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3705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docx

2抗震施岚清培训班课后习题

2014年家庭作业抗震一

1. 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根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种?

(A)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B)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C)当遭受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D)当遭受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正答:

()

2.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下列哪一类建筑是属于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的乙类建筑(  )。

(A)人数不够规模的影剧院(B)某些工矿企业的变电所

(C)县级二级医院的住院部(D)中、小型纪念馆建筑

正答:

()

3. 根据其抗震重要性,某建筑为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7度。

下列何项抗震设计标准正确(  )。

(A)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

(B)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

(C)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抗震措施按8度要求采用

(D)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并实施抗震措施

正答:

()

4. 乙类、丙类高层混凝土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  )才符合《规范》的规定。

(A)6度时不必计算,7~9度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

(B)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

(C)6度设防时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

(D)所有设防烈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正答:

()

5.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类地段是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A)液化土(B)高耸孤立的山丘

(C)古河道(D)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

正答:

()

6.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如表2.2.4所示。

试问,下列关于该结构扭转规则性的判断,其中何项正确?

表2.2.4

计算层

X方向层间位移值

Y方向层间位移值

最大/mm

两端平均/mm

最大/mm

两端平均/mm

1

5.0

4.8

5.45

4.0

2

4.5

4.1

5.53

4.15

3

2.2

2.0

3.10

2.38

4

1.9

1.75

3.10

2.38

5

2.0

1.8

3.25

2.4

6

1.7

1.55

3.0

2.1

(A)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B)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C)仅X方向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D)无法对结构规则性进行判断

答案:

()

7.结构布置中的抗扭刚度

条件:

若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为无限大,在剪力墙面积及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如图2.2.11所示。

要求:

选择抗扭刚度最大。

图2.2.11

答案:

()的抗扭刚度最大。

8.结构的竖向布置

条件:

某一拟建于8度区,II类场地的框-剪结构房屋,高度为72m,其平面为矩形,长40m,在建筑物的宽度方向有3个方案,如图2.2.17所示,单位m。

图2.2.17

答案:

()

9.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房屋的立面尺寸,

时可按规则结构进行抗震分析的是图2.2.18中()体形。

图2.2.18

(A)I、III(B)I、IV(C)II、III(D)II、IV

正答:

()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5.5条解答。

10.结构不规则程度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线,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裙房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与裙楼连为整体,如图2.2.19所示。

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III类,采用桩筏形基础。

图2.2.19

.假定,该建筑物塔楼质心偏心距为

,大底盘质心偏心距为

,见图2.2.2如果仅从抗震概念设计方面考虑,试问,偏心距(

,单位m)选用下列哪一组数值时结构不规则程度相对最小?

(A)0.0;0.0(B)0.1;5.0(C)0.2;7.2(D)1.0;8.0

答案:

()

11.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其中()不妥。

(A)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

(B)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C)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D)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正答:

()

12.防震缝的设置

条件:

一等高框架剪力墙结构,8度抗震设防,其建筑平面如图2.2.24所示。

拟设四条防震缝①、②、③、④。

图2.24建筑平面

问题:

哪条防震缝是必须设置的?

(A)①(B)②(C)③(D)④

正答:

()

13、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

假设,用CQC法计算,作用在各楼层的最大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kN)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各楼层剪力标准值Vi(kN)如表9所示。

试问,计算结构扭转位移比对其平面规则性进行判断时,采用的二层顶楼面的“给定水平力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表9

楼层

Fi(kN)

702

1140

1440

1824

2385

Vi(kN)

6552

6150

5370

4140

2385

(A)300(B)780

(C)1140(D)1220

14.假设,该五层房屋采用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时,采用的计算参数及抗震等级如下所示:

Ⅰ.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为0.05;

Ⅱ.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特征周期为0.55s;

Ⅲ.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试问,针对上述参数取值及抗震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Ⅰ、Ⅱ正确,Ⅲ错误(B)Ⅱ、Ⅲ正确,Ⅰ错误

(C)Ⅰ、Ⅲ正确,Ⅱ错误(D)Ⅰ、Ⅱ、Ⅲ均错误

15、

某2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某层层高3.5m,楼板自外围竖向构件外挑,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楼层平面位移如图所示。

该层层间位移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值,见表1-2;整体分析时采用刚性楼盖假定,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见表1-3。

试问,该楼层扭转位移比控制值验算时,其扭转位移比应取下列哪组数值?

表1-2层间位移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值

表1-3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

ΔuA——同一侧楼层角点(挑板)处最大层间位移;

ΔuB——同一侧楼层角点处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

ΔuC——同一侧楼层角点(挑板)处最小层间位移;

ΔuD——同一侧楼层角点处竖向构件最小层间位移;

ΔuE——楼层所有竖向构件平均层间位移。

(A)1.25(B)1.28(C)1.31(D)1.36

16、

某平面不规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整体分析时采用刚性楼盖假定计算,结自振周期见表1-4。

试问,对结构扭转不规则判断时,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正之比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表1-4结构自振周期

(A)0.71(B)0.82(C)0.87(D)0.93

17、(题29~30)29:

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1-32所示。

抗震设防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该结构需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

假定,主体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计算分析时,结构总体上刚刚进入屈服阶段。

电算程序需输入的计算参数分别为: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S1;结构阻尼比S2;特征周期值S3。

试问,下列各组参数中(依次为S1、S2、S3),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

(A)0.4、0.06、0.45(B)0.4、0.06、0.40

(C)0.5、0.05、0.45(D)0.2、0.06、0.40

18、(题29-30)30:

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i)及相应层间位移值(△i)见表1-7。

在P=1000kN水平力作用下,按图1-33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

△1=7.8mm;△2=6.2mm。

试问,进行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下列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依据?

