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933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docx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高三练习卷

语文I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中国的象形文字是高度进化的文字,不同于埃及早期对自然万物进行直接▲的象形文字,而是全部线条化了,变成具有抽象意义的符号。

(2)与西方美学▲的庄子哲学是中国美学之源,其中无论鲲鹏展翅还是风吟天籁,山林伐木还是庖丁解牛,都给人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心灵愉悦。

(3)文明因相互借鉴而丰富,不同文明之间的▲从夫中断,中国古代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古阿拉伯人数学、医学的贡献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A.描摹泾渭分明交汇B.描摹大相径庭交融C.描述泾渭分明交融D.描述大相径庭交汇

2.下列各句中,準夸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戏曲网络互动直播平台如何为京剧与戏迷、演出市场牵线搭桥,以推动京剧艺术迸发新的活力,是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考虑的问题。

B.优秀的文化精神能感召人们无私地钟爱世间万物,并赋予他们善良、谦和的品性,而不会把他们变为物欲主义者的担忧。

C.民航局拟批准无人机农林喷洒、空中拍照、航空摄影和执照培训等四类主要经营项目,并配套开展无人机准入和经营活动监管平台。

D.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后,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3.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具有意义上的联系:

相关如周瑜字公瑾,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张衡、王绩、于谦、刘过四人的“名”与下列各项的“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廷益平子改之无功B.平子改之无功廷益

C.平子无功廷益改之D.廷益无功平子改之

4.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常用图案中事物名称的谐音表达寓意。

下列不属于谐音寓意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的一些近邻抓住机会,参与其中,率先取得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在斜阳下延伸到天涯,勾起无数漂泊游子的黯然愁思。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D.“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徜徉在青砖黛瓦之间,斜卧于轻舟画舫之中,感受江南美景,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济传

王济,字巨川。

其先真定人,父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中,知秀州。

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

济伏柩号恸,谓贼曰:

“吾父已死,吾安用生为?

但恨力不能杀汝,以报父仇尔!

”贼义之,舍去。

先是,济母终于岳阳,权窆佛舍。

至是,乃并护二丧还饶阳。

州将以闻,太祖召见,以其尚少,且俾就学。

咸平初,济以刑纲尚繁,建议请删定制敕,乃命张齐贤领其事,济预焉。

《刑统》旧条:

持仗行劫,不以赃有无,悉抵死。

齐贤议贷不得财者,济曰:

“刑,期于无刑„以死彳具之,尚不畏,况缓其死乎?

”因与齐贤廷争数四。

济词气甚厉,目齐贤为腐儒。

然卒从齐贤议,人以济为刻。

车驾巡师大名,调丁夫十五万修黄、汴河,济以为劳民。

诏济驰往经度,还奏省十六七。

齐贤时为相,以河决为忧。

因对,并召济见,齐贤请令济署状保河不决,济曰:

“河决亦阴阳灾沴,宰相苟能和阴阳,弭灾沴,为国家致太平,河之不决,臣亦可保。

”齐贤曰:

“若是,则今非太平邪?

”济曰:

“北有契丹,西有继迁,两河、关右岁被侵扰。

以陛下神武英略,苟用得其人,可以馴致,今则未也。

”上动容,独留济问边事。

济曰:

“陛下承二圣之基,拥百万之众,蠢兹丑虏,敢尔凭蜂,盖谋谟当国之人未有如昔之比。

臣谓国家所恃,独一洪河耳!

此诚急肾之秋,不然,臣惧敌人将饮鸟干河渚矣。

”又著《备边策》十五条以献。

景德初,徙知河中府。

契丹南侵,上幸澶渊,诏缘河断桥梁,毁船舫,笮缓者论以军法。

济曰:

“陕西有关防隔阂,抽舻远属,军储数万,一旦沉之,可惜;又动摇民心。

”因密奏寝其事,上深嘉叹,遣使褒谕。

三年,判司农寺。

时周伯星见,济乘间言曰:

“昔唐太宗以丰年为上瑞。

臣愿陛下日慎一日,居安虑危,则天下幸甚。

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

属岁旱民饥,躬督官吏为糜粥,日亲尝而给之;录饥民为州兵,全活甚众。

是岁卒,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列传.卷六十三》,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贤议贷不得财者贷:

