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099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docx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

Fk=2665KN、Mk=572KN•M、Vk=146KN,F=3331KN、M=715KN•M、V=182KN;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

Fk=4231KN、Mk=481KN•M、Vk=165KN,F=5289KN、M=601KN•M、V=206KN。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1.9m;

二、内力计算

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取h=1.5m符合GB50007-2002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

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

据GB50007-2002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

计算过程如下:

a.确定荷载合力到E点的距离

b.右端延伸长度为

3、地基净反力

的计算。

对E点取合力距即:

4、确定计算简图

5、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在地基净反力Pj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6、计算调整荷载

由于支座反力与原柱端荷载不等,需进行调整,将差值

折算成调整荷载

对于边跨支座

为边跨长度;

为第一跨长度。

对于中间支座

为第

长度;

为第

跨长度。

调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调整荷载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

BC跨中M=-0.86KN·m;CD跨中M=-34.98KN·m;

DE跨中M=-2.325KN·m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7、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基础梁得最终内力

支座

截面

类型

B

C

D

E

弯矩

(KN·m)

1030.64

1745.64

2957.97

3558.97

3021.19

3622.19

843.17

1558.17

剪力

(KN)

1145.15

-2198.75

2669.15

-2603.52

2432.71

-2853.92

1945.57

-1391.22

三、基底压力验算

按《勘察报告》2005-054;钻孔18处1.9m~2.7m深度范围内的黄土物理指标如下:

查GB50007-2002表5.2.4承载力修正系数

均小于0.85的粘性土

1、不考虑宽度修正,只考虑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确定基础宽度

3、经宽度和宽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验算基底压力

采用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基底净反力

(与荷载基本组合时地基净反力

计算方法相同):

,满足要求。

四、基础配筋计算

1、基础梁配筋计算

材料选择混凝土

钢筋采用二级钢HRB335;

垫层

100mm厚。

基础梁宽度

符合2.0~3.5的规定

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

满足要求

配筋计算表格

2、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项目

 

截面

弯矩

截面抵抗矩系数

相对受压区高度

内力矩的力臂系数

截面配筋

B左

1030.64

0.053521334

0.055035804

0.972482097

2487.80

B右

1745.64

0.090651422

0.095181148

0.952409425

4302.50

C左

2957.97

0.153607954

0.167663474

0.916168262

7578.95

C右

3558.97

0.184818000

0.206045341

0.896977329

9313.94

D左

3021.19

0.156890980

0.171617215

0.914191392

7757.67

D右

3622.19

0.188101027

0.210191196

0.894904409

9501.34

E左

843.17

0.043785981

0.044789008

0.977605495

2024.61

E右

1558.17

0.08916069

0.08448492

0.957757539

3819.00

BC跨中

2021.27

0.104959748

0.111135273

0.944432363

5023.93

CD跨中

1183.99

0.061484829

0.063501019

0.968249490

2870.46

DE跨中

2183.11

0.113369064

0.120646902

0.939676548

5453.64

注: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

大值

基础梁选配钢筋:

顶部12

25全长贯通,腰筋按构造设置,详见简图

底部6

32全长贯通,大于底部总面积的1/3.

C、D支座底部附加钢筋6

32在1/3截断

3、箍筋计算

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第

项已经验算);

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6肢箍,选用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a、

(加密区)

b、

(非加密区)

五、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翼板按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采用

16,

).

1、翼板的高度如计算简图所示,

取1.0m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

剪力设计值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满足要求。

2、横向钢筋计算

弯矩设计值

配筋计算:

截面抵抗矩系数

相对受压区高度

内力矩的力臂系数

钢筋面积

实配

16@110

,分布筋

六、沉降计算

1、土层分层情况如下图:

沉降计算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用角点法计算区域划分如下:

例如:

对于E点有

2、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算至强化闪长岩则

,按GB50007-2002规定

且应满足

3、沉降计算

E点:

0

0

1.1789

12.3158

1.0000

0.7930

7.8

12.8507

0.8

0.4211

1.1789

12.3158

0.9912

0.8908

10

11.2597

1.8

0.9474

1.1789

12.3158

0.9354

2.2076

15.5

18.0026

6.7

3.5263

1.1789

12.3158

0.5808

0.2719

10

3.4368

7.9

4.1579

1.1789

12.3158

0.5270

0.1156

30

0.4871

8.5

4.4737

1.1789

12.3158

0.5034

计算沉降经验系数

首先计算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据GB50007-2002表5.3.5,得

所以边柱E点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满足GB5007-2002公式5.3.6要求。

D点:

0

0

4.9684

8.5263

1.0000

0.7942

7.8

12.8701

0.8

0.4211

4.9684

8.5263

0.9928

0.9107

10

11.5112

1.8

0.9474

4.9684

8.5263

0.9472

2.5938

15.5

21.1520

6.7

3.5263

4.9684

8.5263

0.6416

0.3654

10

4.6187

7.9

4.1579

4.9684

8.5263

0.5904

0.1570

30

0.6615

8.5

4.4737

4.9684

8.5263

0.5674

计算沉降经验系数

首先计算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据GB50007-2002表5.3.5,得

所以中柱D点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满足GB5007-2002公式5.3.6要求。

4)D点和E点沉降差

中柱D点最终总沉降量

与边柱E点最终总沉降量

之差

-

=34.0194mm-29.1672mm=4.8522mm

满足GB5007-2002表5.3.4要求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