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693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docx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LT

情况看,绿色用途债券在市场中占比相对较高。

欧洲投资银行、世界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基本都属于绿色用途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标示项目但不指定具体项目。

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也属于绿色用途债券,此次发行也是国内银行机构首次发行绿色债券。

(二)绿色债券的特征

1.发行人需要说明其支持项目的“绿色”属性。

这是绿色债券区别于其他债券的基本特征。

对于绿色债券投资者而言,除了发行人的信用评级外,最关心的是发行人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即是否投向了符合绿色发展的项目上。

因此,一般在发行前,发行人需先制定绿色项目选择指引,向投资者详细说明资金的主要用途、绿色项目的挑选原则以及内部管控的具体流程。

即使在发行后,发行人也需要聘请专业咨询或审计机构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并以年度可持续报告等方式及时向公众披露结果。

2.需要专业第三方对绿色债券进行独立认证。

除了普通债券发行需要的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外,还需要专门的研究或咨询机构对所发行债券进行绿色认证,称之为“第二意见”(secondopinion)。

目前,公信力较高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有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等。

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发行的300多只绿色债券中,63%的发行人进行了国际绿色认证,其中54%的发行人选择CICERO出具第二意见。

3.有必要对所支持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

发行方建立绿色债券实施框架,明确绿色项目的筛选标准,当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指定绿色项目时,提供可量化的环境评价数据更有利于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比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聘请北威州太阳能与氢气研究中心(CSEHRBW)对其绿色债券进行了环境效益量化评估。

根据评估,投资者的每一百万欧元投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00吨/年,减少能源进口6.8万欧元/年,并创造9个就业岗位/年。

这些量化指标使投资者能够准确了解其投资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普遍较长且成本较低。

绿色项目普遍盈利性较低,拉长投资回报期是实现商业可行的基本途径,较长期限的绿色债券正好能够与此匹配,有效回避了绿色信贷存在的期限错配问题,有利于在防控风险中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同时,由于绿色项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能够享受财政、税收、专营等政府专项支持政策,使得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要比普通债券低。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2014年发行的两只绿色债券,与其同期发行的普通债券相比利率分别低50BP(欧元债券)、12BP(美元债券)。

一、国外绿色债券的发展情况

(一)绿色债券发行总体情况

由于绿色债券既可以满足政府、企业等发行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融资需求,也能够满足投资者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愿望,近年来受到市场广泛青睐,成为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工具。

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成功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绿色债券,到2012年末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为124亿美元。

近两年,绿色债券发行量突飞猛进,2013年全球发行了118亿美元绿色债券,2014年全球发行量更是高达365.9亿美元。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BondsInitiative)的统计,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已经发行330亿美元绿色债券,截止11月初全球发行的气候相关债券已达5977亿美元。

绿色债券的发行者既有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有商业银行和工业企业。

债券规模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养老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加大了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比例,有些机构还对外发布了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声明。

苏黎世保险、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公开承诺,2015年将投资总额达1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

(二)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绿色债券的发展中,开发性金融机构功不可没,它们不仅是绿色债券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市场上的主要发行人。

欧洲投资银行(EIB)是目前绿色债券的最大发行体,已累计发行234只绿色债券,募集资金116亿美元;世界银行会同其子公司合计发行100多只,发行规模超过110亿美元。

在亚洲市场上,开发性金融机构同样走在前列,亚洲开发银行(ADB)已累计发行15亿美元绿色债券;2014年10月日本开发银行(DBJ)发行了2.5亿欧元绿色债券,成为日本首家发行绿色债券的金融机构。

图1近年来绿色债券的发行情况

2014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启动绿色债券发行工作,7月份完成了首次发行,原计划募集资金10亿欧元,由于投资者认购积极,最终成功募集15亿欧元;10月份又发行了第二只绿色债券,募集资金2.48亿美元。

2015年KfW继续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目前已累计发行40亿美元,在短短一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绿色债券发行体。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丰富了债券产品,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市场稳定。

2013年韩国债券市场的平均利率上涨了0.6个百分点,但韩国进出口银行(EIBK)发行的绿色债券仅上涨了0.1个百分点。

从机构自身来看,绿色债券还有利于优化其投资者结构。

比如,非洲开发银行(AfDB)的普通债券主要由各国央行和官方投资机构认购,但其发行的绿色债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认购量超过70%。