宽恕B.蠢兹丑虏,敢尔凭陵陵:

侵犯

C.稽缓者论以军法稽:

拖延D.因密奏寝其事寝:

搁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济的祖先是真定人,父亲王恕在任秀州知州时被盗贼杀害,王济发誓要杀了盗贼,为父亲报仇。

盗贼被他孝心感动,就放了他。

B.王济认为朝廷刑律的纲目繁多,请求朝廷删定法律条文,但在量刑标准上与张齐贤发生多次争论,最终朝廷还是听从了张齐贤的建议。

C.张齐贤担任宰相时担心黄河决口,请求朝廷让王济署状保证黄河不决口,王济认为黄河决口是阴阳失和造成的,难以保证黄河不决口。

D.王济认为当时边疆受到侵略骚扰的原因是朝廷使用人才不当,治理国家的人比不上过去的人,于是写了《备边策》呈献朝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刑,期于无刑。

以死惧之,尚不畏,况缓其死乎?

(5分)

(2)此诚急贤之秋,不然,臣惧敌人将饮马于河渚矣。

(4分)

9.王济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夜宴观石将军舞

李益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①。

更闻横笛关山②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

①锦缠头:

赠送给舞蹈者的锦帛。

②关山:

笛曲名;《木兰诗》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句,后人以此谱了《关山月》《度关山》等曲。

10.这两首诗都写到笛声,其作用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4分)

11.请简要赏析第一首诗的结句。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3)▲,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4)春冬之时,▲,冋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5)▲,砵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7)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8)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斬以

对于火的喜爱几乎成为自己的癖好,虽然时常被父母警诫着,说火是最无情的,会把什么都毁掉的,但是每次看到了那跳动着的红红的火焰,还有那圆圆的光晕,好像那点温暖舔着我的心,就不自主地忘记了一切。

记得幼小的时节,常常喜欢把纸捻浸了油來点燃,把灯烛都熄灭,只是看着自己手中的火亮,那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若是有别人在我的面前,定然会看到在闪闪火亮的后面有一张多么克满喜悦的脸可是,一个闯入者如果走进来,是会惊倒我的,我便会向地下一掷,积极地用脚踩灭了它,也许还有斥责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来,我听得出那是父亲或是母亲,要不就是其他的人,说着要去告诉我的父母的话。

真就有一次,惹出过一场灾害来。

我和弟弟在一间房里点起一些柴草来,点着了,又扑灭它,然后再点起来。

渐渐地胆子大起来了,每次要更费力才扑灭它。

终于,我们是再也不能扑灭它了,它还燃着了这屋里堆积着的书纸。

弟弟吓慌了,我的心却没有什么扰动。

我领了他的手走出来,同时那扑上窗纸的火焰也被人看见了。

惊慌的叫喊,引出了其余的人们,还有我的父亲;这时弟弟哭起来了。

我就站在那里望着,看着父亲和人们手忙脚乱地把水泼上去,于是,火连屋顶也不曾烧穿就熄止了。

我还好像有点遗憾似的呆呆瞩视,火熄了,心中像突然失去些什么,一直到父亲铁一样的手掌打到身上,才因为疼痛哭了出来。

这一次母亲也不来说情,也不给我抚慰,一任我哭得疲乏了独自悄悄地睡到床上。

岁月把我从幼年带到成人,永远我只是一个陌生人。

我不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我,只有火对我来说还是那么亲切熟稔。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友人的家中,我消磨了大半夜。

我自如地坐在壁炉的前面,我像是呆了,望着友人把树枝投进去,看着火烧得旺起来。

它烤热了我的脸,我的心,带走了我的疲劳和寂寞。

友人夫妇曾在我孤苦的日子不知劝说我多少回,但都没有说动我。

他们尽自默默地坐在一旁,一直到我为一声小小的爆裂所震动,把头转向友人时,他才说:

“你很喜欢壁炉吧?

“不,不,我是爱火的。

我说完了,便又把头移向着炉火,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边的友人,胸中荡漾着那一点快活。

看看友人们,都已偎在椅子里睡着了,这时我才蹑手蹑脚地站来,取了大衣,涂写了一张告别的纸条,放在桌上,就轻轻地拉开门,又轻轻地关上,走了出来。

街上已人静路寂,夜寒如水,但是想起了熊熊的烧着的火,就觉得温暖宜人,踏着大步子走了。

记得三年前我就在家中的时节,有一天邻居的屋宇失慎了。

于是,人们都跑出去看。

有人担心这火的延烧,有人发着同情的叹息,我却大声地笑着。

为什么不笑呢?

