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585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蜷缩(quán)戏谑(xuè)瞥见(piě)诘屈聱牙(jí)

B.麇集(qún)摈弃(bǐng)趿拉(tā)闭目塞听(sè)

C.鬈发(juǎn)忖度(cǔn)蹩脚(bié)纡尊降贵(yū)

D.铁箍(gū)脚踝(huái)蒙骗(mēng)泾渭分明(jīng)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人们开始报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哪儿去的。

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B.哎哟,这位坐在金床上的人,不是巴尼康托家的那位哑女吧!

是素!

我的素!

今天,金壁辉煌的静谧的水晶宫里唯一的公主,正端坐在这里!

C.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

D.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凉砭骨,而且仿佛又稠又浓。

池水于一瞬间就驱走了我夜来的倦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井井有条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

B.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C.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

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D.素芭的这种语言包罗万象,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B.近年来,国外“野鸡学校”、“文凭工厂”纷纷转战东方,这些学校尽管在国外毫无学术信誉,但是在不明就里的人中,还着实能有狐假虎威的作用。

C.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标准。

D.高中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的“硬

汉”形象。

他也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B.高尔基是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等,《丹柯》节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他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C.《娜塔莎》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不是把学问当做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做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

 ②治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

 ③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有关。

 ④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

 ⑤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关系。

⑥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究,例如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③①②④⑥

  C.②⑤③①⑥④D.⑤②①

③⑥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艺术世界的空筐结构(节选)

艺术世界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象纯粹数学一样,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

大家知道,数学是2+3=5这样一门抽象的科学。

例如:

“两头牛加三头牛等于五头牛”,“两棵树加三棵树等于五棵树”,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正是从这类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了这样一个达四海亘古今、囊括宇宙万物的伟大的抽象公式:

2+3=5,它好比是说:

“两只空筐加三只空筐等于五只空筐。

”筐子的“空”,是为了能随意装进天地间万物。

如果只能装一样东西,倒不出来,那数学的用处就极有限了。

有趣的是,艺术伟力的源泉之一,也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空筐”,其中尤以音乐最为典型。

就是说在一切艺术中,当推音乐“空筐”最“空”,最具有弹性。

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成就之一,在于他们分别提供了两个伟大的“空筐”:

F=ma和E=mc2,那么,贝多芬的成就却在于他向人类文化宝库提供了好几个雄视百代、卓然独立于千古的音乐“空筐”:

《英雄》《命运》《田园》和《第九》这四部交响曲。

这些“筐”竟是如此的“空”,它们要求乐队指挥、演奏家和广大听众把各自的内外阅历统统放进去。

因此,有海菲茨的贝多芬,也有梅纽因和小泽征尔的贝多芬,同时还有张三、李四的贝多芬。

20岁欣赏《命运交响曲》,同40岁重聆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很不同的,——如果你在这20年间,饱受事变,经历了坎坷人生的话。

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空筐”性质。

这种性质的音乐心理学基础,便是自由联想。

所谓“空筐”,正是艺术家为万千观众提供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爱因斯坦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不仅是指理论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而言,而且也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素质。

可以说“空筐”是为想象力而设置的,“空筐”要求万千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再创作。

诗歌的“空筐”的性质也是很显著的。

比如,李商隐的杰作《乐游原》便是一个典型的“空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你有你的“夕阳”,我有我的“无限好”;也许,你的“夕阳”和“黄昏”,比李商隐的“夕阳”和“黄昏”还要丰富得多,这不仅不违背原诗的本意,而且正说明原诗的成功。

我以为诗人的艺术成就如何,全看他创造了多少个“空筐”,李白、杜甫创造的“空筐”恐怕最多,最好。

宋朝学者张炎主张“词要清空,不要质实”乃是“空筐”说的另一种表述。

大致来说,艺术分两大类:

情节类和情态类。

前者的“筐”较“实”,后者则较“空”。

在一生中,我们至多只想把《福尔摩斯

探案》这类小说重读三遍,可是在我们一生中,却可以把贝多芬的《命运》重聆一百遍。

因为前者属于情节类作品,而后者属于情态类的艺术,具有恒听恒新

的性质;或者说,它的永久生命力,并不在于自身的情节,而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不断可以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空筐”。

一般来说,文化素养较低者更倾向于情节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不特别要求观众(读者、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主动地进行再创作。

与此相反,文化素养较高者,则更倾向于情态类艺术作品。

因为他在这类作品中发现了一个驰骋自己想象力的广大空间,发现了一个可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广大世界。

7.下列对“空筐”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空筐”结构的性质是艺术世界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

B.“空筐”性质不是艺术创作必遵循的规律,而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素质。

C.“空筐”是艺术家为万千欣赏者提供的调动想象力的空间。

D.艺术家创造的“空筐”的多少和好坏决定了他的艺术成就

的高低。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音乐如同数学一样,也为我们提供了“空筐”,且在一切艺术中其“空筐”最“空”,最具有弹性。

