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136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docx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0401

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降水方案(2015040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工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金鸡滩镇曹家滩村,由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20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

78.9m;标准层层高:

3.6m;裙楼为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0.000绝对高程为1285.50;总建筑面积:

37618.8平方米。

主要参建责任主体单位有:

勘测单位:

西安市鸿儒岩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杭州中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陕西华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1.2基坑概况

本工程基坑近似呈长方形,周长约430m,基坑坑底相对标高为-6.75m【绝对高程为1278.75m】,电梯基坑局部相对标高为-8.8m【绝对高程为1276.70m】。

1.3场地地质条件

1.3.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多功能公寓楼场地位于榆阳区金鸡滩镇曹家滩村榆树湾煤矿矿区内,距榆林市区约40km,拟建场地孔口标高介于1282.62-1284.78m之间,勘测场地地貌单元属风砂滩地。

1.3.2场地地质构造及环境地质条件

勘察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南部,在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鄂尔多斯盆地台向斜边缘一部分。

次级地质构造为陕甘宁台拗之陕北台凹边缘。

出露的地层以新生界风积沙土及第四纪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为主,总体为一向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无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沙化和风蚀等。

1.3.3场地地层构成及岩性描述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

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形成细沙(Q4al),第四纪上更新世冲积形成的粉土(Q3al),粉质粘土(Q3al)组成。

①层细砂(Q4al):

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质纯,颗粒均匀,分选性好,层后4.3~6.5m,层底标高1276.12~1280.48m,该层在勘察场地内均有分布。

②层细砂(Q4al):

褐黄色,中密,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及其他暗色矿物质,层厚3.6~5.8m,层底深度9.0~10.4m,层底标高1272.38~1275.74m,该层在勘察场地内均有分布。

③层粉土(Q3al):

褐黄色,密实,湿,软塑~流塑,土质均匀,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可见氧化铁斑痕及条纹,有少许粘性,层厚3.4~7.2m,层底深度13.5~17.0m,层底标高1267.15~1270.06m,该层遍地整个场地。

④层粉质粘土(Q3al):

灰黄色,可塑~软塑,湿~饱和,密实,岩性以粉土为主,含少量云母及钙质结核,土质均匀,干强度中,韧性高,有光泽反应,可见氧化铁斑痕及条纹,局部夹黄褐色沉积渲染纹线及粉土薄层,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30.9m。

1.3.4地下水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5~1.3m左右,稳定水位相对标高-3.38m~-1.62m【绝对高程为1282.12~1283.88】,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由地形较高处下低处径流,据区域资料,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年涨降变化幅度为0.5~1.0m,抗浮水位按1284.88m考虑。

1.4重点、难点分析

1.4.1为确保基础施工的顺利完成,采用疏干降水保证工作层面干作业;降低地下水位,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0.5m;保证降水连续性,设有备用电源,防止降水过程中突然停电,水位上升对基础产生的浮力,引起结构破坏。

1.5编制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工程,基坑的降水工程。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2GB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2.3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2.4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5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6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7本方案涉及的其它规范、标准、文件等:

2.7.1GB505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7.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7.3《基坑降水手册》

2.7.4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2.7.5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2.7.6本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和水文地质报告

2.7.7榆树湾煤矿多功能公寓楼工程施工图纸

第三章、控制目标

3.1改善基坑开挖的土体性状,提高土体的强度。

3.2降低影响基坑安全和稳定的承压水头高度,防止发生管涌和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减小其对抗坑底土的顶托,以减小坑底的隆起量,保证基坑安全。

3.3基坑开挖放坡采用自然放坡,坡比1:

1,避免边坡出现塌方。

3.4为保证基坑开挖顺利完成,降低开挖区域的地下水位,以保证施工机械和工作人员的顺利作业,工作层面干作业。

第四章、材料及用电要求

4.1抽水泵采用YB180M-ZW型水泵,吸口直径为Φ108mm;采用直径0.025m的聚丙烯管;确保工程质量,材质必须选用国标。

4.2打井管用Φ50钢管制成长8m,一端制成锥型锯齿形状,用聚丙烯管与高压水泵牢固连接。

4.3施工用电要求基坑降水施工中降水井施工电力供应不小于50kw;降水期间电力供应不小于115kw;对高压临时停电采用备用发电机作为应急。

现场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即总配电柜→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每级都设漏电保护装置。

(见附图二)

第五章、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5.1.1测量放线,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布设坐标控制网,引测施工水准点。

5.1.2组织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

5.1.3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组织培训学习,进行分级交底。

5.1.4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实施细则,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建成施工成本信息监控体系,编制材料、设备进货计划。

5.1.5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仪器名称

品牌、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全站仪

科力达KTS-442R2W

1台

2″2+2

定位、坐标测量

电子经纬仪

DT-02

2台

2″

测角度、测方向线

水准仪

X5

3台

S3

高程控制

钢卷尺

100m

4把

一级

量距

对讲机

5km

5对

通讯联络

钢盒尺

5m、7.5m

5把

若干

5.2施工人员准备:

