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17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崔亚玲

所有制形式:

农业专业合作社

4、建设地点:

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

5、建设期限: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6、建设规模: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拟建设智能温室1座,葡萄拱形大棚60座,樱桃拱形大棚10座,喷灌系统70亩,葡萄避雨棚50亩。

项目建成后,年产葡萄177000公斤、樱桃50000公斤,其中:

精品葡萄102000公斤,露地葡萄75000公斤;精品樱桃20000公斤、露地樱桃30000公斤。

7、项目建设内容:

(1)新建智能温室1座,6连栋,面积2304m2,48m*48m;

(2)葡萄拱形大棚60座,含钢架,单座面积600m2;

(3)樱桃拱形大棚10座,单座面积600m2;

(4)喷灌系统70亩,其中:

50亩葡萄,20亩樱桃;

(5)葡萄避雨棚50亩,含钢架;

(6)新打机井2眼,井深200m;

(7)新修园区道路3200平方米,长800m,宽4m,水泥路;

(8)电力线路600m;

(9)购置250KVA变压器1台;

(10)引进葡萄种苗40000株,樱桃种苗3000株。

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27.97万元,包括建设投资484.20万元,全部流动资金43.77万元。

本项目拟申请财政资金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7.88%);本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27.97万元(占总投资的62.12%)。

9、效益分析:

该项目生产经营期年均销售收入362.92万元,扣除年均总成本费用220.7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142.20万元,减去年均所得税35.5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106.65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7.15%,税后财务净现值328.35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6.29年,投资利润率26.93%,投资利税率26.93%。

项目的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局《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4、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

5、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

6、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7、《陕西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8、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9、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项目,是以农业设施工程等基础设施为主体,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组织形式。

项目建成后具有多方面功能和综合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项目承担单位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具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

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设施水果产业的发展,对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再造秀美山川,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地方经济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该项目选项准确、规模适度、工艺先进、选址合理、投资节约、方案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建议该项目尽早审批评估,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早日投产,发挥较好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水果产业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果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国家鼓励扶持和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有力推动下,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设施栽培与设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市场农产品供给、改善居民膳食结构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快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设施农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

设施农业具有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密集、商品化率高等特点,是国家鼓励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

在我国人口多、土地、淡水等资源短缺的国情条件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及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也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

近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依托紧临西安文化区和高新产业区的区位优势及秦岭北麓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主动承担和分享西安大都市功能,规划策划了“新长安战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区富民、长安西安领先为目标,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旅游业、都市农业,区域经济生机勃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在新形势下,长安区委、区政府以农业资源为依据,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稳粮、扩菜、增花、优果”为总体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长安区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从而确立了“三带四板块”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在果业经济发展中,区政府提出要建设王莽万亩鲜桃基地、沿环山公路绿色猕猴桃基地、万亩葡萄基地建设及示范园建设。

本项目在此背景下,进行葡萄、樱桃示范园的建设,符合长安区农业和果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2、项目建设是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情况下可保证农产品优质安全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钱袋子”。

设施水果生产是优质高效型产业,经济效益显著;设施水果栽培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规模化发展设施水果栽培,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长安区发展设施水果产业的效果已充分表明,随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单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设施水果生产收入在全区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快速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而且设施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带动运输、加工、包装、种子、棚膜经营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3、项目建设是合作社自身发展的需要。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地处西安、蓝田两地交界处,浐河沿岸,土地平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009年,浐水源合作社在魏寨乡建立了葡萄、樱桃种植园区,要求农户从品种选择、繁殖育苗、生产苗定植、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药剂防治、果实采收等各方面严格按照葡萄、樱桃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

合作社为农户免费提供生产种植的科学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及其他服务,负责葡萄、樱桃园区的统一销售工作,避免了农户间相互压价造成的恶性竞争,保证了全体园区农户的经济利益。

葡萄樱桃种植园区建立以来,已成为该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农民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对促进产业化进程和规模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全区及周边地区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建设葡萄、樱桃示范园,利用先进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种植葡萄、樱桃,既能对当地的葡萄、樱桃种植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也是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优势

