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332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有人说: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太宗说: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

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

”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8、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0、在本期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

A、颉(jié)利可汗   B、元昊(hào)   C、朱棣(dì)   D、赵匡胤(yìn)

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       之间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请回答12-13小题:

12、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

13、人们认为烟火(如右图)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

这一起源至少可以

追溯到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

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

它应该出自

A、越窑   B、哥窑   C、邢窑   D、景德镇

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

”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东坡

17、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18、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赤嵌楼

19、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宋四家”的是

20、下列四幅古代绘画作品中,内容题材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是

21、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八股取士   B、废除丞相   C、设置东厂   D、设立军机处

22、下列少数民族称谓,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突厥   B、回族   C、女真   D、满族

23、①康熙②戚继光③    。

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

A、郑和   B、乾隆   C、唐太宗   D、郑成功

24、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

A、扬州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25、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本大题4小题,共4分)

26、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

2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此诗句与科举制有关。

()

28、唐朝灭亡,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

29、河北的嘉峪关和甘肃的山海关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

三、列举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

30、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本期学过的关于史学、文学、科技方面的古代典籍可以说都属于历史文献。

查阅历史文献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请举出你认为本期学习过的三部重要古代典籍名称,并说明它的内容或地位。

(表述准确,一个2分。

不得照抄答题示例)

答题示例:

名称:

《农政全书》

内容或地位:

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

知识的书籍。

①名称:

内容或地位:

②名称:

内容或地位:

③名称:

内容或地位: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见右图)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1分)

 

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要求举出两条)(4分)

  

材料二:

(见左图)

1)材料二中①和②分别为今天的       

和       。

(2分) 

2)材料二中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积极作用?

(要求举出一条)(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

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

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

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

南方人吃鱼多,……

……

宋朝缺

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

……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①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

(2分)

 

②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2分)

 

③从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请你从其它历史记载或今天日常生活中找出两类例证,用以证明你的观点。

(4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

33、下列两枚邮票,分别是中国人民邮政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和600周年时发行的。

你能否结合课内外知识,根据票面设计内容,给每枚邮票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名:

(4分)

34、教材中提到: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请回答:

①请说明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

 

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

(7分)

 

35、有人说: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面对这个话题,班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

①你认为同学们探讨这个话题有何意义?

(2分)

 

②请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主要特点”。

(8分)

 

2、历史试卷评析

  从总体上看,历史试题的特点是:

紧扣新课标,稳中有创新。

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题设计的角度新颖,贴近学生的实际,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和时代气息

  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试题设置的出发点和情境大胆靠近社会热点,不仅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即对历史知识

的归纳、比较、总结、评价的能力。

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并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命题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

第13题考查的是热点问题长征胜利70周年,第15题以专题知识切题,考查了中外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16题是比较型的选择题,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得出共性认识,第17题,从多个知识点入手,对重要伟人的功绩进行总结归纳,第24、25题以学生熟知的革命歌曲为文字说明材料,联系历史上的今天,形式活泼,贴近生活,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二、图文并茂,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思维

  读图分析历史现象是今年试题的一大“风景”,形式灵活,难度不大。

如:

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图运用到试题中,让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为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的文科大综合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思路。

  三、融入情境,探究问题,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践性来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如:

第31题用历史上两幅重要新闻图片作为问题创设的情境,围绕一个主题“中华民族的命运”,来探究问题,考查历史上的国共关系,将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巧妙融入其中,设问开放,答案开放,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从而要求学生善于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此类题型既是新增的题型,也是试题的亮点,不仅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特点是由历史问题入手来解决现实问题,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功能“以史为鉴”,紧扣新课标。

 P238自我检测 

1、效度是指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即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试题难度、区分度是否适宜,考试最终是否达到了它的预定目的等。

影响效度的因素:

一是试卷结构和考察范围不合理;二是考察内容和方式不恰当。

针对措施:

恰当地规定考试目标;讲究命题的科学性;试题取样具有代表性;试题编制对考生具有应针对性;编制好命题计划,划分纲目,描绘有关知识和技能考查大体范围,确定每道题所考的内容。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影响难度的因素:

一是试题设计问题如情景设置、设问指向不当;二是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考虑不周全。

针对措施:

命题依据课标;试题表述、设问依据课标、教材;试题素材、题型、内容源于教材;

区分度是指考试题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影响区分度的因素:

一因对考生学情不了解致使试题过难或过易;二、试题题型单一,不能多方面、多角度考察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三、试题本身题干和设问的影响。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

影响信度的因素:

试卷题型结构不合理;考察内容不科学;评分细则缺乏科学性,评分者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差。

措施:

各题型比例恰如其分,尽量减少试题题量,提高覆盖面;考虑试卷梯度,提高试题区分度;认真考虑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尽量使主观题答案客观化、标准化,减少评分者主观因素及外界因素影响,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1.美洲的原始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这一称谓始于

A.拿破仑B.哥伦布C.华盛顿D.马克思

2.1640年的革命,产生了欧洲社会新的政治制度,这种“新的政治制度”是指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3.你知

道全球著名汽车商标“奔驰”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

A.史蒂芬孙B.莱特兄弟C.西门子D.卡尔本茨

4.“政变”、“军事独裁”、“《法典》”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华盛顿B.克伦威尔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B.“9·11”事件C.卢沟桥事变D.凡尔登战役

6.男士穿西装、女士打洋伞成为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的时髦装扮,这与下列哪一措施有关?

