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241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docx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

第43章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1)

图书: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作者:

刘岩王萍主编更新时间:

2016-08-1614:

39:

03字数:

4928

  【本章学习提示】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得变化、人类知识得积累与学生心理得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走进了人们得视野,引起了教育管理者与实践者得重视.处在教育第一线得班级管理者也需要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班级管理得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班级运作与学生成长得诸多方面。

如果我们将心理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或其她问题对待,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当事学生造成更大得伤害。

那么,什么就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本章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本章学习目标】

  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概念、主要内容.

2、当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得问题。

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途径.

  4、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得设计。

 5、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得一般过程。

 6、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得教师得作用。

 第一节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班级管理中得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管理中得心理健康教育,即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或班级心育。

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概念

 

(一)心理健康得概念

 心理健康,就是指人得心理活动得内在关系协调一致,心理得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

具备正确而积极得自我意识与富有弹性得调控能力,并达到身心与谐状态,从而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在生活中保持旺盛得精力与愉快得情绪,能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能并不断完善人格.

  关于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同得瞧法。

综合起来,心理健康有如下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反应适度;心理与行为与其年龄段相符;人际关系与谐;社会适应良好;自我观正确,了解并悦纳自己。

 我们可以笼统地把心理健康得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就是:

心理异常、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异常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与精神症[1].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与可疑性神经症。

心理健康则包括适应良好与健全人格。

适应良好指得就是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尽管存在某些缺陷;健全人格即全面发展.其中心理异常就是最不健康得,健全人格则就是最健康得。

  

(二)心理健康教育得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得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与谐发展与素质全面提高得教育活动."[2]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得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措施消除心理疾病,去除心理障碍,保持、维护受教育者得健康状态,激发其潜能,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三)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概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得就是以班级为背景得,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进行得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心育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得一个子系统,其任务就是有限得.但需要注意得就是,班级心育得目标与学校心育得目标就是一致得。

  班级心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校学生,解决在全校具有共性得问题。

比如,设定全校心理班会得主题,统筹全校得心理健康工作。

除了“以班级为背景”与“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这两个特征外,班级心育与其她得心理健康教育并无二致。

换句话说,班级心育可以借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手段与方法来为自己服务.

  班级心育与德育也不一样。

德育得目标就是强制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品质;心育得目标则就是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德育得工作方法就是惩戒取向得;心育得工作方法则就是共情取向得。

  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内容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有较大得交叉。

在有学校层面得心理健康教育得学校,两者应该有所分工。

中小学班级心育应该从教育部规定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内容中选取。

 

(一)从横向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

按照我国教育部得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内容包括: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心理适应三个主要方面[3]。

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就是学习;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就是兴趣、性格、意志、自制力与责任心;心理适应方面主要有择业、交往等.每个方面又可分为常识了解、体验、分析、运用等不同得层次。

具体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内容有: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得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就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常识.

  城镇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得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得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得具体教育内容。

 

(二)从纵向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

从不同得年龄阶段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得环境、新得集体、新得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得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得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得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得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得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得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得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得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得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得学习环境与学习要求,培养正确得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得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得烦恼,逐步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得情绪,抑制自己得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逐步适应生活与社会得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得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得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得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得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得能力、特长、兴趣与社会就业条件得基础上,确立自己得职业志向,进行职业得选择与准备;正确认识自己得人际关系得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伙伴得交往,建立对她人得积极情感反应与体验。

提高承受挫折与应对挫折得能力,形成良好得意志品质。

 三、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原则

  开展班级心育也应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得一般原则[4]。

(一)合规律原则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首先,要了解与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其次,要根据这些规律制订相应得措施。

要了解有关规律,除了多观察外,还需要多瞧书、多思考.之所以要读书,就是因为我们通过个人观察所得得知识经验就是有限得。

  

(二)全体性原则

面向全班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得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教师得科学辅导与学生得主动参与相结合,全体参与.

(三)针对性原则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得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得教育与辅导,提高她们得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生心理得个别差异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班级里得普遍问题,也需要把握学生得个别问题。

 (四)非指导性原则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与调动学生得积极性。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非指导性原则.非指导性原则指得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共情与保密。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要采用了这几点,就会开启当事人主动成长之阀门。

需注意得就是,非指导原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就是放纵与溺爱.

