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378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学论文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docx

新闻学论文《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Network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院系名称:

XX网络学院

专业:

百度

学生姓名:

百度

学号:

123456789

指导老师:

百度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3月1日

《60分钟》与《东方时空》栏目之比较

引论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又称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以电视深度报道、新闻分析和现实记录短片为主的综合性新闻节目。

它在形式上把电视新闻杂志化,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新闻板块化,形成一种多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结构,是一种集多重板块特色与多种传播方式为一体的电视节目类型[1]。

目前,这种节目火爆荧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新闻杂志节目挤进了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前50位。

其中,《60分钟》是久负盛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它在美国三大广播网黄金时间竞争中,击败了形形色色的娱乐节目,连续40年保持收视率前列,创造了美国电视史上的奇迹。

在中国,《东方时空》作为创办时间较长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它曾多次获得中央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有一大批节目在国内外获奖。

鉴于美中两国在社会制度、新闻体制、文化背景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60分钟》和《东方时空》在选择新闻的标准、角度,节目的理念、定位等方面有很大差别。

本文就从栏目理念、节目形态、主持人的作用和栏目品牌维护这四个方面来对《60分钟》和《东方时空》进行比较分析。

 

一、栏目理念方面之比较

栏目理念可以理解为一个栏目的定位思想。

同作为电视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与《东方时空》在栏目理念方面有相似也有差异。

相似之处就是:

二者都是以做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为根本目标。

但是,由于美中两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新闻体制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别,便决定了两个栏目形成了与各自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契合的理念。

《60分钟》强调公共利益,不做政府的喉舌,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东方时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发挥其宣传、解释、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保证党的声音主导舆论。

(一)《60分钟》的栏目理念

通过具体事件探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的重大问题,一直是《60分钟》秉承的一个理念[2]。

其探讨的主题涉及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等社会“硬新闻”,坚持严肃性的深度报道,善于报道有争议的事件。

它固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准则,揭示社会的阴暗面、揭露政府的贪污腐败,将最真实的情况展示给观众,不怕挑战权势甚至自己的雇主。

《60分钟》善于将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因而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它拓展了新闻视野、重释了新闻本质,成为美国新闻事业的旗帜,更成为客观、公正、自由的新闻品质的象征和时代精神的标榜。

虽然在当代社会,新闻节目受到娱乐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新闻节目放弃了原先的创办理念,开始趋向娱乐化,但《60分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

《60分钟》的创办人唐·休伊特曾在《“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一书中说到:

“新闻业与演艺业之间有一道界限,成功的秘诀就是走到线旁,用你的脚尖去碰它,但是不跨过去。

如果你不靠近这条界限的话,你就会失去你的观众和读者。

如果你跨过这条界限,你就会丢失你的良心。

”《60分钟》在近40年的历程中始终坚持以影响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为主的制作理念,这种坚守在新闻娱乐化的包装热潮中尤其显得可贵[3]。

正是延承了这样的理念,《60分钟》在创办的近40年里,创造了24年保持美国前10位的收视率的历史,五次创下全国收视率第一的记录,75次获得艾美奖。

这是一个从未被其他栏目超过的历史。

(二)《东方时空》的栏目理念

《东方时空》开办之初,便提出了“以纪实的手法反映生活,以平视的角度贴近群众”的创作理念。

《东方时空》贴近群众,回答和聚焦了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东方时空》强化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舆论监督的力度,更以一种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多样化的板块聚合,使中国的电视观众耳目一新,改变了中国电视叙述的语态,标志着一个新的电视时代的来临。

它的创办契合了中国第二个“十年”的电视改革步伐:

即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在理念上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的改革,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

《东方时空》叙述的态度是真诚平和的;叙述的内容是观众关心和真实的;叙述的技巧是有过程和有悬念的,叙述的效果是有真实感和有吸引力的[4]。

《东方时空》既是国家媒体的声带,也是民主言论的喉舌,并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60分钟》创办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栏目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而《东方时空》创办至今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

但是,发展中的《东方时空》不断地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多次改版,每次改版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

这使它保持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60分钟》给我们的启示是:

