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69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docx

如何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地骨干教师

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

我于2011——2013年在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参加了为期3年的省骨干教师(初中思品)培训。

走进国培,感受精彩,感悟颇多,受益匪浅,蜕变自己。

立足新课标,不追求“形式教学”,做“求真教育”,以师德魅力、知识内涵、工作态度、业绩成果来引领教师,真正为乐山市思品学科新课程改革建言献策、身体力行。

现将成长历程分享给大家:

一、骨干教师发展的方向

如何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营造自己的精神与智慧家园,从事职业过程中完成一份事业,以有为求有位。

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要对自己做好正确的定位,规划好职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扎实专业功底、精湛教学技能、出色教研创新能力,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成果,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等待、倾诉、分享、合作、选择、创新,成为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传帮带的人,成为本地区乃至更高层面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最终实现“四高”和“四转化”,推动本校、本地区乃至全市的新课程改革。

四高:

一是高素质,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二是高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是高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四是高水准,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四转化:

一是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二是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

三是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四是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骨干教师要塑造高尚的师德魅力

师德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名教师内在思想、自身涵养的体现,是教师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一)言行魅力——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

教师要做学生言行的风向标。

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孔子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学生,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会感到教师就是他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要带头做到。

随手拾起地上的一个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

(二)情感魅力——思想情感更是力量

作好温馨的亲情教育,强化思想情感更是力量。

感情上的沟通是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沟通与碰撞的“纽带”。

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感体验来决定的。

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多找学生谈心,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受到你时刻在关心他、爱护他。

1、感恩教育中产生情感。

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感恩教育中产生师生情感,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根、开花、结果。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尊重,懂得珍爱。

2、谈心中增进情感。

谈心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谈心,既可以相互交流思想,解开思想上的某些“疙瘩”,又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感情。

教师平时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向老师倒出心里话。

和学生谈心时,要讲究语言艺术,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

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进步。

3、师爱中升华情感。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才能理解,才能关爱,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

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情绪变化等方面作深刻的了解。

当前,问题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单亲学生等弱势群体因长时间失去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有的孩子成绩波动甚至下降。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师爱是“严慈相济”。

严格就是一种爱,爱学生要做到:

严而有“格”,有一定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以人为本,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

严而有“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

严而有“恒”,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恒心。

严而有“方”,讲究方法方式,让学生能够接受,让学生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教师角色要做到“严师、慈长、益友”,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爱就是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压制学生。

理解、宽容学生,就是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学生的人生体验,用优点融化缺点,多给学生进步的阶梯。

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教师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成功中找回自信。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向师性。

(三)表扬魅力——表扬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武器

善用表扬的武器是新时期教师师德的一个新魅力。

成功的教育是一个善用表扬武器的教育。

表扬是被人理解的高级需要,当人的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迸发主动持久的学习激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许多旧的教学观念已被新的课程理念所取代,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智能一元论转化为智能多元论,发展强势智能,由以批评鞭策为主转为以表扬激励为主。

1、表扬的适时性。

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表扬而言,“时机”的选择就是一个艺术。

过滥的表扬就像廉价的商品,不被人重视。

因此,表扬不能太随意。

2、表扬的适度性。

表扬的目的不是“吹捧”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依据教师的表扬和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好地认识自己。

恰如其分的表扬会让人觉得你有诚意,言过其实的表扬则易招致怀疑。

3、表扬的灵活性。

表扬要因人而宜,采用不同的形式。

具体化的表扬用语由于针对性强,更易于学生接受,起到的效果也更佳。

同样一件事,对性格外向的学生,也许一个点头,或者一个微笑即可达到效果;而对自卑、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应大张旗鼓,当众称赞一番。

教师惊喜的表情、赞许的笑容、一个沉默、一个期盼的眼神这些都是表扬,都能起到良好教育的效果。

有时,冷处理就是一种表扬和鼓励。

(四)激情魅力——激情是高效课堂的活力源泉

教师要讲究仪表美、心灵美,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更要讲究教学激情,让学生在乐学中成长。

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教育的忠诚,源于教师自身的多才多艺,源于教师的童心,源于教师对工作的责任心。

教师上课的激情表现在乐教上。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愤”、“悱””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

教师亲切和蔼的笑容,期待鼓励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一旦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通过教师严谨、简洁、幽默的语言,自然适中的语调,饱满的教学激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对学生的仁爱与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一种魅力,扣人心弦。

这种激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成为学习的主体。

继而通过教师的形成性评价,激情鼓励,学生能调整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中的不足。

乐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意识地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体验成功乐趣,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激情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现代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和谐共振,是激情教育与新课改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骨干教师要坚持学习

(一)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很多骨干教师总满足于追求皮毛层面的长进,津津乐道于操作样式、行动套路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光顾做表面文章,执着于教学技巧和工匠之术,相当于“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自然难以登堂入室和进阶升格。

此时,骨干教师需要熟读精思、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和融会贯通,自觉地追求教育教学的精髓,全面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素养和人际智能,让学习成为终身的需要。

(二)会教书,更要会读书。

中小学骨干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自读、自悟,把读书作为必修内容,广泛深入研究教育科学和学科名著,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深入研究语言表达艺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入研究诱导与启发学生的艺术,深入领悟师生互动的策略、艺术和情感交流的智慧,深入掌握教育教育改革前瞻性理论,等。

