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49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docx

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

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

表号:

A-2

工程名称:

黑龙江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300MW机组脱硝改造工程编号:

致黑龙江龙电监理公司鹤电脱硝项目监理部:

现报上黑龙江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300MW机组脱硝改造工程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送审稿)〕,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定。

附件:

黑龙江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300MW机组脱硝改造工程钢结构补强作业指导书。

承包商:

(技术主管部门盖章)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内容较多时可列附表)

项目监理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副):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建设管理单位意见:

建设管理单位(章)

策划部主任:

年月日

 

策划部专工:

年月日

安监部:

年月日

安监部专工:

年月日

注:

本表一式二份(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各一份),附送审稿一份,经审查修改后出版,正式方案交监理工程师二份(存档一份、专业监理工程师一份),送项目法人一份。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3

四、工程作业进度安排………………………………….3

五、作业准备及条件…………………………………….4

六、施工工序…………………………………………….5

七、材料检验…………………………………………….6

八、脚手架组成的基本要求……………………………10

九、脚手架材料质量控制……………………………..10

一十、脚手架搭设方法及保证措施………………………11

一十一、脚手架拆除…………………………………….12

一十二、脚手架检查与验收…………………………….13

一十三、脚手架使用安全管理………………………….14

一十四、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15

一十五、施工过程中危险点的分析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6

一十六、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要求…………………18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钢结构安装设计图纸及现行标准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DL/T5210.7-20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篇》(DL/T5210.2-2009)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200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2、ISO9001:

2000;ISO14001:

1996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二、工程概况

黑龙江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X300MW机组脱硝改造工程,是在原锅炉主体结构上进行加固补强,钢结构补强分为横梁11.00米、19.050米、27.000米,柱BL-B34、BL-B17、

BL-B0、BK-B34、BK-B34、BK-B17、BK-B0和相应的支撑。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3.1钢结构的制作和补强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

3.2钢结构补强施工前,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和安装施工方案。

3.3钢结构的补强,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并应实行工序检验,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

3.4钢结构补强施工及验收,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应按有关规定操作,制作、安装和质量检查所用的钢尺等检测器具应具有相应的精度,并应检定合格。

3.5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已经会审,技术人员已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6材料齐备,劳动力安排合理。

3.7现场应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平台,半自动切割机、起重机、电焊机等生产设备、设施,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平坦,电力满足要求。

3.8参加施焊的焊工必须有相应位置的焊工合格证,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9施工人员及机具已进入现场,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四.项目工程作业进度的安排

2013年9月10日~2013年10月15日脱硝原有炉本体钢构补强。

五.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施工人员组织机构:

序号

作业人员工种

资格要求

人数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管理经验

1

李宝忠

2

技术人员

熟悉图纸,要求有烟道安装经验

1

刘影新

3

质量管理

有质检工作经验,对质量认真负责

1

孙永志

4

安全人员

有现场工作经验和安全员上岗证书

1

陆永春

5

安装工

熟悉操作技能,有施工经验

18

王后华等

6

焊工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书

10

崔晓等

7

起重工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书

2

温振远等

8

机械操作工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书

2

张岩等

5.1作业人员的质量

5.1.1、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工种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电焊工、起重工、操作工等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5.1.2、施工班(组)长必须具有安装同类系统的施工经验。

5.1.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且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1.4、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学习并熟悉设备图纸及其技术要求、说明书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并理解和掌握设备安装方法和工艺质量要求。

5.1.5、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参加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施工时应严格按图纸、有关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询问技术人员,不得盲目施工。

5.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

主要尺寸的测量和复查必须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工器具和测量仪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要求

1

钢卷尺

5m

4

检验合格

2

钢盘尺

30m

2

检验合格

3

钢板尺

1m

2

检验合格

4

水平管

2

5

角向磨光机

100/125

2/2

检验合格

6

手拉葫芦

2t\3t\5t

若干

检验合格

7

磁力线坠

4

检验合格

8

水平尺

2

主要机具配置

中联25T(QY25VF)汽车吊一台。

标定起重力矩kN.m

2500

起升高度m

倍率

独立固定式

附着式

α=2

28

29

α=4

工作幅度m

最大工作幅度

80

最小工作幅度

25

最大起重量t

5.5

起升机构

倍率

α=2

α=4

速度m/min

32

26.6

21.2

40

27

13.5

起重量t

10

15

28

功率kW

110

牵引机构

速度m/min

0~60

功率kW

11

回转机构

速度r/min

0~2

功率kW

9×1

•中联25T(QY25VF)性能参数:

最大臂长11.5m;臂长组合每5米递减,最小臂长3米;最大起重量14t;42.3m臂长时臂尖最大吊重量5.5t;额定起重力矩2500kN.m;

主要安全设施

序号

安全设施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要求

1

耐火垫

m2

200

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2

手持式灭火器

8

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3

攀登自锁器

8

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4

自锁器配套绳

m

40

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5

吊篮

1

6

钢筋爬梯

8

7

棕绳

m

200

 