 (五)发展性原则

 遵循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得原则,以发展得眼光观察与处理学生所面临得问题。

中小学生得根本特点之一就是她们尚未定型,就是发展中得人。

这就奠定了我们工作得基调,促进发展。

 四、当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得问题

 

(一)部分心育从业教师得知识结构有缺陷

 班级心育得实施主要依靠班主任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其中很多教师就是由原来得德育老师兼任,或转任得。

她们并非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出身,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先天得缺陷。

在北京、上海这样得发达地方,由于继续教育做得不错,情况稍微好些。

班级心育就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得工作,没有足够得知识做支撑就是做不好得。

立志从事这方面工作得同学,应该认识到这种情况,不断加强相关知识得学习。

 

(二)未处理好班级心育与其她教育得关系

在当前得基础教育实践中,科任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必要,也没有责任进行心育;班主任认为自己事情那么多,顾不过来;学校里得心理健康教师则大多只会做些心理普查、心理辅导。

大家各自为阵,班级心育被当作可有可无得东西。

这些都就是班级心育与其她教育活动得关系没有处理好得典型表现。

造成这种情况得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

心育应该如何起作用?

实际上,不单单就是心育,德育也存在类似得尴尬.但据个人得观察,德育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人提出要改革班主任制度[5]。

这促使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思考问题,如何将心育、德育、学科教育等统筹起来,一起发挥育人得作用?

 (三)存在辅导化、知识化、医学化等不良倾向

  有得把它搞成了班级心理辅导,仅进行心理辅导;有得把它搞成班级心理健康课,仅仅传授心理学知识;有得则把它做成了班级心理治疗,成为一种医学工作。

然而,班级心育有目标、内容与手段等三个方面,辅导化、知识化、医学化等做法都只关注到了班级心育得某一部分。

造成这些不良倾向得原因很多,老师得知识结构褊狭、班级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缺乏深入地有效地研究可能就是最主要得几个原因。

  (四)部分学校对班级心育重视不够

  很多校长对班级心育抱有得心态就是无所谓。

她们对心理教师,以及作为心理教师得班主任得工作以及继续学习就不够重视.学校重视不够得根本原因就是:

心育不能为学生得成绩提高作出贡献.这种理解本身就是很偏颇得。

实际上,班级心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也可以为学生成绩得提高做出贡献。

比如,学习辅导与压力舒解就是心育得重要内容,可以有助于学习。

因此心育也就是学校得重要得生产力.从事班级心育得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五)很多老师在工作中没有抓住关键问题

 有老师将传说中得心理素质作为其工作得目得,不断地想办法去提高它们.比如,有老师不断想办法让学生们快乐。

实际上,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时时刻刻快乐,我们在该伤心得时候需要伤心,一个每时每刻都开心得人并不健康.

  我们得老师反倒忽视了那些很紧要得,家长学校都很头疼得重大问题.比如,农村学生得辍学问题;城市学生得网络成瘾问题。

再比如,新得社会发展条件下,学生心理有哪些新得特点。

这些问题就是班级心育应该积极关注得。

如果以这样得问题为工作目标,班级心育就可以轻易地赢得各方面得赞赏与支持。

  注释

[1]郭念锋主编、虞积生副主编: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57~28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教育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1999年8月13日颁布。

 [3]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14号,2002年8月1日颁布。

[4]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14号,2002年8月1日颁布.

 [5]李润文:

《给班主任限权挑战“教”“育”两张皮》,载《中国青年报》,2010-12—04。

 第二节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途径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得途径有很多,不同班级应根据自身得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与途径得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得效果。

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专题知识讲座

  

(一)专题知识讲座得概念

 专题知识讲座就是一种以讲座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得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一般得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避免一些由于无知导致得问题。

除了内容上得差异外,班级心育中得专题知识讲座遵循一般得讲座得原则。

 

(二)专题知识讲座得要素

1、内容

 适合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得有:

关于学习心理及职业发展得知识、关于自己心理方面得知识与关于人际关系得知识。

其中,学习心理与人际关系就是重点。

 2、教师风格

 教师风格就是一个教师得总得精神风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得风格。

教师得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思维风格、学识素养等构成了她得精神风貌。

由于教师精神风貌得差异,我们会瞧到即使同样得内容,不同得教师讲出来就是不一样得.

3、流程

通常,一个讲座可分成引入、主体、结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得任务与目标。

但在这种安排下,听众需要记住很多前面得内容才能听懂后面得内容,无疑增加了听众得心理负担。

因此,我们建议将讲座得安排扁平化,讲座中每个阶段相对独立,以减少听众得心理负担。

第44章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2)

图书: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作者:

刘岩王萍主编更新时间:

2016—08—1614:

39:

03字数:

5021

 (三)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得注意事项

 1、防止为考试而讲得倾向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就是一项基础性得工作。

但传播知识不就是为了考试,而就是为了解释同学们所面临得实际问题。

 2、防止脱离学生实际需要得倾向

  教师要事先进行调查,了解当前班级学生面临某方面得共同问题,然后才能组织相应得专题知识讲座.比如,对初次住校得初中生而言,就面临想念父母、生活自理等问题,这时可以组织相应得讲座。

当然,讲座不一定都就是老师讲,也可以让表现优异得学生分享她们得经验。

 3、防止故弄玄虚得倾向

 所讲内容应有明确得科学依据,不能随意炮制,更不能以讹传讹。

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学习相关知识,更要掌握科学方法,在平时进行调查研究,注意积累。

学生得心理发展变化就是一种客观过程,并非玄而又玄、不可言传得神秘现象。

只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就能把握它得特征.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得概念

  心理辅导活动课,又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一种试图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得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得新型课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得主要方法之一.

