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197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精校Word版.docx

臻品解析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化学精校Word版

绝密★启封前

2019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思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从分类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CO2和NO2溶于水都显酸性,因而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

B.Na2O和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C.Al2O3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为两性氧化物

D.Na2O和Na2O2与水反应均会生成强碱,故都是碱性氧化物

2.一定量的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之比为1:

2:

4,则Na、Mg、Al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1:

1B.4:

2:

1C.2:

3:

4D.3:

3:

4

3.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

B.常温时水溶性:

Na2CO3>NaHCO3

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

D.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不产生沉淀

4.下列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

①活性炭 ②氯水 ③二氧化硫 ④臭氧 ⑤过氧化钠⑥双氧水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5.用氢氧化钠固体配置10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有以下仪器:

①100mL量筒②滤纸③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①③④⑦B.③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2、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HCO3-、NO3-

C.0.1mol·L-1NaAlO2溶液:

OH—、Na+、Cl-、SO42-

D.0.1mol·L-1AgNO3溶液:

H+、K+、SO42-、I-

8.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有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SO42-+Ba2+

BaSO4↓

B.向CH3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H3COOH+OH-

CH3COO-+H2O

C.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Fe(OH)2+2H+

Fe2++2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NH4++OH-

NH3·H2O

10.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3.6g重水(D2O)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下,14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为3NA

C.在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2NA

D.1molZn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11.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2(O2):

选用灼热的铜网

B.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Fe2O3(SiO2):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D.Na2CO3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12.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KMnO4+FeS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的还原性强于Mn2+

B.MnO4-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

C.生成1mol水时,转移1.25mol电子

D.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有血红色沉淀生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三、非选择题:

共44分。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8分)X、Y、Z、R、Q、M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与X同主族;Y、R、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M的单质为黄绿色有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2)Z、Q、M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

(3)X、Y、Z三种元素形成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4)YX4M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Q3Y2与水可剧烈反应,产生沉淀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的单质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4.(8分)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单质A为黄色固体,B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强酸.

①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A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B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能生成红褐色胶体。

①检验B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

②B与W转化为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③一定条件下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9分)某工业含铜废料含有Cu、CuO、CuS、CuSO4等成分,利用该含铜废料可生产硝酸铜晶体[Cu(NO3)2·3H2O],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除生成SO2的反应外,另外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酸化”过程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若试剂a为Zn,则“置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淘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一步中使用20%HNO3和10%H2O2,整个过程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该步骤只使用20%HNO3,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16.(9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在指导工业生产和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2C(s)+H2(g)=C2H2(g)△H1

②C(s)+O2(g)=CO2(g)△H2

③H2(g)+

O2(g)=H2O(l)△H3

则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加入2molSO2、1molO2,研究T℃时,反应2SO2(g)+O2(g)

2SO3(g)△H<0,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40

压强/kPa

20.0

19.5

18.3

16.0

16.0

16.0

22.0

①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_________%;

②T℃时,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1[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下图分别代表焓变(△H)、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

)、SO2质量分数[ψ(SO2)]和混合气体压强(p)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下图正确且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

④4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3)某含钴催化剂可以催化消除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C)和NOx。

不同温度下,将模拟尾气(成分如下表所示)以相同的流速通过该催化剂,测得所有产物(CO2、N2、N2O)与NO的相关数据结构如图所示。

模拟尾气

气体(10mol)

碳烟

NO

O2

He

物质的量/mol

0.025

0.5

9.475

n

①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375℃时,测得排出的气体中含0.45molO2和0.0525molCO2,则Y的化学名称为______。

17.(10分)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溶液

悬浊液

Ca(C6H11O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适合的是________。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

A.新制Cu(OH)2悬浊液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