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363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docx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

一、虚词

 1.以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2)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3)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4)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5)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为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3.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4.于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6.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二、实词

1.通假字

(1)其次剔毛发(通“剃”,剃光)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3)见狱吏则头枪地(通“抢”,碰撞)   

(4)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

 (5)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 

(6)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7)则仆偿前辱之责 (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2.古今异义

 

(1)下流多谤议

   古义:

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义:

下游;卑鄙龌龊

  

(2)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

立身处世       今义:

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3)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配偶

(4)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诚恳,恳切     今义:

勤劳而踏实

(5)南面称孤

   古义:

面向南         今义:

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6)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

自己的心愿     今义:

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7)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

不一般         今义:

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3.一词多义

就:

卒就死耳(动词,接近,趋向)                  

草创未就    (动词,完成)

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形容词,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副词,更加)

通:

通邑大都(动词,畅通,没有阻碍)              

通古今之变(动词,通晓,精通)

通其狂惑(动词,达,这里指抒发)

 4.词类活用

   

(1)倡优畜之              (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2)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

   (3)太上不辱先               (动词使动用,使……受辱)

(4)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词,为……而死)  

(5)韩非囚秦(为动词,被……囚禁)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也”表判断)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乃”表示判断)

(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疑问句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2)与蝼蚁何以异          (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在其不辱也          (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无乃”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省略句

   

(1)(书)草创未就            (省去主语“书”)

   

(2)(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  (省去主语“先人职位”)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

   (4)韩非囚(于)秦            (省去介词“于”)

4.变式句

(1)灌夫受辱于居室(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  

(2)无益于俗(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5.被动句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  

(2)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3)韩非囚秦(“囚”,被囚之意)       

(4)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之意)

(5)流俗之所轻也(省去的“为”与“所”,表被动)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

2.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文:

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

3.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译文:

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

4.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

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5.《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

《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

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