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98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docx

中国人大经济学学习计划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

 

所属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课:

802经济学综合

适用学院、专业:

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Ps:

建议跨学科门类的考生在7月中旬以前精读完必备教材(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宋涛版政治经济学+彭锦聚等人版政治经济学),如果能辅以阅读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的话,能对专业课有更好的把握。

因为从最近两年的出题方式来看,越来越灵活,有时会出现必备教材里没有的名词。

但是经济学知识点都很接近,辅助教材可以在必备教材比较精熟以后再看,花的时间不必太多。

2、强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Ps:

这个阶段要注意对真题的充分把握,一定要重视真题,每年都会有大于等于50分的历年经典题目再现,如果考生能够对这些题目比较熟悉的话,可以大大节省考场上的思考时间,考试时间一般都会很紧张的。

针对近几年的出题,可以发现计算题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灵活,因此要对计算题充分重视。

计算题的复习按重要程度可以依次参考平新乔的十八讲、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尹伯成(复旦版)西方经济学习题等。

如果能把经典题目充分掌握,计算题做出来一些的话,再加上其他的分数,保守估计是非常有希望突破90分的。

这里并不是突出专业课难或者得分难,而是为了说明一般情况下专业课大于等于95分且英语不受限的话,考研成功概率在70%。

3、冲刺阶段(11年12月-12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Ps:

一定要把专业课的图画熟练,不然考试时候用到的话会很浪费时间。

4、综合调整(12年1月—考试)

调整好心态,保持好的身体状态。

复习方法以不看书回忆为主,准备好文具。

二、参考资料

必读教材: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宋涛版政治经济学+彭锦聚等人版政治经济学

辅助教材: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习题: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教材配套习题解答、平新乔的十八讲、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尹伯成(复旦版)西方经济学习题

真题:

历年真题及解析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

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

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这些方法非常好用,个人感觉也是应该达到的状态。

五星级推荐。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笔记的具体整理方法、详略等没有标准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个人安排要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真题非常重要,可以对比历年真题,就会发现好多经典题目再现。

4.计算题

计算题近两年越来越难,分值越来越大,风格和北大的越来越近。

高鸿业教材的配套习题是必看的。

其他三本习题用来复习计算题都可以,具体来讲:

10年计算题有个别是从平新乔十八讲中出,这本书也是相对比较难的,个人建议以这本为主,金圣才版的和吴汉洪复旦版的可以用来开阔视野。

计算题的复习没有固定的套路,也可以三本都翻翻的。

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

基础复习阶段

阶段目标

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

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

要是不方便的话,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

第1周

12-20小时

2-4小时

第一章引论

了解性的内容

4-6小时

注:

参考书较多、跨专业考试,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应适当调整。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

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

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

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7-8小时

第三章效用论

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

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吉芬物品

(2)问答题: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比较(区别和联系)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第2周

x小时

x小时

第四章

……

x小时

第五章

……

x小时

第六章

……

第3周

x小时

...

...

第x周

x小时

...

...

《政治经济学》

第x周

X小时

...

...

第x周

X小时

...

...

第x周

X小时

...

...

第x周

X小时

...

...

每门课具体多少小时个体差别比较大。

个人推荐的方法是先统计一下自己一小时平均看多少页,多统计几次,这样得出的数字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然后根据参考书的总页数可以大概推断出复习每一轮自己需要的时间。

然后再对比自己的预期,不断的修正,这一个调整的过程,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第二阶段:

强化提高阶段

阶段目标

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注:

7-8月要关注新出台的2012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9-10月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0-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注意事项

1.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2.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4.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习题)

《西方经济学》

第1周18-24小时

6-8小时

第二章

第一节1.P19图2-1

第二节1.需求函数定义2.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3.线性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1.供给函数定义2.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3.线性供给数量的一般形式

第四节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定义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4.供求定理

第五节1.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3.需求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4.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6.供给价格弹性7.需求交叉价格弹性8.互补品与替代品9.需求收入弹性10.正常品和劣等品11.必需品和奢侈品12.恩格尔定律

第七节1.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第八节1.蛛网模型

习题:

1,2,4,6,7,9,12

6-8小时

第三章

第一节1.效用定义2.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3.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4.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1.偏好的定义及其假定2.无差异曲线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4.完全互补品和完全替代品

第三节1.预算线的定义2.预算线的变动

第四节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五节1.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2.收入-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第六节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补偿预算线3.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

第七节1.市场需求曲线

第八节1.风险2.期望效用3.风险规避者、风险中立者、风险爱好者

习题:

1,4,7,8,9,10,12,13

6-8小时

第四章

第一节1.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1.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1.短期生产函数2.边际产量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TP,AP,MP三者的关系5.生产三阶段

第四节1.等产量曲线2.边际技术替代率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五节1.等成本线2.成本最小化下的最优组合3.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组合4.扩展线

第六节1.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

习题:

4,5,6,7,8

第2周

X小时

x小时

第五章

......

x小时

第六章

......

x小时

第七章

......

第3周

X小时

...

...

第4周

X小时

...

...

第x周

X小时

...

...

(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时间阶段

复习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历年真题

第x周

3-5小时/套题

做x年真题

本次浏览真题,不一定都要会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哪个知识点。

通过做真题要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第x周

3-5小时/套题

做x年真题

第x周

...

...

...

第x周

3-5小时/套题

整理真题答案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

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

整理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题目不能少于三遍。

真题非常重要,至少做两遍

第三阶段:

冲刺阶段(11年12月-12年1月)

阶段目标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x月x日

—x月x日

共x周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模拟题等

第1-3周

10小时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

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15-20小时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时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第4周

12-15小时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1.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意象。

2.对照大纲,看看自己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第5周

6-10小时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超过3-5个。

 

计算题非常重要,至少做一本上述提及的参考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