦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上述情况: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 ,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 ;

(4)属于化学变化且伴随发光现象的是 _________ .

22、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回答:

(1)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 _________ ,氧气应从 _________ 端通入;

(2)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_________ 通入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_________ 端通入.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3分)

23、鳔是鱼在水中实现沉浮的一种重要调节器官.某同学解剖大鲤鱼得到了鱼鳔,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同学用如图方法测得鱼鳔的体积为l00m1,这一测量结果与空气中鱼鳔的体积相比是 _________ 的(选填“偏大”或“偏小”).

(2)为分析鱼鳔内气体的成分,该同学用适当的方法将鳔内气体转移到集气瓶中,并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其中:

发现木条能继续燃烧.由此可知,鳔内气体中含有 _________ .

24、如图所示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_________ ;

(2)MnO2的作用是 _________ ;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 .

25、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 _________ 

 _________ ,其理由是 _________ .

(3)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 _________ 收集较好,在当 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

(4)写出上图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反应式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都属于 _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

(6)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 .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2008•兰州)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水受热沸腾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锅生锈能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汽油挥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西瓜榨成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纯净的氧气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考点: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进行分析,人类已经适应现有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纯净的氧气对人体有害,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解答:

解:

A、人类已经适应现有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纯净的氧气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约占78%,氧气体积约占21%,故B错误;

C、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C错误;

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及杂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成分的有关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2002•上海)现代入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线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

题目比较简单,认真阅读题目后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油烟内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放射线气体氡可以诱发肺癌等疾病;甲醛有毒且破坏蛋白质;故A、C、D属于室内污染物.

故选B

点评: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也是中考常考内容,考查时经常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题目难度一般不大.

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毎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考点:

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解答

解答:

解:

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所以这1/5的有用空气是指氧气.

点评:

记住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说法,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  )

A、O2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B、O2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活泼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都放热D、潮湿空气中O2能使铁生锈,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

A、氧气的水溶性、状态、颜色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性质活泼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都放热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潮湿空气中O2能使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6、保护环境己成为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性重大课题之一,下列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破坏而带来的后果是(  )

①士地沙漠化②水资源危机③酸雨④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⑤沙尘暴.

A、①②⑤B、①②④⑤

C、②⑤D、全部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士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酸雨、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分析本题.

解答:

解:

士地沙漠化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的;水资源危机由于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水造成的;酸雨主要是人类使用含硫元素的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造成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由于人类使用含氟冰箱等造成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大量砍伐造成的.

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只有真正了解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破坏情况,才懂得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环境.

7、下列各组变化,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C、水的蒸发、化学变化D、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A、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物质的两种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个平行的概念,都是物质的变化,故A错误,

B、有氧参与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但是有的氧化反应就不是化合反应,不如:

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不会将其包括,故C错误,

D、分解反应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而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是理解清各种反应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中知识区别归属关系,在这时要熟记一些特殊的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后者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

A、硫粉、红磷B、镁带、红磷

C、蜡烛、木炭D、纸张、铁丝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B、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

C、蜡烛、木炭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

D、铁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黑色固体.

解答:

解: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浓厚白烟生成.故选项正确;

B、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红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C、蜡烛、木炭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故选项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黑色固体,不能形成白烟.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

物质的制备。

分析:

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

①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且用外焰加热.③伸入试管的导管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导出气体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水槽,也可能进入集气瓶,引起误解,认为氧气为红色,其实氧气为无色等.

解答:

解: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①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

②③①④⑥⑤

故选A.

点评:

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步骤不能颠倒.

10、(2007•烟台)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C、根据硫酸铜晶体加热分解生成硫酸铜粉末和水的性质判断.

D、根据描述现象时的用语判断,注意指明产物不是对现象的描述.

解答:

解: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发出白色火焰不对,所以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正确.

C、蓝色的胆矾加热分解生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和水,所以正确.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中最后一句不是对现象的描述语言,是指出产物,所以错误.

故选BC.

点评:

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化学反应的主要现象不外乎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有气味物质的生成、气泡产生、沉淀生成、形成烟或雾等,要特别注意几点:

烟和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白色和无色的区别,现象和产物的区别等.

11、(2007•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高锰酸钾B、氯化镁

C、水蒸气D、洁净空气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高锰酸钾、氯化镁、水蒸气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

A、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氯化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

12、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要除去其中的O2又不增加其它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B、石蜡

C、硫粉D、红磷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又不增加其它气体成分,要求可燃物可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不是气体的物质即可.

解答:

解:

A、木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错误;

B、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增加了气体杂质.此选项错误;

C、硫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增加了气体杂质,此选项错误;

D、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的状态.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B、②和④

C、②④和⑤D、②和③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催化剂的特点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于具体题目中.

解答:

解: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有的反应中是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是减慢反应速度,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故选B.

点评:

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包括物理性质.

14、在实验室用分解H2O2溶液的方法制取O2,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使产生氧气量增多B、提高氧气的纯度

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D、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此题考虑到二氧化锰在此反应里做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纯度、干燥程度无影响.

解答:

解: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增加氧气的质量.故A不正确;

B、催化剂能够改变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提高氧气的纯度;故B不正确;

C、二氧化锰在此反应里做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使产生的氧气干燥;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

1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检测项目不包括(  )

A、二氧化硫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