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docx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
学案博苑
2011-08-121911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附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
鞚(kong),马笼头。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情趣,请简要分析。
(4分)
(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
整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点绛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
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分)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①。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②。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④。
[注释]①城阙:
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京城。
②翻:
通“反”。
③风枝:
风吹动树枝。
④羁旅:
客游他乡。
晓钟:
报晓的钟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
(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情?
如何表现的?
(4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
①寻尺:
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
②箝纸尾:
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③摸床棱:
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怎样的作用?
(4分)
答: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
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
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答: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①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
①子由:
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②老僧:
当地僧人,名奉闲。
③坏壁:
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
(4分)
(2)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
依赖,凭借。
②豁我怀:
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
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
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4分)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流萤:
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传说腐草化萤。
清人孙诛评价此诗道:
“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使通身灵活。
”
(1)“卧看”二字逗出了怎样的情思?
试作简析。
(2)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的逗出“层层布景”的?
试作简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写一段鉴赏文字。
(不超过80字)(6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诗里的“凉”字有何妙处?
试作赏析。
(4分)
答:
⑵“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
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②玉树:
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4分)
(2)从全诗看,为什么“怅然”?
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画面:
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眯着眼向沙面窥视;投在沙上的影子也轻轻摇晃,大概是在梦中看见了鱼虾(2分)。
词人由宿鹭眯眼假寐的生动画面想像到它梦见了鱼虾,想像合理,极富情趣。
(2分)
答案:
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2分)。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2分)。
[词的鉴赏]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
闲居上饶时,曾多次去此山游览,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
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中的一首。
本词的篇幅虽然很短,但是意境清新,语言淡朴,别有一番幽情奇趣,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上阕头二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
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
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景色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舒畅,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很高。
三、四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
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
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
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多趣。
下阕头二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
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
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结尾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
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
总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
从描写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感知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从描写浣纱妇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在风景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此词也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妙处。
柳密露浓原是静景,但词人却借露湿征衣的动象来表现,比直写其静态美更觉真实多采。
沙滩宿鹭亦在静中,但词人却写其睡中之动态,并写其梦中之幻影,使读者不仅可见其形动,而且可感其神动,因而别生奇趣。
篇末写浣纱妇女亦能遗貌取神,用“笑背见人归去”的动态美,表现妇女温良淳朴的情性美,真是栩栩如生,呼之可出。
2、⑴园中春色因无主而乱;落花因烟雨飘零而乱;心绪因离别而乱;前路因萋萋芳草而迷离。
(4分)
⑵①绵绵不尽的离愁别绪。
②上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4分,第一问2分。
第二问2分,不结合具体诗句的答案说对了也只给1分。
)
3、
(1)①通过景物描写表现环境,故人相逢在秋天的满月之夜,京城的夜已经很深了。
②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环境。
秋风惊动枝头栖息的鸟鹊,露草里躲着唧唧鸣叫的寒虫。
(每点2分)
(2)①这首诗描写了和同乡偶然聚会的情景,表现了乱世相逢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
②颔联以“还作”、“翻疑”作流水对,叙江乡故人偶集,真是难得,反而怀疑是不是在做梦;③颈联景中含情。
④尾联写欢聚对饮,长夜叙谈,并以“畏晓钟”写害怕分离时间到来作结,深刻表达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友情的深厚。
全诗心理描写真切而传神。
(每点1分)
4.⑴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新来的感慨。
(2分)⑵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
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
(能指出“笑”中隐含的含义,2分;并能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
5.
(1)“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
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点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多少年轻女子被掠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
这时古代女子的悲剧。
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
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描写宫女被禁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6.
(1)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
(2分,设问、比喻各1分)颔联表明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
(2分,答出“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
(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
(2分,1点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1分)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
(1分)
【翻译】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
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7.【答案示例】
(1)衬托(铺垫)。
前两句从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
(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
(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
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
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
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
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
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
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8.
(1)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凄清绝尘(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
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
(2分,环境特点、作用各1分)
(2)本诗“隔”字是写诗人与友人(崔雍崔衮)在地域上的距离(1分);诗人虽与友人(崔雍崔衮)有重城(高城)之“隔”,但对友人的思念却没有被阻隔,所以,一个“隔”字更显出双方在情意上的相通。
(2分)
(3)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1分)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2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
(或:
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2分)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1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
)
9、
(1)(4分)
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
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4分)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10、
(1)“卧看”二字逗出了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牛郎织女是中国坚贞不逾爱情的象征,他们虽银汉相隔,但仍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机会,而自己如花似眷却深闭宫中,流年似水。
从而表现出对牛郎织女的向往,即对爱情自由生活的向往。
(2)首句:
居住环境布景。
通过“银烛”“秋光”及因银烛、秋光而变得色调阴冷的画屏三个意象,勾勒出宫女凄凉的生活环境。
次句:
人物活动布景。
通过“扑流萤”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宫女生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
第三句:
自然环境布景。
通过阴冷的“天阶”和“凉如水”的“夜色”表现出宫女内心的悲凉。
11.答:
(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
(2分,每点1分)
(2)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此勾起乡“念”;由夕阳落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想到自己年华老去,生出无限伤感。
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12、
(1)从内容上看,是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
13、⑴“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分);同时也是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2分)。
⑵虚写,写的是想象的情景(1分)。
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1分)。
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2分)。
14、(10分)⑴答: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⑵答: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15.
(1)①“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
(2分)②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
(2分)
(2)①前四句是写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
(2分)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忧虑而“怅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