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docx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的实践与探索
高歌
(宿州学院管理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二者看似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内涵本质息息相关。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既懂知识,又有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显然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思政育人任务;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成为当前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下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为“课程思政”指明新出路,即思政教育应融入各门学科中,在融合中实现长远发展,实现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与高校“双创”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值得深入研究和长远关注的育人时代课题。
一、“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价值
意蕴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肩负为社会培育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育新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大使命。
在“双创”教育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理念,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人才培育时代任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目标,是创新创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满足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目标要求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效果,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希望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中,促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保持同向同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专设课程之一,应该加快"课程思政’建设。
当然,开展“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实现,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提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要求。
而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以知识讲解和技能锻炼为重,价值引导相对不足。
缺乏思政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能够培育出产生商业价值的工作者,••法培育出具备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时代新人。
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任务的重要助力。
(二)满足新时代下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要求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面临严峻挑战,不仅阻碍思政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高校人才培育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显得更加迫切,“课程思政”概念随之产生。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当代社会,国家的兴旺和企业的长久都离不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诞生。
“课程思政”和“双创”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二者的结合更是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双创”教育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摒弃各种腐朽的思想观念,始终将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从现代化教学方面来看更先进,进行'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对于落实高校综合性人才培育目标更具现实意义[1]。
(三)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历经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部分高校都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但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价值引导,教学设计、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环节等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职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育严重匮乏;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和激励不足,且课程的开设以选修课程为主,导论性突出而实践性不强,实效性较差,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然‘重智轻德",与课程设置的初衷背离。
而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高校“双创’教育全过程能够让学生在习得技能的同时收获思想层面的硕果,成长为身心发展和谐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现实
困境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为实现时代背景下提质增效目标所形成的一种新教育理念,得到各高校的积极响应,与其他课程不断融合。
然而,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依然处于发展阶段,且在实践中存在功利化、肤浅化等特征,比如“双创”教育过程中依然单纯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价值等方面引导明显缺失。
这说明高校“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不到位,课程建设中价值引领缺失。
(一)认知障碍:
“课程思政”融入意识较为模糊
首先,“课程思政”意识不足。
部分高校以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升为目标,对思政教育相对滞后,“课程思政”意识不足,思政教育一直无法跨出思政课堂,这种思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被延续下来,使得‘双创"教育课程成为不接地气的课程。
其次,“课程思政‘普及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师资力量专业化和稳定性有待提升。
且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校内创新创业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校外企业家和工匠人才参与教学,从学习经历和自身能力来看显然他们不具备“课程思政”意识,无法开展“双创”教育课程[2]o最后,“课程思政”态度消极。
传统思政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部分高校创新
创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态度较为消极。
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涉及面广,需要“双创”教师不断学习,加上他们负责就业创业服务,压力较大,对“课程思政’建设比较抵触。
(二)能力障碍:
“课程思政”融入师资能力不足
首先,教学能力障碍。
为提升‘双创'教育实效,部分高校选择“创业导师”制度,聘用具备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或者相关研究专家、青年企业家等,这样的师资力量组成对思政教学不够了解,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较为僵硬,思政素养成为教师的能力障碍。
其次,教学方法障碍。
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性质使得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多以理论课程形式开展,其主要载体自然也就是传统教学课堂,思政在线教育的开展相对较少。
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诞生于信息化教学时代,涉及很多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二者教学方法存在障碍。
最后,信息实效的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乃至教学项目和实践安排都与互联网时代密切相关,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政治性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因此,两门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课程要实现融合发展,难度较大。
(三)融合障碍:
“课程思政”融入合力尚未形成首先,课程内容融合困境。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课程处于不断完善状态,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内涵等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近代史教育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等。
两门课程各有特色,且内容体系交叉较少,面临内容融合困境。
其次,资源融合困境。
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和“双创”教育自成体系,从教学性质上看存在显著差异,思政教育的政治性特征突出,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经济性以及商业化程度要求明显,且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面较广,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整合较为困难,融合困境明显。
最后,现代化教学融入困境。