一一火已经抓住了梁柱、器具,疯狂般地吼着,在一场火之后,有形的将成为无形的了,什么都要换个样子,旧的早已厌了,为什么不来些新的呢?

此后我的家冷落了,一个人独居在旧城的一个小小院落里。

我更沉默了,只有每当夜晚时,自己把酒倾在圆铁盒里,用火柴点燃了,放在面前的桌上,熄了灯火,凝望着这荧荧的绿的火焰,心才感到一点鼓舞的温煦。

随着火的跳动,我的眼睛也在闪着,像是因为过于疲乏,它们蒙上了一层清泪。

突然一个黑的影子闪进来,他随手开了灯,用责备的语气向我说:

“你这是做什么?

强烈的光刺着我,我闭了一下眼才回答他:

“我看着火,你不知道我爱火么?

”“好,我领你去,如果你真是爱火的话。

他领了我的手,我就随他跋涉。

我越过山渡过水,在疲困的时候,我也从不曾休息。

我只是问他:

“火在哪里呢?

”他不回答我,只是脚步迈得更紧了。

“我将献身在火的怀抱中……”我自许着,可是我还望不到火的影子。

然而我却知道了,在不知名的地方,有冲天的火在燃烧,我将用尽我的力量,尚着最后的一滴汗,奔向那里……

(有删改)

13.“记得幼小的时节,常常喜欢把纸捻浸了油来点燃,把灯烛都熄灭,只是看着自己手中的火亮。

”请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4.文中的“我”爱火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4分)

15.文中说“别人也不理解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16.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自然的美和美的自然

赵野木

①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诞生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在造型艺术的世界中,除了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以外,更有很多大自然造就的美的东西。

②峰石这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品实在令人折服。

它们有的浑厚,有的空灵,有的隽秀,有的大方。

可谓刚柔相济,仪态万千。

它变幻不定的轮廓给人任意的遐想,它舒缓的块面转折又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

石上的一转一折都洋溢着音乐般的旋律,一沟一壑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这种抽象艺术品所给予人的是无法完全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③几千年来,中国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在美学观上对于抽象美的追求使峰石受到人们的喜爱。

所以自古以来出现了很多爱石的人,宋朝的米芾呼石为兄,见奇石而下拜;明朝的米万钟在京构筑三园,皆以石胜;清初的石涛不但画石爱石,并亲自选石造园。

中国传统园林中不置雕塑,可是这一尊尊的石头峰比之雕塑更具有美的风貌。

当代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卵与点》《两个斜倚的形体》同我们的峰石何其相似,不过抽象的雕塑虽然也给人以美的感受,却难免有故弄玄虚之嫌。

大自然的杰作却没有半点的矫揉造作,天然的石料、自然的文理、自然的空透、自然的斑驳和转折。

而人工斧凿出来的雕塑是怎么也达不到这种自然的。

④中国人民喜爱自然的艺术除了园林中的峰石以外,还有盆景、根雕自然器作、大理石山水画等等。

盆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

几块山石,几株草木,经过少许的艺术加工,竟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

一块石可以想见一座大山,一棵小树可视为一株春天古木,几棵小草音苔又可以今人想象出满山的翠树竹林,大的岔景可以放左庭堂之中,小的盆景又可置于书桌案几之上。

一座盆景似乎使你觉得和大自然更亲近了。

大理石山水画也是一种国粹。

在江南苏杭、无锡的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到:

黑硬木的框子中间镶上一块圆的或方的大理石,在那白色或浅色的背景上由深灰、褐色、浅黄等色调“绘”成了图画,那淡淡的疏朗褪色像是倪云林的手笔,那一块块浓的褐色又像是出自哪家的泼墨山水。

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地面正中有一块所谓的“龙凤石”,也是带有龙凤形象天然花纹的大理石。

我认为这些出自大自然的图画比那些抽象派大画家的作品要有价值有意义得多。

一般来说,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是可以复制的,而大自然创作的艺术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

