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3620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估测”是建立在科学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粗略测量方法,下面是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对自身有关科学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他的身高约160cm

B.他的体重约50kg

C.他的体积约0.5m3

D.他的密度约1g/cm3

2.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D.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食盐

3.古诗云: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实质是细叶小羽藓(一种苔藓植物)的孢子体,如图,那么细叶小羽藓(  )

A.能开花结果

B.具有根、茎、叶

C.能用孢子繁殖

D.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A.取一张废弃的墙纸,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1

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

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5.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A.

B.

C.

D.

6.随着这几天的寒潮到来,萧山的同学们都体会以了在过冬的感觉。

早上,小金爸爸开车送小金去上学,发现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爸爸开启车内除雾裝置,一会就变得清晰了。

关于这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车外的水蒸气液化引起的

B.前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车内的水蒸气凝华引起的

C.除雾装置主要是加速了前挡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

D.除雾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启动雨刮器

7.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

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中正确的是(  )

①A认为:

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B认为:

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C认为:

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

④D认为:

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⑤E认为:

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F认为:

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G认为: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⑦

8.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都是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

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C.蜡烛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9.在学习《常见的动物》后,小明同学观察了三种动物:

草履虫、青蛙、猫。

图中圆圈表示三种动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共同特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可以代表三者都需要摄取食物

B.②可以表示二者的生殖方式相同

C.③可以表示三者都有恒定的体温

D.④可以表示二者都用肺进行呼吸

10.用普通光学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且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现象

原因

A

细胞有重叠现象

没有盖盖玻片

B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C

呈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被红墨水染色均匀

D

细胞结构模糊

未滴加生理盐水

 

A.A

B.B

C.C

D.D

11.广州市中山医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

他们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

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  )

A.分裂

B.生长、分化

C.分裂、分化

D.分裂、生长和分化

12.小金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他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为38.3℃,他用酒精棉花给体温计消毒后,直接去测乙同学体温,结果体温正常的乙同学,温度计示数为38.3℃。

就小金测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38.3℃这个读数,估计值为0.3℃

B.不用开水消毒的原因是用酒精消毒的效果更好

C.体温计玻璃管太细,使用如果不甩,水银就不会回落

D.如果先测乙同学,再测甲同学体温,两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测量

1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恰当的观察结论是(  )

A.水和酒精都会蒸发

B.酒精分子运动速度比水分子快

C.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

D.液态时酒精分子的空隙比水分子大

14.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100℃的甲苯处于液态

C.常压下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D.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水银温度计大

15.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A.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

D.【最新】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16.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17.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鲸鱼的肺通过进化后已适应水生生活

C.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较长时间生活

D.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

18.如图是小金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的两个实验步骤,实验中要注意在量筒中要加入“适量的水”。

根据如图所示量筒和小石块,则下列水的体积不符合“适量的水”的要求的是(  )

A.6毫升

B.21毫升

C.25毫升

D.31毫升

19.在某种弹性密闭容器中充入某种气体的过程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气体的密度随体积变化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密闭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为2cm3时,容器内气体质量约为5.33g

C.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密度随着体积的变大而变大

D.图中斜线覆盖部分面积代表体积为3cm3时的气体质量

2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

B.同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D地气温更高

C.图中ABCD四地对应的地形分别为山峰、陡崖、山谷、山脊

D.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0千米

21.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22.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弗莱明发明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培养皿上不小心沾有青霉菌,而在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于是他多次实验考查青霉菌对细菌繁殖的影响,在实验前,最适合做实验猜想的是(  )

A.青霉菌与细菌间是互利关系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D.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23.【最新】11月,萧山区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

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下列有关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无法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填空题

24.实验室加热约15mL,可以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________(填序号)。

 

25.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立体模型图。

属于植物细胞的图是________。

原因是它比动物细胞多一些结构,如:

________(写出两种)。

26.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然后再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中的现象为_____,说明_____;

(2)仪器A颈部足够细的目的是_____。

27.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28.现有以下4种动物:

麻雀、鲫鱼、蝴蝶、蚯蚓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麻雀、蝴蝶为一类,另一类是带鱼、蚯蚓,其分类标准是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检索表:

则R表示________。

29.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是我们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1)老师给了一种物质,请小明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小明探究后作出了熔解图像如图一。

根据图像小明认为这种物质是______。

(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2)小明继续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二所示。

由图小明获得以下信息:

甲和丙肯定不是同种物质,他的依据是:

______。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他的依据是:

______。

(3)小明又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三中a线所示。

实验时觉得加热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改进了实验:

他提高了水的初温。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三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30.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

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

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

请分析:

白气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请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________。

该过程中气球变大能说明________(选填A.分子能运动、B.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

三、简答题

31.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如图甲是一块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按岩石的成因分类,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属于___________(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如图乙所示的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字母___________代表的圈层。

(3)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丙中,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位置有大量的重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是小金同学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最开始应在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下图甲所示。

若要重点观察A细胞的内部结构,首先要将玻片向________移动。

紧接着的操作是________;

(3)图乙中,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33.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

如图所示,质量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空心部分是12根横截面积为9cm2空心圆柱体。

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34.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白酒制酒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

发酵和蒸馏。

(1)发酵的过程:

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

发酵过程中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蒸馏过程如图所示,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3)冷凝池中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性?