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化教学的融合更加密切,特别是部分项目参与成本较高且传统教学难以讲解清楚,而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能够快速解决,同时“双创”教育面对不同需求主体,但“双创“现代化‘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匮乏,成功案例较少,开展现代化教学必然有一定的难度[3]。
(四)制度障碍:
“课程思政”融入体系还不成熟
首先,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创新创业教学评价的开展科学性不足,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的选择偏向于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很少涉及思政素养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较多,对其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缺乏关注,教评激励作用发挥受限,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4]。
其次,教育培训体系不成熟。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创新课程的再次创新,对教师队伍的素养要求较高。
而既具备思政教学能力又具备“双创”教育能力的教师数量不足,高校教师培育工作相对滞后,没有考量校外教学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对新入职的“双创”教师没有进行相关考核。
最后,教师管理制度不到位。
目前,高校还未形成针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与管理制度,没有对教师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能力给予考量,实践工作中缺乏教学监督反馈,致使相关教师对“课程思政”不重视,实践投入不足,形式化问题严重【5】。
三、“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创新
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为了助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落实高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任务,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与“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创新探索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实践课题。
(一)重视价值引领,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
首先,提升‘课程思政''重视程度。
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应带头学牙‘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内容,重新认识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清晰的认识,深刻认知“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认识到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找回高校育人的初衷,落实相关工作[6]。
其次,普及“课程思政'教育。
高校应积极完善教师培育体系,组建专门研究小组,与当地其他大学以及政府、企业对接,了解当前行业发展对创新创业和综合素养的要求,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对校内“双创”教师以及校外企业参与者的思政素养按照不同需求给予必要的“课程思政”培育,以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
最后,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品质的培育为出发点,将思政教育机制导向功能融入大学生创业动机教育和竞争意识教育以及相关法律教育中,让大学生在实践创新创业过程中时刻牢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自觉背负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恪守道德底线,规避违法行为【7】。
(二)形成多方合力,打造积极的“双创”生态环境首先,培育专业化师资力量。
高校应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开设“课程思政’教师培育课程,提升'双创”教师的思政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认知,转变知识能力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辅的错误理念。
构建思政教师和“双创”教师互帮互助团队,加强沟通交流,在“双创”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其次,整合专业化教学资源。
高校应积极打造“双创”教育裸程思政健设平台,与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保持沟通和交流,以校内教材编写为重,整合生动形象又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以案例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避免空谈[8]。
最后,构建校内外联合育人力量。
鉴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高校应与社会力量加强联系;政府部门应该为高校和相关合作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企业应该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帮助;社会媒体应引导“双创”课程思政舆论导向,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9]。
(三)提升综合素养,组建具备综合素养的师资队伍
首先,加强“双创嗷师的“内培”力度。
高校应从宏观层面对校内教师进行筛选和考虑,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为核心,以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主力,以其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教师为辅,选拨具备创新创业和思政教育的人才,组建'双创”队伍[10]。
其次,不放松“双创'教师的“外引”力度。
高校应继续聘请实干的年轻企业家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优秀工匠一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看重外聘人员的创新创业技能和成就,也要考核他们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等精神素养,以保障外聘教师队伍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11]。
最后,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不能违背新时代“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要加大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培育力度,将“课程思政与现代教学平台挂钩,要求教师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制作微课、微视频或者使用翻转课堂等,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2]。
(四)加快顶层设计,做好“课程思政”融入的制度保障
首先,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高校应针对自身教学特色和教学目标成立校内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立研究组,建立配套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建立责任制,由创新创业教师作为直接负责人开展工作。
思政教师应被分配到不同创新创业小组中,与创新创业教师共同承担“双创’育人工作,共同设计“课程思政”方案[13]。
其次,优化课程改革设计。
高校应从优化课程方案入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计划中,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有框架可遵循。
优化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不仅要包括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也要加入思政教育内容,比如创新精细、社会责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等,加大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开发力度,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最后,形成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大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规律,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坚持创新思维,引入信息技术,促使教学评价多元化和多样化[14]。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谋发展、谋未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在新时期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目前,高校加大“双创”教育力度,积极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快人才培育步伐[15]。
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新开设的课程,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联系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传递、能力锻炼的过程没有体现出“课程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作用,致使“双创”教育面临困境,比如功利化和非专业化的特征造成学生德育发展滞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满足国家长远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现实需求。
可见,“课程思政”与“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融合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希望研究工作者能够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助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
建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