⑤美虽然在自然界到处存在,但只有发现它,把它请出来,才能露出美的真容。

太湖石如果不把它运到园林中来,仍旧是一块普通的石灰石。

要想发现美就得有美的修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古代商贾官宦和文人艺术家建造的园林风味是绝不相同的,前者豪华中露出庸俗,后者典雅中透着高贵。

⑥尽管爱美的素养各不相同,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去海滨,人们总喜欢拾一些五光十色的贝壳;到海南岛,人们一定要带回一块白色的珊瑚。

⑦只要有对美的热爱,在自然中就能发现美,开拓美的新领域。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18.第④段中北京天坛祈年殿“龙凤石”的例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述标题中“美的自然”的内涵。

(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挑战常常需要非凡的勇气。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丰盈人生。

 

高三练习卷

语文II(附加题)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

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谓非词之源乎?

迄于六代,《江南》《采莲》诸曲,其不即变为词者,四声犹未谐畅也。

自古诗变为近体,而五七言绝句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则不得不更为词。

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口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而词之能事毕矣。

(节选自朱彝尊《词综》)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喂4处)(4分)

22.文中的“四声”指的是平、▲、去、▲。

(2分)

2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词的发展过程。

(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大船上大宴文武众官,席间横槊赋诗以抒怀,既回忆过去征战历程,也表达了平复天下的志向。

B.《端午节》中,“差不多”是方玄绰的口头禅,是他假装忧国,实存私心的表现,作者以此刻画了一个表里不一、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形象。

C.《边城》中,爷爷死后,杨马兵成为翠翠的靠山,他安慰翠翠,愿意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并希望有一个翠翠喜欢的人来接受渡船。

D.《茶馆》第三幕中,王利发好心地告诉康顺子想要活命就得到西山去,意思是只有西山一带是安全的,因为那里是八路军的游击区。

E,《老人与海》中,老人桑地亚哥在出海的第二天捕获马林鱼后,并不需要指南针,仅凭信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和船帆的动向,就向西南驶去。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黛玉笑着忙央告:

“好姐姐,饶了我罢!

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

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

”众人不知话内有因,都笑道:

“说的好可怜见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她罢。

”黛玉因什么事情向宝钗告饶?

“不知话内有因”中“因”指的是什么?

(6分)

(2)《子夜》中,“喔,喔,是那两件事叫荪甫感得不快么?

啊,容易办!

可是,玉亭,今天你是带了荪甫的条件来和我交涉呢,还是来探探我的口风?

”这句话是谁说的?

“那两件事”是什么?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在文学滑向消费主义的形势下,重视文学的诗意与道德感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文学的消费化催生了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与商品化,虽然这对于建构现代社会生活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世俗化与商品化如果任意超越文学的意义限度和社会实际情况,就可能引发恶俗化与商品拜物教的危险。

就文学而言,其最主要的功能不在于实际增加物廣性的世恪利益,而在于为社会为人生提供审美教育与道德理想建构的精神指引,为人类勘定本真的存在方式,澄明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故而,昆德拉将小说家界定为“存在的勘探者”但是,就被“消费主义”绑架的文学来说,这一切似乎都被褫夺了,文学有意无意地用商品身份遮蔽自己的精神审美身份。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文学在蜕变为商品形态时并不感到有任何不适应和尴尬,反而是持一种主动迎候的态度。

文学也直接放逐了固有的超越性精神诉求,而将那种直接作用于人的纯粹身体化需要的物质利益、商品利润和官能欲望纳为自己的内涵来加以表现。

很显然,文学绝不是也不应该仅仅直接呈现自身的物质商品属性,而应该经由审美想象与审美形象的中介来间接地表现上述内容。

布莱希持所谓的“间离”效果正是针对文学独特的表意方式來立论的。

只有在一种审美距离的中介下,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科学所具有的诗意性和文学性才可能生成,否则文学就可能因为审美距离的消失而祛除自己的诗意之魅,沦为某种与自我本性相异化的功利性的准商品形态,而这就意味着文学本身的主体性失落或对于自我本性的遗忘,其所剩下的只是一种缺乏生命之思与诗意人生的贫乏存在形态。

26.简要解释“存在的勘探者”在文中的意思。

(4分)

27.文学被“消费主义”绑架后有哪些不良表现?

请简要概括。

(6分)

28.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