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013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docx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导学案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古诗词三首》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难点

1.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过程

1、自学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

3、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诗词大意。

5、了解诗人李白写《独坐敬亭山》、白居易写《忆江南》时的生活背景。

6、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

1、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

2、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诗词的大意。

(用第一人称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

3、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

4、《忆江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传唱千古的名句,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吗?

导学过程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我来说说诗人李白写《独坐敬亭山》、白居易写《忆江南》时的生活背景。

3、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诗词的大意。

(用第一人称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

4、展示搜集的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

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我能写好“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

3、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桂林山水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学会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

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

难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1.我能给下面生字注音

澜瑕漓攀峦泰

骆驼障兀绵翡

2.我会填近义词

观赏——()仿佛——()围绕——()

形态万千——()连绵不断——()

波澜壮阔——()云雾迷蒙——()

3.读了本文,我知道桂林山水。

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4.“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是什么句?

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

5.读第三自然段,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

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6.结合课文解释: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7.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

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

8.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

“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9.自己写上几句话来赞美美丽的桂林山水。

10.小组交流,如何读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导学过程

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2.我知道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4.“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是什么句?

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

5.读第三自然段,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

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6.结合课文解释: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7.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

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

8.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

“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9.展示自己所写的“赞美美丽的桂林山水”的句子。

10.小组交流,如何读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大海翠绿的()()的西湖

新生的()()的泰山无瑕的()

()的香山连绵不断的()

3.花落谁家(选字填空)

棉绵

连()不断()被()延()花海()丝()

拔拨

海()()号()萝卜()款()草()河

4.课文写得真美!

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把课文背诵下来。

5.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我会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会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重点

按课文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

(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1、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

因为洞内的洞顶有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所以叫“双龙洞”。

2、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游览顺序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导学过程

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

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

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

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课文,说一说金华的双龙洞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闯关练习:

一、看拼写词语。

héshìhūnànguānshǎngkǒngxì

()()()()

míngyàndùjuānéjiǎojíshǐ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收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七月的天山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难点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导学过程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

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

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

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

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

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导学过程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2.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3.我能在文中找出近义词。

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1.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在文中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作者浏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

3.我要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

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想象?

5.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大海翠绿的()()的西湖

新生的()()的泰山无瑕的()

()的香山连绵不断的()

3.花落谁家(选字填空)

棉绵

连()不断()被()延()花海()丝()

拔拨

海()()号()萝卜()款()草()河

4.课文写得真美!

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把课文背诵下来。

5.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导学过程

1、我会区别,并能给它们找朋友。

缎()矫()府()缤()

煅()娇()俯()滨()

锻()骄()腑()槟()

2、请把作者游览的顺序补充完整。

(1)进入天山——()——()

(2)进入天山这一段依次写了()、()和()的奇特景象。

3.读下列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c.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d.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4.抄写词语:

翡翠凉爽高耸山涧透射寂静增添细碎马蹄

柔嫩锦缎绵延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摘录本子,把优美的句子记录下来。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中彩那天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导学过程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把“我会写”的字工整地抄写三遍,组一个词;为“我会认”的字加拼音并组几个词。

不会的可以问同学或查字典。

想办法记住它们。

4、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

1、对子间互相有感情地对读课文。

2、小组内听写词语。

3、小组内交流预习第5步中不理解或未完成的问题。

组长记录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

(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难”

(2)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这样做值得吗?

(3)谈谈你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导学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示问题,全班交流对以下问题的理解。

(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难”。

 

(2)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这样做值得吗?

 

(3)谈谈你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4)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导学过程

1、看拼音写词语

xiǎngfúcáifùcǎipiàoyōngjí

()()()()

ānwèibēnchíhénjìcúngēn

()()()()

2、根据意思选词语。

 拮据 面黄肌瘦 闷闷不乐 梦寐以求 教诲 迷惑不解

(1).心事重重,烦闷不快的样子。

( )

(2).缺少钱。

( )

(3).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

( )

(4).教导。

( )

(5).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

( )

(6).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健康的样子。

( )

3、摘录喜欢的句子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训练:

我能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

(选做)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万年牢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③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④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

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

难点

深刻解析心里变化。

导学过程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哪几件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

(1)、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万年牢指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是正道?

(凭着良心做买卖)

(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导学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

4、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万年牢指什么?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6、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导学过程

1、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

把闷削

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实际谈谈读后的体会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7尊严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导学过程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讨论: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导学过程

1、从对小伙子的描述中你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2、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

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呢?

4、我能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还能复述课文。

5、我搜集了几条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1、形近字组词

尊()沃()堪()例()

奠()袄()甚()倒()

瘦()喉()捶()僵()

搜()候()锤()缰()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

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湟源县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

课题8将心比心备课组主备初审审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