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进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5.2.1项目部人员配备如下:

职务

姓名

项目经理

宋晗

技术负责

李彦斌

施工员

张文祥

技术员

米万

测量员

李升

安全员

郑玉龙

质量员

刘鹏先

资料员

乔小龙

5.2.2根据工程量与工期安排,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各专业施工人员使用计划如下:

班组名称

职务

人员姓名或人数

基坑降水班组

现场负责

张文祥

基坑开挖班组

班长

1-2人

基坑开挖班组

工人

3-4人

降水班组

工人

2-4人

5.3施工设备:

5.3.1本工程共设轻型真空泵61台,高压泵6套,冲孔管6套。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共为732根。

井点管采用直径0.025m的聚丙烯管,滤管长度为1.2m。

滤孔面积一般为滤管表面积的15%-20%,滤管壁处包两层滤网内层采用网眼为30-50孔/cm2的尼龙丝布细滤网,外层采用网眼为3-10孔/cm2的尼龙丝布粗滤网。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设备及工器具见表5.3.1。

表5.3.1

施工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集排水管道

1

真空泵

61

备3台

配套的电器电线、出水管等

61

备用5套

第六章、施工部署

6.1本工程采用两次降水,降水深度5.7m,局部降水深度7.65m。

(降水剖见附图四)

6.2降水井的井位确定应在现场基坑开挖上边线确定后进行;第一次降水井施工(包括降水井的布设)在土方开挖至-2.00m完成。

第二次降水井(包括降水井布设)在土方开挖至-5.05m后进行。

6.3第一次轻型井点沿周边封闭式布设33套,支管长度选用8.5m。

第二次基坑开挖放坡后上口总周长约404延长米,东西160m,南北宽42m轻型井点降水沿基坑底部封闭布设28套,支管长度选用8.5m。

开挖前坑内设三个观测井B,开挖后在基坑下口线处设三口施工中观测井A。

6.4待水位下降后开挖到设计标高。

基坑开挖时,严禁机械碰撞降水井管及设备,对降水井设备做适当的保护。

基坑按标高分四次开挖,第一次清理表面渣土,标高在-1.0m~-1.5m,开始降水,试桩与高位钢筋灌注桩施工;第二次开挖标高至-5.25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第三次开挖标高根据承台底标高,为-5.55m~-6.75m之间,根据各部位标高,破除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虚桩,清理桩间土;第四步开挖电梯基底标高为-8.75m,根据标高破除该部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虚桩。

第七章、施工工艺及方法

7.1井点降水

7.1.1井点管成井施工工艺:

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埋井点支管

放线定位:

用经纬仪、钢卷尺测定井位。

铺设总管:

沿基坑边缘排放总管,然后支管与总管连接可靠。

冲孔:

先将直径50mm的高压冲管插在井点的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

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边冲边沉。

埋井点支管:

对准孔中插入井点支管,支管高出土体200至300mm,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砂滤层。

7.1.2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第一次降水施工工艺:

基坑挖至-2.00m、冲井孔→埋井点支管→填灌黄砂→粘土封口→连接总管→总管与支管连接→试抽→疏通“死井”→正常抽水

第二次降水施工工艺:

基坑挖至-5.05m、冲井孔→埋井点支管→填灌黄砂→粘土封口→连接总管→总管与支管连接→试抽→疏通“死井”→正常抽水

7.1.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7.1.3.1测量定井位:

用经纬仪、钢卷尺测定井位。

7.1.3.2成井:

冲孔时,每间隔1.2m处,先将直径50mm的高压冲管插在井点的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一般压力为0.6—1.2Mpa)将土冲松。

冲孔时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体松动,边冲边沉。

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左右。

7.1.3.3井管安装:

井孔冲成后,拔出冲管,对准孔中插入井点支管,支管高出土体200至300mm,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塌土。

并填至土体以下1.0m处,以确保水流畅通。

井点填砂后,需在上部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每根井管沉设后应检验其渗水性,在填精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待管口注水后管内水位又会自然下落。

每根支管打设完毕后,应用木塞或塑料布塞住或包裹管口,防止异物入内。

砂滤层填灌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降水效果的关键。

本工程井点用砂,选用均匀的粗砂,含泥量不得起过3%。

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为保证出水质量,滤管的粗细滤网分别选用60和100目两层,以保证以后的出水符合细水长流,出水澄清的要求。

7.1.3.4管路安装:

井点总管的布设,沿基坑边缘排放总管,将总管焊接12根分支管头(管头长度200mm),然后支管与总管连接可靠,绑扎牢固,防止漏气。

7.1.3.5检查管路:

冲孔作业时,应使排水沟通畅,将施工废水汇集到集水井中,待沉淀后循环利用或采用强排水的方法排出,防止满溢影响工地环境文明。

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试灌,以检查有无漏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