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461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docx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汇编12化学实验探究》word文档资料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B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C

D

验证白磷的着火点

比红磷低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

比较镁、锌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温度对

分子运动的影响

A

B

C

D

实验要求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

氧气

清洗金属表面油污

检验石灰中是否含有

石灰石

区分黄铜(铜锌合

金)和黄金

第一方案

通过灼热炭粉

用洗洁精洗涤

加热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通过灼热铜丝网

用水洗涤

滴加醋酸

加盐酸,看气泡

天原杯试题汇编-12  化学实验探究

1、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D

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答案】B

4、A、B、C 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

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干燥洁净的大烧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发挥,氨气易溶于水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

将砂纸打磨过的锌片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锌片表面有黑色物质

析出

锌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

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

C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

量变化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硝酸铵晶体,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使

溶液温度下降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

二氧化碳

将燃烧着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

化碳

物质

CaCl2

CaBr2

CaO

CaSO4

MgO

Al2O3

ZnCl2

ZnBr2

CuSO4

干燥效率

0.14

0.14

0.2

0.04

0.008

0.003

0.8

1.1

1.4

选项

液体 A

气体 B

A

NaOH 溶液

CO2

B

稀 H2SO4

NH3

C

AgNO3 溶液

HCl

D

CaCl2 溶液

CO2

【答案】B

5、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如下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②与气体

B 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95℃)沸腾,A 与 B 不可能的一组是()

【答案】D

6、下死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答案】B

7、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 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

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MgO 的干燥性能比 CaO 好

B.  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C. MgSO4 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 0.04

D.  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答案】D

8、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量取 20ml 水样,迅速加入 MnSO4 和 KOH 的混合溶液,再加入 KI,立即塞

好塞子,振荡使其完全反应。

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溶液,此时有碘单质生成,6.0mLNa2S2O3 溶液

(每毫升含溶质 1×10-5mol)与生成的碘恰好完全反应。

上述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MnSO4+4KOH+O2   2MO(OH)2+2K2SO4

②MnO(OH)2+2KI+2H2SO4   I2+MnSO4+K2SO4+3H2O

③I2+2Na2S2O3   2NaI+Na2S4O6

该样品中溶解氧量为()

A. 0.75mg/LB. 48mg/LC. 24mg/LD. 12mg/L

【答案】C

9、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称量 a g 镁铝合金粉末,

放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结束后应再次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B.  氧气要保证充分

C.  可以用空气代替氧气进行实验

D.  实验结束后固体质量大于 a g

【答案】D

10、某同学做探究性实验:

用称量法测定铁在 O2 中燃烧的产物。

发现 5.6g 铁在足量的 O2 中燃烧得到 7.82g

固体。

若测定过程无误差,则该同学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A.Fe3O4 和 Fe 的混合物B.Fe3O4 和 FeO 的混合物

C.Fe3O4 和 Fe2O3 的混合物D.Fe3O4、FeO 和 Fe 的混合物

【答案】C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碳酸钾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钾质量分数的是()

A.  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g

B.  取 ag 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g

C.  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g 固体

D.  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的 Ba(OH)2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g 固体

【答案】A

12、测 Na2CO3 和 NaHCO3 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x%。

可用下列两种方法:

取 a 克样品分别与过量

稀盐酸充分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分析正确的是()

A.  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则 x 偏小(碱石灰:

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

B.  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则 x 偏大

C.  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 c 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 x 偏小

D.  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 c 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 x 偏大

【答案】AC

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

它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 MgO、Al2O3、

HCl 和水蒸气。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以确定其化学式。

完成 13~17 题。

13、若只通过测定装置中 C、D 的增重来确定 x,则装置按气流方向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A.a-b-c-eB.a-c-b-dC.a-e-d-bD.a-d-e-c

【答案】C

14、加热前通 N2,称取 C、D 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 N2。

对通 N2 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前通,为排尽装置中空气B.持续通,为将产生的气体被 C、D 完全吸收

C.持续通,为防止倒吸D.持续通,为防止 MgO、Al2O3 和氧气反应

【答案】D

15、完全分解后测得 C 增重 3.65g、D 增重 9.90g,则 x 的值是()