________;

(4)酿造出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

有关行业规定:

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

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3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_______?

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_______?

(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四、探究题

35.小亮为了测量萧山特产“徐同泰”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部分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________(填步骤序号)。

用上述字母表示“徐同泰”酱油的密度________。

36.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________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2)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两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7.有一卷均匀的没有标注横截面的细铜线,无法将铜线拉直测量长度,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这卷铜线的长度。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计算公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对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根据客观实际进行判断。

【详解】

A.他的身高约160cm,合1.6m,在正常范围内,故A不合题意; 

B.他的体重约50kg,在正常范围内,故B不合题意; 

C.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那么小明的体积大约为

而0.5m3太大了,故C符合题意;

D.他的密度约1g/cm3,与水的密度相似,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内壁,故错误;

D、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应将砝码放在右盘,食盐放在左盘,且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故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苔藓植物不开花,也没有种子,故说法错误。

B、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故说法错误。

C、苔藓植物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故说法正确。

D、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它的根只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不具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C

4.A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设墙纸的圈数为n,墙纸的厚度为h,那么圆环的直径,铅笔的直径和墙纸厚度之间的关系为

D2=D1+2nh

那么墙纸的厚度

据此可知,圈数n、铅笔的直径D1与圆环的直径D2是必须测量的,而墙纸的长度L1则没有必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纬线是地球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的纬度为0º,以赤道为基准向北、南各分90个纬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纬度自南向北逐渐增大的是北纬,纬度自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因此,A和D项中P点位于南半球,B项中P点位于赤道,C项中P点位于北半球。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的弧线。

经线以本初子午线(0º经线)为基准,该线向西为西经,向东为东经,各分180个经度。

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是东经,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的是西经。

其中20ºW和160º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20ºW以东、160ºE以西的区域为东半球,20ºW以西、160ºE以东的区域为西半球。

因此,A项中P点位于西半球,B、C和D项中P点位于东半球。

综上,A项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6.C

【详解】

AB.当人进入汽车内时,挡风玻璃的温度很低,而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那么水蒸气遇到挡风玻璃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于是有很多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因此会变得模糊,说明前风挡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车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故AB错误;

C.当打开除雾装置后,风挡玻璃上的温度升高,这些水珠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因此玻璃就变得清晰了,除雾装置主要是加速了前挡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故C正确;

D.雨刮器只能去除玻璃外面的水,不能去除玻璃里面的水,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古时候的人们,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

例如,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故① 说法正确。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球体,故② 说法正确。

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所以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由于地球的影子比月球大,看不到整个地球的形状的影子,所以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故③ 说法正确。

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是月球的形状,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④说法错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

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故⑤⑥说法错误。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⑦说法正确。

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8.A

【详解】

A.物理性质不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比如颜色和气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属于化学变化,但是蜡烛的状态也同时发生变化,这是物理变化,因此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A

【解析】

【分析】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内受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分裂生殖。

【详解】

草履虫、青蛙和猫三者都需要摄取食物,所以①可以代表三者都需要摄取食,故A正确;草履虫是无性生殖,猫是有性生殖,②可以表示二者的生殖方式不同,故B错误;青蛙属于两栖类、体温不恒定,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体温不恒定,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所以③不可以表示三者都有恒定的体温,故C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肺器官,依靠表膜进行呼吸,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单细胞动物,两栖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点,结合图进行分析。

10.B

【详解】

A、细胞有严重重叠可能是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

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故说法错误。

B、有黑色圆圈等主要原因是气泡太多,故说法正确。

C、 用普通光学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是无法观察到叶绿体的,故说法错误。

 

D、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原因是未加滴红墨水进行染色,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B

11.D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3)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详解】

由分析知道:

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

肝脏是属于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而多种组织是肝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分化而成的。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12.D

【详解】

A.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因此38.3℃这个测量值没有估读值,故A错误;

B.开水的温度为100℃,而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开水的温度远远高于体温计的量程,用开水消毒的会损坏体温计,故B错误;

C.体温计液泡上方的细小弯曲,离开人体后因为温度下降,水银会回缩,在这个弯曲的地方断开,上方的水银柱不能回落,故C错误;

D.体温计的示数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所以将同学的体温按照从低到高排序即可。

因为35℃<37℃<38.3℃,所以先测乙,后测甲,那么两个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故D正确。

13.C

【详解】

A、一天后,水面的高度几乎没有变化,不能得到水会蒸发的结论,故A不正确;

B、一天后,酒精的液面降低,不能说明酒精分子运动速度比水分子快,故B不正确;

C、一天后,剩余酒精的质量明显比水少,说明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故C正确;

D、根据液面高度的变化,无法得到酒精分子的空隙比水分子大的结论,故D不正确。

故选C。

14.C

【详解】

A.根据表格可知铅的熔点为328℃,沸点为1740℃,而350℃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