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33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本《神州谣》(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州谣》是一首描写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各族人民深情厚谊的一首童谣。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童谣所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可以由课文提到的山川、河流等拓展自己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内容,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同时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同时,借助家乡地图中的名称,渗透学习部首“氵”的字源意义及字形演变,进而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地图上的汉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州、涌、峰、耸、湾、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15个。

“与、齐、奋”是学生常见的汉字,容易掌握。

“州”是象形字,借助象形造字法学习。

“涌、峰、湾、峡、谊、浓、繁、荣”8个汉字可以用部首字理识字方法进行识记,也可以在以前识字基础上加一加、换一换进行学习,也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随文识字。

“隔”与本课的主题学习活动“地图上的汉字”相结合,深入学习部首“氵”的字源意义及字形演变。

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州、岛、民、谊、奋、湾、峡、族、齐”9个,有合体字也有独体字。

借助形声字特点,学习“岛、谊、湾、峡”。

“奋”的撇与捺要舒展,“湾”注意右上方的点、撇方向,不能写反,“弓”处在字的下方,竖要短,为上方部件留空间,整体偏扁。

“族”的“方”要强调笔顺,最后写撇。

学习部首“氵”,在地图上查找河流和省份、城市等的名字,了解相应的字理意义、字形演变,梳理“氵”的字,积累相关词语,开展“地图上的汉字”的识字实践活动。

4.继续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了解部首“氵”的表义,梳理“氵”的字,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思维目标:

1.了解课文有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的思路。

2.通过梳理“氵”的字,加深对部首表意属性的认识,继续建立汉字部首对部内字统领的类的思维模式。

 

价值目标:

1.围绕主题“地图中的汉字”,感受汉字文化魅力,激发热爱汉字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会认“州、涌、峰”等14个生字,会写“州、岛、民”等9个生字。

2.学习重点词句,了解童谣内容,明白童谣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了各族人民深情厚谊。

(三)教学难点

1.继续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了解部首“氵”的表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预设时间:

约3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唱祖国》让人沉醉,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于祖国母亲的热爱。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的童谣,伸出右手,跟随老师板书课题。

课题:

神州谣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聆听歌曲。

 

2.举起右手,跟随教师书空课题。

(三)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

朗读童谣,随文识字(预设时间:

约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自由朗读

教师提清要求:

借助课后的认字表、写字表,把字音读准确。

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

声音洪亮。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朗读。

(巡视认真听学生的问题,重点关注三类同学:

平时读书最好的、读书还行的、读书不好的)

2.个别生读

教师点几位同学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强调重点。

注意指导学生个别不容易读的句子的朗读。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

3.自由朗读

在教师指导与纠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更要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朗读,并检查各自朗读情况。

教师巡视,随时给予指导。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朗读

注意倾听教师提出的朗读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借助课后的认字表、写字表,把字音读准确。

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

声音洪亮。

2.个别生读

学生举手发言,起立朗读相关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标记朗读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全文朗读之后进行评价。

听教师讲解朗读的重点与难点。

并练习个别重点句的朗读。

3.自由朗读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教师之前强调与讲解的重点。

努力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基础上,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学生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一人一个自然段合作朗读,并检查朗读情况,为朗读好的同学贴一个小贴画。

(三)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达到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读得流利、有感情的目标。

环节三:

学习童谣,识字习词(预设时间:

约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品味童谣的语言特点

(1)结构

①你们再观察课文,从形式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②是啊,这种三字一停顿的结构,其实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例如《弟子规》、《三字经》。

三字一停顿,具有我国传统蒙学语言特点,内容简短,节奏紧凑。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读读吧。

(2)押韵

①其实,这首童谣还有一个特点,你们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写出来,看看这一次又发现了什么?

②大家反应很快,都发现这首童谣,每句话的结尾的字都是用了“a”或“ong”这个韵母,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在童谣上叫作“押韵”。

你们再读读,这一次重点感受每句结尾押韵的字。

2.学习童谣内容

(1)品味重点词语

①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呢?

为什么?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句子与词语,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理解童谣的意思与表达的情感。

•神州

“州”这个字是象形字,本义指水中的陆地。

通过理解象形字“州”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神州谣”就是有关中国的歌谣、童谣。

 

•台湾 大陆  海峡  隔开  

本组词语可以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大陆与台湾位置。

学生很清楚地就能看到二者被海峡隔开。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先让学生谈那些字用得好,利用自己的积累与想象去品味动词“奔、涌、耸”,再让学生动手查字典,理解更准确的意思,最后仿照这样的句式,小组合作说说祖国美丽的山川。

“黄河奔,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民族  情谊浓   齐奋发 共繁荣  

本组词语的学习,可以出示相关图片,让孩子直观去感受。

③打开书第30页,看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

结合刚才童谣中的相关词语理解。

 

(2)了解童谣大意

①这首童谣一共4句话,每句一小节,那每小节都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回读全诗

3.检测生字、词语

PPT出示本节课词汇,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可以开火车全班检查,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检查。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跟老师一起品味童谣的语言特点

(1)结构:

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本童谣是三字一停顿。

带着感情再次诵读。

 

(2)押韵:

提笔将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写出来,并发现特点。

最后朗读童谣,感受韵味。

2.了解童谣的内容

(1)在教师的指导下,品味重点句子中的好词,并仿照进行句式说话练习。

(2)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在小组交流每节童谣的意思。

最后汇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出每节的意思:

第一节总写神州及其山川美,也指出神州、华夏都是祖国的称呼。

第二节通过列举四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色点出神州的美丽神奇。

第三节写的是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间的血脉情谊。

第四节写各族人民深情厚谊,一同发展,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

整首童谣由物及人、由景及情,通篇读下来景美人和。

(3)体会童谣情感,并朗读出来。

(4)学生阐释自己的喜欢的小节,并说理由。

3.学生开展生字、词语检查活动。

遇到自己不会的,要学会向他人求助。

(三)设计意图

品味的语言特点,并了解童谣内容,体悟童谣蕴含的情感。

环节四:

书写汉字(预设时间:

约12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本课会写字,学生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相机指导重要的笔画、笔顺。

“奋”的撇与捺要舒展,“湾”注意右上方的点、撇方向,不能写反,“弓”处在字的下方,竖要短,为上方部件留空间,整体偏扁。

“族”的“方”要强调笔顺,最后写撇。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谈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描红、书写。

针对教师指出的问题,再次修改并书写。

板书:

课后作业:

1.在地图上查找注明的高山、河流,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并查找家乡美丽山川的相关资料。

2.背诵童谣。

设计理论依据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教学反思

暂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