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325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8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

1、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阴阳学说 

D、五行学说 

E、精气学说 

2、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人体以( )为中心

A、五脏 

B、六腑 

C、五体 

D、九窍 

E、四肢 

3、中医学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病”的是

A、湿热 

B、肝郁 

C、厌食 

D、气虚 

E、瘀血 

4、根据中医理论,“症”“证”“病”三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气虚血瘀 

B、心悸气短 

C、胸胁胀满 

D、嗳腐吞酸 

E、胸痹 

5、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不属于阳的功能的是

A、静止 

B、推动 

C、温煦 

D、兴奋 

E、上升 

6、在中医领域中,下列属阴的功能是

A、推动 

B、温煦 

C、兴奋 

D、滋润 

E、上升 

7、以下阴阳的关系属量变过程的是

A、阴阳的消长平衡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对立制约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均包括 

8、“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体现了

A、阴阳的消长平衡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对立制约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均包括 

9、脉的形态属阴的是

A、涩脉 

B、滑脉 

C、洪脉 

D、大脉 

E、浮脉 

10、下列疾病现象中属于阴的是

A、面色鲜明 

B、咳声有力 

C、脉象滑数 

D、声低气微 

E、脉象洪大 

11、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较差,属于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阴虚质 

E、气郁质 

12、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肝 

B、肾 

C、心 

D、脾 

E、胃 

13、在五志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水”的情志是

A、恐 

B、喜 

C、思 

D、怒 

E、悲 

14、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治疗肝火亢盛应配合

A、泻肺热 

B、补肾阳 

C、泻脾气 

D、泻肝火 

E、清心火 

15、下列治法中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是

A、培土生金法 

B、金水相生法 

C、滋水涵木法 

D、益火补土法 

E、培土制水法 

16、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在于

A、肝 

B、肾 

C、心 

D、肺 

E、脾 

17、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

A、天癸 

B、血液 

C、津液 

D、肾精 

E、肾气 

18、有“华盖”之称的为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9、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0、被称为“娇脏”的脏腑为

A、心 

B、脾 

C、肾 

D、肝 

E、肺 

21、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核心是

A、调畅情志 

B、调畅气机 

C、促进脾肾运化 

D、促进生殖 

E、促进津血运行 

22、对维持呼吸深度起重要作用的脏是

A、肝 

B、肺 

C、肾 

D、脾 

E、心 

23、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A、肾阳亏乏 

B、命门虚寒 

C、肾精亏损 

D、肾阴虚衰 

E、肾气不固 

24、脾的生理特点是

A、喜燥恶湿主降 

B、喜燥恶湿主升 

C、喜润恶燥主降 

D、喜润恶燥主升 

E、喜湿恶燥主升 

25、思虑过度,易导致

A、肝失疏泄 

B、心气紊乱 

C、肾气虚弱 

D、脾气郁结 

E、肺失宣肃 

26、以下表述中,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肝病及心 

B、脾病及肾 

C、脾病及肺 

D、肝病及肾 

E、肺病及肾 

2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28、下列属于相侮传变规律的是

A、心病及脾 

B、脾病及肝 

C、脾病及心 

D、脾病及肾 

E、肾病及肺 

29、心其华在

A、发 

B、唇 

C、毛 

D、面 

E、爪 

30、有“水谷之海”之称的是

A、三焦 

B、小肠 

C、大肠 

D、胆 

E、胃 

31、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脾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胃 

