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762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 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docx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练习题全国通用版

2021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河流改道、取直、渠化及恢复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

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河道由先到后的形成顺序是〔〕

1T2T31T3T23T2T12T1T3

〔2〕M地堆积丰富的露天砂金矿,其原因是〔〕

A.流水堆积后,经河流改道侵蚀出露B.地壳抬升,含金基岩侵蚀出露C.河流弯曲,凹岩堆积砂金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堆积砂金

【答案】〔1〕C〔2〕A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河流整体流向是自北向南,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径流量的变化,会有裁弯取直的意向,因此,河道弯曲度会变小,弯曲河段的总流程会变短,据此,选C。

〔2〕砂金矿的出露部位一定是在堆积岸,堆积岸是凸岸,凹岸是侵蚀岸,故答案为:

A。

【点评】水流如果加速或者水量突然增多〔如遇到水灾〕,河道弯曲的地方由于惯性就容易冲出河道,使得周边地区泛滥.裁弯取直之后,就可以防止这一问题.有利于河水的流动,防止在汛期出现由于河道过弯水流不畅而导致的河水泛滥。

2.〔2021高二上·芜湖期中〕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21年的卫星影像。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比拟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答案】D

【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解析】由题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989年时,河流入海口在东南方向,而2021年时,该河流入海口那么改道向东北入海,选项A错误。

由图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积,其面积几乎没有变化,选项B错误。

从两幅图片的比照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该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绿化工作较好,水土流失减少,选项C错误。

显然选项D正确。

【点评】遥感的应用、区域地理特征、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海岸带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问题。

3.河道的改变受地转偏向力、泥沙淤积、地壳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全长398千米,大小支流纵横交错,河流含沙量大。

以下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诱因最可能是〔〕

A.北部地壳抬升B.河流流速快C.地转偏向力D.泥沙淤积

〔2〕目前控制大凌河下游河流改道的根本措施是〔〕

A.加固河岸堤防B.清淤河道C.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D.开挖入海新河

【答案】〔1〕D〔2〕C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水体的运动规律

【解析】〔1〕根据图文信息,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呈现南北往复摆动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大凌河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缓,河流上游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淤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淤高,该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流径流变化大,洪涝灾害发生概率大,很容易造成河流改道,D对;北部地壳抬升会导致河流不断向南改道,而不是南北往复摆动变迁河道,A错;大凌河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缓,B错;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大凌河下游自西向东流,河道应该持续向南变迁,而不是南北往复摆动,C错。

故答案为:

D。

〔2〕上题已经得出结论河流改道的最可能诱因是泥沙淤积,所以控制大凌河下游河流改道的根本措施是做好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河泥沙,而保持水土最有效地措施就是植树种草,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C对;而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和开挖入海新河可以暂时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改道问题,故A、B、D错。

故答案为:

C。

【点评】河道变迁:

是指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

河道变迁,一般有三种原因。

一种情况是由于升降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河道变迁,使河道向相对下降的方向偏移。

如:

永定河自西山进入北京平原后,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方迁移,就是以构造因素为主的渐进式河流改道。

另一种情况是以水文因素为主的突发式河流改道。

当河流下游段流经平原时,如含沙量过高,流速变缓时往往形成大量淤积,久而久之,河床高于两岸地面。

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河流决口,沿平原上的低地形成新的河道,而把原下游的故道完全废弃。

中国黄河下游,历史上曾屡次发生河流改道。

第三种情况是因河曲的发育。

河流袭夺,河道裁弯取直也是河道变迁的一个原因。

河道变迁后如引起水系,流域范围等方面的变化那么称为水系变迁。

河道变迁对工矿、交通、水利、农田等方面都有影响。

4.基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威尼斯城建在威尼斯潟湖中的岛上,形成独特的水上城市,泥沙淤浅和风暴潮洪水均会对它产生不利影响〔风暴潮洪水主要是由大风和潮水共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当风暴潮受到陆地洪水顶托时,多酿成重大灾害〕。

以下图为世界某海湾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17世纪意大利先后修建人工运河,将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其目的是〔〕

A.减弱陆地洪水

B.减少泥沙淤浅

C.降低潟湖盐度

D.增加陆地面积

【答案】B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水体的运动规律

【解析】河流河口地区均为地势低平,所以改道与否,不会减弱陆地洪水。

故A错误。

“基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威尼斯城建在威尼斯潟湖中的岛上,形成独特的水上城市,〞可以判断,如果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威尼斯潟湖,会造成泥沙淤浅,降低威尼斯的军事防御功能。