本项目属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内容,无公害食品的发展是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支持发展的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长安区委、区政府以农业资源为依据,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稳粮、扩菜、增花、优果”为总体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长安区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从而确立了“三带四板块”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在果业经济发展中,区政府提出要建设王莽万亩鲜桃基地、沿环山公路绿色猕猴桃基地、万亩葡萄基地建设及示范园建设。

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已纳入总体规划,并给予启动资金、选址、税费减免多项扶持政策支持。

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

2、资源优势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葡萄、樱桃示范园建设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蚕姑沟村,地处长安区魏寨乡和蓝田县汤浴镇接壤处,浐河源头,地形属于两塬夹一川,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3度,年均降水量586毫米。

项目区内土壤肥沃,生态环境未受污染,灌溉条件良好;光照充足,热量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较丰,农业生产条件好。

从光照、积温、温差、降水、土壤质地等综合因素分析,项目地具有葡萄、樱桃生产示范的资源条件。

3、技术优势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撑条件。

此外项目建设单位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自从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等业务,具有一大批葡萄、樱桃栽培能手,目前有高级农艺师2名,技术实力雄厚,能满足项目的技术需要。

四、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大风、雪灾、雷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在施工中应尽可能对避雨棚、智能温室、拱形大棚采取加固措施,示范园输配电网在低压配电室重复接地,所有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确保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风险为市场风险,如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应采取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大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需求量,在水果总量增加的情况下,适时销售,避免因集中销售上市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社会经济状况

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邻西安,山、川、原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现辖5个乡镇、17个街办,总人口92.57万人。

总耕地面积70.17万亩,果树面积64345.6亩,其中葡萄面积7588亩,樱桃面积1062.8亩。

2009年长安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8.1亿元,同比增长16.2%,是2006年的2.1倍,连续三年实现15%以上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26.1亿元,增长33%,是2006年的2.6倍,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亿元,增长40.5%,是2006年的2.8倍,增速列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3.4亿元,增长23.5%,是2006年的1.9倍,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8亿元,增长26%,是2006年的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123元,增长23%,是2007年的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960元,增长21%,比2006年净增2368元;城乡居民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在全市十三区县中位次前移,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自然状况

区内水资源丰富,源自秦岭,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沣、滈、浐等河。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4.22亿立方米,可开采地下水3.25亿多方。

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聚,夏季炎热,秋季多连阴雨,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在500~700m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80.6mm,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项目建设地位与长安区东部塬区,土壤母质为黄土,土质优良,土壤肥沃。

3、交通与通讯

长安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政府驻地距西安市中心仅8.7公里。

西户高速公路横穿东西;西余铁路纵贯南北,物运方便快捷。

1500余公里公路连接四面八方,陇海铁路支线、安康铁路以及西柞公路、108国道、210国道、西宝南线和西汉高速公路贯穿区境,西安绕城高速南段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建设地点魏寨乡,位于长安区东部,随着南横线建设,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通迅便捷。

4、选址与建设条件

该示范园建设在魏寨乡,位于长安区东部,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环境未受污染,灌溉条件良好。

当地属暖温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较丰,农业生产条件好。

从光照、积温、温差、降水、土壤质地等综合因素分析,是发展葡萄、樱桃的最佳适生区,具有集约化规模开发的优势,为实现产业化和生产与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品位、无公害的果品提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物质前提。

项目建设区内电力、电邮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与社会化服务条件好。

使本项目实施建设资源环境条件十分有利,同时也使本项目实施后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主要为农药、化肥、优质种苗、棚膜等,由西安市供应,供应量足、价格合理,供应渠道通畅,供应有保障,能满足生产需求。

二、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地处西安、蓝田两地交界处,浐河沿岸,土地平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月,主要从事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者、经营者苗木及鸡、猪的养殖,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本着“服务农户、满足客户”的宗旨,力争为农户增收创收,做强葡萄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将所在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产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美好家园,并为市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崔亚玲,女,1975年生,住魏寨乡。