B.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欣赏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是极不相同的,这是因为艺术“空筐”为欣赏者提供的空间是不断变化着的。

C.《福尔摩斯探案集》这类小说属于情节类的艺术,为读者提供的想象力空间相对较小,不特别要求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主动地进行再创作。

D.情态类艺术作品的永久生命力,并不在于自身的情节,而在于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不断可以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空筐”。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用作者的话说,可改为“一千个听众便有一千个贝多芬”。

B.宋朝学者张炎“词要清空,不要质实”的主张认为:

词只写想象的事物,不写具体实在的事物,这样才能造出“空筐”来。

C.凡是情节类作品人们最多读三遍,凡属情态类作品人们都会重读千百遍,这是因为前者没有“空筐”性质,后者具有“空筐”性质。

D.人们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于自身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是否具有想象力。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2题。

(共7分)

外边,大风将雪

片堆积在洞口处,四周变得一片漆黑。

干草堆里一点不冷。

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

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

他从来就喜爱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

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呢?

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

是吗?

”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

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

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

大雪盖住了天窗。

他试着去捅开,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

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

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开了天窗。

外边,始终一片乌黑。

雪继续在下。

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10.山羊是不会说话的,只用“咩咩”来回答,阿隆为何要一再地对山羊说话?

(2分)

11.“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

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分)

1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有什么作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6题(共21分)

胖子和瘦子 

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

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

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

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

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

我亲爱的!

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

”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

你打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

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

”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

简直喜出望外!

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

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

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

咳,你,天哪!

噢,你怎么样?

 发财了吧?

结婚了吧?

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

纳法奈尔,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

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

”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

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

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因为我喜欢告密。

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

你别害怕,纳法奈尔!

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

”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

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

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薪金不高……咳,去它的!

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

烟盒很精致!

我卖一卢布一个。

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

好歹能维持生活。

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

噢,你怎么样?

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

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勋章。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

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

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

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

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

”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

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诌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

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

他妻子眉开眼笑。

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

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13. 两个小时候的中学同班同学见面,瘦子向胖子介绍了自己哪些方面的情况?

(5分)

14.你认为瘦子是个怎样的人?

文章对他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方法?

(6分)

15.胖子后来说:

“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

”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

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6分)

16.你认为文章讽刺的对象是谁?

为什么?

(4分) 

三、古代

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5分)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

“犯槐者刑,伤槐者死。

”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

公闻之曰:

“是先犯我令。

”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

“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

“婴其淫于色乎?

何为老而见奔?

虽然,是必有故。

”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日:

“怪哉!

有深忧。

”进而问焉,日:

“所忧何也?

”对日:

“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

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

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

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

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

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

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甚乎!

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

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

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日:

“甚矣!

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

“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

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

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

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

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

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

“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

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国相。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    贱:

轻视

B.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崇:

推重

C.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贼:

盗贼

D.公令趣罢守槐之役罢:

免除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不为禽兽伤人民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这棵树,遭到拘捕。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伤心事。

C.女子向晏子陈述其父因醉酒而误撞槐树,她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当,是悖逆民心的做法,会被邻国非议。

D.景公知错就改,虚心接受了晏子的劝谏,并废除了伤害槐树便治罪的法令,释放了因触犯槐树而被捕的囚犯。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婴其淫于色乎?

何为老而见奔?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

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默写。

(10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

(王实甫《西厢记》)

(5)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咯嚓咯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

“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啊!

”爷爷说:

“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确定一个中心,联系生活实际中的

某些人或某些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命题学校:

周巷中学

命题:

陈元凯

审题:

陈意科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答题卷

题号

合计

(一)

(二)

得分

得分

阅卷教师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得分

阅卷教师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2题。

(共7分)

10.山羊是不会说话的,只用“咩咩”来回答,阿隆为何要一再地对山羊说话?

(2分)

11.“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

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分)

1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有什么作用。

(3分)

得分

阅卷教师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6题(共21分)

13. 两个小时候的中学同班同学见面,瘦子向胖子介绍了自己哪些方面的情况?

(5分)

14.你认为瘦子是个怎样的人?

文章对他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方法?

(6分)

15.胖子后来说:

“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

”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

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6分)

16.你认为文章讽刺的对象是谁?

为什么?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得分

阅卷教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5分)

题号

17

18

19

答案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婴其淫于色乎?

何为老而见奔?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

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阅卷教师

(二)古诗文默写。

(10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

表》)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

(王实甫《西厢记》)

(5)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得分

阅卷教师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咯嚓咯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

“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啊!

”爷爷说:

“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确定一个中心,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某些人或某些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D【解析】A.瞥见(piē)B.摈弃(bìn)C.鬈发(quán)

D【解析】

A【解析

C.【解析】A.“需求”与“市场”搭配不当B.“尽管”放在“这些学校”之前D.项偷换主语,将“自”提到“高中新课程改革”前。

B【解析】高尔基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