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3980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松江水暖,杨柳吐绿。

哈尔滨新区发展在大步向前,众多开复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最新】4月底前开复工项目数达到52个。

下列新区建设过程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A.

锰钢制成的塔吊

B.

环绕新区公园的含有合成橡胶的塑胶跑道

C.

钢筋混凝土桥墩

D.

建设楼房用到的玻璃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蒸发结晶

D.

测定稀硫酸的pH

3.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活性炭净水

B.

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C.

干燥的石蕊小花放在二氧化碳中

D.

干冰冷藏保鲜食品

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用氧气做燃料焊接金属

B.

氢氧化钙做补钙剂

C.

用聚乙烯塑料做不粘锅内衬

D.

用焦炭炼铁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B.生活中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C.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D.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含氯塑料: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D.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会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纯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复分解反应

B.煤炉内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

氧化反应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

D.溶洞的形成:

分解反应

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煤矿的矿井里不但要严禁烟火而且要经常通风

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蛋白质在人体中经酶的催化作用,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D.人体中氟元素过量会引起龋齿和氟骨病

9.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很多学生在完成立定跳远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和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96个质子

C.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1

D.上述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3%,植物光合作用和化工生产都要用到二氧化碳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海水淡化的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C.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1.对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B

CO2与CO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C

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

通过移走硅原子可以构成“中国”两个字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A.AB.BC.CD.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分别蒸干观察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闻气味

C

黄铜和铜

观察颜色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氢氧化钠和熟石灰

分别溶于水后加入碳酸钾溶液

分别加入硝酸按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3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乙一定大于甲

D.1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

NaOH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C

N2

CO2

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

D

CaO

CaCO3

高温

A.AB.BC.CD.D

15.某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将200g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31.4g滤渣,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98%B.31.4%C.68.6%D.49%

二、填空题

16.人们喜爱的火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下列是食用火锅时的一些涮品:

(1)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序号),此营养素的作用是:

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

(2)蔬菜生长过程中出现叶子边缘发黄的症状,需要施加化肥_______(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

在北方若蔬菜种植的比较早,温度低且少雨,还需施加磷肥,其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长期偏食会引起坏血病,主要是因为缺乏_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所以,我们每天摄入食物时耍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A维生素CB维生素AC铁元素

17.“科技兴国,科技创新”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升,氢氧燃料电池车作为一种终极环保新能源车,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公交和物流方面已经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车。

(1)汽车的壳体材料使用了铝合金,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_等性能(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密度大B密度小,有金属光泽,熔点低C强度和硬度好

(2)工业上炼铝的方法是电解氧化铝,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3)氢氧燃料电池车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_能。

(4)此种汽车的使用,不但节约了石油资源,而且还不会有燃油汽车尾气污染物,如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的排放。

18.下图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其中“О”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A图补充完整,使之表示正确。

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比氢元素多两个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分类、类比、推理与总结是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

(1)要想通过实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论,除了要保证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外,还要保证合理的实验步骤,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有下列反应:

Ag++Cl-=AgCl↓,此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含氯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经过比分析,钡盐溶液与含硫酸根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对应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实验室现有石灰石、氯酸钾、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锰及相关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用品,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给的药品,选择AE装置组合在一起即可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该种方法能收集到氧气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_______,使试管内压强________,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进入集气瓶内。

(3)若再补充一种药品来制另一种气体,同时要验证此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此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填以上装置的字母序号)。

五、计算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1)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加入稀盐酸A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

(3)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4)将C烧杯内溶液蒸发掉1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

(6)工业上有150t此氢氧化钠废液,若将其变成氯化钠回收,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自己设计并进行了以下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观察与记录)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将A烧杯中物质过滤,将所得滤液和B烧杯中物质集中到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同学们将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得到C烧杯中滤液和滤渣D。

同学们对C烧杯中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C烧杯滤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实验探究)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及所学知识讨论后,甲同学取滤渣D,乙、丙同学取C烧杯中滤液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评价与交流)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C烧杯中滤液一定不含有

(2)_____(填离子符号)。

同学们认为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丙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C烧杯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4)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及推理分析,经小组同学讨论后,最终确定了C烧杯中滤液的离子成分为(5)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的思路是:

