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58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docx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思政专业

世界社会主义

1、名词解释

1.封建的社会主

2.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4.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5.生态社会主义运动

6.新社会主义运动

7.军事共产主义是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粉碎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不得不将一切转入战时轨道,实行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蒲鲁东主义

9.巴枯宁主义

10.共产党宣言

11.英国工联主义

12.法国工团主义

13.拉萨尔主义

14.费边社会主义

15.欧洲共产主义

2、简答题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基本思想、意义

内容:

Ø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整个人类社会从古代社会直到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

Ø《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分析了从奴隶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Ø总结了人类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特别上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接档的根本道路:

“无产阶级,先进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Ø它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从理论上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

Ø它以及其凝练的语言概括了阶级消灭之后未来社会的存在态势,阐明了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Ø它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进程:

不断扩大市场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基本思想

Ø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产生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Ø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Ø而这个斗争已经达到这样的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只有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才能解放自己。

意义(3)

2.简单介绍一下巴黎公社革命及其革命的主张、意义

措施

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国家政权。

2)①实行政教分离②由人民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③经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具有立法和行政的职权,是公社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机构④公社的一切公职人员必须由选举产生,并且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可以随时撤换。

公社废除了公职人员的高薪制,公职人员领取与普通工人同等的薪金。

建立了新的法制,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任意逮捕和规范逮捕手续

3)实施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措施,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4)进行文化领域改革,实行国民教育世俗化和普及化,使文艺服务于人民大众

5)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对外政策的原则,反对民族压迫,醋精各民族工人的团结

意义:

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72天,但他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革命以其首创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启示。

经验教训。

⑴.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是胜利地进行革命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

⑵.无产阶级必须以公社式的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取代被打碎的旧的国家机器;

⑶.无产阶级必须与城乡劳动者,尤其是与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思想条件:

自然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施来登于1838年和施旺于1839年提出的细胞学;迈尔和焦耳于1842年发现的能量守恒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社会科学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

4.伯恩斯坦的主义内容

伯恩斯坦1899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正”

v在哲学方面,伯恩斯坦否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纯粹的或绝对的唯物主义跟纯粹的或绝对的唯心主义是同样唯心的东西”

v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纯粹的思维的构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以假说为根据的公式”,认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并不符合《资本论》的分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固然就趋势来说是正确的

v在社会主义方面,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认为“阶级合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宣称资本主义能民主自由地“和平”进入社会主义。

他提出,阶级斗争和阶级对立并不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激化,而是相反。

由于经济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阶级斗争越来越采取了缓和的形式,以致“在一百年以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我们今天只通过游行示威、投票和类似的威逼手段就可以实现了”。

比恩斯坦主张把无产阶级政党变为“改良的党”、“民主的党”、“和平的党”,并提出“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观点

 

5.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粮食征求制,农民每年以粮食税的形式将部分余量贡献给国家,剩余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农民个人全权处理,可以自由买卖

②在工业方面,由企业的全面国有化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恢复部分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要采取四种形式,即租让制,租赁制,工商业小业主合作社以及私人代购代销。

③在工业管理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扩大企业的权限,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

④在商业方面,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自由贸易,通过国营、合作社和私人等多种渠道,大力振兴商业

实质:

在于通过市场、商业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

意义

⑴.全部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商业的作用,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⑵.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了绝大多数党员、工农群众拥护和支持;

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⑷.新经济政策不仅是俄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而且为一切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以提供了正确的途径。

6.东欧在塔诺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及区别于苏联的地方

 

7.学习与研究社会主义运动史要注意的问题

1)社会主义的发展轨迹呈现出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不断得到宣传的过程。

2)社会主义是一个客观的、发展着的历史过程。

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评价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特定历史条件特定环境)

3)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主义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流派,过去如此,现今如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如此。

4)学习与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胸和建设性的思维。

5)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社会主义运动史最基本的方法。

8.战时共产主义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个人买卖粮食,没收私人资本,大、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

b.工业管理上实行严格的集中制;

c.流通领域实行国内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实行消费品分配制;

e.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迫资产者参加劳动

9.马克思的研究成果

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  *《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罢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  *《哲学的贫困》(1847)  *《工人联合会》(1847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  *《福格特先生》(1860年)  *《剩余价值理论》(1862年-1863年)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  *《法兰西内战》(1871年)  *《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7年)

10.恩格斯的作品

●《反杜林论》:

集中当时多门科学的重要成果,批驳了杜林的理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对哲学问题作出经典概括,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科学标准。

●《自然辩证法》: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用唯物史观阐明了国家的实质和其消亡的必然性,成为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作品。

11.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东欧剧变原因:

①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长期达不到根本改善是东欧剧变深层社会根源

②来自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外部因素对东欧国家的剧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训:

①执政党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走改革之路,并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③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课题

剧变性质: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2.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原因(历史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

教训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始终把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

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社会主义执政党必须时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处理好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既要不断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又要时刻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确认识社会进程与民族进程的关系,保证正确的解决民族问题

⑥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知识分子问题,给知识分子正确的定位,发挥知识分子在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⑦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3、论述题目

1.东欧八国社会主义模式区别于苏联,具体解释一下

Ø除法西斯势力与极端反苏势力之外,各国基本上都允许各种政治势力存在,各党派都有一定的活动自由,也没有剥夺剥削阶级的选举权

Ø各国建立的都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制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公开的多党选举,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了联合政府

Ø各国共产党为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大都与其他左翼党派组成了联合阵线,摸索出了一套多党共存与多党竞争条件下争取社会支持,进行多党合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Ø不少国家开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

 

2.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Ø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对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这一代替的历史使命。

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更多地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在资本主义的框框里,争取到执政和参政地位也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

Ø在指导思想上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指南。

共产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Ø追求的制度目标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目标是探索出一种更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把社会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的运动,目标是通过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调整改良,达到一种所谓更民主自由的社会。

Ø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可以有两手,在坚持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形式的同时,也绝不放弃任何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而民主社会主义把通过普选取得议会多数作为取得政权的唯一方式,主张渐进地变革社会,反对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Ø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态度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为什么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唯物史观:

a.代表作: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

Ø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Ø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Ø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

(2)剩余价值学说:

a.代表作:

《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

Ø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第二块理论基石。

Ø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Ø剩余价值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伟大的历史使命;

Ø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寻找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

这两大发现,使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本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