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趣味折纸.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559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称趣味折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名称趣味折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名称趣味折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名称趣味折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名称趣味折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称趣味折纸.docx

《名称趣味折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称趣味折纸.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称趣味折纸.docx

名称趣味折纸

 

名称:

趣味折纸

 

单位:

江海第一小学

 

1、小手枪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折手枪。

在每人折一只手枪的基础上,小组美化与组合成火车或虫子等,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活动要求:

手枪折得准确、挺刮,同学间合作和谐,手枪组合有新意。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范作欣赏

教师出示一只纸折成的手枪

提问:

你认识什么枪?

教师:

今天,我们要折手枪(揭示课题)

二、教师出示手枪折叠的过程图

1学生尝试:

边看过程图,边自己试着折一折,以发现自己不会折的步骤。

2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3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反映,问:

这一步有没有不会折的?

4手枪折叠的最后一步较复杂,教师重点教。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示自学与尝试、教师示范,让学生基本了解折纸盒。

三、学生折叠手枪,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作业要求:

手枪折得准确、挺刮

对折出好作品的学生及时的表扬并进行作品的展示

第一遍折得不够熟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第二次折手枪。

会折的学生教一教不会折的学生。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把握折叠的方法,解决学生折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学会折叠手枪。

四、作业展评

每个学生出示折叠好的手枪。

评一评:

谁折的作品准确、挺刮?

作品展示

2、、折纸风车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享受折纸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

加深对风车的认识。

活动重点:

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活动难点:

享受折纸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学生观察图片内容

1、出示小风车“比比”手偶,它给学生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学生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

它们的样子?

(重点耳朵耷着)与“比比”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二、说观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他们在干什么?

……)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学生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学生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引发学生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风车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风车头。

5、折完风车头,再提议让孩子把风车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风车头贴到全家福上。

三、学生看图示进行折纸——小风车头。

在学生折纸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折小风车头。

四、活动评价

学生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风车头。

知道风车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风车头,说出风车外形。

五、步骤

3、糖果盒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折手枪。

在每人折一只手枪的基础上,小组美化与组合成火车或虫子等,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活动要求:

手枪折得准确、挺刮,同学间合作和谐,手枪组合有新意。

活动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范作欣赏

教师出示一只纸折成的手枪

提问:

你认识什么手枪?

(方盒,六面纸盒等)

手枪有什么用途?

教师:

今天,我们要改变手枪的用途(揭示课题)

出示用手枪组合成的火车等。

环节设计意图:

欣赏、了解手枪,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手枪组合的喜爱。

师生互动

二、教师出示手枪折叠的过程图

1学生尝试:

边看过程图,边自己试着折一折,以发现自己不会折的步骤。

2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反映,问:

这一步有没有不会折的?

3手枪折叠的最后一步较复杂,教师重点教。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示自学与尝试、教师示范,让学生基本了解折纸盒。

三、学生折叠手枪,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作业要求:

手枪折得准确、挺刮

对折出好作品的学生及时的表扬并进行作品的展示

第一遍折得不够熟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第二次折手枪。

会折的学生教一教不会折的学生。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把握折叠的方法,解决学生折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学会折叠手枪。

第二教时

活动过程:

一、作业展评

每个学生出示折叠好的手枪。

评一评:

谁折的作品准确、挺刮?

二、探究与合作

1、怎样把你们的一只只手枪组合成其他东西?

可以组合成什么?

小组讨论,构思出自己小组的作品摸样。

2、小组合作,把一只只手枪组合起来,并根据需要加以美化。

环节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与群体合作精神。

三、作品展示

评一评:

那组的组合物最漂亮、最创意?

环节设计意图:

知道折纸可以变化创新,鼓励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4、三角帽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积极地比较帽子不同质地、不同样式,加深对帽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帽子的兴趣。

情感与态度:

会折帽子,利用剪、贴、画等形式装饰帽子,发展想像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折纸帽、装饰纸帽,提高学生小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幻灯片 纸帽 学生搜集的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帽子

出示各种各样的帽子,请学生简单介绍。

小结:

告诉学生帽子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欣赏帽子

1、播放幻灯片。

2、出示纸帽。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1、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纸和老师一起做。

2、请小朋友轻轻的打开,按照折痕再折一次。

3、用手中的材料装饰纸帽。

4、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四、评价

小朋友的小手可真灵巧,请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帽子呢?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纸帽。

 

风车

 

5睡莲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折睡莲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重点:

折纸睡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步骤较多,共分八步,其中的难点在与第三步双正方形折和第七步向上翻折,需要学生细心、耐心。

活动难点:

学生能通过拆看教师准备的范例,自主探索睡莲的折法。

活动准备:

活动前通过在活动区折别的东西,复习、练习双正方形的折法。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欣赏与感悟

