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260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第2单元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考纲要求]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前提——“光荣革命”

(1)背景

①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②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②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确立: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①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②作用: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发展:

责任制内阁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①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内阁会议;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②权力职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③主要影响:

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完善:

进行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重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意义: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易错警示]     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的时间

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

英王失去行政权是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

3.意义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精巧点拨]   图示法理解国王、首相、议会和内阁间的具体关系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史料探究]

英国“光荣革命”和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史料一 前王党分子尼古拉斯·莱斯特兰奇证实,只是由于詹姆士的朋友们偶然的失误,特别是国王出人意料的未能在国内矗起王家军旗,发动战争,才使英国避免了一场中世纪常见的残酷的内战。

当专制主义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在西方世界似乎都是处于上升的时候,1688年的这种变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应低估的。

——肯尼斯·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1)根据史料一,说明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

提示:

1688年“光荣革命”避免了新的内战发生,稳定了政局,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史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史料二,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提示:

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说明了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也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成熟。

[史论拓展]

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权力转移趋势

(1)特点

①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2)趋势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②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核心问题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要点归纳]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

国王为国家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史料印证]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 ①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②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

主要有:

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③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解读] 史料主要描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信息①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2)史料信息②表明,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具有广泛的权力。

(3)史料信息③说明了英国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方向

(1)主干知识:

英国“光荣革命”的特点、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运作方式等。

(2)史观角度: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研究英国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及特点,英国代议制下国王、议会、内阁各自的职责地位及相互制约关系,以此分析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3)综合角度:

分析比较英国、美国民主政体的异同;将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英国工业革命联系起来,综合考查英国社会的转型。

(2013·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二抓关键——“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光荣革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

错误

B

颁布《权利法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

错误

C

建立内阁机构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

错误

D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D项表述符合题意要求

正确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无锡一模)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

A.“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

B.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

D [由材料“经过‘光荣革命’……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可知,“光荣革命”在当时英国是历史的进步,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与议会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妥协,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英国内阁制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由材料“……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可得知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故D项正确。

]

2.(2017·镇江一模)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

“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A [18世纪中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英王是“统而不治”,故A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议会限制王权是通过《权利法案》规定的,故C项错误;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

3.(2017·南通一模)“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制内阁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B [“光荣革命”成果是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从而使“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遴选”“取得女王认可”等信息可知,国王仍旧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故B项正确;责任制内阁基本形成是在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实际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故C项错误;由材料“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可知,当时国王已经受到议会限制,故D项错误。

]

4.(2017·如东、丰县联考)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数据变化表明英国(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A [从1867年到1900年,政府议案被议会修正的总数不断减少,年平均数不断减少,显示了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内阁逐渐成为议会的“第三院”,故A项正确;题干显示的是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并非议会内部上院和下院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议会对政府议案修正的量减少,但并未消失,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故D项错误。

]

5.(2017·南京摸底)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

“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

”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  )

A.革命性B.和平性

C.渐进性D.妥协性

C [材料中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进程中削弱国王权力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和平性,故B项错误;“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由此可见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体现出渐进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故D项错误。

]

6.(2010·江苏高考)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 [题干中英国议会通过法律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王位继承权,从表象上看,似乎是政权的过渡问题,但实际上不同的王位继承者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A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样,B项也是表述了与题目要求不符的表象;从题意上看,英国议会选择索菲亚并非是出于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而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C项错误。

题干说明议会通过法律改变了王位原来的传承秩序,是议会权力制约王权的重要表现,由此判断D项正确。

]

考点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背景

(1)1776—1781年,美国通过北美独立战争获得独立。

但独立后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的权力很大,导致社会动荡,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华盛顿等人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2.基础——1787年宪法

(1)内容

①联邦制度: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共和制度: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2)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3)影响

①意义: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弊端: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易错警示]       邦联制与联邦制

邦联制是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成员国的权力仍然高于邦联权力;联邦制是由各州或邦组成的主权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体制,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3.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精巧点拨]      数字法记忆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1)一部宪法:

1787年宪法。

(2)一个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3)两个分权:

一是联邦政府的内部分权(即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二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分权(即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4)两个政党:

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是美国政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三个制度:

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制。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1787年宪法

[史料探究]

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不足

史料一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逊

(1)指出史料一表达的中心意图。

这种思想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实践的?