公正、独立的价值取向是一档严肃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安身立命之本。

与《60分钟》这样的国外臻于完美的栏目相比,《东方时空》的不足还有很多,如在揭露性报道方面,因而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借鉴。

二、节目形态方面之比较

从节目样式来看,《60分钟》与《东方时空》较为相似,但也存在不少差异。

我们从节目形态入手,对二者进行比较。

(一)栏目的编排

栏目化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突出特点。

《60分钟》栏目每期60分钟,含10分钟广告,由片头、具体报道和主持人评论3个固定板块构成。

其中,具体报道包含三则新闻报道。

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约15分钟,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第二则报道较为严肃,约13分钟;第三则报道13分钟,充满人情味,风格也较为轻松。

之后是主持人评论,约4—5分钟,评论语言简洁而有趣[5]。

《东方时空》每期30分钟,包括《时空连线》、《东方之子》、《百姓故事》3个栏目和3个元素《时空看点》、《时空调查》、《媒体观点》。

《时空连线》由新闻短片和主持人访谈构成,用平实的手法展示人物的背景和感情;《百姓故事》向观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之子》是中央电视台开办时间最长、品牌影响力最持久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在栏目编排上,《60分钟》更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其栏目标志就是一本杂志。

《东方时空》由总主持人按栏目内容进行后期合成,强调以主持人点评的方式串接栏目。

尽管注意到不同节目样式的合理搭配,但忽略了自身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特别是《百姓故事》定位于普通百姓,而《东方之子》定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和杰出人物,将两个栏目编排在一起,从平民到精英,视角变化比较大,造成采访风格和叙事风格的落差很大,致使一些观众只收看自己感兴趣的栏目,而忽略了栏目的整体性[6]。

(二)栏目的选题

《60分钟》把选题定位于严肃的政治新闻题材和最有价值的热点事件及新闻人物,突出调查性报道,并形成独特的风格。

它旨在“讲给观众一个不知道的故事”。

主持人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以侦探小说的叙事原则引导观众逐步探究事件的发展过程,悬念叠生,引人入胜。

《东方时空》的选题重在社会新闻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关注典型人物和事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新版《东方时空》虽然充满现代感和时尚感,但是时效性不强。

而且就目前的《时空连线》子栏目来说,总是把采访对象锁定在两三个人身上,加之主持人的提问不到位,导致调查不够深入,自然访谈也就不够精彩。

(三)栏目的深度报道

严肃性新闻是《60分钟》的重头戏,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地运用使它具备了其它节目所不可比拟的深度。

《60分钟》认为深度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自己挖掘出来的。

因而《60分钟》尤其重视记者挖掘的揭丑、质疑性报道,甚至是势力集团损害公众利益的事件。

《东方时空》在深度报道方面,远远不及《60分钟》,有人提出《东方时空》的报道更适合“中性深度报道”,“非揭丑性报道”的概念,并非真正的深度报道。

《东方时空》很少有揭露性报道,多是报道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传达新闻信息给受众,而《60分钟》更注重挖掘事件的深度以及探寻由此所引出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三、主持人的作用方面之比较

(一)记者主持人的业务素质

《60分钟》的每位主持人都曾是很出色的记者,有的参加过越南战争的报道,有的曾是驻白宫记者等等,都是世界第一流的,都是美国新闻界的“大腕儿”级人物:

麦克·华莱士、埃德·布莱德利、莫利·塞弗、斯蒂夫·克劳福特、丹·拉瑟……他们具有超高的业务能力、分析能力和洞察力,因而对节目有更大的控制力和话语权[7]。

《60分钟》的主持人懂得怎样抓住观众的心,怎样让自己既扮演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又同时只是旁观者。

他们在讲故事,却让你觉得是自己在亲身经历事件。

《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多是在传达新闻信息而缺乏了对新闻报道的参与性,在对事件的评论上,由于业务水平有限,也不如麦克·华莱士等深入、独到、有权威性。

《东方时空》自开播以来虽然也聚集了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优秀记者主持人,像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进等,但是由于我国新闻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主持人多是从播音员中选拔出来,注重其声音和容貌,而忽视了业务素养和从业经验。

