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58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川主公路K2~K8路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

1.1.1任务来源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生产实习是继地质认识实习及道路工程各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的基础理论及部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勤于思索、积极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学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1.1.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诣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增加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完成实习任务。

经过勘测调查,了解沿线道路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等;对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作出分析与评价;对公路沿线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腐蚀性作出分析与评价。

1.1.3工程概况

已建的川主公路连接川主乡与峨眉山市。

本次勘察工作在川主公路K2~K8路段,总长约7公里。

公路北东侧为峡谷溪流,河道最窄处有5米,最宽处有18米,在平时枯水期,水面至公路路面有8米左右,公路南西侧为一系列人工边坡与少量自然边坡。

在公路K3路段有一座川主大桥,全长约200米,其下为峨眉河与溪流交汇处,由于两条河流的相互影响,桥下河漫滩堆积明显。

本次公路勘察以碎石场---凉水井方向为正方向,勘察内容主要以边坡为主。

1.2执行的技术标准

1.2.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1.2.3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1.3勘察方法、工作量及勘察过程

工作内容是调查线路及部分工点地质条件、微地貌,了解地表浅部岩性及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土等。

采用综合观测法,在穿越路线上,为查明接触关系和地质体的横向变化,沿地质体走向追索一定的距离,在观察线上选定一些点位进行重点观察和描述。

观察点尽量利用天然基岩露头处,观察点按内容重点分为地质点、构造点、地貌点、水文地质点等,同时又分为控制点和描述点。

控制点是为了控制填图单位的岩性、界限的出露点面布置,记录较简单、主要记录点性、详细正确的岩石全名、特殊的结构构造等。

描述点布置在重要或典型地质现象,如不整合、侵入接触、褶皱轴、断裂等的出露点,应详细观测、研究、描述记录、采样、素描、照相等。

2.自然地理概况

2.1交通位置

川主公路位于峨眉山市川主乡境内,为三级双向两车道公路,连接川主乡、桃源乡沿线,道路傍山而建,顺着溪流走向展开,是村民们沟通外界的主要交通要道。

2.2气象条件

峨眉山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山麓平均气温为17.2℃。

由于峨眉山海拔高,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山麓与山顶平均气温相差13℃。

2.3水文条件

川主公路沿峡谷溪流展线,路基外缘紧挨溪谷,地下水主要受大气候降雨及地表水迳流补给,在勘察路段沿线有一裂隙水,无色无味,发育于山间裂隙,据其清澈透骨特性,可知其源头距出水口有一定的距离积累。

勘察期为河流丰水期,偶遇几次降雨,溪谷水流涨势平缓,涨幅不大,同时经过询问村民得知,溪谷水流常年保持在当前水平,水流量属一般溪流。

观测溪谷,并未见明显冲槽,可知溪流对河谷的冲涮是处于较弱水平。

公路沿线,有一处两河交汇点,峨眉河自西向东,溪流自北向南,交汇于公路一混凝土简支梁桥处,由于河流交汇,相互作用,在桥下形成明显河漫滩。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川主公路属于峨眉山山脉境内,为山地地形,地势高低起伏不定,侵蚀切割程度中等。

总体呈现西边高、东边低的山地地貌。

该路段傍山而建,属于典型的山区公路。

公路西侧为一系列的边坡,其间人工开挖边坡较多,边坡倾角也随着地层岩性的变化呈现着软质岩平缓、硬质岩陡峭的趋势。

公路东侧为一溪谷,河谷平面离地基大概6~10米,河谷宽度随两侧山地地形发展,狭窄处有5米左右,宽阔处达15~18米。

溪谷水流常年保持在一中等稳定水平,同时水流酸碱度属正常范围,所以对路基的冲涮、侵蚀作用较弱,在河谷道路侧并未形成明显的冲沟地貌。

3.2地层岩性

峨眉山来源于中国地质史上的燕山运动,其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时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

峨眉山地层岩性复杂,同时各地层露头明显,特征突出,是地质工作者长久以来的科研考察胜地。

本次道路勘察以川主公路沿线石灰厂至凉水井为正方向,横跨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

三叠系地层以黄、黄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的旋回层为特点,底部有厚约0.5米的硅质细粒岩。