32、李时珍提出的“元神之府”是指

A、目 

B、心 

C、头 

D、脑 

E、脉 

33、“太仓”指的是

A、小肠 

B、大肠 

C、胃 

D、膀胱 

E、三焦 

34、具有泌别清浊生理功能的是

A、小肠 

B、大肠 

C、胃 

D、膀胱 

E、三焦 

35、使内脏维持于固有位置而不下垂是依赖于气的

A、固摄作用 

B、气化作用 

C、防御作用 

D、推动作用 

E、温煦作用 

36、贯心脉而推动血液循行的气是

A、宗气 

B、营气 

C、元气 

D、肾气 

E、卫气 

37、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38、下列不属于十二经表里相合关系的是

A、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 

B、手少阴经与手少阳经 

C、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 

D、手阳明经与手太阴经 

E、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 

39、可以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十二正经 

E、冲脉 

40、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41、在养生防病时,对阳盛体质的宜忌是

A、宜塞忌通 

B、宜凉忌热 

C、宜平忌消 

D、宜泻忌补 

E、宜温忌寒 

42、不易感受外邪,平时很少生病的体质为

A、阴虚质 

B、偏阴质 

C、阳虚质 

D、偏阳质 

E、阴阳平和质 

43、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的体质类型是

A、阴虚质 

B、肝郁质 

C、偏阳质 

D、阴阳平和质 

E、偏阴质 

44、燥邪最易损伤人体的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5、好发为痈肿疮疡的六淫邪气为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46、火热邪气致病除有高热症状外往往还伴有口渴喜饮,口舌咽干,小便短赤等症状,这是因为

A、火热之邪其性炎上 

B、火热之邪易生风动血 

C、火热之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 

D、火热之邪易发肿疡 

E、火热之邪易伤肺脏 

47、易致肝风内动的邪气是

A、风邪 

B、火热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48、因恐惧过度而出现二便失禁,摄纳不住的表现是

A、气上的症状 

B、气下的症状 

C、气乱的症状 

D、气结的症状 

E、气消的症状 

49、突然受惊后出现精神不安,惊慌失措的表现为

A、气上的症状 

B、气下的症状 

C、气乱的症状 

D、气结的症状 

E、气消的症状 

50、“至虚有盛候”是说明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51、“寒者热之”是治疗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寒实证 

D、虚寒证 

E、寒热夹杂证 

52、阴偏盛病变趋势不包括

A、真寒假热 

B、阴盛格阳 

C、阴盛则寒 

D、虚寒证 

E、阴盛则阳病 

53、“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 

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 

E、阴阳俱衰证 

54、临床上治疗血行不畅,如血瘀时,常分别配合行气药或补气药,体现了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生气 

E、血能载气 

二、配伍选择题

1、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异病同治

D.同病异治

E.辨病论治

<1> 、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

A  B  C  D  E 

<2> 、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其治法应采用

A  B  C  D  E 

<3> 、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

A  B  C  D  E 

2、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

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

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

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

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

<1> 、“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

A  B  C  D  E 

<2> 、“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

A  B  C  D  E 

3、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阴阳的基本学说

<1> 、“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基础

A  B  C  D  E 

<2> 、阴阳对立双方发生的质变过程

A  B  C  D  E 

<3>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

A  B  C  D  E 

4、A.泻热

B.祛寒

C.扶阳

D.补阴

E.利水

<1> 、对阳虚者须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2> 、对阳盛者须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3> 、对阴虚者须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4> 、对阴盛者须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5、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寒者热之

D.扶阳益火

E.滋阴壮水

<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应的治法是

A  B  C  D  E 

<2>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应的治法是

A  B  C  D  E 

6、A.木

B.水

C.土

D.金

E.火

<1> 、五行中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为

A  B  C  D  E 

<2> 、五行中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为

A  B  C  D  E 

<3> 、五行中具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作用的是

A  B  C  D  E 

7、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

C.培土生金法

D.金水相生法

E.抑木扶土法

<1> 、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是

A  B  C  D  E 

<2> 、用泻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又称

A  B  C  D  E 

8、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 、某女,41岁。

闭经半年余,妊娠反应阴性,体检无其他疾病,来医院就诊。

辩证为冲任亏虚、天癸早衰。

根据藏象理论,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

A  B  C  D  E 

<2> 、某女,35岁,经常情志抑郁,善太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诊断为郁证。

根据藏象理论,主司疏泄、条畅气机的脏是

A  B  C  D  E 

9、A.心

B.脾

C.肾

D.肝

E.肺

<1> 、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  B  C  D  E 

<2> 、称为“水上之源”的是

A  B  C  D  E 

<3> 、称为“先天之本”的是

A  B  C  D  E 

<4> 、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A  B  C  D  E 

<5> 、为“脏腑阴阳之本”的是

A  B  C  D  E 

10、A.齿

B.发

C.骨

D.肉

E.爪

<1> 、“血之余”是指

A  B  C  D  E 

<2> 、“筋之余”是指

A  B  C  D  E 

<3> 、“骨之余”是指

A  B  C  D  E 

11、A.肺

B.心

C.肝

D.脾

E.肾

<1> 、“生痰之器”是指

A  B  C  D  E 

<2> 、“贮痰之器”是指

A  B  C  D  E 

12、A.肝

B.脾

C肺

D.心

E.