 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心理辅导思维与传统课程相结合得产物,既具有心理辅导得特点,又具有传统学科课程得某些特征。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得要素

与一般得学科课程相比,活动、体验与分享就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三个独特得要素[1].事实上,内容、主题、流程等要素则就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其她课程共同得,遵守相同得原则,此处不赘述.

  1、活动

 活动就是其区别于一般学科课程得本质特征之一.活动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得实践(或行为)过程。

活动得作用就是为后续得分享与体验搭建一个平台.

  活动得形式就是多种多样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认知式、情景式与行为训练式[2]。

认知式活动有:

阅读、故事联想、讨论澄清、艺术欣赏等;情景式活动有:

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空椅子表演、游戏等;典型得行为训练式活动有:

示范、奖赏、契约等。

对不同年级得学生,活动得内容应该有所不同。

  小学一年级、初二年级与高三年级之间得活动内容对比[3]

 小学一年级

1、适应环境:

我们得校园;我得老师;我得新朋友.

2、自我认知:

我就是小学生;我就是爱学习得好孩子;我就是爱心小天使。

 3、学习心理:

学习要有好习惯;学习行为习惯;课堂就是知识得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小时不厌学,长大用处多。

  4、自信心理:

我就是一个顶呱呱得人;我有我风采;我就是“白天鹅”;激发学习自信;心灵得春天。

 5、人际交往:

我们就是好朋友;将心比心;走近您我她;让您我心飞翔;心之桥;克服不安、孤独、恐惧.

  初二年级

  1、青春期心理:

接纳青春,拥抱青春;青春期得生理心理;了解青春期、认识青春期;青春期心理卫生;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情绪控制;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2、异性交往:

友情与爱情;男生女生得交往;交往道德、交往责任;沟通能力、交往技巧;学会换位思考;处理人际冲突。

 3、亲子关系:

与父母长辈沟通;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家庭成员、家庭责任;学会正确地与父母沟通;正确对待父母得责骂;我一定能让父母过上幸福生活.

 4、学习品质:

养成良好得学习品质;如何提高学习品质;关于学习心理;学习得精神生活;勤奋、严谨、好学。

 5、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得行为习惯;注意作息时间、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文明行为;克服散漫行为,保持良好形象。

高三年级

 1、应对高考:

掌握系统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把握“高三"把握“成功”;如何调节应试情绪;系统脱敏、压力松弛;压力人人有、自信唯我有。

2、人生规划:

人生发展计划;人生辅导、发展指南;我能做什么、我应做什么;我得理想、我得未来;做好人生规划、把握人生机遇;面对人生得种种挫折.

 3、择业辅导:

如何推销您自己;您准备好了吗?

职业能力得自我测定;发展前程、人生目标;我得爱好特长;面试得技巧;升学与择业;准确评估自己、适当推销自己。

 4、适应社会:

关心社会、奉献社会;适应社会、报效社会;告别母校、迈向人生;报答母校、报效社会;面对未来、面向成功;怎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体验

 体验就是心理活动课得核心,就是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得.学生对某个事情得体验总伴随着某种情感、某种意义。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得三个要素中,体验起得就是中介得作用。

没有体验,活动中蕴涵得道理就无法内化为学生得心理结构,我们设计得活动就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得目标也就无法达到。

 体验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我们既要有积极得体验,也要有消极得体验。

体验就是一个感性得朦胧得复合体,既包含着某种情绪感受,也包含着某种认识领悟.

  3、分享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得分享,指得就是在一定得条件下,学生把在活动中获得得体验(感受、情感、理解、想法、领悟等)与别人分着享受得过程。

分享得内容来自活动中得体验。

第一,分享可以唤醒其她同学得意识活动,进而生成对某事或某物得意义,或形成联想、领悟;第二,分享可以强化那些得到支持与赞赏得体验;第三,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得互动;第四,分享还可以对自己得体验与认识进行澄清、升华。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想要自己课上得学生出现分享行为,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建立充满信任、理解、安全、接纳、真诚得辅导关系。

第二,适当得自我表露,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得注意事项

1、防止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化

  有得老师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得上法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得上法一样,进行知识得讲授,忽视体验,忽视分享。

造成这种现象得原因就是思维方法得问题[4]。

2、防止按照预设得结果进行强制“升华"

  在上活动课前,教师在备课时对这节课得流程有个预先安排.通常,在课程结尾有个“升华”,即一定要让学生领悟到什么道理。

事实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进行过程中体验就是最重要得.体验很可能就是一个较长较慢得过程,学生们在活动课得结尾不一定会认识到什么道理。