故B正确。

减少了淡水注入,减少的稀释作用,可能会提高潟湖盐度。

故C错误。

河流改道不会增加陆地面积。

故D错误。

此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潟湖(xìhú)(误称泻湖由于潟字少见并被不少人认为是繁体字,其实不然):

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别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

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

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

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

5.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后来因为湖面缩小而分裂成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两个湖泊〔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居然海位置游移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改道B.地壳运动C.风力作用D.生态恶化

〔2〕居延海面积和位置的变化说明〔〕

A.流域面积在缩小B.环境承载量下降C.流域环境在变化D.生态环境在恶化

【答案】〔1〕A〔2〕C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1〕读图可知,注入居然海的河流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河流下游极易改道,影响湖水补给,造成居然海位置游移。

故答案为:

A〔2〕居延海面积和位置的变化说明流域水文条件在变化,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开展演化是统一的,某一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故流域水文条件在变化说明流域环境在变化。

故答案为:

C。

【点评】河流改道的原因:

①构造原因:

在流域内,由于差异构造运动,不同地区升降趋向和速度不同,使河流向相对下降或沉陷的地区迁移,其方式有渐进式迁移、袭夺式迁移、倒流式迁移;②水文原因:

在平原河段,大量泥沙不断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导致河流决口,沿低洼地带径流,形成新的河道。

最常见的就是黄河;③人为原因:

蓄水拦洪、截弯取直、开挖人工河道、挖沙、引水等改变河流主河道;④由于地质运动使河流改变流向。

河道变迁不同程度地改变水系格局和水文动态,进而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6.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排污排涝能力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河道取直,水质恶化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C.增加下渗,地下水位上升D.打破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1〕A〔2〕D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城市的开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假设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

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到达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

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选A正确。

〔2〕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B错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C错误;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A错误。

故答案为:

D项。

【点评】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7.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下图。

据此答复以下各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严重;B.底栖生物是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2〕城市渠化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环城水渠的最主要功能为〔〕

A.防洪排涝B.军事防卫C.灌溉供水D.降解污染

【答案】〔1〕B〔2〕B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城市渠化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河床性质,使得水泥河床替代了原有的泥土河床,使得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A错;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B对;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C错;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D错.〔2〕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源远流长,河流多因其功能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开展,其功能包括:

航运,供水、军事防卫功能,古代的环城护城河就是护城河,具有军事防卫功能。

【点评】城市的开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假设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

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到达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8.〔2021高三上·邵阳月考〕河岸边坡的治理通常以钢筋混凝土修筑为主,具有非常结实牢固的优点,河道往往裁弯取直进行渠化;而用铅丝网石笼代替钢筋混凝土边坡是一种新式的河岸边坡治理的方式,依着河道的天然走势进行边坡的强化。

以下图为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有助于〔〕

A.提高水体净化能力B.增加河流生物多样性C.扩大河流湿地面积D.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2〕相比钢筋混凝土,采用铅丝网石笼改造边坡后,该河段〔〕

A.蒸发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下渗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3〕图示河道铅丝网石笼边坡采用梯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B.使流速变化趋于简单C.减少工程石料的投入D.增加河道泥沙的淤积

【答案】〔1〕D〔2〕C〔3〕A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解析】〔1〕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对提高水体本身净化能力影响不大,A错误。

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B错误。

河流湿地面积变化不大,C错误。

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D正确。

故答案为:

D。

〔2〕铅丝网石笼边坡石块之间的空隙比钢筋混凝土大,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B错误,C正确。

钢筋混凝土、铅丝网石笼边坡都不易存水,对蒸发量、降水量影响不大,AD错误。

故答案为:

C。

〔3〕此图是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东南方人口较多,人口多分布在河流附近,一些生产、生活活动和河流密切相关,梯级设计利于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A正确。

边坡梯级设计是顺着河流流向,对流速变化影响不大,B错误。

南方多山,不缺少石料,C错误。

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采用梯级设计目的是减少河道泥沙淤积,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河流裁弯取直是水流冲开弯道间的狭颈逐渐开展成新河的现象。

弯曲型河道演变到一定阶段时,同一侧的两个河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从而形成很大的河环,在洪水期,有可能在狭颈处冲开,并逐渐开展成为新河,称为自然裁弯取直。

裁弯发生后,新河将发生强烈地冲刷,河床断面迅速扩大,而老河那么相应淤积,在老河完全断流以后,新河就成为通过全河流量的单一河道,而老河那么常形成牛轭湖。

如不采取人工措施新河又将逐渐弯曲,进入下一个弯曲开展周期。

有时为了防洪和航运等工程需要,也常采取人工裁弯取直的措施。

9.美国佛罗里达州基西米河1962-1971年间实施了河道渠化工程,将本来蜿蜒的天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

