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546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docx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A试题卷

中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2011-A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上。

2.请写上班级、学号和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二氧化硅薄膜在半导体器件生产上的应用有(D)

⑴对杂质的掩蔽作用

⑵对器件表面的保护和钝化作用

⑶用于器件的电绝缘和电隔离

⑷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⑸作为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绝缘栅材料

A.⑴⑵B.⑴⑵⑶C.⑴⑵⑷⑸D.⑴⑵⑶⑷⑸

积在金属、陶瓷、及其它半导体材料上

⑶CVDSiO2,衬底硅不参加反应

⑷CVDSiO2,温度低

A.⑴⑵B.⑵⑷C.⑴⑵⑷D.⑴⑵⑶⑷

9.预扩散是在较____温度下(与主扩散相比),采用____扩散方式,在硅片表面扩散一层数量一定,按_____形式分布的杂质。

(C)

A.高、恒定表面源、余误差函数B.高、有限表面源、高斯函数

C.低、恒定表面源、余误差函数D.低、有限表面源、余误差函数

10.下面选项属于预扩散作用有(B)

A.调节表面浓度B.控制进入硅表面内部的杂质总量C.控制结深

11.不论正胶或负胶,光刻过程中都包括如下步骤:

⑴刻蚀⑵前烘⑶显影⑷去胶⑸涂胶⑹曝光⑺坚膜

以下选项排列正确的是:

(D)

A.⑵⑸⑹⑴⑷⑶⑺B.⑸⑵⑹⑴⑷⑶⑺C.⑸⑵⑹⑶⑺⑷⑴D.⑸⑵⑹⑶⑺⑴⑷

12.哪种Si外延方法存在反向腐蚀现象(A)

A.氢还原反应B.硅烷热分解

13.光刻胶的性能可用如下性能指标表征,其中表征光刻胶对光敏感度的性能指标是(B)

A.感光度B.分辨率C.粘附性D.抗蚀性

14.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D)

A.等离子体刻蚀各向异性好;B.反应离子刻蚀属于化学腐蚀过程

C.湿法腐蚀各向异性好;D.溅射刻蚀各向异性好

15.LOCOS工艺属于(B)

A.平坦化工艺B.隔离工艺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纯净的硅衬底,掺入P元素后其导电类型为N型(N型/P型)。

2.有限表面源扩散的杂质分布服从高斯函数分布。

3.入射离子的两种能量损失模型为:

电子碰撞和核碰撞。

4.离子注入后会引起晶格损伤,一般采用热退火工艺来消除损伤。

5.物理气相淀积技术中最为基本的两种方法就是蒸发和溅射。

6.在LPCVD中,由于hG>>kS,即质量输运系数远大于表面反应速率常数,所以,LPCVD系统中,淀积过程主要是表面反应速率控制对(对/错)

7.分子束外延是一种在超高真空下的蒸发技术,是利用蒸发源提供的定向分子束或者原子束,撞击到清洁的衬底上生成外延层的工艺过程。

8.正胶(正胶/负胶)曝光后显影时感光的胶层溶解了,没有感光的胶层不溶解留下了

9.湿法刻蚀适用于粗(粗/细)线条。

10.尖楔现象是Al/Si作为互连金属材料的突出缺点。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1.在《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这门课中学习到很多单项工艺。

这些单项工艺可以分为哪三大类工艺,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并简单描述每一大类工艺包括什么主要的单项工艺。

图形转换:

将设计在掩膜版(类似于照相底片)上的图形转移到半导体单晶片上

光刻:

接触光刻、接近光刻、投影光刻

刻蚀:

干法刻蚀、湿法刻蚀

掺杂:

根据设计的需要,将各种杂质掺杂在需要的位置上,形成晶体管、接触等

离子注入:

退火

扩散

制膜:

制作各种材料的薄膜

氧化:

干氧氧化、湿氧氧化等

CVD(化学气相淀积):

APCVD、LPCVD、PECVD

PVD(物理气相沉淀):

蒸发、溅射

2.沟道效应是什么,怎么减小?

定义:

当离子注入的方向与靶晶体的某个晶向平行时,一些离子将沿沟道运动。

沟道离子唯一的能量损失机制是电子阻止,因此注入离子的能量损失率就很低,故注入深度较大。

减小方法:

a.倾斜样品表面,晶体的主轴方向偏离注入方向,典型值为7°。

b.先重轰击晶格表面,形成无定型层

在无定形靶运动的离子由于碰撞方向不断改变,因而也会有部分离子进入沟道,但在沟道

运动过程中又有可能脱离沟道,故对注入离子峰值附近的分布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c.表面长二氧化硅薄层

3.简述ULSI对光刻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高分辨率

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通常把线宽作为光刻水平的标志,一般也可以用加工图形线宽的能力

来代表集成电路的工艺水平。

②高灵敏度的光刻胶

光刻胶的灵敏度是指光刻胶的感光速度。

为了提高产品的产量,曝光时间越短越好。

确保光刻胶各项属性均为优异的前提下,提高光刻胶的灵敏度

③低缺陷

缺陷关系成品率

④精密的套刻对准

集成电路芯片的制作需要经过多次光刻,在各次曝光图形之间要相互套准。

ULSI的图形线宽在

以下,通常采用自对准技术。

⑤大尺寸硅片上的加工

ULSI的芯片尺寸为

提高经济效益和硅片利用率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假设经热氧化方式生长厚度为x的SiO2,将要消耗多少硅?

每摩Si的质量是28g,密度为2.33g/cm3;每摩SiO2的质量是60g,密度为2.27g/cm3。

2.要将Si衬底上0.5um的SiO2腐蚀。

假定平均腐蚀速率为0.1μmmin-1,SiO2厚度和腐蚀速率都有5%的偏差。

(1)需要多大的过刻蚀量(表示为百分数)才能保证所有的SiO2都被腐蚀掉?

(2)刻蚀SiO2对Si的选择性多大时,才能保证最多有5nm的Si被腐蚀掉?

(假定

(1)中计算的过刻已经存在。

五、综合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分析如下所示剖面图,说明其逻辑性能;如果用N衬底双阱CMOS工艺,且使用单层金属制作该电路的话,需要多少次光刻,分别是什么?

逻辑性能:

使用单层金属制作该电路的话,需要9次光刻,分别是:

①阱的制作

②场区隔离(将整个芯片分成有源区和场区)

③场注入

④栅的制作

⑤N+源漏的制作

⑥P+源漏的制作

⑦接触孔的制作

⑧金属层的制作

⑨钝化层的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