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3267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

生(一起答):

群落

师:

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

设计意图: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的图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在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2.在这个池塘中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

假如生活在该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内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3.什么是群落?

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师:

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展开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小组内进行探究,分析并总结问题答案。

探究二:

群落的物种组成?

自学教材P72,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问题:

1.不同群落物种组成是否存在差异?

2.什么是群落的丰富度?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探究三:

种间关系?

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完成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问题,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四种种间关系,并尝试画出曲线,教师进行引导,点拨,最后归纳总结,说明各曲线的特点并相互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讨论,自行完成种间关系曲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

探究四:

群落的空间结构?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

影响动、植物垂直结构的因素?

水平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探究五: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原理和目的要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实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群落的结构,那么,群落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群落的演替。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七、板书设计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三、种间关系: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等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五、探究: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重点内容为群落的结构特征,其中种间关系曲线较为重要,且难理解,应重点讲解和比较,并归纳总结。

其他特征相对简单,主要由学生自学完成。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种间关系曲线10分钟,学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4群落的演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看”—知识经纬

演替的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导”—自主预习

1.生物的群落是一个系统群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仍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有生物群落会被破坏和干扰,一个群落会逐渐被所替代,这样的过程称之为生物群落的演替。

2.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两种类型和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后被彻底消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了演替。

如、、或的生物群落的演替。

3.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裸岩地面上的演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裸岩阶段→阶段→阶段→阶段→灌木阶段→阶段,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进一步丰富多样,会使群落系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以上为初生阶段。

4.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来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一些生物种群被了,又有一些种群占据原有种群的空间,使另一些生物种群了,经过一段时间,最后使群落达到一个的阶段。

例如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就是次生演替。

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其大致过程是:

弃耕的农田→草木植物阶段→阶段→森林阶段。

但在干旱荒漠地区,也可能演替为或阶段,而不能最后演替为森林阶段。

5.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常常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的

和,破坏阻止或逆转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6.为了促进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保持好自然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在一些破坏严重的地区,提出了伟大生态工程,保持好生态环境。

【自我校对】

1.动态另一个群落2.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光裸岩地3.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森林4.消灭兴起相对稳定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植物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植物5.速度方向6.人口资源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学”—互动探究

探究: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是什么?

群落演替过程是怎样的?

提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群落演替过程是外界环境与群落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2.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④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

3.演替的类型有哪些?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提示: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1)初生演替:

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其过程为: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又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2)次生演替:

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弃耕的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在于本来有没有植被或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条件是否保留。

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环境一般比较肥沃,原有的群落被破坏后留下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等。

4.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什么?

演替

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能量

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提示: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经典回眸】

1.(xx·海南单科,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 D

2.(xx·重庆模拟)近年来我省某地较多的耕地缺少劳力无人耕种,长久以往,这些耕地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随着气候变迁,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弃耕耕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不存在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C.两种演替过程形成的群落结构都将逐渐复杂,营养级的数目都将会增加

D.与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相比,弃耕耕地形成森林所需的时间较短

【解析】 弃耕农田上原有的植被虽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没有土壤条件,属于初生演替。

随时间的推移,两种演替过程形成的群落中的物种种类都将逐渐增加,营养结构都将逐渐复杂化,营养级的数目都将增加,所以群落内都存在竞争现象,只是初生演替的竞争现象不明显。

次生演替已有土壤条件,所以形成森林更容易、所需的时间短。

答案 B

【变式训练】

1.(xx·安徽卷)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取决于各类生物的生态位。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结果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下降

B.一定区域内生活的各种群中食性相似,栖息环境差异不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发展

C.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分化越大,生物生存下来的机会越大,物种的丰富度就越大

D.一定区域内生活的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越多,越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3.(xx·南通质检)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人类活动不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5.在弃耕农田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1----4、BDCB

“思”—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收获

内容

疑点

内容

“练”—当堂检测

1.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2.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3.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4.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利用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t/(hm2·a)]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t/(hm2·a)]

1.50

14.52

23.88

26.00

(1)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参考答案:

1.B2.A3.C.4、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5、

(1)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 (3)据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

描点、连线如右图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在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