肾根据中医藏象学说

<1> 、主统血的脏是

A  B  C  D  E 

<2> 、主藏血的脏是

A  B  C  D  E 

13、A.心与脾的关系

B.脾与肾的关系

C.肺与肾的关系

D.肺与脾的关系

E.肺与肝的关系

<1>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A  B  C  D  E 

<2> 、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的相互滋养

A  B  C  D  E 

<3> 、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A  B  C  D  E 

<4> 、主要表现在津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A  B  C  D  E 

14、A.宗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 、行于脉外的是

A  B  C  D  E 

<2> 、积于胸中的是

A  B  C  D  E 

<3> 、根于肾的是

A  B  C  D  E 

<4> 、行于脉内的是

A  B  C  D  E 

15、A.头面

B.手足

C.胸腹

D.上肢

E.下肢

<1> 、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2> 、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3> 、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  B  C  D  E 

16、A.干涩

B.炎上

C.黏滞

D.善行

E.重浊

<1> 、风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2> 、燥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3> 、火邪的特性是

A  B  C  D  E 

17、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1> 、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  B  C  D  E 

<2> 、六淫中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  B  C  D  E 

<3> 、六淫中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A  B  C  D  E 

18、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上实下虚

<1> 、实热内盛,伤津耗气,其病机是

A  B  C  D  E 

<2> 、脾阳不振,运化无力的水肿,其病机是

A  B  C  D  E 

<3>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其病机是

A  B  C  D  E 

19、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1> 、某男,40岁。

腹满痛拒按,潮热谵语,但下利清水。

辩证为热结旁流,病机为“大实有羸状”,属于

A  B  C  D  E 

<2> 、某男,62岁。

腹胀腹痛,时胀时止,食少便溏。

自行服用气滞胃痛颗粒,症状不减。

辩证为脾失健运,病机为“至虚有盛候”属于

A  B  C  D  E 

20、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热因热用

D.扶阳益火

E.滋阴壮水

<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应的治法是

A  B  C  D  E 

<2>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应的治法是

A  B  C  D  E 

21、A.阴阳偏盛

B.阴阳互损

C.阴阳偏衰

D.阴阳格拒

E.阴阳亡失

<1> 、身热反欲盖衣被,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A  B  C  D  E 

<2> 、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神情淡漠,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A  B  C  D  E 

22、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行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1> 、气滞引起血瘀的理论基础是

A  B  C  D  E 

<2> 、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

A  B  C  D  E 

<3> 、“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

A  B  C  D  E 

23、A.脾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胃

<1> 、主受盛化物的脏腑是

A  B  C  D  E 

<2> 、主传化糟粕的脏腑是

A  B  C  D  E 

<3> 、以降为和的脏腑是

A  B  C  D  E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某两个患者同患感冒,患者甲症见恶寒身痛、咳嗽咽干、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患者乙症见发热重、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黄、舌红苔黄。

<1> 、题目中咳嗽咽干、鼻流清涕属于

A、症 

B、证 

C、病 

D、病人自述 

E、证候 

<2> 、医生诊断这两个患者分别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应采取的治法属于

A、形神一体 

B、异病同治 

C、整体观念 

D、同病异治 

E、表里结合 

2、某患者,58岁,肝区疼痛,低热、乏力,面色晦暗、皮肤发黄,并伴有脘腹胀满、厌油腻、食欲不振的症状。

<1> 、依据患者的症状,在五行的相互关系上属于

A、土侮木 

B、木侮土 

C、木乘土 

D、木疏土 

E、土克木 

<2> 、肝和脾的关系属于

A、木为土之母 

B、木为土之子 

C、木克土 

D、土克木 

E、木生土 

3、张某,男,45岁,狂病日久,胸闷烦躁、多言善惊,失眠多梦,形体消瘦。

<1> 、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脏器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 、心主神明是指