提示:

3层转换层按整层计。

表1-7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及相应层间位移值

(A)等效剪切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

(B)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C)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D)等效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等效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19.一幢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该结构的自振周期

,阻尼比

,地震影响系数

与(  )最接近。

(A)0.0791    (B)0.070 (C)0.060  (D)0.050

正答:

()

20. 某20层高层建筑,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框筒结构,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的第一平动自振周期

,地震影响系数

与(  )比较接近。

(A)0.0791   (B)0.0826   (C)0.0854   (D)0.0778

正答:

()

21.单跨二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条件: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自振周期

,第一振型、第二振如图4.2.11所示。

图4.2.11

建筑场地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结构的阻尼比

要求:

确定第二阵型的参与系数

(A)0.724(B)0.51(C)0.276(D)0.11

答案:

()

22.一幢1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平面图如图4.2.19所示。

该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向水平地震作用(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

由此算得该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

,在第6层对应3个振型产生3个柱脚弯矩标准值,即由第1振型算得柱脚弯矩标准值

,由第2振型算得

,由第3振型算得

,则这3个振型产生的柱脚组合弯矩标准值

应为()。

图4.2.19

(A)87.75(B)90(C)105(D)120

正答:

()

23.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4.2.20所示,框架梁刚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抗震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阻尼比

图4.2.20

已知第一、二振型周期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应第一、二振型地震影响系数

与()最接近?

(A)0.07,0.16(B)0.07,0.12(C)0.08,0.12(D)0.16,0.07

正答:

()

24.考虑扭转效应的柱底弯矩

条件:

某28m框架-剪力墙结构,如图4.3.5所示,该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存在明显的不对称,考虑按双向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进行计算。

经计算第3层平面中的框架柱

,当以

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计算,其柱底弯矩标准值为

,以

向单向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计算,其柱底弯矩标准值为

要求:

该柱柱底弯矩标准值。

(A)97.5(B)99.7(C)90(D)87

答案:

()

25. 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中,(  )是错误的。

(A)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B)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C)对任何结构的抗震设计,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措施

(D)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正答:

()

26. 如图4.4.12所示,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梁的刚度

,场地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该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多遇地震作用下,第一层、第二层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kN),与(  )最接近。

图4.4.12

(A)69.36;46.39   (B)69.36;48.37   

(C)69.36;40.39   (D)69.36;41.99

正答:

()

27.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位于8度地震设防区,I1类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经计算其自振周期为

该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19310   (B)21000   (C)22000   (D)24000

正答:

()

28、(题31~32):

某70层办公楼,平、立面如图1-34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

房屋高度地面以上为2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已知小震弹性计算时,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地震剪力为16000kN,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k层,θk=1/600。

题28(31):

该结构性能化设计时,需要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现有7条实际地震记录加速度时程曲线P1-P7和4组人工模拟加速度时程曲线RP1-RP4,假定,任意7条实际记录地震波及人工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各条时程曲线由同一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见表1-8。

试问,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选用下列哪一组地震波最为合理?

表1-8结构底部剪力值

(A)P1、P2、P4、P5、RP1、RP2、RP4(B)Pl、P2、P4、P5、P7、RP1、RP4

(C)P1、P2、P4、P5、P7、RP2、RP4(D)P1、P2、P3、P4、P5、RP1、RP4

29、(题32):

假定,正确选用的7条时程曲线分别为:

AP1-AP7,由同一软件计算所得的第k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同一层)见表1-9。

试问,估算的大震下该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参考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表1-9第k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

(A)1/90(B)1/100(C)1/125(D)1/145

30、

某26层钢结构办公楼,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如图所示。

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3.0s。

钢材采用Q345。

第12层支撑系统的形状如图所示。

支撑斜杆采用H型钢,其调整前的轴力设计值N1=2000kN。

与支撑斜杆相连的消能梁段断面为H600×300×12×20;该梁段的受剪承载力Vl=1105kN、剪力设计值V=860kN、轴力设计值N<0.15Af。

试问,支撑斜杆在地震作用下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当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符合相关规范的最低要求?

提示:

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②各组H型钢皆满足承载力及其他方面构造要求。

(A)2000(B)2600(C)3000(D)3600

31、

中心支撑为轧制H型钢H250×250×9×14,几何长度5000mm,考虑地震作用时,支撑斜杆的受压承载力限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假定支撑的计算长度系数为1.0

截面

A

ix

iy

mm2

mm

mm

H250×250×9×14

91.43×102

108.1

63.2

(A)1300(B)1450(C)1650(D)1800

32、某单层工业厂房,屋面及墙面的维护结构均为轻质材料,屋面梁与上柱刚接,梁柱均采用Q345焊接H形钢,梁、柱H形截面表示方式为:

梁高×梁宽×腹板厚度×翼缘厚度。

上柱截面为H800×400×12×18,梁截面为H1300×400×12×2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上柱最大设计轴力为525kN。

试问,在进行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承载力计算时,应满足以下何项地震作用要求?

提示:

梁、柱腹板宽厚比均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A)按有效截面进行多遇地震下的验算(B)满足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C)满足1.5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D)满足2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33、(题30)某高层钢结构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采用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如图1-14所示。

试问,与V形支撑连接的框梁AB,关于其在C点处不平衡力的计算,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A)按受拉支撑的最大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计算

(B)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计算

(C)按受拉支撑的最大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的0.3倍计算

(D)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的0.3倍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