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4862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请注意:

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写到答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生活中,要学会tǐliàng,懂得包容。

比如出行时,飞机、汽车有时会晚点,dāngé一段时间,我们不要怨天尤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近期,习总书记向青年人提出了八字要求: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

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

C.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

”在你们面前出丑得很了!

D.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签订《文明公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狠抓有偿补课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全市各校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C.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成为实现“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D.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一④每题1分,⑤一⑥每题2分)

①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

②,观千剑而识器。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佳木秀而繁阴。

⑤《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令初下”后,描写进谏情况的两个四字短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名著阅读。

(6分)

⑴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

B.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C.小人国和邻国不来夫斯库因为鞋跟高低的分歧而爆发的战争看似荒唐,实际上是对统治阶段穷兵黩武的影射。

D.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⑵格列佛第三次出游乘坐“”商船到了飞岛国。

他访问国家科学院时,发现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各种可笑的研究:

、(列举2项),在学校教育中,他们甚至准备,以物示意。

(4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十二五”以来泰州人的追求。

近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迎来了国家级评估。

你班开展了“走近生活”系列活动。

⑴【走进气象局】下列内容摘自泰州气象网“每日空气质量预报”,请你参照下面的信息,关心一下正要从深圳回老家的爸爸,打电话从气象物候的角度提醒他深圳和家乡气温的差别,以及给他提两点建议。

(4分)

12月14日白天多云转阴,最高气温8℃,最低温度-4℃,空气质量指数(AQI)为369,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出现雾霾天气。

⑵【走进酒店】为促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新华中学开展了以“告别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的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题目。

连日来,市教育局正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主题活动,向全市各中小学生发出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节约从餐桌开始,从“光盘”开始,从“打包”开始。

要求孩子们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叶菜,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

请给上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

⑶【走进校园】我校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绿色学校之一,多处张贴的公益广告生动有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从备选对象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则广告。

(2分)

例句:

知道我在等你吗?

(垃圾桶)

不要让我无故流泪。

(水龙头)

备选对象:

墙壁图书馆草坪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

(6分)

塞下曲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散入春风满洛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此夜曲中闻折柳,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人不起故园情。

7.⑴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D.《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写优美的笛声似乎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⑵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4分)

(二)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8-11题。

(14分)

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

“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

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③。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鼎:

即九鼎。

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

②不逢不若:

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

逢,遇。

若,顺,顺从。

③休:

荫庇,保佑。

④休明:

美善光明。

⑤止:

限度,极限。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②虽大,轻也()

③故民入川泽、山林()④卜世三十()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停顿两处)(2分)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2分)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分)

译文:

1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2分)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了,就以享有天下“”的妙论摧毁打击了楚王的嚣张气焰。

(三)阅读《聚焦“PM2.5”》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

①在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

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

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②什么是PM2.5?

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

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2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还会使人体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⑤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

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带口罩。

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最好不要锻炼,锻炼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12.“PM2.5”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结合文章第②段给“PM2.5”下定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提出两种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做一只生命的“候鸟”》,完成15一17题。

(10分)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

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

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

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

“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

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

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

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

树挪死,人挪活。

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

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地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

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

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说说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巴尔扎克说: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你认为这句话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合适吗?

请说说理由。

再为本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阿慧的《炸豆①》,完成18-21题。

(20分)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

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②下打了卷、褪了色。

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

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

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

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

奶奶说:

“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

”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

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

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

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

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

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

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

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

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

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

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

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

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

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

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牙,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

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

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

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

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⑪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选自201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炸豆:

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

②豆棵:

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8.根据小说内容,说说小姐妹俩在割掉豆棵的田地里捡豆遇到了哪些危险以及解决的办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⑴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回答问题。

(6分)

【链接材料1】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链接材料2】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问题:

三篇文章都写到了“豆子”,请问各自寄寓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是远方/在召唤我们前行/还是我们的心/已准备好出发(奔驰汽车广告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个人有个人不同的路。

(三毛)

22.请以“挥挥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⑵字数不少于600字。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三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体谅耽搁2.B3.B4.略(8分)

5.⑴C(2分)

⑵好望号。

有的在埋头设计如何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有的想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有的想利用蜘蛛织网,用风箱打气法治病等。

取消词汇。

(4分)

6.⑴称呼(1分);温度不同,南北气温差异(1分);建议:

带雨伞,添加衣服,出门带口罩,多喝水(2分,任意两点即可)。

⑵市教育局倡议中小学(1分)深入开展“光盘行动”(1分)

⑶必须是第一人称的拟人句。

例如:

墙壁——别弄脏我的白衣服;图书馆——嘘,我要静静地想想;草坪——小心别踩到我的头(2分)。

7.⑴B(2分)

⑵《塞下曲》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符合即可,各2分。

4分)

8.⑴①慰劳②即使③所以,因此④占卜(4分)⑵C(2分)

9.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2分)

10.⑴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

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⑵略。

11.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意对即可)、“在德不在鼎”(2分)

译文:

楚王攻打陆浑之地的戎人,于是到了雒河那里,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

楚王问王孙满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与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

“鼎的大小轻重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君王的德行。

从前夏朝开始实行德政的时候,远方各地把各种奇异东西都画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出青铜,铸成九鼎,把画下来的各种东西的图像铸在鼎上,鼎上面有各种东西的图像,教人民知道神物和怪异。

所以人民进入川泽山林,不会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魑魅魍魉这些妖魔鬼怪都不会遇到。

因此能够上下和谐,受到上天的保佑。

夏桀昏乱,鼎迁到商朝,前后长达六百年。

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

如果天子德行美善光明,即使鼎很小,也是重的。

如果奸邪昏乱,即使鼎很大,也是轻的。

上天赐福给有美德的人,是有一定限度的。

成王把九鼎放在郏鄏,曾经占卜过,得知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命所定的。

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

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12.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心脏疾病;使人体产生病变,诱发癌症。

(3分)

13.⑴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分)

⑵PM2.5是指粒径小于2.5微米的可人肺颗粒物。

(2分)

14.示例:

少开汽车,公交出行;植树种草;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垃圾分类处理;不随意焚烧物品等(1点得1分,2点得3分)。

15.人类应具有勇于闯荡、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3分)

16.获得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有了美好的前途或生存得更好);生命更有意义。

(2分)

17.不适合。

巴尔扎克是说要及时抓住机会,而本文是说要勇于闯荡,主动去寻找更多的机会。

(3分) 事实论据略(2分)

18.①危险一:

小姐妹被蛇追赶,办法:

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

(2分)

②危险二:

小姐妹被斜尖扎破脚板,办法:

用细土抚慰伤痛。

(2分)

19.(6分)

⑴“黏稠的梦”在句中指农人们渴望黄豆有一个好收成的愿望。

(2分)

⑵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

(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4分)

20.①小姐妹到田地里拾黄豆来发豆芽,给患有眼疾的奶奶熬豆芽汤。

浓浓的孝心体现了二人长大。

②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救危险中的小妹妹。

临危不惧的品格表明她长大。

③姐妹俩用细土抚慰被斜尖扎破脚板带来的伤痛。

丰富的生活经验表明她们长大。

(答到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

21.《社戏》中表现了小伙伴淳朴善良的品格,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2分)《故乡》中既表现了闰土和“我”感情的深厚,又表现了家庭的贫穷,表现作者对闰土的深深同情。

(2分)本文中表现了小姐妹的孝心,以及作者对她们淳朴感情的赞美。

(2分)(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