A.2B.3C.4D.5

【答案】B

16、若气体温度过高,则不易被液体充分吸收,冷却玻管 B 能降低气体的温度,但不能液化水蒸气。

若取

消 B 后进行实验,测定的 x 值将()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

【答案】A

17、上述镁铝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 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也能发生类

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上述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 z,除测定 D 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

定()

A.样品的质量B.装置 C 的增重

C.样品的质量和装置 C 的增重D.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

【答案】C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设计了以下甲、乙两种方案。

甲方案:

(查阅资料,Al(OH)3 既可以与酸也可与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

通过称量合金和灼烧后 MgO 固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合金中铝的含量。

请完成 18-21 题:

【答案】B

18、配制 5%的盐酸 l L(ρ=1.025g/cm3),需取用 36.5%(p=1.181g/cm3)的盐酸()

A.118.9mLB.125.0mLC.115.lmLD.819.8mL

【答案】A

19、过滤得到的沉淀,其表面常残留少量滤液中的溶质,需要用蒸馏水浸洗.以下操作不能证明甲方案中

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是()

A.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B.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己洗涤干挣

D.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镁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答案】C

20、称量甲方案实验所得 MgO 的质量,发现 MgO 与合金的质量相同,则台金中铝的含最为()

A.40%B.60%C.50%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

【答案】A

21、甲方案中,若灼烧沉淀时,未能使沉淀完全分解为 MgO,则测出的铝含量()

A.无法确定B.无影响C.偏小D.偏大

【答案】C

乙方案:

通过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

成 22-23 题

22、在乙方案中称量镁铝舍金 8.640g,加入硫酸溶液 140g,则所用硫酸的质量分数合理

的是()

A.22.4%B.25.2%C.30.0%D.36.0%。

【答案】D

23、乙方案中的酸若用浓盐酸,则测出的铝含量会()

A.无法确定B.无影响C.偏小D.偏大

【答案】D

二氧化氯(ClO2),熔点为-59℃,沸点 11℃,易溶于水,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

其气态为黄绿色、有

刺激性气味,液态为红色。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和草酸(H2C2O4)在 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模拟

工业制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 ClO2。

请完成 24 至 27 题。

24、氯酸钾和草酸反应的产物有 K2CO3、ClO2、CO2 等,则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和草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2:

1B. 1:

1C. 1:

2D.  无法确定

【答案】A

25、实验室准备了如下的实验仪器,完成该实验应选择的装置及正确的安装顺序是()

A.①⑥③B.②⑥④C.②④⑤D.②③⑥

【答案】C

26、实验结束后可能得到 NaClO2、NaClO3 等溶质的溶液。

NaClO2 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 38℃时析出的晶体

是 NaClO2 ·3H2O,在温度高于 38℃时析出的晶体是 NaClO2。

NaClO2 的溶

解曲线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结晶可得到纯净的 NaClO2

B.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得到纯净的 NaClO2.3H2O

C. NaClO2、NaClO3 是由 ClO2 和 NaOH 反应生成的

D. ClO2 和 NaOH 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答案】C

27、ClO2 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 ClO2 溶液。

为测定所得溶液中 ClO2 的含量,进行下

列实验:

①准确称取 ClO2 溶液样品 ag 加水稀释为 100g,取稀释后的溶液 10g 放入锥形瓶中;

②  向 锥  形 瓶  中 滴  加 稀  盐 酸 ,  调 节  试 样  的   pH≤2.0 , 加  入 足  量 的   KI   晶 体  , 静  置 片  刻 ;

(2ClO2+8HCl+10KI   10KCl+5I2+4H2O)

③用 Na2S2O3 溶液测定②中生成的碘为 b mol

则样品 ClO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135b

a

【答案】D

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对 FeSO4·nH2O 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

称量 C 中的空硬质玻璃管的质量(82.112g)、装入晶体后 C 中的硬质玻璃管的质量(86.282g)和 D 的质量

(78.368g)后,实验步骤如下:

完成 28-31 题: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为加快产生 CO2 的速率,可将 A 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

B.  步骤 I 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FeSO4、FeSO4·nH2O 被氧化

C.  装置 B 中的浓硫酸可以换成浓氢氧化钠溶液

D.  装置 B 和装置 D 可以互换位置

【答案】B

29、操作甲和操作丙分别是()