提示:

中心意图:

应制约各级政府的权力,防止政府滥用职权,以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

实践:

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内部实行行政(总统)、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史料二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

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1791年)

(2)史料二反映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不足?

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不足:

第一段史料说明宪法禁止剥夺黑人、印第安人的选举权,纠正了种族歧视与压迫,表明美国宪法在不断完善;第二段史料说明宪法最初没有规定人民信仰、言论、结社等基本权益,后来经过人民的斗争得以补充。

说明的问题:

法律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的。

[史论拓展]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联邦制原则:

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

(2)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3)分权制衡原则:

中央政府在权力结构上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一定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4)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核心问题2 近代英、美两国代议制的比较

[要点归纳]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不同

政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方式、任期

世袭制、终身制

选民间接选举、任期制

国家元首权力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军权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对议会负责

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国会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史料印证]

美国代议制与英国代议制的关系

史料 ①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②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

[解读] 本则史料主要描述了英国代议制与美国代议制的关系,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信息①表明,美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是打破传统的创新发展,与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具有差异。

(2)史料信息②说明美国和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具有差异性,也有一致性。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且对英国代议制有所借鉴,其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方向

(1)主干知识:

1787年宪法的特点、影响及评价。

(2)社会热点:

从大国崛起认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和巩固对于美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2016·江苏高考)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美国共和政体,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美国

二抓关键——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表格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错误

B

B项的表述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的原则不符

错误

C

表格中“最终方案”对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

这表明“妥协”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机制

正确

D

表格中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原则

错误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如东、丰县联考)1862年《纽约晚邮报》中写道:

“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

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

”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

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D [根据题干中“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可知,这与工作作风专横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题意的表象,并非原因和本质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可知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从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从最上边发号施令”可以明显看出,故D项正确。

]

2.(2017·苏州调研)曾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

A.推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实行三权分立

D.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C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故A项错误;1787年宪法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即联邦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必然产物,故B项错误;三权分立制衡原则的确定,是防止美国走向专制,是政府内部权力分配的原则,正是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考量,故C项正确;“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是美国1951年宪法第22条修正案内容的规定,故D项错误。

]

3.(2017·南京、盐城一模)“为获得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奥巴马以《联邦婚姻保护法》具有歧视同性恋为由,决定联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

国会表示反对,于是奥巴马宣布解散国会,并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行总统的命令。

为此,加利福尼亚州对奥巴马及政府提出违宪诉讼,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

”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错误有(  )

A.1处B.2处

C.3处D.4处

D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第一处错误是总统决定联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总统可否决法律,但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第二处错误是总统可以解散国会,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和国会之间相互制约,总统无权解散国会;第三处错误是美国总统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行总统的命令,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统主要是管辖联邦行政事务与外交事务,不能干涉各州地方事务;第四处错误是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美国的法院是一个独立司法部门,可以宣布总统违宪。

]

4.(2016·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

“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则按人口比例规定。

根据这样的规定,现在纽约州有40名众议员,但只有两名参议员;而特拉华州有两名参议员,但只有一名众议员。

因此,特拉华州与纽约州在参议院平等;而在众议院,纽约州的影响是特拉华州的40倍。

”该政治现象(  )

A.是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相调和的产物

B.反映出当时美国各州政治地位不平等

C.说明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D.表明美国国会议员均由间接选举产生

A [材料反映美国议会议员产生的方式,为解决大州、小州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纳税人口比例产生,是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相调和的产物,A项正确;参议员名额大小州相同,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众议员的产生由各州直接选举,D项错误。

]

5.(2016·南京、盐城二模)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

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

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

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

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

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

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

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

B [A项表述与材料中“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

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不符,故A项错误;反联邦党人担心联邦政府权力损害公民的自由,与材料中“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能保证公民的自由。

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