施工前对所有使用的机械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机械安全可靠运行。

施工前对所有使用的工器具认真检查,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中所使用的仪表;仪器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施工工序

6.1补强材料为厂家半成品到货,到货最大单件重量为7890.8Kg。

起重机位置与安装位置最远距离为21m。

根据起重机性能表查询,起重机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6.2以下为钢结构补强安装过程:

6.2.1首先拆除炉外墙板和BL-B34、BL-B17、BL-B0、BK-B34、BK-B34、BK-B17、BK-B0柱基础至底板下50mm处。

6.2.2用25T汽车吊起吊吊栏载人升至工作面。

6.2.3起吊吊栏内不准许超过3人同时施工。

6.2.4杆件用25T汽车吊吊至相应高度,由合格的手拉葫芦和卷扬机运至安装位置进行施工

6.2.5墙板为保护性拆除,以便利旧回装,破坏性拆除出入口位置的支撑

6.2.6柱底板补强后用C50混凝土进行灌浆。

6.2.7补强完成后按原样恢复外墙板。

7.1材料检验

7.1.1钢结构半成品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钢材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如对钢材质量有疑议时应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钢结构补强所用的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材料均应做外观检查,不得有严重的变形、锈蚀和损伤,当钢材表面有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钢结构补强成品件表面锈蚀、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7.1.3收到的所有构件、配件等均须有合格证明书、设备到货后要核对实物与设计图纸及质量证明书相符。

7.1.4按照到货装箱单核对到货的数量、规格与装箱单中是否一致并检查到货的表面质量,检查到货规格、数量是否满足图纸中的要求。

7.1.5钢结构补强组件到达现场后,核对钢结构补强的尺寸与图纸是否相符,钢结构的表面不得有大面积的损坏,没有锈蚀、破损的情况。

7.1.6钢构件补强的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8规定

钢构件的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mm)表5.1.8

项目

允许偏差

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

±3.0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0

受压构件(杆件)弯曲矢高

l/1000,且不大于10.0

7.1.7钢构件补强杆件的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中的有关要求。

7.1.8钢材的堆放

(1)、钢材堆放要减少钢材的变形和锈蚀,节约用地,也要使钢材提取方便。

(2)、钢材露天堆放,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高于周围地面,四周有排水沟。

堆放时尽量使钢材截面的背面向上或向外,以免积水。

(3)、堆放时每隔5~6层放置楞木,其间距以不引起钢材明显的弯曲变形为宜。

楞木要上下对齐,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4)、为增加堆放钢材的稳定性,可使钢材互相勾连,或采取其它措施。

这样,钢材的堆放高度可达到所堆宽度的两倍;否则,钢材堆放高度不应大于其宽度。

一堆内上、下相邻的钢材须前后错开,以便在其端部固定标牌和编号。

(5)、选用钢构件时,要按编号吊装,不要乱翻。

(6)、考虑材料堆放时便于搬运,要在料堆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通道以便运输。

7.2施工工序流程及质量检查级别(见图)

局部除锈、喷砂、打磨B

焊接质量检验B

结构安装

 

交工验收A

涂刷面漆

联合检查B

 

7.3焊接

7.3.1焊接及焊接检验

(1)钢结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2)焊接前将坡口表面及两侧25mm以内的油污、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施焊前焊工要检查坡口的组对质量,组对质量不合格的坡口,焊工拒绝焊接。

(3)焊接时在焊道内引弧,不得在母材上引弧。

亦可利用引弧板引弧。

(4)焊接工艺严格地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执行,焊工不得私自修改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参数;

(5)一道焊缝应一次连续完成,如因特殊原因中断焊接,下次开始焊接前要仔细检查原来的焊道是否出现裂纹,如出现裂纹,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焊接工作。

(6)焊接结束后将焊缝表面的的药皮、焊渣、飞溅清理干净,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焊缝外观成型良好,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7)若图纸中要求,焊缝表面检验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所有的角焊缝及对接焊缝进行液体渗透探伤。

(8)焊接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对不同材质、不同牌号的焊接材料要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7.3.2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7.3.3针对所焊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考试,焊工必须具备合格证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

焊工停焊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7.3.4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7.3.5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10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7.3.6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7.3.7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7.3.8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7.3.9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t为垂直钢板厚度)。

7.3.10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弧坑应填满。

7.3.11除注明外,构件均搭接满焊,焊缝厚度不小于两相焊较薄焊件厚度,且不小于6mm.

