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172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docx

Kindle有几块屏Kindle换屏

【Kindle有几块屏?

】Kindle换屏

尽管被称作“阅读神器”,但Kindle终端从来不是亚马逊的主要产品,通过云端数据库,亚马逊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统统变为自己的屏,以实现内容平台的定位和价值没有铺天盖地的事先宣传,12月13日,亚马逊中国在其官网首页的右上方打出了一条小小的广告:

“Kindle电子书店上线(测试版),免费下载Kindle阅读软件”。

广告的背景是一个人坐在一棵树下读书,与英文官网的图案一致,图片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

由中文在线提供运营支持。

“Kindle在,书未老”——这是亚马逊中国写在Kindle电子书店(测试版)上的广告语,平淡中流露出野心。

截至2012年10月,苹果已售出iPad8400万部,而KindleFire约700万部,紧随其后的Nook和Nexus7销量分别为500万和300万部。

但亚马逊选择了另一条路:

先把Kindle装到这些终端上。

内容分销商

亚马逊是家大公司。

这个连续占有全球最大零售商宝座的公司每个月的活跃账户约有1.52亿,用户被1.83亿种不同的商品包围着,可以装满1290个沃尔玛超市。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很独特,它以网上图书零售起家,随后产品扩展到音乐、百货,变身第三方服务商,为众多零售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对外的窗口。

它推出的Kindle阅读器不仅为人们提供电子书籍,同时还提供报刊杂志,从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它强大的云系统让许多科技公司都望其项背。

它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不惜前期巨大的亏损,在网购时代到来之前以最低的成本铺好了通向消费者的道路。

易观高级分析师孙培麟在提到亚马逊的时候说亚马逊“思路清晰,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

”他解释道,行业的发展有这样一句话:

“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指的是三个阶段对应的三种推动力,其中平台指内容平台。

亚马逊不满足于做终端和平台,而是想从长远打算成为内容的分销商,而对于内容分销商来说,渠道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2007年11月19日,亚马逊以399美元的价格推出了Kindle第一代,仅用了5个半小时,第一批存货就被销售一空,直到次年的4月末才恢复供货。

2010年开始,Kindle开放安卓端,2012年的中文客户端把这扇开放的大门推得更开了。

开放的客户端为亚马逊增加了数以亿计的终端屏幕,每一个屏幕后面,都是亚马逊的消费者。

亚马逊提供的手机端、平板电脑端为内容的分销提供了不同系统的平台,不同终端的客户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体验,Kindle端的读者追求的是更精致的阅读,手机端的读者追求的是方便和快捷,亚马逊需要覆盖更多的用户,因此必然要照顾更多的平台。

“Kindle终端对于亚马逊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孙培麟说,“重要的是内容平台的价值,终端是补充,不可能把所有用户都变成Kindle终端用户。

相较其他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Kindle的价格相对低廉,这是因为亚马逊从来没有想过当一个硬件供应商,而是想通过终端设备打通其所有的服务,通过云端和物流这虚实两线为用户打造一个无所不包的消费王国。

亚马逊甚至还想出办法推出“广告版”Kindle进一步降低机器本身的成本。

亚马逊这个商业帝国的建造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而且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网络世界,亚马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也一直以耐心著称。

从推出Kindle硬件,到完善亚马逊电子书平台,拓展终端与渠道,再到签约自己的作家建立自己的内容团队,亚马逊在按部就班地前进。

自出版尝试

签约自己的作家是亚马逊做的另一个尝试。

提摩西·费里斯是“首个绕过出版商直接在亚马逊进行出版的自由作家”。

费里斯的第一本书《一周工作4小时,晋身新富族》自2007年4月出版后便常驻亚马逊网络店财经畅销书第一名,他的第二本书《身体调教圣经》同样是一本畅销书。

2011年8月,费里斯签约亚马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出版商认为亚马逊的行为在挑战传统出版业的规则。

据媒体报道,一家名为BookPassage的书店的BillPetrocelli表示,早前费里斯在遭遇多家出版社拒绝之后皇冠出版商接纳了他,并未前两本书的推广破费周折。

Bill说费里斯选择离开是其个人决定,但他觉得并不值得称赞。

今年的11月20日,费里斯的第三本书《4小时厨房》出版了。

12月24日,《4小时厨房》在亚马逊网站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29,排名且在下降。

尽管网上销售已经成为书籍销售的重要方式,亚马逊也打通了出版内容的各个环节,但传统出版商依旧掌握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宣传推广渠道。

湛庐文化总经理陈晓晖对《新商务周刊》说:

“一般认为出版社只是一个中介,但前期的编辑和后期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广都是出版社的重要工作。

亚马逊现在的宣传推广活动还比较单一,费里斯正在自己的博客上大力宣传自己的新书。

Kindle在中国

在中国,Kindle没有正规的购买渠道,用户只能通过中关村水货市场和海外代购获得。

拿最新的KindlePaperwrite来说,国外的价格是900元,淘宝的代购卖1400元。

不仅价格昂贵,买家还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但即便如此,据“Kindle人论坛”坛主估算,目前中国的Kindle用户应该是在百万级,一旦Kindle进入中国,用户量估计会达到千万级。

13日亚马逊中国推出的Kindle电子书店(测试版)共有26000余本图书上线,其中大部分的价位在5元以下,可免费下载的近3000种。

让众多Kindle拥趸欢喜的是,亚马逊提供给读者的阅读载体并不是Kindle本身,而是KindleiPhone,KindleiPad或者KindleAndroid阅读软件。

