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154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7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docx

新县档案馆建设可研报告

 

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项目名称:

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

承建单位:

 

编制单位: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法人代表

证书编号:

工咨甲20120070001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报告负责人: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编制时间:

 

 

第1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1县档案局(馆)

1县档案局(馆)基本情况

1县档案局成立于1981年3月,1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2月。

1996年7月,1县档案(馆)在机构改革中,改为县委直属事业机构,保留档案馆牌子,档案局既是党委机构又是政府机构,由政府管理移交至县委管理,内设“二股一室”:

即办公室、档案管理股、机关档案工作业务指导股。

1县档案局和1县档案馆是两块牌子,一支队伍,合署办公。

事业编制10人,现有8人。

主要职能是主管全县档案事业,并对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负责征集、接收、整理、保管全县各种门类的档案,并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

馆藏条件

1县档案局(馆)位于1县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第一层西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档案馆,共有房屋16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铁质档案柜80个,档案密集架30列270组,图书资料架34个;配备有电脑8台,空调5台,激光打字机4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去湿机、复印机、消毒机各1台;有档案库房4个,分别是永久档案库房、长期档案库房、专门档案库房、图书资料库房;馆藏档案共63428卷(册),档案门类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档案历史跨度120余年,是一个门类较齐全,内容较丰富,特点较鲜明的国家综合档案馆。

馆藏内容

1、清朝档案有御批历代通鑑,卖房文约;2、民国档案有各种契约,身份证,地图,经扶县(1县)各级机关组织关系图,派粮派款收据、凭证,各种毕业证,国民军训须知,社会科学丛书,教育理论,国民兵团名册、工资花名册,政府训令,政府指示令,通告;3、革命历史档案有各项工作总结、意见、综合报告,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民主政府命令,第三次党代会材料,人口及党组织综合统计报表,区以上干部登记表,关于执行省委第二次党代会议的决议,成立中原临时政府和中原支前司令部命令、人事任免、组织处理等;4、解放以后的档案主要是县委、县政府、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全县人民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开展政治斗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

馆藏业务

近年来,1县档案局紧紧围绕工作中心,创造性的开展了档案服务功能拓展活动,2005年建成了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接收了全县各部门自1995年至2012年共5634份政策法规性文件,接待查询人员190余人次,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方便。

法人简介

法定代表人闫东,1960年8月出生,男,汉族,河南民权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2005年3月至今任1县档案局局长。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

(3)《1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划图》;

(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档案局印发的《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2107号);

(6)《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

(7)《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8)《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9)《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

(10)《河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1)《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1县档案局(馆)《关于编写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2报告编制内容与范围

我公司受1县档案局(馆)的委托,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要求,结合1县档案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在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的建设条件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分析了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了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根据现有的建设条件对项目的选址、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消防、节能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项目招投标方案,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并制订资金筹措方案,进行项目的效益分析和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

由此,编制完成了《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建设地点

1县档案馆建设场址位于1县城关朝阳路169号。

1.3.2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00平方米,1建档案馆建筑面积3917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达到馆藏档案数量12万卷,达到县级档案馆二级标准。

1.3.3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1建档案馆大楼1栋,8层框架结构,配套建设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避雷系统、给排水工程等工程。

1.3.4项目实施进度

工程建设周期12个月,准备期3个月;施工期8个月,竣工验收期1个月。

1.3.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经估算为1660万元,主要包括档案馆大楼、配套工程:

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避雷系统、给排水工程等工程费用,项目建设期间所有发生的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以及项目预备费等。

项目总投资1660万元,建设资金拟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办法解决,占总投资的100%。

1.3.6项目效益分析

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仅具有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资料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档案馆基础设施,满足档案安全保管与公共服务的需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拓展进馆门类,使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各个领域。

项目建设有利于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档案数据库和档案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工作优势,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4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切合《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符合1县发展总体规划,切合国家对各级综合档案馆的功能定位。

无论从提升1县档案馆管理水平及整体服务功能角度,还是从促进1县档案事业及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提升1县档案馆管理水平及整体服务功能,可以实现1县档案馆作为1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的功能。

1县档案馆建成后可以发挥档案部门的工作优势,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1县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指导

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馆舍面积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档案馆库抗灾能力,保障国家档案资源的安全,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印发了《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根据《规划》,开始了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项目,这对于进一步加快中西部档案馆建设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制约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下达中西部地区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2107号),国家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用3至5年的时间,力争使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舍条件基本达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

201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亿元,支持183个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发改委将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

下一步,发改委将与国家档案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档案馆项目的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21县档案馆发展状况

1县档案局成立于1981年3月,1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2月。

1996年7月,1县档案(馆)在机构改革中,改为县委直属事业机构,保留档案馆牌子,档案局既是党委机构又是政府机构,由政府管理移交至县委管理,内设“二股一室”:

即办公室、档案管理股、机关档案工作业务指导股。

1县档案局和1县档案馆是两块牌子,一支队伍,合署办公。

1县档案局(馆)位于1县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第一层西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档案馆,共有房屋16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铁质档案柜80个,档案密集架30列270组,图书资料架34个;配备有电脑8台,空调5台,激光打字机4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去湿机、复印机、消毒机各1台;有档案库房4个,分别是永久档案库房、长期档案库房、专门档案库房、图书资料库房;馆藏档案共63428卷(册),档案门类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档案历史跨度120余年。

1县档案馆事业编制10人,现有8人。

主要职能是主管全县档案事业,并对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负责征集、接收、整理、保管全县各种门类的档案,并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1县档案馆设施状况普遍比较危旧,达不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档案保管能力不足,一些档案面临损毁的危险。

为改善1县档案馆馆舍不足的状况,增强档案馆库抗灾能力,保障国家档案资源的安全,1县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

1县发展改革委和1县档案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档案局的相关要求,拟定了1县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开展好县级综合档案馆规划编制工作,计划通过3-5年的建设,使1县档案馆馆舍条件基本达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基本满足县级综合档案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法定职责需要,提升县级综合档案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由于条件有限,利用现有办公室作为库房,1县档案局(馆)行政经费投入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档案管理费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拔专款用于档案保护和改善馆藏条件,在此基础上也难以满足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法定职责需要,无法满足档案馆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政府信息查阅法定场所的设置要求。

在此背景下,提出了1县档案馆建设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有利于提升1县档案馆管理水平

近年来,档案事业迅猛发展,但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档案馆建于20世纪,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库房空间狭小,有些已经成为危房,亟需1建、改扩建。

由于档案馆的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档案馆依法履行安全保管档案、有效利用档案的职责,另一方面由于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实行“三室分开”,即档案室、阅档室、办公室分开;档案库房尚未配置齐全空调机、去湿机、消毒灭菌机、吸尘器等各类现代化保障器材,难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九防”要求。

本项目建设将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档案馆的基础设施,配备相应的馆藏仪器及设备,建成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