7.4焊接材料

7.4.1本钢结构所使用焊接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焊条E5015、E5016、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7.4.2焊接材料保存应严格的执行焊接材料存放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发现焊条药皮脱落、污损、变质、生锈焊丝、焊条不可使用。

7.4.3焊条的烘干

焊条、焊剂

烘干温度

恒温

存放温度

E5015、E5016

350℃~380℃

1h

150℃

7.5钢结构补强

(1)补强前平立面布置图、技术要求、安装标准规范等必要的资料应齐全。

(2)部件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具备起吊条件。

(3)施工场地平整。

(4)吊装索具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好并应有合格证明。

(5)起重机的机械和安全装置,经检查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7.5.1矫正和成型

(1)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不应进行冷矫形和冷弯曲。

碳素结构钢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

7.5.1.2钢结构补强的柱、梁、支撑等加固板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

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7.5.1.3钢结构补强、校正时,应根据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7.5.1.4补强总高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3.7中的规定。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总高度的允许偏差(mm)表5.4.3.7

项目

允许偏差

用相对标高控制安装

±∑(△h+△z+△w)

用设计标高控制安装

H/1000,且不应大于30.0

-H/1000,且不应大于-30.0

7.5.1.5钢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3.8中的规定

表5.4.3.8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上、下板连接板的错口△

3.0

用钢尺检查

同一根梁两端顶面的高差△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用水准仪检查

7.5.1.6利用安装好的钢结构吊装其它构件和设备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进行验算,采取相应措施。

7.5.1.7安装焊缝的质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7.5.1.8焊接和高强度螺栓并用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应按先栓后焊的顺序施工。

7.5.1.10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

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7.5.1.11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7.5.1.12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符合表7.6的规定。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表7.6

箱形载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7.7钢结构补强施工重点、难点及采取的措施:

7.7.1装配工序应根据构件特点制定相应的装配工艺及工装胎具。

7.7.2焊接工序应严格控制焊接变形。

7.7.3吊装用起重机械应经过实际计算来确定,吊点应选择合理。

7.7.4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7.7.5样板、样杆应经过检验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

7.7.6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控制相关焊接参数,并随时检查构件的变形情况。

八、脚手架组成的基本要求:

满堂脚手架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扫地杆、连墙件组成,形成一闭合之空间框架。

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应在40N.m~65N.m之间,以保证“空间框架结构”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刚性与传递荷载的能力。

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拉结,以便在脚手架的侧向提供约束,防止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可靠传递风载荷。

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保证架体的纵向与横向刚度。

九、脚手架材料质量控制

1、钢管

1.1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错位、毛刺、结疤、穿孔和硬弯;

1.2钢管弯曲应符合以下规定

a.钢管端部弯曲,长度L≤6.5m,ΔL≤5mm;

b.立杆钢管弯曲,长度3<L≤4m,ΔL≤12mm;长度4<L≤6.5m,ΔL≤20mm;

c.水平杆、斜杆弯曲,L≤6.5m,ΔL≤30mm,(图示同上)

1.3外径、壁厚、端面、防锈处理允许偏差不超过下表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工具

1

外径尺寸(48mm)

-0.5

游标卡尺

2

壁厚(3.5mm)

-0.5

游标卡尺

3

两端面斜切偏差

1.70

塞尺、拐角尺

4

外表面锈蚀深度

≤0.50

游标卡尺

钢管进场后需提供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证明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扣件

2.1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及其他缺陷,并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2.2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2.3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2.4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小于5mm;

2.5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

3.1钢质脚手板表面不得有裂纹、开焊与硬弯;钢脚手板必须涂刷防绣漆;

3.2钢脚手板允许偏差为:

板面挠曲:

长度L≤4m允许偏差≤12mm

长度>4m允许偏差≤16mm

板面扭曲:

任一角翘起允许偏差≤5mm

3.3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

十、脚手架搭设方法及保证措施

脚手架搭设施工前对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无作业票不上岗。

对搭设位置(乳液车间生产主管、管理公司安全主管等)进行确认验收,无误后方可施工。

1.2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应满铺、铺稳,采用钢制或木质脚手板,竖向或横向与水平杆可靠连接,连接采用22#铁丝固定,防止滑动。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伸出小横杆长度大于100mm,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固定。

1.3栏杆和挡脚板搭设

由于此次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作业平台设置在4.5米处,在4.5米以下没有作业工作,不需要铺设脚手板的作业层,只有作业层必须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设置两道栏杆和内挡脚板;上栏杆的高度为1.2m,中栏杆的高度为0.6米。

十一、脚手架拆除

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扣件的连接、固定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拆除前编写拆除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拆除前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在施工区域划出禁区标志,地面设专人看护,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拆除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及其他防护用品。

拆除顺序由上而下,拆除原则为“先搭后拆,后搭先拆”。

先拆安全网及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并一步一清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拆立杆时,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连墙点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拆下的材料,用垂直运输机械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铁丝要集中回收,做到现场施工文明。

十二、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搭到设计高度后,对脚手架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挂牌并交付使用;

2、脚手架的质量检查、验收项目如下:

2.1脚手架的架杆、配件设置和连接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构造是否符合要求,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2检查楼面脚手架底座是否平整、坚实,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有否悬空;

2.3检查固定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2.4扶手栏杆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5脚手架的垂直度与水平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2.6检查脚手架是否超载;

3、脚手架使用期间的安全检查、维护。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定期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和维护。

十三、脚手架使用的安全管理

1、选用的管材、连接件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3、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眼镜、工作服、手套;

4、脚手板满铺,连接牢固。

架子无论分段、分层或分部投入使用,都要形成有完善的防护设施;

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