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027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四星高中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

120分时间:

100分钟命题:

陈红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B、区别大宗小宗

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稳定统治秩序

2、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4、毛泽东指出: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下列史实能证明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有()

①淞沪会战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7、有誓词称: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8、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中说到: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他离开韶山的这一年()

A、中共三大明确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B、大革命失败,中共发动了秋收起义

C、红军成功进行了三次反围剿斗争D、中共开始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

9、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0、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

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

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11、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

“(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

”此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12、“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13、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14、“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5、右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

对此图所反映的

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

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

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

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男耕女织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钢铁厂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B、3.2个C、3个D、0.7个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

“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

A、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B、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C、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9、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配合了国家工业化的进行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20、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

“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

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

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

”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

……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

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分)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分)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2分)

22、(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四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

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项具体制度?

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改造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

(2分)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据。

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是怎样体现其自身特色的?

(4分)

(4)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分)

(5)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23、(12分)回顾6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特别是冷战后的中美关系,虽然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时期,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

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

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

“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

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2009年奥巴马在亚洲之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关键性的议题上,无论是气候变化、经济复苏,还是核不扩散,很难看到没有相互合作,我们或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各自的目标。

”……奥巴马还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注入力量”。

——《中美在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同舟共济》

材料四近日访问美国的日本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前原诚司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会谈中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

——2012年9月13日日本《新华侨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结合二战后世界形势分析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3分)

(2)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分歧”和“鸿沟”主要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目的。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态度,并结合当今世界形势说明其原因。

(4分)

(4)材料四中美国为什么“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

(3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

“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

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国际共同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

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

我们可以设想,以此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2)材料二中,戴高乐实现欧洲统一的观点是什么?

列举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证实其设想的可能性结果?

(5分)

材料三:

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

……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3)根据材料三分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促使东欧和西欧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3分)

25、(15分)“全球化”一词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

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分)

 

(2)运用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8分)

 

2013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答题纸

21、

22、

 

23、

24、

25、

2013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DBBBB6-10CCBBB11-15BCBDC16-20DCBCD

21.(10分)

(1)地主阶级日益堀起(士阶层日益括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每点1分,共2分)

(2)相同点:

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每点1分,共3分)

(3)特点:

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每点1分,共3分)

(4)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分)

22.(13分)

(1)陶片放逐法(1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1分)

(2)举措:

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2分)

(3)国情(1分)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4)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3分)

(5)认识: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具有多元化。

(任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2分)

(1)政策:

敌视新中国。

(1分)

原因:

美国开始与苏联冷战,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

(1分)

(2)指: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1分)应对苏联的威胁。

(1分)

(3)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

(1分)世界多极化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1分)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舞台发挥重大作用;美国陷入经济危机,需要中国支持。

(2分)

(4)利用日本制约中国,更好地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1分)

展望:

友好、合作是主流,矛盾、对抗不可避免。

(2分)

24.(10分)

(1)设想:

以本国为主宰统一欧洲。

(1分)方式:

以武力统一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1分)

(2)观点:

主张通过各国间协调和合作,进而实现真正的统一。

(2分)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欧共体成立。

(3分)

(3)变化:

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

(2分)条件:

两极格局结束。

(1分)

25.(15分)

(1)主体:

3.0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的主体是国家和跨国公司;

推动力:

3.0阶段的推动力是网络的普及和软件的创新;而前两阶段的推动力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革新。

(6分)根本原因:

科技的进步。

(1分)

(2)

观点明确

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1分)

论据

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状态(1分)

新航路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分)

两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交通、通讯手段革新,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分)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

论证、语言表达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