(二)采编播业务流程

《60分钟》的主持人不仅是主播,而且都参与节目的采集和编辑,真正地做到了将导播室里的编、播、串、导几个功能集于一人。

主持人自己出去找线索,自己采访,自己写稿,自己想串联词,自己播出,因而他们对节目有着完全的支配权,能够串联现场,控制整个新闻播出的过程[8]。

《东方时空》采用高度智能化、工业化的采、编、摄制制作流程,主持人一般不亲自参与采访、编辑工作,只是在演播室里坐而论道,不能充分了解事件发展的态势,因而往往使对事件的报道缺乏深度,没有吸引力。

与《60分钟》的每位主持人都是最优秀的记者比起来,《东方时空》的节目主持人应该进一步强化“参与节目制作”的意识,不是去播记者写好的现成的稿子,而是要播通过自己采访写出的稿子。

(三)主持人的年龄及稳定性

《60分钟》的主持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老”化。

他们的主持人有30岁的、40岁的、50岁的、60岁的、70岁的,还有80岁的。

他们不在乎这个,他们的一些老的主持人至今仍然做着很出色的工作,而许多年轻人并没有能力去胜任这个工作。

埃德·布莱德利65岁还活跃在《60分钟》的舞台上,直至去世,麦克·华莱士一直工作到88岁高龄,唐·休伊特则从《60分钟》诞生之日起就在这里工作,他的目标是“死在办公桌上”[9]。

这是一批让人肃然起敬的新闻老人。

《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普遍年轻化。

中国电视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旦某个记者或主持人的工作出色,便会调离工作岗位,升官做行政工作。

这样一来只好再培育新的记者主持人。

这让人觉得似乎记者主持人就是吃“青春饭”的。

在我国,很难看到40岁以上的人还在从事电视记者主持人的一线工作。

优秀的主持人也有的因为兼任行政工作而变得很忙碌,不得不把准备节目的时间压到了“进棚后”[10]。

主持人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和熟悉播出的内容,势必会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

这种行政工作对主持业务的间离可以用白岩松的一个词来形容——“玻璃天花板”。

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大脑”和“灵魂”,是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坐标。

《60分钟》的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寿命都普遍很长,主持人相对稳定,因而能很好地树立起栏目的形象,拥有了广大而相对固定的观众群。

《东方时空》因为种种原因经历了多次改版,主持人相对来讲不够稳定,且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

从上面三点来看,《东方时空》应该借鉴《60分钟》的用人机制和一体化的采编播流程,多培养优秀的记者主持人,建立长效的用人制度;应该借鉴《60分钟》扁平式的业务流程,使新闻业务不断进步,使采编播一体化不要只停留在口号上。

四、品牌维护方面之比较

(一)主持人明星化的打造

《60分钟》和《东方时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把自己的节目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

《60分钟》拥有一个顶级的豪华明星阵容:

麦克·华莱士、埃德·布莱德利、莫利·塞弗、斯蒂夫·克劳福特、丹·拉瑟……它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是大明星。

《60分钟》的主持人本身就是一杆旗帜,一种象征——栏目的象征,品牌的象征。

他们的出现从来都让你眼前一亮,只有他们才能带给你最好的故事,这是《60分钟》长期以来品牌积累的结果。

近40年来,《60分钟》坚定不移地推行明星制,不惜花大成本培养、塑造了一大批名记者和名主持人。

这些记者主持人通过对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的报道奠定了他们的明星地位。

他们成为了《60分钟》的品牌标识,也正是他们成就了《60分钟》长盛不衰的神话。

《东方时空》从开播到现在,也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记者主持人,并逐渐形成一种栏目风格,但这种现象并没有持续多久。

究其原因:

首先,《东方时空》在记者主持人的包装和塑造上不如《60分钟》花的心思和成本多。

《60分钟》一期栏目花在一个故事上的成本达到6万美元以上[11],而这个数字《东方时空》恐怕远远不及,更别说主持人的明星化打造了。

其次,《东方时空》因为一次次改版,使得原先风格的主持人不得不下台,另一批符合改版后栏目风格的主持人继续接手主持,而在短时间内打造明星主持是不可能的。

我们还看到,在《东方时空》栏目中很少有像《60分钟》里那样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做出那么多好节目的记者主持人坚持下来,即使有,也只是很少数的几个人。