A.  操作甲:

关闭 K1操作丙:

熄灭酒精灯

B.  操作甲:

熄灭酒精灯操作丙:

冷却到室温

C.  操作甲:

熄灭酒精灯操作丙:

关闭 K1

D.  操作甲:

熄灭酒精灯操作丙:

烘干

【答案】C

30、步骤Ⅳ称得此时 C 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 84.432g,D 的质量为 80.474g,产品硫酸亚铁晶体(FeSO4·nH2O)

中 n 值是()

A. 6.734B. 7.000C. 4.698D. 7.666

【答案】A

31、若 n 值小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  加热时间过长,FeSO4 进一步分解了B.  原晶体中含有易挥发的物质

C.  装置 D 中的碱石灰失效了D.  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

【答案】D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

CO2

—78℃

—78℃

不易溶于 CCl4

CCl4

—23℃

76℃

与 TiCl4 互溶

TiCl

—25℃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某小组以固态 TiO2 和气态 CCl4 为原料在无氧、无水的条件下制取液态 TiCl4,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TiO2(固态) + CCl4(气态)TiCl4(气态) + CO2(气态),实验装置和相关数据

如下(熔点和沸点为 101.3 千帕时测得)。

请完成 32~34 题

3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应持续通入氮气B.  热水的温度不低于 76℃

C.  冰水使生成物全部液化D.  反应消耗的 CCl4 和 TiO2 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CD

33、对于装置 V 中的试剂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钙溶液:

检验产物

C.  水:

吸收未液化的 TiCl4D.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氧气进入装置

【答案】D

34、分离 IV 中得到的液态混合物的操作中,方便可行的是()

A.  加热至 150℃使其全部气化,再降温至 136℃,收集剩余的气体

B.  冷却至—23℃,保持温度不变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C.  升温至 76℃并保持该温度不变,收集产生的气体

D.  通入水蒸气,收集产生的白雾

【答案】C

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

请分析下列实验步骤,完成 35 题至 37

题。

已知:

铵盐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I.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一种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俗名

摩尔盐)。

将摩尔盐低温烘干后保存待用

II.称取 7.84g 上述制的摩尔盐,加热至 1000C 失去结晶水,质量变为 5.68g

III.确认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将上述 5.68g 固体放入装置①的锥形瓶中,再用注射器向锥形瓶中加入

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关闭止水夹 b,打开止水夹 a,鼓入空气,充分吸收产生的气体并测出气体质量为 0.68g

IV.向①中加入适量 3%过氧化氢溶液,使氢氧化亚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过滤、洗净、干燥、灼烧后测

得其质量为 1.6g。

35、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步骤 I 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拉动注射器活塞,③中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 ③中可盛放硫酸,越浓越好

D.  步骤 III 中将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③中

【答案】BD

36、下列关于制得硫酸亚铁样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化学式是(NH4)2Fe(SO4)2·6H2OB.  化学式是(NH4)4Fe2(SO4)5·6H2O

C.  该样品至少消耗氢氧化钠 0.08molD.  该样品中铵根含量约为 8.67%

【答案】AC

37、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反思分析错误的是()

A.  步骤 I 中烘干时必须保证低温烘干,否则测定的结晶水含量会偏低

B.  氢氧化钠必须确保足量,否则样品中含氮量可能会偏低

C.  用④代替③收集产生的气体,最终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就是生成气体的体积

D.  用⑤代替③收集产生的气体,则 V(NH3)=V(⑤中针筒示数)-V(NaOH 溶液)-V(装置中原有气体)

【答案】CD

已知:

氯化铁溶液有如下性质:

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请根据上述信

息完成 38 题、39 题。

38、工业中印刷线路板及废液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溶液中 FeCl3 的物质的量

0.4

0.4

0.4

0.4

混合物样品的质量(g)

6

13.2

24

36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0

1.28

12.8

24.8

A. ①中参加反应的氯化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

1

B.  废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 ②中铁粉过量

D. ②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答案】BD

39、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为确定其组成将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 FeCl3 溶液中(其他用品略),实

验数据记录如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第①组: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0.2molFeCl3

B.  第②组:

在反应后溶液中放入一根铁丝,铁钉表面无变化

C.  第③组:

剩余固体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D.  第④组:

剩余固体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