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00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 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docx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的种类、分布和特点。

2.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3.根据草地退化的原因,说出保护草地的具体措施。

一、草地退化

1.载畜量

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

2.草地退化的原因

由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

3.草地退化的表现

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杂草、毒草增多。

4.草地退化的危害

载畜量减少,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5.地区差异

(1)欧洲:

情况较好。

(2)北美:

经历了开发、滥用、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3)澳大利亚:

曾经过度放牧,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4)非洲、南美洲及亚洲:

由于牧场超载,草场退化和沙化严重。

(5)中国:

由于牧场超载及鼠害和虫害,牧场退化和沙化严重。

二、保护草地

1.草地退化的本质:

社会经济问题。

2.解决措施:

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3.中国措施

实行禁牧、轮牧制度、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等。

1.草地分布的地区容易受外力破坏。

(√)

2.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地退化的唯一原因。

(×)

3.牧场的载畜量是一定的,不会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改变。

(×)

4.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C)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不合理的灌溉

C.超载放牧D.暴雨集中

5.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草地且可行的是(A)

A.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B.增加牧畜数量

C.加大游牧范围

D.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

6.不是我国牧场退化主要原因的是(D)

A.过度放牧B.鼠害

C.虫害D.沙尘暴

知识点

草地退化及保护

1.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危害

草地退化是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其联系如下:

2.草地退化的地区差异情况及原因

地区

利用情况

形成原因

欧洲

较好,牧场载畜量高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管理细致

北美洲

经历了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澳大利亚

近年来草场利用情况有所改善

特有的问题是从欧洲引进的兔子过分繁殖,侵夺了许多牧场,草场破坏严重

非洲、南美

洲、亚洲

大部分牧场面临草场退化、沙化问题

牧场超载

中国

牧场退化和沙化严重

牧场超载、受鼠害和虫害的影响较严重

3.保护草地

[指点迷津] 过度放牧并不是草地退化的唯一原因

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往往导致草地退化,如将草场开辟为耕地,破坏了土壤结构,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草场面积减少,出现土壤沙化;过度捕杀草原鼠类天敌,导致鼠害泛滥,也可能造成草地退化。

[对点演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家庭生态牧场:

舍登是内蒙古草原上第一个办家庭生态牧场的牧民。

他说,这完全是沙化逼的。

他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休牧和轮牧,二是人工种草。

舍登在休牧区里补播了两种适合沙地生长的牧草,用来抗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

还在休牧区打了3眼深井,配置了3套移动式喷灌设备,对草场实行节水浇灌。

舍登的生态家庭牧场展示出了一本清晰的账:

过去他养着700只羊,风调雨顺的最好年份,年纯收入也没有超过2万元。

如今养着300只羊,在连续4年遭灾的情况下,年纯收入一直保持在4万元以上。

保护了草原生态这本大账还没算在内。

材料二 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

为此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

(1)牧场退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牧场退化的危害有哪些?

(3)载畜量是牧场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下列措施可以提高载畜量的是(  )

A.扩大牧场面积B.改善畜牧品种

C.兴修水利设施D.实行划区放牧

解析:

(1)题,牧场退化后,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杂草、毒草增多。

(2)题,牧场退化可造成土地沙化和盐渍化,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出现物种灭绝等后果,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第(3)题,人类通过兴修水利设施、人工种草等措施改善牧草的生长条件和质量,从而提高载畜量。

答案:

(1)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杂草、毒草增多。

(2)土地沙化和盐渍化,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甚至灭绝。

(3)C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的草场载畜量是一个固定值

B.牧场严重退化的地区会引起土地盐渍化

C.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中国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为鼠害和虫害

解析:

选B 一个地区的草场载畜量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牧场过载;牧场严重退化的地区会引起土地盐渍化。

2.下列不属于牧场退化表现的是(  )

A.草群变得稀疏B.草地沙化

C.产草量减少D.草质变劣

解析:

选B 牧场由于盲目扩大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等。

3.草场退化的本质是(  )

A.环境问题B.社会经济问题

C.生态问题D.自然现象

解析:

选B 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

所以,草场退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对草地的盲目垦耕、超载放牧等,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地区,草场退化现象日益加重的是(  )

①西欧  ②北美  ③非洲  ④中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保护草地的措施的是(  )

A.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B.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C.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

D.不断减少草场的载畜量

解析:

4.C 5.D 第4题,目前草场退化现象日益加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及亚洲。

西欧的草场由于气候温和湿润,管理细致,情况较好,而北美牧场状况已逐渐好转。

第5题,保护草地的措施除A、B、C三项外,还有建设“草库伦”等。

如果对牧场的管理较好,载畜量就会提高,相反就会不断降低,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不断减少草场载畜量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6.读我国四大牧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地牧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牧场保护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

解析:

(1)题,学习中要明确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和分布。

(2)题,牧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过度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导致过度放牧,再加上鼠害和虫害猖獗。

第(3)题,考查保护牧场的措施,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1)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2)一是人口增长、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过载;二是鼠害和虫害严重。

(3)科学饲养牲畜,培育良种;实行轮牧、禁牧制度;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退耕还牧等。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1.C 2.A 第1题,内蒙古草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沙漠交错存在,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距海渐远,降水量减少,草质也逐渐降低,荒漠化程度逐渐加剧,生态条件渐差,所以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

第2题,②③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①④为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为(  )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

C.市场条件D.管理水平

4.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有(  )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

③天然草场的利用不充分 

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3.A 4.A 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新西兰草场的载畜量远高于其他各国,主要原因为新西兰的草场地处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单位面积产草量大且草质优良,其他国家的草场主要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单位面积产草量较低。

第4题,由于我国对草场资源只重利用而忽视建设,导致牧场超载、草场退化严重。

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区进行生态调查。

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滥采B.滥垦

C.滥伐D.滥牧

6.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小麦的产量

解析:

5.D 6.C 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景观分布是以水井为中心,并且在邻近水井的地方出现了草原退化的现象,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时为了靠近水源,在此过度放牧,从而导致该地区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景观分布。

第6题,由图示可判断该地水资源匮乏,解决草地退化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7.下列措施可以提高载畜量的是(  )

A.人工降雨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D.扩大耕地

解析:

选C 退耕还草,可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载畜量。

8.下列国家或地区畜牧业发展中最适宜采用“草库伦”措施的是(  )

A.英国B.西藏

C.新疆D.内蒙古自治区

解析:

选D 建设“草库伦”最适宜于干旱地区天然草场的保护。

英国在湿润气候条件下,不利于谷物的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西藏牧场是高寒草甸形成的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

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9~10题。

地区

超载起至

年份/年

超载持续

时间/年

年平均超

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

图中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

9.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10.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建立牧区灾害防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