1976年基西米河开始了渠道化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1962—1971年,基西米河渠道化的主要目的是〔〕

A.发电B.供水C.灌溉D.防涝

〔2〕1976年基西米河开始了渠道化河道的恢复工程,其意义有〔〕

①增加湿地面积②增加生物多样性

③增强净化能力④增加河流径流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D〔2〕A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解析】〔1〕此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从图中“泛洪区〞可看出当地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从图中可看出该地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易遭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裁弯取直的目的是使水流速度加快,加大了排泄能力,减轻了洪涝灾害,故D正确;发电一般在地势落差大处,而河道弯曲处一般地势较平坦,A错;不裁弯取直依旧能供水、灌溉,BC错。

故答案为:

D。

〔2〕河流有曲变直,湿地减少;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渠道化河道恢复后,那么这些都会逐渐恢复:

增加湿地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净化能力;但不会增加河流径流量。

故此题选A。

【点评】城市的开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假设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

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到达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10.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以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

A.航运和养殖B.航运和行洪C.发电和航运D.水质改善

〔2〕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

A.侵蚀作用明显增强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D.水流速度减缓

【答案】〔1〕B〔2〕D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

【解析】〔1〕裁弯取直和渠化,缩短流程、加深河道,河流流速变快,减少泥沙淤积作用,有利于航运和泄洪。

故B正确。

〔2〕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水流速度减缓,沉积作用明显增强,河道形态多样化,河道摆动空间扩大。

故D正确。

【点评】裁弯取直多发生在弯曲型河流当中。

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

当弯曲型河床开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牛轭湖;新河因缩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开展成为主槽。

在山区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于曲颈发生强烈的侧蚀而裁弯取直。

被废弃的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为离堆山。

另外,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弯取直。

11.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以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

A.航运和行洪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

〔2〕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

A.生物栖息地扩大,有利于多样性恢复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

【答案】〔1〕A〔2〕A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河流被裁弯取直和渠化后,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失去良好的生态效益,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水质会变差,不利于鱼类生长,B错误,D错误;“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结合图片可知当地落差较小,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因此不是为了发电,C错误;德国城乡河流大多位于平原地区,裁弯取直和渠化,缩短流程,加深河道可以提高河流流速,减少泥沙淤积,是了航运和行洪,A正确。

故答案为:

A。

〔2〕“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目的是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减少人类的干预,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生物栖息地扩大,有利于多样性恢复,A正确。

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道摆动空间减小,河道形态标准化,生态恢复使河道形态多样化,河道摆动空间增大,BC错误;河流恢复自然河道,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沉积作用明显增强,侵蚀作用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裁弯取直多发生在弯曲型河流当中。

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

当弯曲型河床开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牛轭湖;新河因缩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开展成为主槽。

在山区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于曲颈发生强烈的侧蚀而裁弯取直。

被废弃的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为离堆山。

另外,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弯取直。

12.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

以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答复以下各题。

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延长航运里程

【答案】A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解析】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A正确,D错误;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反而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B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C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裁弯取直多发生在弯曲型河流当中。

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

当弯曲型河床开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牛轭湖;新河因缩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开展成为主槽。

在山区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于曲颈发生强烈的侧蚀而裁弯取直。

被废弃的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为离堆山。

另外,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弯取直。

13.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

A.扩大灌溉范围

B.降低河流落差

C.缩短航运里程

D.防止洪涝灾害

【答案】C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解析】根据图示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

【点评】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

当弯曲型河床开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牛轭湖。

14.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

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

【答案】〔1〕B〔2〕B

【考点】等值线图,外力作用与地貌,水体的运动规律

【解析】〔1〕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那么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故答案为:

B,A、C、D错。

〔2〕树龄的大小与河漫滩形成的时间早晚相关,与河漫滩面积大小无关,A错;假设乙处积水时间较短,那么乙地河漫滩出露水面的时间早,树木可更早地在此生长,生长时间越早那么树龄越大,B对;由河流的流向可知甲位于乙的下游,C说法错误;“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图中甲、乙位于相同的陡坎内,说明两地河道形成时间相同,D错。

【点评】河道变迁:

是指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

河道变迁,一般有三种原因。

一种情况是由于升降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河道变迁,使河道向相对下降的方向偏移。

如:

永定河自西山进入北京平原后,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方迁移,就是以构造因素为主的渐进式河流改道。

另一种情况是以水文因素为主的突发式河流改道。

当河流下游段流经平原时,如含沙量过高,流速变缓时往往形成大量淤积,久而久之,河床高于两岸地面。

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河流决口,沿平原上的低地形成新的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