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4479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docx

长宁镇中心学校备课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长宁镇润泽学校(八)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签字:

时间

主备教师

修改人员

课题

9 三峡

教学

内容

9 三峡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2.诵读,揣摩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特点。

教学

重点

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学法

指导

读诵法 联想法

教具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水利工程,也一定渴望了解三峡的雄壮与秀丽,今天,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水经注》,他会告诉我们三峡有多么迷人。

二.作者简介

郦道元(469或472—527年),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课文精读

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1)先写山,后写水。

(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2)写山,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了水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学生的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大意对即可。

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象,并展示课前找的图片,对照着图片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①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泉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在赏析的同时要背熟这些句子)

2.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三峡的奇异景象: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3.《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文章的第2自然段与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4自然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1自然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

4.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五.探究升华

郦道元描绘的三峡是那样的美,又是那样的险。

在他的笔下,三峡本身就是一个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作者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采用了大手笔渲染的手法。

七百里三峡,寥寥150余字,就把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不仅为作者的才气所折服,更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自豪。

六.文章脉络

第1自然段写三峡两岸的山峰——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地貌)

第2自然段写三峡湍急的水流——沿溯阻绝,乘奔御风。

(夏天)

第3自然段写三峡春冬的美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

第4自然段写三峡高猿的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秋天)

七.写作特点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语言优美,抑扬顿挫。

本文吸收了辞赋、骈文,尤其是山水诗的文字技巧,描写景物自然流畅、简洁凝练、绚丽多彩、峭拔隽永。

八.板书总结

 

 

教学反思

长宁镇润泽学校(八)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签字:

时间

主备教师

修改人员

课题

10 短文二篇

教学

内容

10 短文二篇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

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

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

重点

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教学

难点

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学法

指导

诵读法 课外资料延伸法

教具

学习过程

个性修改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夕日欲颓:

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四.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

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

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

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五.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六.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

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

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

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

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

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

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

“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

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

“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

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

一是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二是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四是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七.板书总结

 

 

(抒情)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

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

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最大。

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

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

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

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

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

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

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

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

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

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

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

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

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总结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

长宁镇润泽学校(八)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签字:

时间

主备教师

修改人员

课题

11 与朱元思书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

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学法

指导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

教具

课文朗读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个性修改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古人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乃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

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皆已亡佚。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

三.文本链接

1.背景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四.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想象画面及听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

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

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

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课文精读

1.实写语句讲解。

(1)寒树:

常绿的树。

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2)负势竞上:

高山凭借(高峻的)的地势,争着向上。

(3)轩邈:

轩,高。

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泠泠: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5)相鸣:

相向和鸣。

(6)戾天:

到天上;戾,至、到达。

2.虚写语句讲解。

(1)息心:

指平息名利之心。

(2)忘反:

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3)经纶:

筹划、治理。

(4)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5)犹:

好像,如同。

(6)交映:

互相掩映。

(7)见:

同“现”,显现,显露。

3.重点句子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快马无异。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鹰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平息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是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还漏出点阳光。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5.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从“风烟俱净”到“天下独绝”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

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水,突出“异”。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从“夹岸高山”到最后写山,突出“奇”。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

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

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凸显了山水的魅力。

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充,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

学生齐读此段,想象富春江两岸山上树木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一起疏通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写的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

在这山水的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看一看“奇山异水”下的情怀。

二.巩固理解

1.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

文章第一语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独有形象,特征鲜明,意境清新,不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胜,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稳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