《东方时空》一次次地改版、频频地更换主持人,无形中使得一些好的记者主持人流失,这不能不说是《东方时空》的遗憾。

总之,主持人的推出和明星主持人的塑造是《60分钟》笑傲荧屏的核心要素[12]。

这也正是《东方时空》应该借鉴的地方。

(二)栏目品牌忠诚度的打造

《60分钟》和《东方时空》在品牌维护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二者的共同之处有很多,例如在栏目的媒体活动安排方面:

《60分钟》紧跟CBS直播的美国国家橄榄球大联盟比赛播出并发表评论,独家专访伊朗总统内贾德、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东方时空》直播港澳回归,并推出品牌节目《高端访问》。

在栏目策划活动方面,二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通过这些好的节目,逐渐加深了观众对栏目的忠诚。

但是,二者也有不同,《60分钟》让观众更多的是忠于主持人,然后忠于节目,进而是忠于栏目。

而《东方时空》因为不能打造出一批像《60分钟》那种意义上的明星记者、明星主持人,观众也只是忠于节目,之后忠于栏目。

前者,观众的忠诚度较高,因为明星记者主持人就是他们心中的向导,是引领者。

这种观众对主持人的跟随已经成为习惯,而习惯是人身上最不容易去改变的东西。

这样,栏目的品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坚强维护。

后者,观众的忠诚度明显较低,一旦你的节目做得不好,便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注意力资源又是一个栏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观众不爱看你的节目,久而久之,栏目的知名度就会下降,栏目品牌也得不到很好地维护,甚至还会失去品牌。

《东方时空》应该在这两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60分钟》品牌维护和节目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尽早塑造起有自己栏目形象代言人作用的明星记者主持人,维护观众对栏目的忠诚,走出自己的收视低谷。

结论

对比是为了发展。

通过对比,我们应该找出我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不足,借鉴国外顶级节目的先进经验和制作方法,完善我们的栏目,从而找出一条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道路,做成中国的《60分钟》,打造中国的名牌栏目。

《60分钟》和《东方时空》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点也很多。

因此,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别人的技巧和经验,改革的路还是要自己来走。

十多年前我们创办《东方时空》的时候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庆幸的是现在我们有了参照和比较。

与《60分钟》相比,我们正处于年轻的上升期,发展潜力还很大。

应该看到,我们在很多方面还要努力:

品牌的维护、节目的包装、受众的细分、报道的深度、影响力的形成等等。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一定会办出自己的特色,而且会越办越好,这一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牛鸿英、张奇.嬗变中的超越与困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

(2):

50.

[2]王晓平.“60分钟”独领美国电视风骚数十年.今传媒.2006,(5):

58.

[3]孙卫华.延续50年的奇迹——点评“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4):

80.

[4]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第一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4.

[5][6]王俊杰等.《60分钟》与《东方时空》节目形态的比较.河北大学学报.2003,(3):

28、108.

[7]张熙锦.《60分钟》成功因素简析.中国电视.2006,(8):

75.

[8]黄广明.新闻主播这一概念在国内外有什么区别.人民网

[9]郭建良、徐秀丽.“我们时代最有成就的记者之—”——简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主持人布莱德利.中国电视.2007,

(2):

80.

[10]铁岩.最佳口才奖得主白岩松:

名嘴难破“玻璃天花板”.新华网

[11][12]王利芬.《60分钟》何以持久不衰.书摘.2005,(3):

34.

 

 

致谢

经过了几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准备,本篇论文终于写作完毕。

在这里,我要向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出我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魏少华老师,她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

魏老师多次询问我论文的研究过程,并为我分析问题,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

魏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会我做事和做人。

魏老师此次对我的帮助将使我终生受益,对魏老师我将终生难忘。

感谢我亲爱的室友们,她们四年来一直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在我的论文的准备期间,向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帮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在此,我要向我的老师和室友们献上我最诚挚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