侏罗系地层以紫红色、砖红色、灰绿色灰黄色泥岩为主,夹杂粉砂岩和少量细砂岩以及泥岩旋回层,底部有约20余米的灰白色层状砂岩。

白垩系地层以砖红、紫红色中厚层及巨厚层砂岩、粉砂岩为主,其巨厚层岩石也是其与其他地层区分的明显特点。

第三系地层以半胶结的砾石层、粉砂质黏土层为特点。

3.3地质构造

该路段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有一处向斜,为马林沿向斜,少量断层,三处滑坡,分别是枇杷树滑坡、横山子滑坡、坡改梯滑坡,一处水文观察点,为裂隙下降泉,无褶皱,岩层倾向在70°到110°之间,倾角在30°至50°之间。

3.4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川主公路沿线地层主要含砂岩、泥岩、灰岩。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呈淡黄色及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绝大部分砂岩由石英和长石组成。

其特性为无反光、不变色、吸热、防滑等特点,抵御风化能力强,但易切割,容重大约在2.6g/立方厘米,平均空隙率15%。

按其粒径大小,砂岩分为巨粒砂岩(2MM~1MM)、粗粒砂岩(1MM~0.5MM)、中粒砂岩(0.5MM~0.25MM)、细粒砂岩(0.25MM~0.125MM)、微粒砂岩(0.125MM~0.0625MM)。

泥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是一种层理不明显的粘土岩。

天然重度2.48g/立方厘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4Mpa,抗拉强度标准值276Kpa,泊松比为0.232。

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是一种沉积岩。

抗压强度垂直层理方向一般60MPA~140MPA,平行层理方向一般50MPA~120MPA,松散系数一般1.5~1.6,硬度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具导热性、吸水性、不透气性、磨光性等性质。

3.5不良地质现象

该公路凿山而建,沿着河流走向延伸。

勘察路段沿线无泥石流,有少量崩塌,三处滑坡。

三个滑坡分别为枇杷树滑坡、横山子滑坡、坡改梯滑坡。

枇杷树滑坡地层处于侏罗系自流井组地层,岩石性状为黄灰、绿灰、紫红色的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植被茂密,属于顺层滑坡,滑坡前缘受河流的长期冲刷,但由于滑坡比较老,倾角小,属于稳定滑坡。

横山子滑坡地层处于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岩石性状为灰白、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以及泥岩旋回层,滑坡植被茂密,发育良好,滑坡前缘受河流的长期冲刷,但由于滑坡比较老,倾角小,处于稳定状态。

坡改梯滑坡地层处于侏罗系遂宁组地层,岩石性状为鲜艳的砖红色泥岩为主,夹杂少量砂岩、粉砂岩,处于局部复活阶段。

滑坡介于岩质与土质结构之间,受岩石和土的双重控制,具有饱水性,属于典型的顺层滑坡,由于河流冲刷山坡到山体前缘产生临空面,导致坡体沿着临空方向发生滑坡,对前缘的公路进行破坏。

已经采取相应的人工措施对其监测预防。

公路沿线还有少量的人工边坡发生局部崩塌,但规模都较小,及时受到施工单位的控制,并未酿成严重的后果。

3.6天然建筑材料

由于该公路沿河而建,河谷开阔处,地势平坦,卵石种类丰富,河流水流量较小,这些因素无疑给公路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其中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取自河谷的卵石,直径从2CM到20CM都有丰富的存量,同时硬度高、磨圆度好;夹关组的巨厚层砂岩具有强度高,节理不发育的特点,可作为路基、边坡挡土墙的材料,也可以将其用作雕刻、装饰墙面;遂宁组的砖红色泥岩,抗压强度良好,质地紧密,可作为路基的辅助型材料。

3.7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根据2001年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全线地震动参数划分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裂度为VI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4.工程地质评价与建议

4.1勘察路段K0+000至K2+000段工程地质评价

该路段边坡主要为第四纪覆盖层,由于人工开挖边坡倾角大,边坡没能及时处理,存在少量的崩塌现象。

路段内还包括枇杷树滑坡,处于侏罗系自流井组地层,岩石性状为黄灰、绿灰、紫红色的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植被茂密,属于顺层滑坡,滑坡前缘受河流的长期冲刷,但由于滑坡比较老,倾角小,属于稳定滑坡。

4.1.1水位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该路段河谷两侧山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速度相对河谷开阔处较快,对路基造成一定的侧蚀与冲刷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路基进行保护。

河谷水流常年保持在低水平状,同时河谷的纵向落差小,流水平缓,所以对路基的冲刷作用很弱。

4.1.2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该路段岩层主要为三叠系砂岩与灰岩,结构稳定,整体硬度较高,呈淡黄色及红色,具不透气性、磨光性等性质。

4.1.3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对公路工程危害和影响程度评价

该路段无特殊岩土,新开挖的人工边坡由于应力释放,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现象,但都属于可控范围之内。