“开放客户端对我个人来说很好,当我想看书却没带kindle时,我就打开手机端的软件查看云端的书,临时解解馋。

”“Kindle人论坛”坛主对《新商务周刊》记者说。

Kindle阅读软件和Kindle共享同一个云端,用Kindle可以看的书,在其他终端都可以看到。

“Kindle人论坛”坛主从2011年10月开始使用Kindle,并几乎同时在豌豆荚上下载了Kindle的安卓客户端。

据他了解,很多人都是在听说了Kindle之后先使用客户端,然后才用上Kindle的。

但这位坛主专门向记者强调,他“喜欢的是Kindle,不是kindle的手机客户端”。

像坛主这样的“Kindle粉”还有很多,因此,在Kindle电子书店上线后不久,大家便纷纷猜测真正的Kindle入华不远了。

虽然近两年来Kindle入华的声音时常出现,但距离实际的入华其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业内人士认为,Kindle入华的主要障碍在于牌照、本土化的运营及决策流程。

此次Kindle在线商店上线的第二天,就有媒体报道亚马逊采用的牌照违规,尽管后来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科技处处长王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了“违规”这一说法,并表示“此事刚刚发生,需要调查了解,目前并没有针对此事的结论性意见”,但海外公司涉及数字内容分发毕竟是敏感的,总署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约束。

另外,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存在“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业务”的条目。

孙培麟表示,亚马逊在国内只有运营执行的人,但整个大的决策部分都在海外,同多数外企一样,海外的决策一方面不了解本土市场,一方面流程非常长,会影响在中国的一些动作。

电子书是做大蛋糕

2011年5月20日,亚马逊就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Kindle电子书的销量开始首次全面超过纸质书销量,尽管纸质书籍依然是阅读的主流,传统出版社也开始拥抱数字出版。

陈晓晖说:

“根据Kindle电子书店上线这段时间来的检测,并没有出现电子书影响纸质书销售的情况,相反,在纸质书销量保持平稳并缓慢上升的同时,加上电子书的销售其实是蛋糕更大了。

在这次上线的亚马逊中国Kindle在线商店中,共有包括湛庐财富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等在内的20个品牌合作商。

湛庐此次共上线图书近100种,陈晓晖向记者介绍,与亚马逊的合作谈了一年多,此次上线的图书是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转码制作。

陈晓晖说,在亚马逊之前,湛庐没有出版过任何电子书,是因为国内之前的定价过低,而电子书的制作除去省掉印刷成本,前期的版税、编辑、设计成本并不会减少,过低的价格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湛庐文化2009年12月推出的《拖延心理学》平装定价为19.9元,而Kindle版本的定价为16.92元。

陈晓晖说这个价格完全由他们决定,基本的定价是纸品书的8折到85折左右。

理想国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国内的电子出版行业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价格是还会调整的。

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这个价格还是偏高的。

改变阅读习惯

在中国,获取电子书的方式非常多:

淘宝购买、QQ群分享、论坛用户分享以及各种推送网站上的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可以用自己下载txt文件,利用一些软件制作mobi书,这些资源“整理起来可以有好几百G”。

“Kindle人论坛”坛主说,亚马逊中国的Kindle电子书店他只有在上线的那天打开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打开过,原因是“我不买书”。

为电子书付费—中国消费者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这和用kindle还是用iPad似乎关系不大。

亚马逊一直以来都在强调:

Kindle这个词的本义是“点燃”,源于古代挪威语中的kyndill,意思是蜡烛(candle)。

与其他的电子阅读器不同,Kindle的屏幕为电子墨水屏(E-ink),这种屏幕不但省电、而且没有亮度可以在太阳底下正常阅读,效果和纸非常相似,对眼睛的伤害不大。

2007年亚马逊在计划推出电子阅读设备时,找到了品牌咨询顾问MichaelCronan。

Michael最后想到了Kindle这个名字:

将书籍比喻为照亮人们心智的蜡烛,同时暗示亚马逊改变未来阅读方式的希望。

亚马逊想要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野心从一开始就有。

陈晓晖说,在亚马逊的逻辑里,电子书其实只是书籍的另一种形式,正如现在的书分为平装书和精装书一样,读者现在有了第三种选择。

读者通过Kindle或其他的载体消费这些内容,从而实现盈利的可持续。

与之对应的是国内电子书市场的逻辑混乱。

做终端的只提供硬件,内容平台过低的定价打击出版商制作电子书的积极性。

孙培麟说,当前中国的电子出版处于过渡阶段,需要内容平台厂商来帮助教育市场。

现在主要的内容平台包括中国移动、盛大、当当等等,其中当当最进阶推动产业上下游的平台,但由于电商的激烈竞争,当当在内容平台的推动能力有限。

孙培麟认为亚马逊是目前这个市场里唯一有资源没有进入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亚马逊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另一方面亚马逊进入中国会带入美国的一些经验,外加其庞大的资源,对推动教育用户会有帮助。

“事实上是亚马逊帮助中国市场的平台教育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省了中国平台的市场费用。

”孙培麟说。

“Kindle人论坛”坛主在试用新的Kindle电子书店后对记者说,最大的遗憾是中国的账户不能够与国外的账户相关联,且从中国区购买的电子书也无法推送至Kindle设备。

也许,改变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从云端着手,最后在落实到硬件设备。

目前,亚马逊网络平台开放服务AWS(AmazonWebServices)的中文网站已经上线,这或许意味着亚马逊在中国“公有云”的落地开始进入倒计时。

目前,亚马逊AWS已经为全球190个国家或地区内众多企业提供支持。

日前,有媒体报道亚马逊中国正与国内某IDC厂商洽谈落地事宜,但目前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贝佐斯2011年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说:

“如果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围绕三年规划展开,那么你的竞争对手就太多了;但如果你愿意投资一个七年期的规划,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很多——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这样干。

”Kindle正是这样一个长期规划的产品,它的发展十分漫长,但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