要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课改培训、远程培训,并做到学以致用。

要多“走出去”,感受名校、名师风采,博采众长。

要坚持广泛积累和广博汲取,要注重从人文社科书籍、生活大众杂志、教育理论著作和学科经典名篇的阅读中学习和萃取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思想,注重从人际交往与生活实践中提炼和汲取教育教学的诀窍与智慧,一定要牢记并将“人人都是导师、事事隐藏哲理、处处皆是学问”的意识融入血脉中,并时时刻刻将之发扬光大。

(三)骨干教师的研修是充实的,也不会停止的。

三年来,我参加了初中思品“远程国培”;拜读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最好的老师》、《用心做教育》等十余部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和研修日志达3万余字(已上交培训学院和省教厅备档);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等十余名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白天8:

30—18:

00听讲座,晚上完成研修日志和跟帖),参观了成都七中、树德中学、武侯实验中学等十余所省内名校,观摩了30余位名师的教学,与省内名师开展了10余次“同课异构”活动。

真真切切感受到名校、名家、名师的风采,互相切磋,互相促进,信息得到大量的汇总与交融,头脑得到风暴式的理念更新,教育激情再次被点燃。

四、骨干教师的履职伴随着成长

(一)做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教学。

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是美的享受,重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教学策略、语言艺术、教学激情、教学机智等方面都需要扣住学生的心弦。

高效课堂,从备课开始。

教师要根据课标和考点,作好学情分析,做到心中有杆秤,灵活处理教材,编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教师要用好课程资源。

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考试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高效的教学。

教学情景要抓住学生的心弦,比如班级里的突发事件、学生关注的或疑惑的问题、近期的热点都应该成为教学载体。

教学不仅仅在教室,要回归生活、走向社会。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

我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全力推行“课前学案、课中学导、课后导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力打造“二动、三不、四化、五优”的高效课堂,“二动”即师生思维互动,现代媒体助动,“三不”即学生会的不讲,无实质内容的不讲,学生听不懂的不讲,“四化”即教学目标明确化、难度设置合理化、知识落实及时化、能力拓展最大化,“五优”优化学、教、议、练、评五个环节。

体验式教学是高效课堂的舞台。

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阐述某种体验、提出某些问题,并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达到情感升华。

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独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的过程,通过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兴高采烈,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尴尬现象,而是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要求我们不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而且平等地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让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生活的课堂、心灵的课堂、知识的课堂、思维的课堂、实践的课堂。

考试能力,是素质教育最起码的能力。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精准的掌握近三年乐山市和沙湾区的检测试卷,研究考试趋势,洞察考试动态,把握考试方向,熟悉考试要点,知晓考试的重点、范围、形式,“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确保教学和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好各类示范课,常上常新,发挥骨干教师“示范”的作用。

近年来,我上省级示范课2次,作省级专题讲座1次,在省教厅作优秀骨干教师成长报告1次,市级思品教研和中考专题讲座3次,上区级示范课或专题培训20余次,主持学校新教师培训会20余次、新课程培训会20余次。

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用成绩“说硬话”,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的作用。

我一直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分管办公室、教学和初中毕业班工作,学校年年荣获沙湾区中学教学质量奖和信息宣传先进集体,沙湾职中分流也是年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成为分流“牛人”。

我一直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年至少任教九年级两个班的思品教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个人连续10年荣获沙湾区中学教学质量奖。

我多次担任乐山市思品中考阅卷组长工作,并作中心发言。

2012、201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骨干教师(学员)。

个人取得的国、省、市、区荣誉和奖励达100余项。

(二)做科研课题的领头羊

骨干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实践表明:

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

“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

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教学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

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作为骨干教师,自当成为教学科研的领头羊。

  

近年来,我承担校级微型课题《初中思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有效管理策略》的主持工作。

《初中思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策略》在省教厅组织的省学科带头人培训会上作交流,得到省教科所文科室主任卢志、川师大政教学院院长李小平、省教科所政治教研员李淑英等专家、教授、同仁的高度评价,并希望各市初中政治教师探究实践。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有效管理策略》得到省、市相关领导的推广使用批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拓宽了途径。

我个人也被评为“乐山市首届十佳关爱之星”。

(三)师徒结对,春满校园

每位骨干教师都要指导一定的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互相学习,互相研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通过教学互访、专题合作、同课异构、教育告白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练习检测、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班级管理及思想等,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青年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育观。

近年来,指导乐山市初中思品教师30人余人。

其中,指导全国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娟2次上省名师课,指导罗汉中学教师罗娟荣获2012年乐山市初中思品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福禄中学教师黄菲荣获2012年沙湾区初中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牛石学校教师吴平荣获2013年沙湾区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指导沫若实验学校教师朱晓琼在2013年思品中考中名列沙湾区第一名,等。

所指导教师,快速成为市、区、校级骨干教师。

(四)教坛论道,述而且作

就教学业务素质而言,评价一个教师,既要看教学能力,又要看学术水平。

学术水平不仅是评价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而且与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而检验教师的学术水平,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他的学术论文,因为学术论文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系统总结,反映了他对本学科的学术探索和前沿知识的掌握,凝聚着他在教学第一线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

跨过教学实践和理论创造这段距离,意味着教师拥有了本学科的某些发言权,有利于培养学者型教师。

当大批教师的理论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变“述而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述而且作”的新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园地就会展现出勃勃生机。

简言而之,撰写论文一要有自己的见解,立意要新,构思要活,观点要明确,要有新思想、新认识、新经验、新启示,使人读后有耳目一新。

论题是文章的眼睛,选题决定论文的价值。

二要实在,要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教学服务。

论文不宜题目太大,更不宜长篇大论,应当选择一个较小的切入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