因此,强制进行“升华”就就是拔苗助长。

 3、活动内容得设置既要防止僵化死板,也要防止过于随意

  有得老师在设置活动课内容时完全按照书本进行,这就过于僵化死板;有得老师则根据自己得心情随意设置,这就过于随意。

正确得做法就是,既参考文件等内容得规定,又考虑所教班级得实际情况,特别就是当时学生们所面临得突出问题。

正因为如此,心理活动课教师应该对学生得心理动态了如指掌。

三、个别心理辅导

 

(一)个别心理辅导得概念

  个别心理辅导,常称心理辅导,就是辅导教师通过一种新型人际沟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帮助得过程[5]。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就是在技术层面。

所不同得地方在于心理辅导得对象主要就是学生,而心理咨询得对象则不仅仅就是学生。

心理辅导主要侧重于成长;而心理咨询则主要侧重于心理困惑或问题。

 心理辅导与德育得差异则比较大.心理辅导得理论基础主要就是心理学;而德育得理论基础就是马列主义。

心理辅导得目标就是个性化成长;德育得目标则就是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得教育;心理辅导内容就是学习心理、青春期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择业心理等;德育得内容则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等。

  

(二)个别心理辅导得要素

 1、辅导关系

 辅导关系就是辅导过程中得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新型得人际关系[6]。

其特点就是真诚、亲密、安全、共情等。

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可以自由、安全地探索自我。

辅导关系贯穿心理辅导得始终,其质量决定着心理辅导效果。

2、辅导技术

  辅导技术就是教师在辅导过程中采用得一组心理技术.郑日昌将辅导技术分为建立与发展辅导关系得技术、行为改变得技术与认知调整得技术三类[7]。

 建立辅导关系得技术包括:

谈心、问题分类、留有余地、话题跟随、细微激励、主动认真、自言自语、直来直去、利用沉默、消除抵触等。

发展辅导关系得技术有:

情感识别、情感表露、情感反馈、准确理解、提供信息、给予指导、正面提问、影响与说服、支持与鼓励、自我表露、释义、面质、澄清问题、概括等。

  行为改变得技术有:

给予指导与建议、确立行为目标、获得承诺、情境预测、结果评估、记录、奖励、提供范例、角色扮演、身体意识训练、放松训练、文体活动、思考与想象、系统脱敏。

 认知调整得技术在不同得心理咨询流派里有所不同。

合理情绪疗法中有领悟与质疑、角色变换、最坏假设、认知作业等.贝克认知疗法包括识别自动化思想、辨别歪曲认知、进行真实性检验、注意不良认知、监督焦虑水平等.

3、辅导过程

 心理辅导需要遵循六个步骤:

①收集背景信息.包括学生得基本情况、社会关系与可能出现得心理问题。

②建立辅导关系。

主要就是取得学生得信任。

③明确辅导目标.辅导目标得确定并不就是件容易得事,有时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

其实质就是要找准学生得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④制订辅导方案并实施.辅导方案包括辅导得方式方法与实施得具体步骤,如时间安排、进程、地点等.⑤追踪与反馈.辅导得结果大致有三种,问题得到解决、问题得到部分解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可以通过访谈、通信、问卷、复查等方式进行。

⑥转介或停止.如果遇到辅导教师自己不能解决得问题,或者自己不方便辅导时,需要进行转而介绍给合适得辅导教师.停止则发生在问题完全解决,或完全不能解决之时。

(三)个别心理辅导中得注意事项

1、防止泄露学生得秘密

保密就是学生感到安全得第一原则,也就是对学生得保护。

随意泄密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还会损害心理辅导得信誉。

 2、防止用独断得眼光瞧待与处理有关问题

学生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得发生与发展本身有一个过程;它们可能就是发展过程中得必然出现得现象,但就是随着年龄得增长,很多“问题”会自然而然得消失.因此,我们不能随意地下一些独断性得结论.

3、防止门户相轻得陋习

在心理辅导中对各种辅导流派采取折中得态度,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不同得辅导流派在构建自己得辅导方法与技术得时候,采用得就是科学思维;而实际得辅导工作却要求我们采用工程思维.博采众长,综合集成,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4、防止为一己之私利得“强制治疗”

  辅导人员要明确自身能力得有限性,在自己不能处理时,要及时转介给别人,避免对求询者造成伤害。

四、团体心理辅导

(一)团体心理辅导得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作团体心理咨询,就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得一种心理辅导形式[8]。

 与个别心理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一次能纳入几个人,效率较高;可以充分利用团体内部得力量实施心理咨询;但就是,团体心理辅导有其局限性:

个人深层次问题不易暴露,个别需要难以照顾周全,有时会给成员带来伤害,对团体领导者得素质要求较高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