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533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docx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

XX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

 

系(部)数学系

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方向)

班级08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12年4月

 目录

摘要2

第一章引言4

第二章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4

第三章营造轻松愉悦,探讨质疑的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敢于提问4

3.1师生间保持平等,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5

3.2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5

3.3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5

第四章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5

4.1培养学生质疑兴趣6

4.2正确评价,激励学生大胆提问6

4.3让每个学生有提问的机会6

第五章教师示范,启发提问,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7

5.1示范提问,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7

5.2交给方法,共同提高7

5.3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7

第六章总结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不仅要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改变学生原来的那种思维定势!

 

关键词:

问题意识数学课堂敢问会问善问 

 

Lightonhowtocultivateinthemiddleclass"asked"

Abstract

Asthetimesprogressandtechnologydevelopmentandsocialneedsmorehigh-qualitytalentedpeople,withqualityeducationatthecoreofbasic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notonlyforknowledge-basedandmoreimportantistodevelopthecreativetalentandcreativity,talentisthereaneedtoaskquestions,asainmathematics,inparticularthesituation,notonlyimpartknowledgerelatedtothetheory,weshouldletstudentsactiveintheteachingprocess,Letstudentsdaredtoask,willbeasked,asks,tochangetheoriginalthemind-set!

KeyWords:

QuestionawarenessMathclassDareaskCanaskGoodatasking

 

第一章引言

在日常的教学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指导,听 清知识讲解,然后作业,复习加以巩固,听的越来越多,问的越来越少,而且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在同学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学生的思维定势逐渐在听教师讲,听教师问的模式中定格,如今“教师问学生答”成为了大多数教师普遍的课堂教学模式,“无问题提问”也成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在课堂上,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问题,而他们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却消失殆尽,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呢?

第二章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数学来源于生活,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激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把知识当做一种“自我需要”。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发现数学问题,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学习,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原教材要求“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为了能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选择了一个实际问题:

“有一种三角形工件,标准尺寸如图,老师也做了一个,但不知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要求你帮助教师检验,你需要获得哪些数据?

由于三角形物体学生比较熟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热情,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问题就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无时无刻不存在,如此便可诱发其问题意识,进而产生思考探索的心里冲动。

第三章营造轻松愉悦,探讨质疑的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敢于提问

古人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生如果不疑,那只是重复书本的只是,学生不可能有什么新鲜感,读的是“死书”,要让书活起来,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敢问的激情。

3.1师生间保持平等,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如果教师在讲台上高高在上,始终与学生形成了距离感,学生心理就可能会紧张,这又怎么敢提出问题呢?

所以作为教师,当第一步踏进教室时就要把微笑带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教师的关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要以共同学习的语气探讨问题,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室就在他们中间,也是他们学习的同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师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才能解除学生紧张的负重心理、才能形成和谐的课堂。

3.2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由于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上不向教师提问的原因很多,诸如:

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学;更多的则是怕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让人笑话;还有的是确实不鞥发现问题,无从谈起;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及时发现了问题,要表达自己的见解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遇到以上情况,教师不能着急,不能埋怨,更不能讥讽,要保护没位学生的自尊心,更应当有针对性点拨、诱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

3.3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提问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这些学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发举越高,甚至站起来,向老师请求“我来,我来”,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感到压力而失去信心,这不利于创造宽松自如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让学生懂的尊重别人发言,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养成倾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习。

第四章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

学生从敢问到乐问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才有可能会培养学生的乐问意识并鼓励让学生,问的深,问的妙。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的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提问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乐于提问。

4.1培养学生质疑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

”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的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教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教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的判断出一个多位数能被3整除的?

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4.2正确评价,激励学生大胆提问

对于学生的提问,首先,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星星点点的智慧之火,以微笑的神态及时给与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来保持提问的热情,其次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恰当处理学生的疑问,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尝试提问时,由于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层次不一,有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表层,甚至很幼稚,教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给与肯定,然后在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有的问题对全班学生有帮助,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启发,以此带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把学生的问题作为大家讨论的问题,并给提出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是对学生最高的奖赏,教师只有恰当地处理好学生的提问,适时地鼓励、评价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提问中尝到乐趣,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热情才会越来越高。

4.3让每个学生有提问的机会

在积极评价的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预习时,可把问题写在练习薄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这样,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维度,保证提问时间,从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乐于提问,与此同时,要避免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尤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

第五章教师示范,启发提问,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

布鲁巴克说: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学生有了疑问,从敢问、乐问再到善问的递进是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

教师必须注意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多交流,多反省,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到要害处。

5.1示范提问,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

有关研究表明:

学生提问时善于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倾向于提问能增强高水平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教师为榜样。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初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受到启迪,感到有法可循。

5.2交给方法,共同提高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应当适时地渗透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具体的方法有对比法,逆问法,猜想法,观察法等等。

如:

学习直减,退位减,退位减后可以让学生对比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而当有人提出新奇的想法时,让学生多问问为什么,教学可能性与测量长度时,让学生充分的猜想估算等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各种提问发法,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有所感悟,在提问时,也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5.3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古人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或知识的扩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懂或难懂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一定要让他们大胆的提出来,比如三角形的概念是: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有的学生就要问:

为什么是“围“成,而不是“组”成,为什么是线段而不是射线?

有的学生问426-198的简便运算时426-200+2,为什么是+2而不是-2呢?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就抓住了知识的关键点,也让同样不明白的学生恍然大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章:

总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波普尔说过:

“科学只能从问题正式开始……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可问,有疑善问,有疑乐问,才能达到一种不惟书,不惟师,只惟理的境界,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提问的艺术,决非通过简单的指导便可完成。

但是,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时时处处都有问题,使学生敢问、乐问、善问,才能形成“问”与“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慧琴、饶玲、叶存洪主编,《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李秀华、高帆著,《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托马斯.戈登著,《教师成功的11堂课》[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5]郭香萍、李文娟主编,《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高效细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袁新良,新课程研究[J]2008年08期

[7]黄义,数学学习与研究[J]2009年09期

[8]黄慧云,小学数学与学生提问能力的关联度研究[J]2010年25期

[9]綦春霞主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10]严永金主编,《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致谢

在此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明建的指导和监督,在我写论文期间,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这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本篇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同学的帮助,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在各个方面给予帮助的同学们!

最后,再次真诚地向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三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