(三)各发行主体的资金投向相对集中

尽管绿色项目的范畴非常广泛,但在实践中各发行主体在绿色债券资金使用上相对集中,再生能源和节能是多数开发性金融机构共同支持的重点领域。

比如,欧洲投资银行(EIB)重点投向了再生能源(80.6%)和节能领域(17.4%),两者合计占比98%;国际金融公司(IFC)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54%)、资源再利用(40%)两个领域;非洲开发银行(AfDB)几乎全部用于再生能源领域,占比高达96%,其余4%为农林开发类绿色项目;即使业务广泛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在资金使用上也体现了突出重点和相对集中,70%都投向了节能、农业开发和绿色交通三大领域。

(四)发行主体和产品种类都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市场对绿色债券认可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尝试发行绿色债券,特别是非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以差异化产品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2014年3月丰田金融服务公司(TFS)推出汽车行业首只绿色债券,该债券为资产支持型绿色债券,以混合动力和替代能源汽车的购买、租赁合同为基础资产池,募集资金17.5亿美元,超出计划5亿美元。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2014年9月为绿色建筑再融资而发行3.7亿美元绿色债券后,印第安纳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发行了用于绿色建筑的绿色债券。

二、对我国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的启示

实现绿色经济转型,资金问题是关键。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测算,我国每年在“绿色发展”上的投资需求约为2万亿元。

尽管国内银行机构近年来不断加大绿色信贷力度,根据银监会统计,2014年国内21家主要银行投放绿色贷款8140亿元,绿色发展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并且绿色信贷还存在贷款期限与项目回报期错配的潜在风险。

为此,我国应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债券探索实践,借助我国庞大的债券市场和绿色债券的低成本融资优势,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导到绿色项目上来,在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围绕绿色项目的评估认定加快制定相关标准

近年来银监会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在绿色项目认定方面形成一定基础。

2012年银监会出台《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机构积极制定绿色信贷内部认定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2013年7月和2014年底又先后印发《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对绿色信贷项目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建议在此基础上,由债券市场监管机构研究制定适用于债券业务的绿色项目认定规范或绿色项目目录,为发行人制定绿色项目筛选原则奠定制度性基础。

(二)围绕绿色债券评级建立健全评级标准与方法

在评级制度设计上,建议结合绿色因素对政府、银行和企业评级的具体影响,确定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推动第三方评级机构建立主体评级、债信评级与绿色评级的综合评级体系,逐步推动绿色评级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同时,加强绿色征信体系建设,将绿色评级结果纳入征信统计系统,有序扩大绿色评级结果的使用范围,发挥征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三)围绕项目环境效益评估建立完备的核算体系

从国外实践看,由于绿色项目范畴广泛,其环境效益评估工作也非常复杂,不仅涉及节能、减排等气候性指标,还涉及净水、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指标。

鉴于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在目前碳排放核算指标已较为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节能减排类项目积极推进绿色项目环境效益评估工作。

同时,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建设一批环境效益评估专业研究和咨询机构,培育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

(四)围绕资金用途和成效检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是绿色债券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完备的信息披露是绿色债券赢得市场认可和低成本发行的必要条件。

建议监管部门抓紧制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指引,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义务,特别是发行后的阶段性评估和报告制度,改变信息披露中普遍存在的重事前轻事后的问题,实现对绿色债券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

(五)围绕绿色债券发行环节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在投资者方面,明确养老金、社保基金等公共基金的绿色使命,设定绿色投资额度,培育负责任投资的理念;在增信方面,建议结合绿色债券的特点,并参照项目收益市政债券的做法,探索建立差额补偿机制和外部担保制度,有效保护债券投资者权益;在税收优惠方面,参照政府债券(包括市政债券)给予投资者免缴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优惠措施;在产品方面,建议结合资产证券化监管政策改革,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绿色债券方式实现再融资。

(六)支持国内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债券试点

从国际经验看,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高信用评级也是保证低成本发行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大力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绿色项目,在绿色项目运作、环境风险评估、债券市场创新、投资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其突出的风险防控能力和优良的资产质量,不管是试点发行绿色债券还是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都容易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有利于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因此,在推进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优势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