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974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

师大附中、鹰潭一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锃亮(zèng)解元(jiě)谲诈(jué)朝暾夕月(dūn)

B.口讷(nè)溃脓(huì)祓除(fú)惩一儆百(jǐng)

C.赧然(nǎn)庠序(xiáng)跻身(jī)不见经传(chuán)

D.累赘(lěi)供职(gòng)干瘪(biě)啜泣不止(c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慑竖碑立传无暇顾及有志者,事竟成

B.谜团妍媸毕露肌肠辘辘吃一堑,长一智

C.祥和万劫不复改弦更张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D.赝品首屈一指冥顽不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俄罗斯副总理在接受中国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俄中互办"国家年"是涵盖多领域的综合性大工程,其活动规模之大和参与单位数量之多都是震古烁今的。

  B.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厚,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传统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顾现实生活的逻辑,也不顾叙述自身的逻辑,只是一味地堆砌情节,简直是放任自流。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

4.填到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重视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在重振雄风的征程中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A.这说明,科技兴,则国运兴,市运盛。

B.重视教育,是上海不断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C.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上海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前程。

D.没有当今科教的大发展,就没有大上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根据未来五年的市场开发计划,上海将逐年遴选“世博会形象大使”。

  B.世界上财富分配的规律是:

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人们称之为“二八现象”。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C.北京将以何种方式来展示我们古老民族参与国际现代事务的能力呢?

刘淇回应奥运场馆崇洋时说:

节俭办奥运是我们的一贯原则。

  D.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幸运的吉姆》不失为二战后杰出的英国文学中一部反高雅文化的代表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

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

电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

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

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风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

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

需要时打开阀们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

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的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

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

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气或核能一比高下。

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底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

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到15克。

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节选2006年1月20日《参考消息》)

6.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可以存储。

C.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7.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8.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被压缩存储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

B.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

C.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古地区将全面采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D.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①之东园,久茀不治。

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园之守启曰:

“园有樗②焉,其根壮而叶大。

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

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

”因尽薪之。

明日,圃之守又曰:

“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修曰:

“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

”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

吁,庄周之说曰:

樗、栎③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④以有用而见伤夭。

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剪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

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

客曰:

“是何怪邪。

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

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

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

与乎杏实异矣。

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

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

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署:

此指西京河南府衙门,时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居洛阳。

②樗(chū):

又称臭椿。

见《庄子·逍遥游》: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③栎:

柞树。

见《庄子·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挈之百围……是不才之木,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④桂、漆:

桂树、漆树。

见《庄子·人间世》: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子,漆可用故割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粪:

用粪土

B.春阳既浮,萌者将动萌者:

草木的嫩芽

C.根壮则梗地脉梗:

阻塞

D.其见伐诚宜尔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忽魂悸以魄动

B.圃之南有杏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C.今杏方春且华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因指而语客以所疑相如因持璧却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樗死而杏生缘由的一组是()

①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②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③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⑤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⑥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之守对樗树与杏树是否砍伐去留的态度,主要是根据新种植的蔬菜和花果桐

竹是否成活并很好生长的情况来确定的。

B.欧阳修决定了樗树砍去而杏树保留之后又为此叹息疑虑,是觉得自己的主张与古

代贤者的看法及论述有所相悖。

C.客人认为,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无用之材处于与世无争之地,则可保留;如果

无用之材对有用之地造成了防碍或侵害,那就应该砍去。

D.欧阳修借客人之阐述,充分肯定了庄子关于才者死而不才者生的学说,也解除了

自己在伐樗保杏问题上的困惑。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译文:

⑵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

译文:

⑶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答案限填四个字)(2分)

(2)诗中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15.补写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空缺部分(8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

在这些名家笔下,江河大川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出想象的神奇;杜甫《登岳阳楼》中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显得雄浑;王勃《滕王阁序》的“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显得明丽;李煜《_________》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则充满了幽怨;而______代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则富于理趣。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散文》)

16.文章开头描写了“我”脾气的“暴怒无常”,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17.文章结尾为什么要描写“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

(5分)

答:

18.本文抒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对一个残疾儿子的爱。

文章通过哪些材料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

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条概括。

(6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之所以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一是因为文中所写之事都发生在秋天,二是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而我则是在秋天获得了“新生”。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采用朴实、平淡的语言和肖像、语言、动作、细节、心理等多种描写刻画人物,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C.文章第二段和第五段两次写到“我”不了解母亲的病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自责,令人深切地感受到默默忍受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母亲的伟大。

 D.文章第三段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一细节,表现出母亲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儿子的情绪变化,一个“挡”字,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E.文章第六段写母亲临终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两个“艰难”的强调,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母亲一生不幸的深深同情。

六、(9分)

2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正标题不超过8个字,副标题不超过12个字)(4分)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赵承 刘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出紧急通知,决定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实行干预,以稳定其价格。

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解释了价格干预方式:

对出厂价格,可规定最高限价,或实行提价申报制度、调价备案制度;对化肥批发价格,可规定进销差率;对零售环节,可规定最高限价或批零差率。

干预的具体方式和品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正标题:

                    

副标题:

                    

21.根据语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是小王、小张、小李对“健康”的“自主探究成果”,作为“小组合作”的小组长,请你归纳他们三人的观点,并得出本小组关于“健康”的解决措施。

不少于60个字。

(5分)

成员

探究材料

探究结论

小王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75%的水体受到了污染,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已达世界第二位,致使有些地方逢雨必酸。

环境污染使生存环境恶化,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小张

张国荣在4月1日的死亡一跃所引起的震撼,到今日依然余波荡漾。

神经质、抑郁症,恐怖症、自闭症,或是颓废病人等等,成了威胁生命的重要杀手。

小李

约旦河两岸的战火依旧激烈,中东的局势依旧混乱,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依旧猖狂,病态的社会秩序带给我们的只有无止的烦恼。

社会的健康已经成了更广义的甚至是关涉到全球的一项重大政治问题。

答:

七.(60分)

2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胖一瘦两位老人一起在海边钓鱼。

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多次寻找最佳垂钓处,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钓上了一大堆小鱼;瘦老人在钓绳上挂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钓钩,固守在自己的岸边,虽然总是没有收获,却总是一心想钓大鱼。

当胖老人像胜利者一样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的时候,瘦老人还在黄昏的海边寂寞地坚守…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