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范文语文.docx
《评课稿范文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课稿范文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课稿范文语文
评课稿范文语文
评课稿范文语文
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爱莲说》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巧妙地把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描绘美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听了X老师的《爱莲说》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
”X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X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
X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
课前准备的关于莲花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
X老师把阅读作了五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阶段:
师高声朗读,整体把握。
第二阶段:
放录音,学生跟读。
第三阶段:
生齐读,自渎后解决字、词、句。
X老师采用学生质疑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
在这一阶段,X老师大胆的向课文录音中的“蔓”字的读音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三阶段:
品读探究,正确评价。
这里有“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师生合作”“教师点拨”等几种方式。
教师设计几个关键的问题:
(
1、翻译句子。
2、表现莲高洁的句子还有哪些?
3、找出文中告诉概括莲高洁的句子。
)让学生去探究、去评价。
第四阶段:
齐读课文、小组讨论释疑。
在这一阶段学生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作者为何“独爱莲”?
2、结尾为什么顺序发生了改变,最后说牡丹之爱?
X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做以适当点拨。
第五阶段: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再读课文,生谈收获,齐读结束。
第
二,师生与作者的关系。
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
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新信息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
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
因此,我认为X老师让学生去多读课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第
三,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
X老师让学生去写读后感正是连接阅读和生活的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
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
附送:
评课词语
评课词语
篇一:
精彩评课语句精彩评课语句本人从教以来,积极向各位优秀教师学习,校内外听课近千节。
除了学到许多课堂教学经验以外,还积累了一些关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习作指导、口语交际等课型的评课语言,现将拙评整理出来,还望各位多加指点。
语文评课:
1、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篇二:
语文听课评课常用语语文评课:
1、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1
1、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
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上台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1
3、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1
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
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
5、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
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
1
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
7、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1
8、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1
9、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
1、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
2
2、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非常轻松。
2
3、小小的探索意在激发学生研究文章的兴趣。
2
4、引导初读,渐渐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符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
5、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
2
6、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
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2
7、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
2
8、展开想象,让学生自由说说。
并且设计活动性作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2
9、设计基础性作业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是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
30、以“演”入情境。
朗读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3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
3
2、教师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
3
3、教师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3
4、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
3
5、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感受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
6、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指导整体感知,读懂课文。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一两部分,积累词句。
3
7、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语言。
整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有活力。
3
8、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教者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调动了学习3
9、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
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0、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4
2、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
4
3、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
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4
4、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4
5、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
4
6、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往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4
7、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中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