首先根据实验现象及离子的化学性质等推测出一定存在的离子,并且无需证明,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设计实验进行证明,但是要注意所选试剂不能同时和(6)___________,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锰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符合题意;

B、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C、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B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活性炭净水,主要是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只是把色素和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含NaOH的炉具清洁剂除油污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干燥石蕊小花遇到二氧化碳不变色,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这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4.D

【解析】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可食用,故B错误;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衬,聚乙烯不能做不粘锅内衬,故C错误。

D、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焦炭炼铁,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C

【解析】

【详解】

A.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选项正确;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人们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选项正确;

故选:

C。

6.B

【解析】

【详解】

A、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C

【解析】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不是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B、煤炉中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D、溶洞的形成是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

C。

8.A

【详解】

A、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的措施,选项说法正确;

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给人体补充铁元素,所以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选项说法错误;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选项说法错误;

D、含氟牙膏可以防治人体缺氟而导致的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病是氟过量引起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葡萄糖和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选项正确;

B、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质子数为6×6+1×12+8×6=96,选项正确;

C、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

12:

6=1:

2:

1,选项正确;

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所以葡萄糖和乳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

故选D。

10.A

【详解】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选项说法错误;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海水淡化的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选项说法正确;

C、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B

【解析】

【详解】

A、体温计一般为水银温度计,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D、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能说明原子小得肉眼无法看见,却是真实存在着的实体,不能说明原子是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B。

12.C

【详解】

A、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蒸干后有固体残余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固体残余的是蒸馏水,方法一正确;硫酸铜与氯化钾不反应,所以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都为蓝色溶液,不能区分,方法二不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方法一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没有气味,闻气味无法鉴别,方法二错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黄铜是铜锌合金,颜色为金黄色,铜是紫红色的,所以比较颜色可以区分,方法一正确;黄铜是合金,硬度大,相互刻画,有划痕的为铜,方法二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碳酸钾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可以区分,方法一正确;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研磨均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方法二不能区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3.B

【解析】

【详解】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A错误;

B、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B正确;

C、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所以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故C错误;

D、1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14.D

【详解】

A、盐酸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足量的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后过滤即可,不需要蒸发结晶,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二氧化碳,但是引入新杂质水蒸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没有引入新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C

【解析】

【详解】

稀硫酸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00g×8%=16g

设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

解得:

x=68.6gy=131.4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z:

z=68.6g

氢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

68.6g+31.4g=100g;

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

C。

16.面条NH4NO3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A

【解析】

【详解】

(1)富含糖类的是面条;

(2)叶片发黄症状是缺少氮肥,施加化肥NH4NO3即可,其作用是:

促进枝叶茂盛浓绿;磷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3)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所以,我们每天摄入食物时耍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故选A。

17.C

反应前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反应后铝单质的化合价为0价化学机械一氧化碳

【详解】

(1)铝合金制作汽车外壳是因为有密度较小、硬度大、强度较大、抗腐蚀性好等特点;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低,但是熔点低不是选铝合金为汽车壳体材料的主要原因,故选C。

(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同时生产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设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则x=+3,反应后铝单质的化合价为0价;

(3)氢氧燃料电池车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从化学能开始,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4)化石燃料燃烧能产生的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

18.

反应后有新的分子生成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A图中应补充一个过氧化氢分子;

(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理由是:

反应前是过氧化氢分子,反应后是氧分子和水分子,即反应后有新的分子生成;

(3)氢原子在第一周期,第一主族,所以比氢元素多两个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为钠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9.CA是利用了物质溶解性的差异,C是利用铁生锈的条件,都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保证合理的实验步骤;

【详解】

(1)实验中的A与C归为一类,依据是:

A是利用了物质溶解性的差异,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C是利用铁和氧气和水的反应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都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保证合理的实验步骤;

(2)钡盐溶液与含硫酸根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与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有氧气生成变大B→G→F→D

【详解】

(1)仪器a为酒精灯;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给物质加热;

(2)A装置需要加热,所以所给药品中加热制氧气的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

用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氧气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有氧气生成,使试管内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进入集气瓶内。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选B装置作为反应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浓硫酸可以干燥酸性气体,所以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F装置;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