她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带头人,致富不忘众乡亲。

几年来,为村道路硬化、建校集资、公益事业捐资近几十万元。

经她本人抉择,全村有53余户通过劳动就业,走上了富裕之路。

由于崔亚玲同志为人正直、主持公道、不计名利,处事经纬分明、乐于助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目前,她正在为合作社发展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懈地为社会多做贡献。

项目单位财务状况良好,截止2009年12月31日,合作社总资产114.88万元,固定资产78.00万元,流动资产36.88万元,负债总额5.88万元,所有者权益109.00万元,实收资本109.00万元。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水果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副食品,也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供应时间短,北方的葡萄8月上旬才能供应市场,加之鲜果一般不耐贮运,使果品供给有明显的季节性。

采用设施(如节能型日光温室)种植果树,是在人工控制环境下为果树创造适宜的栽培条件,进行果树的提前促成栽培,使果品成熟期提早50—100d以上,这对于提早供给新鲜果品,满足市场需求,延长果品供应期,增加果农收入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那些气候条件严酷不适宜栽培果树的地区也可以生产收获超时令、反季节的果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项目的建设社会意义重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率很高。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食品消费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优质化、多样化已成为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趋势。

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与保健意识的增强,使绿色食品农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据市场调查资料,目前获得“绿色标志”的农产品价格要比一般农产品高30%,增加值高20%。

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绿色食品农产品的开发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葡萄、樱桃示范园建成后,年产葡萄177000公斤,樱桃50000公斤。

项目的目标市场为西安市,据统计,西安市常住人口为843.46万人,按照人均需求15公斤计,葡萄和樱桃需求量均为12652万公斤。

截至2008年底,西安市葡萄栽培面积5.25万亩,产葡萄3675万公斤,大樱桃栽培面积为5.4万亩,产大樱桃8100万公斤,难以满足旺盛市场需求。

本项目建成后,年产葡萄、樱桃仅占市场需求的0.14%和0.03%,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2、市场竞争力分析

(1)产品质量性能优势

本项目产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有保障。

(2)产品价格优势

长安区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环境未受污染,水果种植面积大,货源充足,原料采购成本低,具有产品价格优势。

(3)商誉、认证情况

该社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浐水源”牌水果商标,商誉良好。

以沼气为纽带的大型集约化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是随着集约化养殖业和集约化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其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二、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1、产品营销策略和模式

本项目营销策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把无公害的果品开发作为生产经营的主攻方向,实施优质名牌战略,为市场提供优质精品和安全健康的果品,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用优质取信于消费者,提高市场的占有份额;以无公害葡萄、樱桃设施栽培示范基地为依托,带动项目区农户和周边地区规模化发展无公害葡萄、樱桃设施栽培,规模化发展无公害葡萄、樱桃产业,建立产业化开发链,提高抗风险能力。

在项目投入运营后,将从实际出发,建立营销机构,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产品销售重点依托省内批发市场和超市,首先占领大中城市销售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其它市场。

2、产品营销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产优质葡萄177000公斤、樱桃50000公斤,为尽快占有市场,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产品性能、品牌、形象,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要利用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打好价格战、服务战、质量战,不仅要尽快扩大省内市场份额,还要主动参与西北市场竞争。

3、市场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市场是复杂和多变的,影响市场变化的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该项目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

具体有:

①原料的质量:

该项目的主要原料种苗受种植技术、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将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②供求关系: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葡萄、樱桃价格的变化将对项目产品的销售和利润产生影响。

(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①合作社要把好原料质量关,注意以提高葡萄、樱桃质量为重点的技术管理,适时采收,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合作社可以充分利用展销会及媒体,加大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需求量。

③合作社要革新挖潜,对项目产品价格进行市场预测,降低项目产品成本,最大限度地拓展盈利空间,获取效益最大化。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建设任务

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建成后,年产葡萄177000公斤、樱桃50000公斤,其中:

精品葡萄102000公斤,露地葡萄75000公斤;精品樱桃20000公斤、露地樱桃30000公斤。

项目产品取得无公害食品标志,市场抽检合格率100%。

示范推广葡萄、樱桃设施栽培新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民增收;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果品葡萄、樱桃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2、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160亩,拟新建智能温室1座,葡萄拱形大棚60座,樱桃拱形大棚10座,喷灌系统70亩,葡萄避雨棚50亩;新打机井2眼,新修园区道路3200平方米,电力线路600m,购置250KVA变压器1台。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1、选址要求

本项目选址遵循如下原则:

(1)交通方便,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

(2)土地基础条件较好,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适宜发展无公害果品种植,以便于为项目提供所需原料;

(3)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供应可靠;

(4)劳动力充足,且具有无公害葡萄、樱桃种植的经验。

2、规划布局

葡萄、樱桃示范园占地面积160亩,其中:

智能温室位于示范园的西南角,葡萄拱形大棚和樱桃拱形大棚位于园区的西部,50座葡萄避雨棚位于园区的东北方,20亩露地樱桃位于园区的东南角。

三、技术方案

1、工艺流程

园地选择与规划→大棚建造与品种选择→整地与定植→大棚管理→采摘→上市出售

2、大棚葡萄栽培技术要点

①园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100cm以下,且有道路、排灌、防护林等附属建筑设施的地块。

砧木选择较强抗病性、抗逆性和优质的品种。

②大棚建造与品种选择

单栋大棚建造面积为600平方米,大棚跨度10米,长度60米,拱棚顶高为4米,肩高为3米。

品种选择为户太8号、理扎马特、特早玫瑰、维多利亚、早黑宝、兴华1号、白鸡心。

③整地与定植

整地是在定植前一年秋季上冻前进行。

采用条状整地的方法,即挖深宽各0.5米的定植沟,挖后应及时回填,以免土壤蒸发失水。

回填时沟底施20厘米厚的有机质,上部以有机质混表土回填。

底土留在两沟之间,切忌回填沟内。

定植时间在春季的4月中旬。

苗木选一级苗,栽前浸泡24小时,然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消毒处理,栽后及时灌水。

④枝蔓管理

A、第一年管理定植当年从靠近地面处选留1个强壮的新梢作为主蔓,并插竹秆做支架引缚,新梢叶腋间发出的副梢留2片叶摘心,再发出的2—3次副梢均齐根抹去,主蔓长至1.5米高时进行摘心。

B、第二年管理第二年要及时搭架绑蔓。

每一主蔓的最先端选留一个新梢继续延长,延长梢的处理同上一年。

延长梢以下的新梢,靠近地面30厘米内的萌芽宜早抹去。

其余的新梢留3个结果枝,留2—3个营养枝。

结果枝在始花期,花序前留3—5片叶摘心。

以后前端的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全去掉。

冬剪时,主蔓延长蔓剪留2米长,其余新梢剪留2—3个芽眼,每米蔓段留6个结果母枝。

至此葡萄整形结束。

第三年以后的枝蔓管理与露地基本相同。

C、花序整形包括掐穗尖、去副穗、疏果粒等。

掐去穗尖的1/5—1/4,去掉花序分化出的副穗。

疏果粒是在葡萄谢花后10—15天,果粒黄豆粒大时,对坐果的果穗疏除一部分小、病、伤、畸形和过密的果粒。

⑤土、肥、水管理

A、土壤管理每次灌水之后,都要对池面进行松土,深度不超过10厘米。

B、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主要是长效有机肥和生物肥。

前者用量每667平方米1000公斤,后者50公斤。

施用时期为开花前一次,9月上旬一次。

使用生物肥浇根,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000毫升,共浇4次,间隔15天。

C、水分管理葡萄出土上架后立即灌一次透水。

要求越早越好、越透越好。

以后根据土壤类型及土壤墒情适当灌水。

前期棚内扣地膜保湿。

果实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