(1)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风光片,萌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渴望。

(2)出示荷塘背景图,提出让学生学习折“睡莲”,布置到背景图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睡莲花开的美景。

(3)提出具体学习要求:

老师不教折法,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自己通过按步骤拆看范例,找到正确折法。

(4)学生开始自由探索。

教师细心观察。

发现哪组知道分工,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5)在有某个小组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时,请学生暂停。

请其他组学生帮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说说自己组是怎么做的。

学生确实解决不了,教师再作指导。

(6)请成功完成任务、找到正确折法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掌握折法。

(7)学生每人折一朵睡莲粘贴到背景图上,并相互介绍、参观、欣赏。

三、步骤

6、向日葵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折纸(向日葵)让学生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学会看图谱折向日葵,掌握基本技能。

情感与态度:

能合理添画向日葵。

活动重点:

会看图谱,学会折向日葵

活动难点:

合理添画其他部位。

活动准备:

1、儿歌:

向日葵

2、折纸图谱一张、向日葵实物图

3、正方形纸若干、图画纸、剪刀、蜡笔、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内容,了解向日葵基本特征

1、教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吗?

(想)但是在听完之后要告诉我它的名字。

(教师朗诵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向日葵”)

2、教师:

你们见过“向日葵”吗?

在哪见过?

“向日葵”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有什么?

(葵花籽)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它“向日葵”?

(花朵朝着太阳的方向)。

这么漂亮的“向日葵”,你们想不想用“纸”把它变出来?

二、看步骤图折“向日葵”并添画

1、(出示步骤图)教师: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折“向日葵”的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折“向日葵”一共需要几步?

(7步)在这7步中哪几步比较难,你可以和好朋友讨论一下。

(学生相互讨论)

2、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困难?

(请几名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介绍材料及交代折纸要求。

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纸,图画纸、剪刀、蜡笔等材料,要求小朋友看着图谱折出向日葵并给向日葵进行装饰。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

巡回指导时注意添画的合理性。

同时将完成的作品放置在作品栏中。

三、评价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为什么?

四、步骤图

7、七星瓢虫

活动目的:

会折七星瓢虫,表现出立体的七星瓢虫,进行适当的涂色。

在表现好了七星瓢虫的基础上,进行画面的创造。

活动要求:

折出、表现出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富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并积极探究与交流。

活动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活动过程:

一、自学与探究

出示七星瓢虫制作过程图

提问:

怎样折叠出七星瓢虫?

学生自学并尝试,发现难点互相讨论共同解决。

示范与拓展

教师示范,针对学生认为比较难的步骤进行重点示范与讲解

(如:

七星瓢虫头部的半圆形要与之相对应)

环节设计意图:

了解七星瓢虫的折叠方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与美化

1、七星瓢虫动态如何变化?

怎样使七星瓢虫飞起来?

学生小组探究,尝试。

你是怎样使七星瓢虫飞起来的?

请小组代表介绍经验。

色彩探究

七星瓢虫是什么色彩的?

怎样表现?

(用油画棒、用彩纸)

3、学生美化七星瓢虫

教师及时表扬或及时作品展示。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与美化,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

第二教时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作

教师启发学生欣赏:

在这些范作中,七星瓢虫在哪里干什么?

你可以表现七星瓢虫在哪里干什么?

(学生叙述中,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教师加以表扬。

环节设计意图:

欣赏以启发学生想象,并让学生产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意识。

二学生创作

色彩选择:

深色边上是淡色,淡色边上是深色。

教师稍加示范(先把“七星瓢虫”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再进行简单的添画)

三学生完成作品

作业要求:

色彩漂亮,动态各异,想象丰富,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的小故事。

谁的作品色彩漂亮,动态各异,想象丰富?

8蝉

活动目标 :

1.引导学生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蝉。

2.培养学生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初步的空间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花灯片:

折纸步骤图示。

2.课件-声音:

蝉的叫声,图片:

2.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声音:

蝉的叫声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在叫?

(蝉)

2.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二、展开

课件:

步骤示意图

1.引导学生学看步骤示意图,认识折纸符号。

看看折纸步骤图上有什么符号?

(箭头)

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2.帮助学生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逐步观察折纸示意图,请学生讲讲折法。

3.教师逐步演示折法

(1)对折成三角形

(2)再对折成三角形,在中间形成一道折痕线

(3)沿着折痕把一角向上折

(4)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5)把上折的一角向下折

(6)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7)翻过来把,把第一层纸的角往下折

(8)把剩下的一个角向下折

(9)把两个末端向后折

(10)把两个小角向前这一点(头)

一只蝉就折好了

4.你认为蝉的哪一步分最难折?

让学生讲讲还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再细讲。

5.鼓励学生看着折纸步骤图示,尝试折蝉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