A.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C.鼓励发展近代工

业D.文明开化

7.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南北战争

8.小明根据封面图片(右图)很快说出这本书的书名是

A.《达尔文──科学家的故事》

B.《牛顿──科学家的故事》

C.《爱因斯坦──科学家的故事》

D.《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

9.1917年,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事件

A.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C.十

月革命D.苏联成立

10.1929年,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一贫如洗。

这则材料描述的事件

A.南北战争B.罗斯福新政C.经济大危机D.珍珠港事件

11.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B、德国进攻波兰C.慕尼黑阴谋D.偷袭珍珠港

12.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3.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低膨胀B.信息化、全球化

C.高速度、低失业率D.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14.假如你暑假到欧

洲旅游,为方便购物,你所带的货币最好是

A.英镑B.美元C.人民币D.欧元

15.下列因素不会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的是(   )

A.地区冲突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

(共45分)

16.请列举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国家。

(4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完成于——

(2)华盛顿会议上最大的赢家——

(3)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

(4)二战后与美国争霸的国家——

17.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请列举出其三方面表现。

(3分)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18.结合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5分)

图一偷袭珍珠港图二斯大林格勒战役图三诺曼底登陆

根据图片判断:

(1)图一反映的事件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真正空前规模。

()

(2)图二所反映的战役首次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3)图三反映的英美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

()

(4)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战役一并构成二战的转折点。

()

(5)三个战役均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相互支援和配合下获得胜利。

()

19.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图二美国经济危机的图三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缔造者挽救者

(1)根据图片下

面的提示写出三个人物的名字。

(3分)

(2)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历史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50字左右)(4分)

(3)以上人物的做法,你获得哪些感悟?

(一点即可)(1分)

20.请结合某种学生假期里的一天,回答问题。

7:

30—8:

30

早餐

8:

00—16:

00

坐汽车到北京长城游玩

16:

30—17:

30

坐火车回到天津

18:

00—18:

30

到麦当劳吃晚餐

19:

00—20:

00

顺便到沃尔玛购物,回家。

21:

00—22:

30

上网与同学讨论旅游安全问题。

(1)请你写出表格中涉及的科技成果,并分别说出属于哪几次科技革命?

(6分)

(2)吃麦当劳,到沃尔玛购物,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应如

何应对?

(3分)

(3)从这个中学生一天的生活,你有何感悟?

(1分)

21.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

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914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

“……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战争给欧洲带来了灾难,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

(2分)

(2)请分别列举出法德之间在“大战”中对抗的史实。

(各举一例)(2分)

(3)材料二中的“欧洲联合”指今天欧洲建立的哪一个组织?

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4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1分)认识:

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22.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找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具备了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哪一历史事件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分)

(2)20世纪30年代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

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2分)

(3)20世纪中后期日本实现了再次崛起,其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两点即可)(2分)

(4)从日本的发展史中,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分)

P249自我检测

1、试题分析:

(1)、试题形式单一,缺少活力。

增加试卷中的图片、表格类试题,使试卷具备图文并茂的美观感。

(2)、考察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过于简单。

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量度,考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试题没有梯度,没有选拔功能。

适度增加试题的难度,拉开学生分距档次,体现拔尖成效。

(4)、语言文字呆板,不生动。

增加试题语言文字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觉到历史学习的轻松和有趣。

九年级历史毕业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2.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二战爆发:

1939年             B.转折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C.雅尔塔会议:

决定建立联合国    D.二战结束:

德国投降

4.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①《辛丑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

6.今年是欧元正式启用10周年。

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中,与欧元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

 

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8.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A.①          B.②          C.③      D.④

9.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

A.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胜利          D.1787年宪法通过

10.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不可能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11.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2.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明(   )

 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B.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

 C.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3.很多美国人喜欢将他们的总统称为“船长”,这来源于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献给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诗《船长,我的船长》,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有一位总统格外与众不同:

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带领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争、称为超级大国的“船长”。

这位“船长”是()

A、威尔逊B、弗兰克·林罗斯福C、杜鲁门D、尼克松

14.下列是小明在总结所学列出的有关知识,请问各项中连线没关系的应该是()

A、牛顿——运动三定律B、牛顿——狭义相对论

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

15.余秋雨先生说:

“语言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简直成了一种符咒,只要轻轻吐出,就能托起一个湮没的大地,开启一道生命的闸门。

”罗斯福曾说过:

“不能指望通过抚摸,把老虎变成小猫!

”这一比喻辛辣讥讽的历史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B、德国进攻波兰C、绥靖政策D、英、法的静坐战

二、非选择题:

16、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动力。

请列举中外近现代历史上四次改革成功的重大事例

(4分)

 

17.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4分)

⑴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国际会议——

⑵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的会议——

⑶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