枇杷树滑坡由于倾角大,植被覆盖茂密,处于稳定地层上,所以整体稳定性良好。

4.1.4环境水腐蚀评价

该路段边坡有局部路段出现渗漏水现象,呈中性,水流小,且有边沟的存在,未对路基、路面造成影响。

4.1.5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

该路段地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无泥石流、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的勘探结果,边坡主要以局部出露岩体,由于应力释放,受雨水侵蚀,裂隙逐渐变大,而发生局部崩塌,但规模小,未造成大的地质灾害。

所以稍对边坡进行治理,就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4.2勘察路段K2+000至K4+000段工程地质评价

该路段边坡岩层主要为侏罗系鲜艳砖红色、紫红色、灰绿色泥岩为主,边坡倾角小,植被覆盖茂密,稳定性良好。

路段内有横山子滑坡,坡改梯滑坡,横山子滑坡倾角小,植被覆盖茂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坡改梯滑坡为一局部复活滑坡,其滑坡前缘有蠕滑现象,对公路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其主体结构已建立很多滑坡监测基站与预警设施,整体情况已受到人为控制。

4.2.1水位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该路段河谷两侧山势陡峭,河谷逐渐开阔,水流速度相对河谷狭窄处较缓,对路基的侧蚀与冲刷作用相对较弱。

4.2.2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该路段岩层主要为侏罗系泥岩,结构稳定,呈砖红色、紫红色等,具不透气性、吸水性等性质。

抗压强度良好,质地紧密,可作为路基的辅助型材料。

4.2.3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对公路工程危害和影响程度评价

该路段无特殊岩土,边坡倾角大,且植被覆盖茂密,稳定性良好。

横山子滑坡由于倾角大,植被覆盖茂密,处于稳定地层上,整体稳定性良好。

坡改梯滑坡由于受到治理,处于可控范围,整体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4.2.4环境水腐蚀评价

该路段边坡有一定的局部渗水现象,呈中性,流量小,由于排水边沟的存在,未对路基、路面造成不良的影响。

4.2.5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

该路段地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无泥石流、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的勘探结果,边坡倾角小,植被覆盖茂密,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两个滑坡由于植被茂密,倾角小,且建立了相应的监测站点与预警设施,所以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4.3勘察路段K4+000至K6+650段工程地质评价

该路段边坡岩层主要为白垩系砖红色、紫红色砂岩为主,边坡倾角小,植被覆盖茂密,稳定性良好。

路段内有裂隙下降泉一处,水流量中等,常年清澈透骨,由于排水边沟的存在,未对路基、路面造成不良的影响。

4.3.1水位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该路段河谷两侧山势陡峭,河谷开阔,水流速度相对河谷狭窄处较缓,对路基的侧蚀与冲刷作用较弱。

4.3.2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该路段岩层主要为白垩系砂岩,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强度,对其不作处理,或是稍作处理,增加一定的抗压能力,就能让建设场地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4.3.3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对公路工程危害和影响程度评价

该路段无特殊岩土,局部出露基岩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但都属于可控范围,未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4.3.4环境水腐蚀评价

一碗水处有裂隙下降泉,泉水呈中性,流量属中等水平,为较远处山间裂隙发育而来,经由雨水等的补给,而维持其常年稳定不断的特性。

由于排水边沟的存在,泉水顺势汇入边沟排走,所以未对路基、路面造成不良的影响。

4.3.5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

该路段地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无泥石流、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的勘探结果,边坡主要以局部出露岩体,稳定性良好。

裂隙下降泉,由于排水边沟的存在,同时侏罗系地层质地紧密,透水性弱,泉水在裂隙间发育,未对岩体结构内部造成严重的侵蚀。

所以该路段整体稳定性良好,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5.结论

该段公路沿线地壳相对稳定,无断层,泥石流等特殊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的勘探结果,边坡主要以局部出露岩体风化后形成节理、裂隙等特征,再经雨水等的自然侵蚀作用,发生局部的崩塌,因其规模小,未造成大的地质灾害,所以稍作处理,即可达到良好的稳定状态。

区段内有裂隙下降泉,考虑其对路基内混凝土钢筋的腐蚀作用,可修筑混凝土挡墙截流排水。

区段内的三个滑坡,两个情况良好,处于稳定状态,另一个处于局部复活阶段,但是已建立众多监测站点与预警设施,整体处于可控状态。

 

参考文献:

注:

1、要有目录

2、大标题写中间

3、文中要有插图

1、

2、

3、

自己列举几个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