A、心主宰人的生理活动 

B、心主宰人的心理活动 

C、心主宰人的病理预后 

D、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心主宰人的情绪 

4、某患者因工作紧张,近来连续熬夜后,出现失眠多梦,健忘恍惚,口苦口干,舌生溃疡等表现。

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患者病变所影响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 、该病应属哪项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A、肝主疏泄 

B、肺主治节 

C、心主血脉 

D、心主神志 

E、脾主升清 

<3> 、与该脏腑相关的开窍是

A、脾开窍于口 

B、心开窍于口 

C、胃开窍于口 

D、脾开窍于舌 

E、心开窍于舌 

<4> 、患者若伴随腰膝酸软、遗精等,说明脏腑间哪种关系失调

A、心脾相交 

B、心肝互藏 

C、心肾相交 

D、肝肾同源 

E、心肝同源 

5、某女性患者表现为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

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1> 、该病所属脏为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 、该病应属哪项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A、肝主藏血 

B、肺朝百脉 

C、心主血脉 

D、肾主藏精 

E、脾主运化 

<3> 、该脏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4> 、患者若随后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其病属

A、心脾两虚 

B、肝脾不调 

C、心肾不交 

D、肝肾亏虚 

E、心肝血虚 

6、王某,40岁,症见畏寒喜暖,肢冷神迷,腹胀泄泻。

<1> 、患者属于气的哪项功能失常

A、固摄作用 

B、气化作用 

C、防御作用 

D、温煦作用 

E、推动作用 

<2>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气的功能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升举作用 

7、某女性患者,产后常汗出而恶风,易于感冒,体倦乏力。

依据气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1> 、该病主要应属哪种气的功能失调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中气 

<2> 、患者汗出过多主要是因为气的哪项功能失常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3> 、患者易于感冒主要是因为气的哪项功能失常

A、推动作用 

B、防御作用 

C、温煦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8、患者女,18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发热汗出、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烦。

<1> 、患者的症状属于哪种邪气侵犯人体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2> 、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9、患者,女,18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发热汗出、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烦。

<1> 、患者的症状属于哪种邪气侵犯人体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2> 、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10、患者,男,65岁,高热神昏,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1> 、患者的表现属于

A、寒极生热 

B、热极生寒 

C、寒热并见 

D、寒热往来 

E、寒热错杂 

<2> 、上述患者的表现,体现阴阳的哪一种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阴阳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消长 

四、多项选择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阴阳学说 

B、整体观念 

C、八纲辨证 

D、辨证论治 

E、五行学说 

2、下列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观点的是

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 

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 

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 

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脉象中为阴性的有

A、浮大洪滑 

B、沉小 

C、脉数 

D、脉迟 

E、细涩 

4、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实者泻之 

C、虚则补之 

D、损者益之 

E、损其有余 

5、“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收敛作用 

C、滋润作用 

D、受纳作用 

E、承载作用 

6、人体属于五行中土的有

A、脾 

B、悲 

C、胃 

D、肉 

E、呻 

7、用金来归结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的

A、五脏中的肺 

B、六腑中的小肠 

C、五官中的鼻 

D、五体中的筋 

E、五志中的悲 

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益火培土 

B、泻南补北 

C、佐金平木 

D、抑木扶土 

E、补脾益肺 

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益火补土 

B、补肺滋肾 

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E、补脾益肺 

10、肺脏的生理功能有

A、主气,司呼吸 

B、主宣发和肃降 

C、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D、主神志,主观精神活动 

E、肺主升清 

11、脾脏的生理功能有

A、主运化 

B、宣发肃降 

C、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D、主统血 

E、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12、对脾的“志液体华窍”正确的描述有

A、在志为思 

B、在液为涎 

C、在体合肉 

D、开窍于口 

E、其华在唇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肠主津,小肠主液 

B、三焦又称“孤府”,脑为“元神之府” 

C、胆本身没有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 

D、女子月经与冲任二脉有关 

E、五脏、六腑是阴阳表里的关系,其中脏属阴、腑属阳 

1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消化饮食物 

B、受纳与腐熟水谷 

C、泌别清浊 

D、受盛和化物 

E、下行入小肠 

15、以下哪些是三焦的生理功能

A、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 

B、疏通水道 

C、通行元气 

D、运行水液 

E、主持诸气 

16、气的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7、人体气生成的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水谷之精气 

C、自然之清气 

D、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